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试析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试析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中图分类号:B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084-02

  对哲学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对本体论的争论,而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内容必然暗含着一种本体论倾向。本体论的构建是托起整个马克思哲学体系的支柱,是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出发点。社会本体论的阐发体现着哲学本体范式的转换,即从彼岸到此岸、从经验到超验的发展,更是对马克思哲学形态的创新。本文将以劳动实践为主线,结合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相关概念、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思想做以探析。

  一、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相关概念溯源

  “本体”的研究在古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先哲们就在致力于寻找世界的本原,也就是万物的基本组成元素,对“本原”的研究是本体论的先声。本体的阐发首先以某个具体的物质元素为代表,如泰勒斯的“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对本原的探讨必然导致存在本体论的产生,巴门尼德提出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之为存在者必一,这就不会有不存在者存在,存在与真理之路同一,能被思想和能存在的是同样的东西。这是哲学史上最早用“存在”这一抽象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来规定现存世界的原理,也为后来本体论的研究确立了基本方向。

  在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中,有些关键词是不能忽略的,如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劳动等。卢卡奇认为“每一种现实(最发展的现实形式就是社会存在)都是一个过程,在构成这种现实的各个整体及相互关系当中进行的过程。我们知道,存在就是一个自我维持和自我再生的过程。”[1]787卢卡奇通过类型理论的引入,提出了具有共存性的三大“存在类型”,即无机自然、有机自然、社会存在。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地球上最早的存在便是由无机物组成的无机自然,而无机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会出现由有机物构成的有机自然,从有机物中产生低级生命再到高级生命的人,人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生产关系,构成人类社会,即社会存在。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有一种共同的物质过程,这种物质过程即卢卡奇所说的统一体,这种存在形态的发展透露了存在本身的共性,也就是说它是从一种存在向另一种存在的转换,而不是由非存在转向存在,从而肯定了存在本体论的意义。社会存在是一种不同于自然存在的高级形态的存在形式,而正是劳动这一最基本的人类活动使社会存在得以实现,并作为连接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中介,使自由王国能够在作为其基础的必然王国中繁荣发展。

  二、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核心思想

  自然存在产生社会存在,但自然存在并不等同于社会存在。卢卡奇认为,不理解统一体内的本质差别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本体论。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产生的前提与基础,社会存在是自然存在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有着统一的物质基础。然而存在本身的秘密深藏在不同存在类型的过程之中,自然存在虽然对社会存在有着不可否认的基础性意义,但是我们绝不能在自然存在中寻找社会存在,更不能简单地把自然存在法则搬用到社会存在领域;自然存在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范畴,而社会存在则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可逆转性也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低级形态的理论去解释高级形态的特性,也就是不能用自然存在来解释说明社会存在。

  劳动实践使社会存在具有“自己的特定规定性”。“劳动中的自然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不仅表达着一种人对自然的关系,也表达着一种人对人的关系。”[2]在劳动出现以前的无机界与有机界中,存在物并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差别,即没有将一种东西对象化的人的活动,一切的变化发展都是按照因果关系来运行的。而在人类出现以后,人类的劳动实践将存在物对象化,将自身与自然界区分开来,从而出现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自然存在成为客体,成为人的自由意志活动的对象,成为人劳动改造的对象,因此自然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再像以前一样按照单纯的因果关系来运行。劳动这一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一种按完成目的设定的活动,是人们有目的地与自然界进行交换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3]201社会存在发展的历史过程包含着自在存在向自为存在的转变,因而也包含着克服纯自然的存在形式而进入人化的社会形式的趋势,劳动这一目的性的设定必然会引起自然界因果性的变化,并驱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把目的论和因果性之间的以二元论为基础的、统一的相互关系引入存在之中,而在产生劳动之前,自然界中只有因果过程。因此,这类由两方面构成的整体,只是在劳动及其社会结果当中,只有在社会实践当中,才现实存在着。”[1]11劳动改变了自然存在,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因果性与价值性规律导向劳动的目标设定。劳动目的性首先是一个主动设定的范畴,它包含设定的目标以及设定目标的意识,卢卡奇进一步通过对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相互关系说明,对劳动实践的主观目的性加以论证,否定了它的主观随意性。在卢卡奇看来,人类劳动实践的主观目的的设定并不是随意的,必须以自然因果性为前提条件并符合人类社会的价值导向,必须将自然存在的因果律与社会存在的目的性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人的主观目的设定的前提是认识自然过程的因果过程,进而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主观目的以及劳动目标,使我们认识到的因果规律为我们服务。目的的设定取决于人的需求,取决于劳动所带来的价值,而需求与价值的实现则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因果律的把握。相反,如果认为人类劳动实践的目的论具有主观随意性,割裂目的与因果律,就会陷入意志决定论,而对于人类实践活动来说,也会事与愿违,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劳动的目的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符合因果必然性的程度,也就是说,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的实践劳动是在一定的价值原则的指导下按照自然规律通过有目的的选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活动,可以说,卢卡奇的上述观点比较合宜地解决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同人的主观目的性的关系,“延续了马克思劳动目的论设定的思路,真正实现自然因果性和社会目的性的统一,承认在劳动范围内目的设定与自然因果性设定的差异,在确定主体目的性设定的是第二性的基础上,承认自然因果性的优先地位”[4],这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阐述。   三、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理论意义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旨在构建马克思思想的哲学本原,寻找和确定一种研究历史、社会和人的问题的方法,尝试对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做更详细、更完整、更深刻的概括和总结,以此来反击当时的三大学术思潮。卢卡奇确立了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思想,着力恢复主体研究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本体论的复兴,其研究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立足于一种新的理论出发点来审视与维护整个马克思思想。

  社会存在本体论重申了实践理论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马克思的哲学是新型的实践论哲学而非西方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论哲学。劳动实践使社会存在得以存在,并使社会存在本体论之于一般存在本体论有了本质的区别。劳动实践实现了自然、社会与人的统一,它们的统一不仅体现在发生学意义上,而且也贯穿在本体论中,这种统一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这种社会存在本体论与后来我们所倡导的实践本体论也存在一定的契合性;社会存在本体论在一定意义上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指明了马克思哲学十分重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批判性,而非局限于认识和遵从自然或社会的客观性、规律性和必然性,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针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思想提出的。费尔巴哈鄙视实践,只讲人的自然性,不讲人的社会属性,“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133因此,他理解的世界是直观的静止的,他理解的人也只是孤立的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社会存在本体论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的能动性,在这一点上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思想,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唯物辩证关系也体现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社会存在产生于自然存在,两者有着统一的物质基础,而劳动又将自然存在的因果律与社会存在的目的设定连接在一起,即劳动实践的目的设定必须以自然界的因果律为前提,它体现了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力图解决自由和必然的统一,与马克思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与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人的实践是目的性和手段性的统一的思想相一致,体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思想。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融入其中,重新构建与解读马克思理论体系,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四、结语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从未表明自己的哲学的本体以及形态,也很少使用本体一词,因而无论以哪种方式,提取哪种本体,都不可能绝对合理地、完整地解读马克思思想,更不能全面地把握马克思哲学体系。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种伟大思想无不打着时代的烙印,因而都会带有一种历史性的偏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学术贡献,它无论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个哲学范畴本体形态的转变都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它为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哲学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内核提供了一个导向性的指引,也为实现整个哲学本体的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模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713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