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红水河为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上游干流,是广西的“母亲河”,发源于云南省东部云贵高原乌蒙山脉沾益县马雄山,上游称南盘江,在贵州省蔗香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
红水河的主要特点是水量丰富,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全河段可开发水力资源1108万千瓦,年发电量600多亿千瓦小时,为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由国家能源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主持审查通过的《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报告》,提出了全河段按天生桥一级(坝盘高坝)、天生桥二级(坝索低坝)、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恶滩、桥巩和大藤峡10级开发方案,梯级水电站共利用水头754m,总库容406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252万kW,保证出力338.82万kW,年发电量504.l亿kW?h。[1]该水电开发基地的特点是:水量充沛调节性能好,上游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好,淹没损失小,宜修建高坝大库,调节径流,为下游梯级开发带来有利条件。中下游段地形开阔,耕地密集,且灰岩分布较广,岩溶发育,宜修建径流式中、低水头电站。梯级电站的修建可对下游防洪、灌溉以及改善航运条件发挥一定的作用,实现“西电东送”,待全部建成后,水库淹没河道的浅滩,增大枯水期流量,配以适当的航道整治,可使全河通航,为贵州和广西开辟出海通道。
二、红水河梯级开发中的社会变迁
(一)开发前后的经济变迁
1.经济变迁中的中小村镇
水能资源丰富地区,大多地处崇山峻岭,交通不便,投资匮乏。经济的不发达,因而水电站旁边的村镇都是比较相对落后的地方,因此红水河流域梯级开发的水电站周围的村镇亦不例外,相对闭塞落后,更由于地势和河流等原因,村子之间本就不强的经济联系也由此而更加的疏忽了。但自从红水河流域进行梯级开发后,水电站进行开发建设引进了大量的资金、设备、技术等。该地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极大的促进了水电站周围村镇的经济开发,特别是产业结构方面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原本的农业为主,逐渐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结构逐渐变动,因此彼此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的紧密,例如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的消费,消费又拉动经济的发展,进而规模扩大。彼此之间联系也逐渐通过水电站这个枢纽形成了一个更加紧密的息息相关的整体。
2.库区移民安置冲突:以大化县库区为例
当然,经济的变迁背后不免有许多矛盾,尤其是在水电站刚建成时,由于政策的不到位,移民们与国家之间似乎产生了不可协调的矛盾。以大化县库区为例:
大化县水库包括岩滩、大化、百龙滩水库,三大水电站的建立,促使大化县库区移民范围更大,2006年,库区移民达24399户105996人,占大化县人口的1/4。[2]移民安置成为最突出的问题,甚至在实际的安置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矛盾与问题。
50岁的杨兰高一家5口住在水库旁低矮的房屋里,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电器。杨兰高说“每月领取的定额补助不够用,我不得不和妻子一起卖血维持生计。”
像杨兰高一样生活难以为继的移民在大化有不少,“不少移民家徒四壁,清贫如洗,有些户整个家产不值200元。”在一份写给广西自治区政府报告上大化政府这样写道。据大化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大化库区人均纯收入只有1290元,比全县人均水平低490元,大大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据大化县领导介绍,除生活难以为继之外,库区移民还面临诸多生活、生产难题。[3]
(二)少数民族移民与搬迁地的新融合
1.开发前后少数民族聚居地矛盾对比
在开发前,由于库区周围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都是属于共同民族的人群,拥有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彼此之间没有文化冲突,共同致力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发展。开发后,库区的少数民族移民与搬迁地的居民之间在行为习惯上、文化上、民族风俗以及语言等方面存在的严重的差异,尤其是外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在完全融入当地之前,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矛盾与纠纷,这些纠纷的解决与否是少数民族移民完全融入的关键,因此下面我们将从移民经济、政策、心理、管理、社会等方面来详细了解一下移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移民与迁入地之间存在的矛盾。
(1)经济政策上的矛盾
在经济政策方面,就土地资源分配来说,部分移民居住地条件较差,生产方式变化,与原有的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完全不同,与原有生产生活条件反差太大。外迁移民在承包土地质量和数量、享受迁入地待遇等方面发现“当初的承诺,没有兑现”,这就可能引起相应的纠纷,并且由于当地镇政府的政府人员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因此在制定发展政策方面偏向于本地人,因此,外迁移民没有得到相应的优惠,这就会为成为两者之间矛盾的根源。
(2)公众心理上的矛盾
水库移民们在移民居住地缺乏社会归属感,这可能与“故土难离”,安土重迁,乡土观念等中国农民的特质有关,除此之外,“移民”观念在移民之间普遍存在着,在这里他们原有的人际关系网络会遭到破坏,加上语言的不同,因此会感觉自己是个外来者,与当地移民格格不入,加上刚刚搬迁入,情绪较大,又得不到应有的帮忙与关注。而当地原本的生产资料就不多,由于外来移民的到来,必然会分区不少,因而会对于此产生抱怨,久而久之,外来移民者会与当地居民之间就会产生敌视的心理,稍有不对,就会引发更大的纠纷。 (3)管理上的矛盾
部分移民居住地的管理方式不完善、不到位。移民在搬迁后会得到一大部分的钱,因此部分移民会游手好闲,可能会进行赌博等不良行为,这就容易导致当地移民的反感,甚至会因为不满而引起严重的社会纠纷。尤其是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上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容易使少数民族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会产生严重的隔阂。语言是沟通的桥梁,由于语言的不同,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因此在某些方面肯定会产生一些纠纷与矛盾。除此之外,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一些风俗习惯和文化是他们民族的信仰,由于刚刚迁入该地,彼此之间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了解不多,因此有可能会有些行为上的触犯,这就会产生了深深的隔阂与矛盾,甚至会发生斗殴的现象。
(三)红水河流域库区移民面对文化差异的挑战
1.库区移民面对的文化差异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一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红水河流域梯级开发,十级水电站的建设必然淹没了大量土地,导致库区移民被迫外迁移。移民外迁对其自身的影响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们要承受来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外界压力冲击比较大,他们要面临新的文化环境和新的社会群体组合。因此,在新环境中他们的文化差异凸显和文化变迁就在所难免了。库区移民面对的文化变迁和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理念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2.库区移民文化生活现状
水电库区移民大多属于非自愿性移民,移民失去原有的家园、传统的文化制度、熟悉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圣祠和教堂以及祖墓地,有些族群还要忍受分离的痛苦,他们有强烈的失落感和恐惧感。对迁后的生活,他们不知所措,对新的生活区的居民他们难以信赖,对新的就业方式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甚至长期适应不了。移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风俗习惯、气候环境差异以及社区变化都使得异地安置的移民会不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外来人”,要真正融入安置区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去仍有很长的过程。在调查中发现45.3%的移民认为离开巴结社区后自己的行为模式发生变化,尽管有了近10年的调式也没能完全适应。由于贫困,国家在认识、操作方面的失误,文化环境的改变,经济生活的中断等,库区移民文化生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部分移民存在心理失衡现象;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困难,收入减少等方面。
(四)对自然环境的两面性
1.对局部气候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天然水文特征和结构,红水河地处复杂的岩溶地带,它对周围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大坝建成后一部分森林被淹没,被水淹没中的树木由于腐烂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甲烷,而在水力发电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气体均为温室气体,大量的温室气体排入大气,使温室效应加剧。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红水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形成了多个库容不等的库区。库区水面宽阔,河流舒缓,对两岸冲刷力明显减弱,不仅保持了水土,而且有利于泥沙沉淀。由此,红水河的很多河段已经变成了清水河。以前在汛期,整条河流都是红色。自从进行流域水电开发,红水河的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过去红水河一年要红七八个月,现在最多两个月。
2.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当前社会上极为关注的是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影响。事实上,洄游鱼类由于种类不同,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红水河梯级开发后,对原本生活在河水里的鱼类和生物物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开发后水位上升,很多生活在浅水区的鱼类会死亡。由于电站之间阀门阻隔,有些不能游到上游去繁殖,导致数量锐减,这对红水河的鱼类来说不能不算一种破坏,比如芝麻剑,就已经面临着灭亡。[4]
3.对地质的影响
水库蓄水,水位上升,蒸发面积增大,对局部地区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库区蒸发量增大,空气湿度加大,降雨也随之增大,大的降雨会加快溶蚀作用,加快河流两岸的岩体溶蚀和产生新的地下溶洞,这些溶洞会导致渗漏、塌陷与地震等地质灾害和内涝灾害的发生。
三、红水河梯级开发的经验教训及综合效应的推广
(一)关于尊重客观规律问题
在全面启动红水河10个梯级开发建设中,如何安置民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过去几年以来,各地大型工程建设曾出现一些不同的认识和作法。红水河流域十级水电站就建设来看,十分注意尊重自然规律,但是部分水电站在建设中还是出现了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据调查,百龙滩水电站在水电站建设开发期间,从1995年开始筹建,但是没规划到船闸部分,因而出现了两次翻工的现象,这说明了规划到位,考虑长久利益的重要性。
因此,红水河梯记开发更应注意到科学规划好各个梯级水电站的开发,使之环环相扣,整体协作,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易被洪水侵害的地区,要建立有利于减轻洪灾损失的生活模式、经济模式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学会人与水共享空间,减轻洪灾损失。
(二)正确处理国家与民族地区的利益关系
红水河沿岸部分地区在大型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国家发展与地区百姓的利益关系,百姓受损的利益没有合理的赔偿,造成群众不满,龙滩水电站在移民安置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地政府的补偿不合理,部分群众返回库区集会,在街上示威,与民警发生冲突,百姓与政府的关系恶化。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为了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需要扩大民族地区的自主权,加快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民族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比如水利建设后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发展渔业。同时国家给与一定的资金技术支持,提高渔业产品的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同时拓宽民族地区开放力度,可以发展旅游观光,像库区淹没会产生一定的新的景点,可以把这些景点开发出来发展旅游,吸引外来的游客,人流量大了又可以促进当地的消费,增加人们的收入来源。 另外,国家必须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红水河流域移民安置问题牵涉到国家的稳定,尤其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低下,观念比较落后,移民安置工作较难开展,移民后的建设工作也因思想观念及利益观的影响而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必须首先发展经济,人民才能有安全感,在此基础上才能加大公共设施的投入,改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三)提高地区自主发展能力,紧密地域联系
红水河梯级开发涉及十级水电站及其周边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红水河沿岸的自身发展来说,不仅要考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更应该自主培育新的地区发展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鼓励移民自己走出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当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比如搬迁之后许多移民在村落中开个商品杂货店、蓄养牲畜、种植果树、进入村边的工厂工作等。另外,在村落之间,一般都有几个集市,利用集市辐射发展自身经济,也无不可。
红水河流域在地理上就是一个联系的整体,虽说在水电站上彼此是联系的,但在经济、文化上还并未有太多的相通,从这个角度来说,红水河流域的发展仍是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的。
首先,红水河流域的整体经济水平相差不大,在经济上无隔阂,利于发展多边经贸合作关系。例如下游的来宾市忻城县、河池市的大化、都安等,在地理上毗邻,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其次,红水河流域有丰富的物产、民俗资源,可以打造成有特色的产品,成为红水河流域的品牌产品。就以红水河为主要品牌,整个区域内整合自身资源,形成品牌优势。比如沿岸的玉米就可以作为源头产品,打造一系列衍生食品;甚至还有些非物质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第三,红水河流域应该建设城市――乡镇产品信息交流网,密切城市与乡镇的联系,共同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7350.html下一篇:社会流动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