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就已存在,支持作为一个普通概念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就国内已有的研究看来,代表性观点主要有:陈成文认为,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李强认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章谦、张建明撰文指出,“在笼统的含义上,我们可以把社会支持表述为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脆弱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丘海雄等研究者们则认为,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
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在创业政策方面,虽然政府放宽了大学生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实行税费减免、资金扶持和培训指导服务等政策,但大部分在执行过程中无法落实。在内容与政策手段上没有对于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进行特殊的政策设计,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将下岗职工的就业政策延伸到大学生创业政策中。政府缺乏一套健全的支持创业的体制机制,特别是许多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配套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了反作用。
在创业教育方面,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在普及程度上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开展主要集中于一些名牌大学和本科院校,其他高校很少去专门开设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仅仅局限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知识。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单一,以入门知识为主,缺乏完备的教育体系和师资力量。重理论轻实践,脱离了专业教育,不能发挥专业课老师对创业项目的指导,合理规避大学生创业的风险。
在创业服务方面,投资人缺乏好的创业项目,而大学生有好的创业项目却找不到合作人。这种信息滞后甚至脱节现象已屡见不鲜,一个完整的创业中介平台或者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对大学生创业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尚无一家真正服务大学生创业的信息平台,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群体的需求。大学生创业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而我国的民间创业服务组织缺乏。社会没有提供诸如政策咨询、创业融资、市场营销等创业服务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盈利民间组织也不多,这无疑已成为制约我国大学生创业的重大障碍。
三、建构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政府应拓宽融资渠道,设立国家创业资金,完善小额贷款政策,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业融资。设置创业保障制度,消除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除了要规范细化创业政策,增强可操作性外,政府还需要引导大学生了解并利用已有的创业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政策需要创新和转型,改变之前的全面扶持,对创业项目择优激励。在政策转型的同时清除体制转型期间不利于创业的管理体制,要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独特性来制订政策,强化符合大学生特长的创业引导与创业服务。
高校应完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素质。一些企业家、咨询师、技术创新专家等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理论修养可以被引入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中。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分层次进行,包括创业意识、创业通识、创业职业。只有明确了不同层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创业教育才能科学地进行。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的组织基础建设,通过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开展教育培新、科研实践等任务。重视中小企业的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业实习的机会,体验真实的运行环境,将校内创业理论与校外的创业实践结合起来。
企业应承担起协助角色,捐助成立高校的创业中心,为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计划提供资金支持。主动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中去,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基地给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借助一定的社会网络如科技园、创业者校友联合会等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援等咨询服务,使大学生享受到免费的陪伴式辅导。新闻媒体可以针对一些创业政策作出详细解读,帮助大学生了解最新的创业政策,以便大学生充分利用创业优惠政策。此外还应从社会舆论上支持创业者,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宣传教育,改变大学生求稳的职业观念,克服不敢创业、不会创业、不能创业的心理障碍。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积极创业、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刚刚起步,对外部制度、政策及环境存在着较强的依赖,而我国的创业政策缺乏稳定性、持续性,创业融资、技术信息及法律支持等正式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健全,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的多样化、个体化需求。如果政府能够完善政策、提供平台,学校能够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社会能够形成信息传递、资金支持等服务体系,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体系。那么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创业,解决就业问题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