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一、公益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作用
(一)公益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个体从思想认知到现实行动的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行为。一般来说,责任意识是社会责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基本的生活空间是校园,即使是当今信息时代,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也大多是间接的、肤浅的,多数情况下只看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而很少去思考和分析出现问题的社会根源,更不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他们只有批判的权力而没有改造的责任。责任意识由外到内的转化需要一个桥梁,这个由此达彼的桥梁非公益活动莫属,因为公益活动能为大学生提供走出书本课堂、抛开利益、接触社会、增强亲身感受和体验、调整思想偏颇、深化认识的良好机会。
(二)公益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责任情感
责任情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履行责任状况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和愿望,它来源于个体的良知和对利益的需要。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和强大的感染性。近年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通过开展关注弱势群体、法制宣传、保护环境、义务支教等系列公益活动,使同学们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情感不断深化。而这种情感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是责任主体给予他人关怀的一种心理倾向。
(三)公益活动强化大学生责任行动的辐射作用
责任行动能否成为一个社会人们的常态、习惯和品质,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志。责任行动既可以辐射到自身也可以辐射到他人。责任行动辐射到其他人,是指责任行动对他人的示范作用(榜样力量)。我们认识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行。一个人说得好,也许能打动别人一时,但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就谈不上影响力。所以,一个人的责任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又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也能起到很强的辐射作用。
二、依托公益活动,创新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实践平台
(一)拓宽公益活动的有效领域
以公益活动为基础创新大学生责任感的实践途经,必须紧紧围绕实践育人环节,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有效领域,把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内容。高校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要创新活动思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社区公益活动是各高校应当高度重视的领域,它的优势在于领域宽、时限少、体验多,收获大,它有利于大学生深入基层,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因此,高校应结合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积极利用社区这一领域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
(二)加强公益活动的特色品牌项目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要依托一系列的特色文化品牌项目的建设,其中也包括公益活动的品牌项目建设。公益活动作为一个品牌推向广大学生,推向社会,这个过程也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社会责任担当文化氛围形成的影响力是任何说教都难以替代的。其中,一是促进责任自觉,在公益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增强大学生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参与公益活动,学生自觉自愿地选择和参与是关键和基础。公益服务活动源于心系社会、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二是培养责任技能,在公益活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适应社会的创造力。公益活动的成败最为关键的还是学生提供的服务品质。品质的优劣既决定了社会的认同,也决定了学生自我的认同,因此,承担这一社会责任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
(三)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协同作用
社会责任感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全面支持系统,创造良好实践环境,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学校要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主动创建以学校主导,家长、社区主动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制。高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以社区、村镇为平台,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向社会延伸。社区是学校和家庭的纽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村镇基层组织要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工作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出具体规划安排。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学校、家庭的联系、沟通和协作,保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衔接,形成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同时,还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报道大学生公益活动,扩大影响力,为大学生公益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积极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参与进来,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而社会公益活动正是激发和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我们只要把握好社会公益活动的实质,才能够使公益活动成为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平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