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一、互动发展模式归纳
被调研高校在服务地方、与地方发展互动方面都各有特色,主要形成了以下六类富有成效的高校与地方发展互动的模式。
(一)高校通过实施服务地方计划实现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南通大学、济南大学、临沂大学、扬州大学通过制订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用计划统领和推动服务地方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南通大学成功实施了《“五支撑一引领”服务地方行动计划》,有效地推动了“校地互动”深入发展。济南大学成功实施《服务济南行动计划》,通过五大举措,形成全方位推进互动的局面。确保计划落实。临沂大学实施《服务沂蒙行动计划(2012―2015年)》,重点是发挥大学的六大优势,使大学成为引领和助推老区发展的强大“引擎”。 扬州大学大力实施“创新服务促进计划”,积极推行与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三个联动”。
(二)高校通过建立健全服务地方工作机构推动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青岛大学、江汉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通过建立健全服务地方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加大服务地方工作力度,建立完善服务地方工作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互动发展。
青岛大学先后成立了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战略发展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从全校抽调和配备得力的干部和人员,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以此来构建学校与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学校与各学院、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
江汉大学专门成立了服务社会与发展规划处,统筹谋划和组织全校的社会服务工作,将社会服务工作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并将社会服务作为一级指标纳入学院评价指标体系。服务社会与发展规划处的成立,为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宽范围、多领域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广州大学创新工作体制,成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促使服务社会工作制度化、系统化。成立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成员除职能部门领导外,还包括在服务社会工作中成果突出的若干名专家。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工作处”,代表学校行使服务经济社会工作职能,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争取社会资源,给更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机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通过省市地方政府共建高校促进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青岛大学、集美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通过省市共建这个平台,积极推动落实省市共建协议,争取所在地市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融入地方发展,在互动发展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能力,实现互动双赢。
青岛大学借助省市共建,争取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进而更好地融入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持青岛大学申报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青岛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署了共建青岛大学的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安排不低于5亿元的资金,支持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利用青岛市政府5亿元重点支持资金,重点建设10万平方米的科技研发中心和医学教育综合楼,并顺利获批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集美大学通过省市共建,厦门市政府帮助集美大学改善教职工待遇,增加集美大学的正常办学经费,集美大学相关办学经费按厦门市属高校标准拨补,厦门支持集美大学建成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在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及安排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通过省市共建这个平台,集美大学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一流学科,提升办学质量,进一步强化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繁荣的能力。
常熟理工学院通过省市共建,实现了“更好地贴近地方,走互动发展之路”的发展战略,发挥专业、学科、技术和人才优势,牢牢抓住服务观念转变与服务能力培育这两大核心问题,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掀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潮。通过服务地方,实现学校的办学任务和自身价值,赢得办学资源,开拓办学空间,增强了办学能力。
(四)地方主导、高校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杭州市政府专门建立支持杭师大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杭师大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杭师大紧紧围绕杭州十大产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平台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大学―政府―中小学(即U-G-S)教师教育联盟,学校与杭州江干区共建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与杭州余杭区共建余杭艺术教育集团、成立杭师大幼教集团等。三大附属教育集团的成立有效推进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校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五)高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互动模式
苏州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通过将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动出击,全方位服务地方发展,卓有成效的实现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实现了自身腾飞,提升了服务能力,进而更好的实现了校地互动发展。 苏州大学是通过这一模式实现腾飞的典型案例。一是借助苏南良好的经济环境,苏大探索出一条坚持特色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新途径,先后与江苏的锡山市、昆山市等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二是让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学科建设,是苏州大学的一个创举。苏大采取与地方企业合作加强学科建设的办学新模式,与在苏的台资企业旺宏电子和著名跨国公司及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组成了苏州大学IT专业企业指导委员会。三是苏州大学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把主动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作为办学的一条重要思路,不断加强对苏州地区社会现实问题和经济发展前沿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设立了地方戏曲研究室、吴文化研究室、苏南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四川文理学院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着力点调整到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调整系科专业设置,大力建设应用型专业。推动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实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克服自发性和随意性。拓宽服务平台,创设良好环境。整合全院研究力量,深入研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广泛搭建合作平台、助力地方发展的互动模式
宁波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安徽大学重点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与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协议,广泛搭建合作平台,进行项目化运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
宁波大学通过广泛搭建平台,实现校地互动发展。与宁波市11个县市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浙江省其他县市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慈溪、椒江、三门、绍兴等县市区设立地方技术转移中心,拓展大学与政府的合作领域。学校以服务宁波文化强市建设为切入口,组织与宁波市相关部门的合作对接交流会,与宁波市20多个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校地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了校地双方的共赢发展。学校联合宁波市相关部门和20多家地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充分利用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合作平台,加强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沟通联络,拓宽合作渠道,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地方合作平台30多个,实现互动共赢发展。
西安文理学院设立“一所六中心”,彰显开放办学的姿态。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等合作,成立“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民生文化研究所”、“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七大中心,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和新途径。产出了一批成果,锻炼了一批干部,发挥了示范作用,引起了较大反响。
安徽大学与17个地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科技合作协议,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12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学校创办《决策参考》,注重成果转化,将一些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形成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的组织编写作为长期性的研究项目,以原创性和权威性的研究对安徽社会发展的未来作出科学预测,为解决安徽社会发展问题出谋划策,为政府决策社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互动发展存在“四个不协调”
(一)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对双方互动发展的认识不协调
一是地方高校越来越认识到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特别是作为地方高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意识已经成为广大地方高校干部教师的共识。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在促进本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地方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和文化优势的全面深入了解、关注。不少地方政府低估甚至蔑视地方高校的能力和水平,盲目攀高,宁肯舍近求远,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名校进行合作,宁肯花费数倍的费用聘请所谓的名校的一般专家,也不给本地高校中有着这方面特色优势、完全可以胜任的教授,不能很好地发挥本土优势。
二是不少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地方或服务社会工作机构,体现了对发挥自身作用服务地方的重视。然而,地方政府几乎没有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有计划地协调组织推动地方高校与地方发展互动工作。
(二)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方科学研究思想存在不协调
一是高校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追求的是学术创新、学术真谛,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反复研究。这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追求短平快之间存在矛盾。地方政府喜欢短平快,希望科研人员尽快按照他们的要求拿出成果,从而尽快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热衷于选择短期内成功可能较大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是大学科研人员注重自身研究方向和成果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术价值,而地方政府注重科研成果顺利产业化创造利润和收益。
三是大学注重学术交流,科研人员喜欢通过发表论文让大家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上课给自己的学生传播自己的新思想新成果,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而地方政府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千方百计的对合作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严格保密,一定时间不允许公开。
(三)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定位时常不协调
一方面,目前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隶属于省市自治区,经费拨款主要来自省级财政,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都由省级主管部门决定,往往按照高等教育发展和本校治校理念确定战略发展定位与方向,不注重所在地市战略发展。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不顾自身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味地盲目追求“高大全”, 一味地向综合大学挺进,导致地方高校发展定位与地方政府战略发展规划不吻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一些地市政府,往往注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而对地方高校的发展不够重视,为了短期发展目标,有时不顾国家和省高教发展布局和规律要求,一味的要求地方高校服从服务于地方,甚至只给地方高校任务不给经费和物质支持,影响了高校的积极性和发展。 (四)地方高校满足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科研平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存在不协调
地方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大多是在办学中积淀形成,有的与地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关联度不够,需要调整优化和发展创新。而当前地方高校普遍面临经费紧张压力,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人才培养运转和传统学科建设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建设新的学科和研究平台。因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需求变化快于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速度,两者存在的这种不协调,影响着双方的互动发展。
三、理想互动发展模式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与地方发展互动的模式各有特色,但基本上都是形势内容比较单一的模式,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困惑和问题。根据广泛调研,经科学梳理、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课题组研究提出以下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理想模式: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理想模式=认识+机构+计划+优势+平台+机制,即:领导重视认识到位+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制定切实可行计划 +发挥本土优势特色+搭建广泛互动平台+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地方政府和高校领导重视是双方互动发展的关键。只有当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把促进互动发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经常过问,专人负责,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这项工作才能更加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
(二)设立专门工作机构
这是推动双方互动发展的组织保证。政府和高校分别指定或成立专门部门,负责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工作。特别是地方政府成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最为重要。
(三)制定切实可行计划
这是双方实现互动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要推进校地互动,绝不是学校内部个别教师、单位或学科的个体行为,而是涉及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多个方面和教学科研学科等多个环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各种资源。要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学校工作大局和总体规划,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和学校特色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地方行动计划,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并真正付诸实施。地方政府要把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地方发展中长远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一方面用政策资金鼓励引导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一方面明确规定和要求政府各级部门必须优先考虑和加强与本地高校的互动发展。
(四)发挥本土优势特色
这是实现互动发展的核心。高校要对照地方经济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同地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从而吸引和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研究。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决策咨询,从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人才与科研优势,针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制定发展战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繁荣、和谐、健康发展,发挥智库和智囊作用,积极参与和承担重大课题研究,提出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资金和产业发展优势,给予地方高校更多的关心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高校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和匹配度,促使高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最终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产出符合地方发展的学术成果并实现本土产业化。
(五)搭建广泛互动平台
这是促进互动发展的重要支撑。由政府主导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汇聚和发布政府、企业的需求信息以及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人才培养培训等供求信息。高校要发挥自身科研资源优势,广泛与地方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和科技合作平台,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有针对性的参与到地方发展需要攻克的重大问题。
(六)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这是双方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要建立规范有序的互动发展运行机制、完善系统的激励机制和健全有力的保障机制,特别是地方高校要建立完善服务地方制度,从部门职责、干部培养、绩效考核等各个方面制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规定,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激励学校各单位和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服务地方的积极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7648.html下一篇:公民社会的内涵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