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Teun A. van Dijk早在1977年就曾在《Text and Context》一书中分析语境对语篇分析的重要性。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以及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为话语分析又提供了更多研究视角,提出心理模式(Mental Modal)、社会变量(Social Variable)等概念。Teun A. Van Dijk认为“语境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模式,其建构具有主观性,作为社会群体中一员的交际双方在话语互动中,不断重新建构着话语情境。”
在本书中Van Dijk 从认知和社会两个角度重新对语境模式(context model)进行分析,指出 “影响话语情境的不是社会情境,而是话语参与者对于社会情境的定义方式对其产生影响”,并从认知角度重新阐释了语境模式、话语和社会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
全书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有关情景模式的一些基本术语和理论,第二部分介绍有关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作为全书的核心,通过与传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以系统功能语法为代表结构主义的语境理论进行对比,详细阐述了认知社会语言学有关语境情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第四章重点分析影响语境模式的社会和认知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第五章为结论。
二、内容介绍
第一章中,Van Dijk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一段政治言论为开场,指出语境和话语之间的紧密联系。Van Dijk 认为语境模式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式具由话语参与者主观建构,具有经验独特性、图示性、社会文化性、流动性和预见性等特点,并对话语的产生和发展有控制(control)作用。在实际的话语交际中,话语参与者双方通过共有的认知模式对语境进行设计和预测。无论是从语义到语用,还是从宏观到微观,语境与话语交际的发展和变化息息相关。Van Dijk认为传统社会语言学对于社会结构与话语之间的关系的分析过于片面和形式化,应当包含认知因素。Van Dijk指出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情境(social situation)对于话语篇章的影响是通过话语参与者彼此对社会认知的共识,以及所属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特殊认知模式来实现的。在第一章的最后,作者从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话语分析中基本概念,如情景(situation)、语境(context)、篇章(text)重新定义。Van Dijk将包含有社会环境因素在内的话语事件称之为交际片段(episod),并将交际片段中除话语本事以外的环境因素称之为情景(situation)。在此基础上,Van Dijk将语境分为广义(context-I)和狭义(context-E)两种。
第二章对系统功能语法进行了批评和总结。Van Dijk尖锐的指出系统功能语法的话语分析理论刻意回避认知因素,忽视了语境和话语之间的紧密关系。Van Dijk认为系统功能语法将语境分为Field,Tenor,Mode过于笼统。尽管系统功能语法近年来试图对这些不足进行补充和改进,但都没有对语境的认知本质及其分类作出准确阐释。
第三章为全书的理论核心,分为四部分。第一小节主要介绍心理语言学对于语境理论的解释。Van Dijk认为心理语言学过于偏重语境的个体差异性,却忽视其社会群体特征和话语情景(situation)对语言的影响作用。第二小节总结认知模式(mental model)的各种特征。话语的连贯性是通过话语参与者之间认知模式的交互建构而实现的,具有主观性和个体独特性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认知模式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由个人经历所构成的微观认知模式组要存储在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中;由一般知识组成的宏观认知模式主要存储于社会记忆(social memory)中,即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中。第三部分揭示出语境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式,控制(control)话语的产生和理解。语境模式通过K 装置(K-device)管理话语中各种知识信息的表达。K装置将头脑中各种关当前话语事件及百科知识的信息进行整理,计算出哪些内容为听话人所熟悉和掌握的。K装置中包含一系列语言交际策略:
1.认为听话者知道我(说话人)之前所告之的信息。
2.认为听话人不知道我(说话人)在上次交流之后新获得的新信息
3.认为听话人和我(说话人)掌握相同的社会文化知识
4.认为听话人知道我们(新闻报纸)之前所报道信息。
5.为听话人与听话人作为同一个认知群体中的成员,共同掌握该群体中的所有的信息知识。
这些策略建立在认知模式中的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上,直接控制话语的产生。所谓共同基础是指话语参与者双方所持有的共同的知识和理念,并随着话语的发展而不断积累。语境模式中的K装置将大脑中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建构,形成话语双方的共同基础。共同基础随着话语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语境也随之发生变化。
本章最后一节详细描述了语境模式的建构和处理过程。在交际过程中,交际情景(situation)激活储存在说话人头脑中的各类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并随之刺激头脑中的各类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建构出相应的语境模式(context model)。语境直接控制话语各个层面的结构,如音系结构、句法、词汇等。这种控制关系会随着语境模式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章重点介绍语境模式中的社会影响因素。Van Dijk认为社会结构并不直接作用于话语本身,而是通过话语双方对社会结构的认知建构来完成。在这一章中,Van Dijk对控制(control)进行了解释,认为语境从社会和认知角度控制话语;话语对于语境也有功能作用(functionality)。对交际场景(discourse situation)的解释、语言交际动作本身都是通过话语的功能来完成的,即“通过表达Y来做到X”。同传统社会语言学不同,Van Dijk强调话语的功能是变化发展的,并且通过话语双方的不断的建构和评估来完成。
本章第二部分通过语言变体(variation)、语言风格(style)、文体(Genre)三方面具体解释语境模式如何对话语产生影响,并给出划分话语类别的准则:话语的形式如字体和颜色等,句法,词汇,话语标记词,意义和修辞风格,话语衔接等几方面。
三、评析
以往对语境的研究大多从语言本身角度,忽略了语言情景和话语参与者,缺乏对语境类别的详细划分。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境直接作用于话语本身,而忽略话语参与者的认知因素。传统社会语言学认为社会对话语结构起直接决定作用。心理语言学将“认知模式”这一概念引入语境分析,但对于话语参与者如何在不同的语境选择不同的话语结构却少有分析。Van Dijk结合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在结构主义语境理论的基础上,从认知和社会两个角度,重新诠释了话语、语境模式、以及社会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话语分析这一课题理论创新。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侧重理论阐释,少有实例分析。因此仍需进一步进行语料分析论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7945.html上一篇:从宫崎骏动画看日本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