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基于社会资源利用的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基于社会资源利用的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在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比较注重教育资源的投入,对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问题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这在某种层面上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就是运作和管理各类资源的过程,也就是以一定的路径获取并充分利用资源,使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过程。高职教育资源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院校自身等单位和机构,用于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体制资源、知识资源、金融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总和,是构成、维系并服务于高职教育的一个庞大的资源系统。

  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就是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优化分配并合理利用的过程,是高职教育资源在不同利用领域上的有效分配。而社会资源则专指为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所能提供的除院校以外的足以转化成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资源。开发这些社会资源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高职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重要途径。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能更深一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高职院校校内资源的使用现状

  (一)各类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丰富,使用率高

  校内教育教学资源是学校发展和师生共同成长的基础和平台,包括校内的教学建筑、实训场所及设施设备、图书馆藏资料、教学师资等各类资源。随着高职教育的持续投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这些校内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特别是扩建或新建的校区。另外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稳定,这些常规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再加上某些院校实行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率。

  (二)实训设施设备等资源不能紧跟行业发展

  高职教育中专业的发展必须紧密联系生产一线,紧随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态势。校内实训场所的建立和实训设施设备的配备,就是为了缩短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距离。随着社会的进步,不管是依托于科技发展的工科,还是以人文为主线的文科,在操作标准和实施环节上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由于某些因素,高职院校内这些学科的模拟教学环境却不能紧跟实时发展,这就造成了滞后性。

  (三)校内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教师长期发展需要

  院校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师资队伍,要形成一支精干而又卓越的师资队伍,则需要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师资,既要具备所授学科的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样也需要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然而,仅仅依托校内常规的教育教学资源,很难使教师在一段时间或一个领域中有较好的发展和成长。

  二、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的理念不够先进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但在资源利用或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革思想,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这就造成了资源利用和配置的理念较为落后,行为较为传统。例如,在课程教学资源方面,理论课还是停留在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地点以教室为中心、备课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上,实践课则有缺乏专有体系和考试制度、依附于理论课、设计性环节少等理念问题。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具有多重性

  高职教育各类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应为高职院校自身,但由于院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配置主体又存在着多重性。每个院校中的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科研团队都可以是资源配置的承载或运作主体,院校与院校之间资源共享甚至联盟又可以是资源配置的联合主体,给予院校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政府机构是资源配置的管理主体,与专业建设发展互惠互利的企业则是资源配置的隐性主体。各资源配置主体之间的联系详见图1。

  图1 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多重主体

  (三)院校间的资源共享并未完全实现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部分资源,特别是物力资源方面存在稀缺性,再加上各地高职教育园区的建设,因此高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同的院校在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上存在差异,因此院校间的资源共享并未完全有效地实现优化配置。例如,常州科教城内的5所高职院校,虽然在实训场所、图书馆资料、专业师资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但在学生学分互认、顶岗实习和就业单位共建共享、教师培训一体化等方面尚未真正起步。

  三、基于社会资源利用的资源优化配置

  (一)体制资源的优化配置

  体制资源就是指国家的政治体制拥有者,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其官员掌握和支配的各类资源,也就是国家公共权力资源,其核心要素包括国家及其下属机构和官员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行使的公共权力等。尽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政府对资源的垄断逐渐弱化,市场调控能力和地位日趋增强,但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方面占据主体地位的现实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首先可以与相关政府机构建立一个社会关系网络。院校在对体制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应考虑到如何在自身与体制资源的支配者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利益点,然后以此来作为建立互动关系、发展并维系的纽带,这个纽带就是高职院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亲密度。双方关系越紧密,关系网络建立的就越牢固,也就会从政府及教育部门获得更多的资源。其次要为政府和社会主动提供服务,任何政府都不是万能的,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帮助。例如高职院校可帮助政府处理公共卫生和学生群体游行等突发事件,对地方人社部门或行业协会开展有关教育类工作,承办职业技能大赛,参与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另外,还可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当前的高职教育资源集聚性差,运行成本较高,所以利用体制资源优势组建高职教育集团,可以充分发挥各方作用。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可延伸集团的教育事业与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其资源集聚与功能辐射的特点,引导集团内的企业与院校紧密合作,从而快速健康发展。   (二)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

  知识资源是指高职院校可以反复利用的,建立在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反映和认识基础上,能够组成、维持、参与并服务于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资源,它是高职院校所拥有的能为其带来各种效益的知识类成果或能力的总称。高职院校的知识资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创造和拥有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专业品牌、技术专利、文献版权等显性知识资源,另一种是隐性知识资源,即体现院校不断积累和创造这些产品和成果的运作机制和行为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应发挥同类院校、科研院所及教育主管部门在职和退休专家的智囊团作用,他们在决策咨询方面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的支持。例如,帮助学校确定办学模式、发展规划、发展定位乃至校训等重大问题。在系部的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则应发挥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品牌企业、行业协会的一线专业人士和行家的智力与能力作用,协助系部进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效果评价等,介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另外,社会组织和行业的各类研究性活动项目,也给专业发展提供了专业化的研究方式和一定的科研经费投入。例如,专业类行业协会发布的专业学术课题,教育部门和机构发布的教学教改课题,行业企业寻求合作的专业横向课题等。这些社会类知识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都可以增加高职院校的知识拥有量,促进隐性知识资源向显性知识资源的转换,同时使大量知识得以汇聚和交流,促进知识的不断创新。

  (三)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职院校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是管理型人力资源和技术型人力资源,前者是指学校的管理人员,后者就是指教师。是否能合理利用并配置这两类人力资源,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应主要从“三个关系”和“一个层面”来进行。“三个关系”是指高职院校的纵向关系(政校关系)、横向关系(校校关系)和合作关系(校企关系)。在纵向关系中,公办高职院校可聘请在任的政府官员担任学院某一机构的特聘专家或名誉主席,民办院校则可聘用前政府官员到学校直接任职,以此获得更多的教育发展信息和发展资源。利用横向关系就是由同类院校中相同专业的教师担任兼课教师,弥补师资的不足或丰富学科知识。合作关系则是邀请企业的一线生产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专业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一个层面”是指校内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利用社会资源参加的各类进修培训项目,包括依托行业的双师素质培训,教育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以及企业挂职锻炼、国内外访问学者、管理人员研修班等校外培训。

  (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物力资源是任何一所学校进行各项教学和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的高职院校,大量专业化的实训设施和设备,更是考量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

  进行物力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除了采取同一院校相似专业和邻近院校相同专业的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外,还可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等社会资源,改善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造成物力资源欠缺的情况。在投入大型仪器设备前,首先应进行可行性论证,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年限、日常维护费用、是否可以共享等问题。对于使用率不高且更新换代慢的实训设备,可以接受合作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捐赠,只要功能齐全就算陈旧也未尝不可。而对于操作环境要求真实但投资额大的实训设备,则可利用实训课和理论课实践环节,直接把学生带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在省去了购置资金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到一线的实践技能。另外,还可开办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校企合作订单班,其特有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各类物力资源的整体配置和优化。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802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