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工程论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水利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水利工程的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村水利工程发展现状,提出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使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使农村水利建设得到良好发展。
前言
农村水利工程涉及闸、站、堤、河流、沟渠及水利配套设施,它分为农村蓄水设施、引水设施、输水配水设施,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在我国农村水利工程以小型工程为主,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半山区等。农业用水量近些年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在总用水量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仍是我国用水的主要部分。分析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的现状,明晰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的特色,提出与时俱进的农村水利工程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
1.农村水利工程的现状
1.1 缺少统一完整的规划,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由于农田分布广泛,都是根据的局部需要而进行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或远景布置,工程呈现点多、面广、线长、施工地点分散等特点,所以无法大规模投入资金进行整修建设,因此一般农村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较为缺乏,控制区域较小,同时由于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的配套设施的配置情况相差较大,因此农村的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较低,很难承受较大的防洪、泄洪的能力。农田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农田防洪排涝工程设施薄弱,灌排体系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由于地方的财政资金有限,水利工程的修建一般投入资金较少,虽然国家近几年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资金,但是很多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紧张,配套不到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难以完成建设,甚至很多建设项目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人力 、财力等方面严重不足,很多项目降低了项目的建设标准,使用时间较短,造成了资源极大浪费的同时,也给抗洪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给生态系统也造成了严 重的破坏 。 1.2 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滞后,专业素质低下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集体意识逐渐淡薄,尤其体现在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大多数农民在利用水利工程的时候,缺乏自主管护工程的意识,农村的这种粗放式的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导致许多地方农民的用水十分混乱,甚至出现漏 、渗 、冒、跑等十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而且还严重损毁了水利工程设施。此外,由于各家各户的生产进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无法达成统一用水,农民在谋求自身的生产利益的时候就会随意放水、开沟、堵坝、截流,导致输水渠道被破坏而最终无法供水。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而农村具有 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少。特别是由于农村水利部门运转资金不足,工资待遇偏低,导致专业骨干人才流失严重。农村水利部门工作人员除承担着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工作外,日常事务性任务多,缺少时间进行继续教育学习,致使专业素质得不到提高。
2.在现行阶段下,对农村水利工程发展的应提出新的要求
2.1 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使新建的水利工程设施与旧的工程设施巧妙结合在一起,发挥工程最大的效益。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初期,需要严把工程的质量关,要严格挑选符合规格标准的建设原材料,做好工程建设中的第一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严把工程建设中监督关,监理工作要做好。工程建设完成后,要紧密跟随的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避免出现“有人建,无人管”的情况。
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贯彻实施中央颁布的三个“中央一号” 文件,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公共财政支出,放宽基础建设的优惠政策的幅度,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其他各单位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多元共同管理机制。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是保证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完善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外,各个地区的政府还可以修建各种小型的水利工程来支持当地农业的发展。
2.2 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专业素质
管理机制是任何工程赖以维持的根源和动力。在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完善管理机制,按照 “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原则,采 取经营性的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按“股份合作制”企业体制运作,采用灵活多样形式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明确了农村水利公共设施归用水户集体所有,加强经营管理,落实工程维护管理和服务责任,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待续增长。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应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水管部门对农村水利工程维修管理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水管部门应 当充分发挥其 自身的监督指导作用,要有计划、多形式、全方位的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承担起相应的工作,根据 实际情况经常组织农村水利工程维修管理人员开展学习并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岗位要求,从而切实提高其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今后应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并留住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基本保障。
2.3 明晰产权,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水利工程所有权确定是指依法确定水利工程所有权的产权归属,明确所有权主体行使权利的范围及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实际中,村民没有产权意识,认为工程是集体出资自己受益,造成很多水利工程未到使用年限便提前报废。为减少村民无限制掠夺工程的现象,在工程竣工以后,可通过租赁、拍卖、个人承包或股份合作等形式,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界定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同时,这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挥小型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维护正常水事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2.4 建立农民参与式的管理模式,确保工程永续利用
农村水利工程服务的对象足农田和农村,使用的主体是农民。“参与”反映的是一种基层群体被赋权的过程,所以农民参与式管理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实现农村的可持续的、有效益的发展、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培养农民的丰人翁意识,把参与式发展理论引入工程建设中来,将极大地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确保工程的永续利用,促进农村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与发展,农村水利建设的大踏步发展势在必行,各项设施涉及的范围会逐步推广,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农村水利建设应该依据现阶段的农村社会发展的目标,转变原有的陈旧观念,接受科学的水利工程建设,拓宽农村水利建设的服务范畴。
并且制定符合当地发展水平的管理政策,使农村的水利建设走上健康、正确的道路。另外完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后期管理与维护制度,使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并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农村水利建设得到良好的发展。
作者:蒋芳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5年20期
上一篇:基层水利管理的问题
下一篇:探析基层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