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资本主义 > 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两个视角,英国和资本主义

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两个视角,英国和资本主义

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资本主义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从它产生之日起,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就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或是赞美它相对以往社会制度而言所具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其合理性、永恒性,或是批判它相对以往社会制度而言对劳动者剥削压迫日甚一日,从而论证其不完善性、历史暂时性。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哈耶克的《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为人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两个对立的视角。通过阅读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拓展在对立的两端中思考与评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广阔思维空间。


  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1842年11月,恩格斯来到当时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在纺织工业名城、宪章运动的中心曼彻斯特生活了21个月。在这里,他比马克思更早地接触和研究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问题。通过研究英国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斗争,考察并参加当时世界上组织得最好的工人阶级政治斗争--宪章运动,钻研各种社会主义著作和经济学著作,恩格斯独立地发现了经济事实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并遵循这一观点,深入考察了英国产业革命以及工人阶级的历史和现状,在深入研究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材料和文件的基础上,从1844年9月到1845年3月,用了7个月时间完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科学共产主义名著的写作。


  1.通过控诉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奠定科学社会主义坚实阶级基础


  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它是我们目前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特别是为了给社会主义理论提供坚实的基础,批判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切空想和臆造,“研究无产阶级的境况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由于当时的英国已经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状况也具有完备的典型的形式,分析和研究它,对德国工人阶级以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斗争具有普遍的意义。


  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阐明了工人阶级起源及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他指出:“我主要是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而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是要证明无产阶级的这一斗争是完全合法的,是要用英国资产阶级的丑恶行径来戳穿他们的花言巧语。我写的这本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就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起诉书。”


  2.通过考察产业革命的历史,揭示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业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的产物。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恩格斯指出,机器工业的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英国工业的革命化,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产业革命对英国的意义,就象政治革命对于法国,哲学革命对于德国一样。而且1760年的英国和1844年的英国之间的差别,至少像ancienregime(旧制度)下的法国和七月革命的法国之间的差别一样大。”在这里已经蕴含了物质生产力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及其一切社会关系变化基础的唯物史观重要原理。


  作为产业革命最重要产物的英国工人阶级命运如何,已成为当时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因为英国工人阶级日益认识到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而自己却日益沦为穷苦不堪的赤贫者,他们日益迫切要求取得社会财富中的一份,而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经济利益推动着英国工人阶级考虑自己的命运,关心自己的未来。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引起了工人阶级的极大愤怒,“这种愤怒经过不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几乎是可以算出来的)就会爆发为革命,和这个革命比起来,法国第一次革命和1794年简直就是儿戏”。在这里,恩格斯发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使命,第一个说明了工人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而且由于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必定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3.通过实地考察工人的生活状况,论证阶级斗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合乎规律的


  恩格斯运用自己调查收集的材料,戳穿了种种美化资本主义剥削的伪善,指出尽管现代工人在表面上有某些自由,但却仍然是整个资产阶级的雇佣奴隶。因此,为了摆脱这种非人的状况,必须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剥削工人一一作斗争”,否则,就不可能改变现状。


  “工人对资产阶级的反抗在工业发展开始后不久就已经表现出来,并经过了各种不同的阶段。”恩格斯通过考察工人阶级在不同阶段上斗争形式的演变,认识到在斗争中,工人的觉悟会越来越高。“资产阶级脚下的基地就这样逐渐地动摇起来,总有一天,资产阶级的整个国家的和社会的建筑物将连同它的基础一同倾覆。”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阶级斗争的规律。


  4.通过科学认识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革命本质,阐明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


  依据对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革命本质的认识,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未来。工人阶级要想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必须“是有自己的利益和原则、有自己的世界观的独立的阶级,是和一切有产阶级相对立的阶级,同时也是国家力量所系并能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阶级”[1,p529]。为此,恩格斯坚信未来属于工人阶级,并且针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抽象性和脱离实际的本质,提出要在新的更高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这一思想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1.《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的写作背景


  F.A.哈耶克(1899-1992)是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于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在理论心理学、政治哲学、法律人类学、科学哲学、思想史等领域,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因此曾被人们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学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分裂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鼓吹者有感于20世纪50-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处于攻势而资本主义阵营处于守势的不利现实,为了抵消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建立了以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为主要成员的学术研究组织一朝圣山学社。


  1951年,哈耶克在法国召开了以“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为主题的朝圣山学社会员学术研讨会,探讨历史学家是如何记录工业革命历史的问题。1954年,哈耶克将提交会议的关于工业革命历史研究的论文编辑成论文集,以《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为书名出版发行。


  2.《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的写作目的


  纵观《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人们不难发现哈耶克从极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出发,提出校正历史学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扭曲认识问题,其目的主要是要扭转历史记述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利看法,向人们说明资产阶级并没有历史学家在历史书中说的那样坏,他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功臣,是劳动群众生活状况改善的救星。


  哈耶克之所以要从历史的角度改变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与资产阶级的认识,是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历史学家对工业革命苦难的强调和描述以及关于工业革命历史充满偏见的叙述,对于人们选择现实的政治、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为马克思用毕生精力著述的、宣判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资本论》写作提供了思想启迪和第一手实证资料。因此,通过重新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就会否定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资本主义制度罪恶的控诉,从而动摇甚至铲除了马克思主义赖以创立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根据,进而也就否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在《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的导论中,他强调“政治舆论一向、并将永远与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紧密相关。……然而,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却并非取决于客观事实本身,而取决于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关于历史的记录和解释”[3,p1]。为此,他要通过《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这部论文集集中探讨历史学家为了曲解工业革命历史如何刻意地描述工业革命的苦难、劳动者的繁重劳动和悲惨生活、残酷的工厂主和罪恶的工厂制度的,以便还工业革命历史记录的本来面目,进而从正确的历史记录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改变人们以往的政治观念与信仰,走出极权社会主义的“黑洞”,摆脱“通向奴役的道路”。


  三、关于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两个对立视角的思考


  1.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


  早在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的初期,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者就开始对其罪恶和弊端进行直观的、感性的揭露和批判,研究造成劳动者痛苦生活的原因和探索消除社会混乱和弊病的途径。到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进一步目睹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鼓吹的“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的破产,看到了“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失望的讽刺画”,因此这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条件克服以前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往往停留在某些现象上的抨击而缺乏深入分析的不足,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可以在他们著作中找到对资本主义制度各有侧重的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材料,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罪恶。但是,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批判是建立在理性和人性论的基础上,他们或者主张采取局部改良的方法(如圣西门、傅里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或者主张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如欧文主张进行共产主义新村的实验),而坚决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因此,他们的批判虽然尖锐而深刻,却不能找到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真正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有益思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问题,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指出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力量。这样,他们使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最终找到了劳动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实现自身解放的正确途径。


  2.人类社会发展总是与一定代价的付出相伴随的


  人类社会始终处在发展之中,处在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历史演进过程之中,因而它总是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又由于人的认识局限性、阶级的狭隘私利、党派斗争的需要和利益集团的操纵而得到放大与强化。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劳动者也毫无疑问地享受到些许社会进步带来的普照阳光。但是,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是以无偿地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唯一动机。因此,从它们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之日起,不仅承继了以往社会和阶级的某些弊病,而且还孕育了许多“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上的新的罪恶和灾难,这是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承认的客观事实。而承受这些社会弊病和灾难的广大劳动者,从自身利益考量,不断产生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的情绪,不断产生改变现实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和行动,从而产生了消除贫富对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美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潮和运动。社会主义制度是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通行的原则和制度根本对立的,反映着人类思想中追求普遍利益而不是狭隘的局部利益的努力。尽管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继承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但更重要的是,它又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是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革除资本主义固有弊端的新型的社会制度。只有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在社会制度层面上根除以往一切社会弊病存在与滋生的土壤,尤其是能够根除那些由剥削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弊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社会进步所付出的代价,最大限度地使人类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果惠及到最广大劳动群众身上。


  3.应从多维视角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如果仅仅局限于从社会制度层面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就会将工业革命所带来一切,特别是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简单地归罪于资本主义制度。


  尽管工业革命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和为了增进资产阶级利益而兴起的,巩固与强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尤其是工业革命的种种不良后果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以后,不仅没有受到社会制度的抑制,反而进一步放大了其负面效应。但是,人们不能不看到,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经历史阶段,是人类社会经济方式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环节,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重要阶段,是人类社会生产由手工劳动为主向机器大工业为主转变的必经之路,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进而走向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并且对于人类还进行了从生理到心理、从肉体到精神、从体力到脑力的重新塑造,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创造出了不同于以往过去时代的全新人类文明,形成了新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历史叠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多重变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使得自己本身的发展进程呈现出鲜明的复杂性。因此,只有从多维视角评析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后果,才能客观地认识它的实质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孙尚斌1,王丽2

                  (1.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2;2.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系,河北唐山06300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zibenzhuyi/26536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