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是经过本土的历史文化、经济基础,以及政治制度的综合影响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客观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国家及民族不同的指导价值观。以欧美国家为例,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我国有不同的文化渊源、经济基础及法律制度,从而导致价值观方面的种种差异。而价值体系差异又必然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不同意识形态体系。这些意识形态的差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不同价值体系下的意识形态的差异
(一)我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价值体系
集体主义影响下的群体本位及宗族本位。集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及人们的价值导向,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化过程。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便形成了最原始的集体主义思维方式。到了阶级社会,集体主义思想演化成为以血缘为基础,和国家制度相结合,以维护家长、族长及贵族的世袭特权为主的宗法制度。这种思维方式以及宗法制度孕育了群体、宗族本位价值体系。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始终认为,个人只是这个社会关系中依存的个体,是社会所属关系中的一员。每个人也都是他所属的社会关系的派生物,只有依附于合适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其最重要的意义。至此,群体本位及宗族本位作为原始社会及农耕社会价值体系下衍生的意识形态,其新的内涵也在不断增加,并根深蒂固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意识当中,发展延续至今。
道德伦理影响下的义务本位及国家本位。道德和伦理是影响我国价值体系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里那些智慧的结晶都渗透着伦理与道德的色彩,其中群体、宗族价值形态也无一例外。重整体、轻个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使中国人自然而然认为人伦、人情与人缘三位一体,个体的价值只能依存于群体而实现。这些处理人际、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指导人们形成了整体思维。把个人放在了伦理关系这张大网里,因而社会价值大于个人价值、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这种主导意识已经深入骨髓,渗透到每个人的行为和言语之中,形成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标准。伦理道德甚至一度代替替宗教和法律,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固定的思维。例如,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就是传宗接代、养育儿女,自我的成才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光宗耀祖。从另一方面讲,这样的义务本位、国家本位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这种经过中华五千年历史深层积淀而形成的意识,依旧指导着我们如今和将来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二)“三大主义”孕育的价值体系
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也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指导规范着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与中国群体、宗族本位不同的是,西方的个体、主体、自由主义孕育了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们不仅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更植根于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的各个层面当中,维护着西方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影视作品《十二怒汉》中处处隐含着这些价值体系影响下的意识形态。个人主义作为西方社会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基本命题,第一,一切价值均以人为中心;第二,个人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第三,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另外,主体主义则始终强调自我,并不关注除自我以外的客体。“一切存在者不是客体就是主体,而究竟是什么,都视那个自我意识的主体而定。”
西方的自由主义核心是个人主义。这种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里,强调的是个人的主导地位。在社会发展中,强调的则是个人的原创性和动力作用;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个人才具有最高价值。因此,它们在处理任何关系时都是以个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这一点与我国的国家义务、群体本位有质的区别。这一点在《十二公民》与《十二怒汉》里有详细体现。
二、影视作品差异分析
(一)故事的背景不同。电影《十二公民》将故事重点设置在了价值评价的标准与伦理道德的精神追求上,也充分印证着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以及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历来对道德和伦理的重视。我国传统的价值观中,群体本位、宗族本位都浸透了浓厚的道德和伦理,成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这在《十二公民》里被刻画得尤为突出,也格外详尽。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存在陪审制度,这12位“陪审员”的聚集与辩论,其实是源于12位孩子的高校模拟法庭,抱着事不关几、敷衍了事的态度希望尽早结束这场讨论。而这1小时的辩论更是让我们见证了一场情与法的撕扯,对话和言语间处处都流露着他们对于少年的价值评判的原则,以及伦理道德对于思维的能动作用。因而电影本身与欧美国家陪审制度的严肃严谨区别开来。
《十二怒汉》则是围绕价值评价标准上契?s法制的物质实现来展开的。他们对于物质的满足是相当看中的。在他们的价值观中,能否带来名利以及物质利益才是判断事物好坏的基础和标准,生活是否快乐和幸福,同样以金钱与功利为本体,于是他们将个人的利益当成人的自然权利及人存在活动的根本动力。因此,他们用契约和法治的力量来调节社会中的利益关系。
在电影《十二怒汉》中,12位陪审员来到模拟法庭时的态度,影响着他们言论和行为,他们对话的出发点以及字里行间的抱怨,不是源于对陪审员的不满,也不是针对嫌疑犯男孩的行为和过失,是因为这样讨论中时间背后的经济损失。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对契约下的物质实现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作品的主题不同。电影《十二公民》导演徐昂在作品主题的设置上围绕群体意识引发思考。究其这些无视法律意识观念背后的原因,无一不是因为在评判事件、人物的出发点上坚持以道德理想为原则,以道德关系为调节杠杆,以群体、宗族、义务、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造成的。 这一场辩论的关键在于判定少年是否有罪,出席的12位陪审员一一听取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作为出租车司机的陪审员,用以往的一号证人(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的证词,并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以儿子的成长经历为基础,将主观经验作为依据和出发点,一口咬定少年有罪。而7号陪审员与前一位陪审员的判断出发点有着惊人的相似,也正是主观经验上的相似性,让作为观众的我们可谓是旁观者清。另一位有着重要作用的19号陪审员,更是将判定的根基放在了地域差异和偏见上,以此来认为少年有杀人的动机,着实让人可笑又可恨。7号陪审员更是义愤填膺地责备大家不团结、不抱团,来讽刺和挖苦跟自己站在同一立场的陪审员,表达自己的严重不满。
其实,作为观众来讲,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些来自群体意识的绑架和束缚,也能够深切体会到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这种被放置于影视作品中的台词和对话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更形象地传递这些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先入为主的“固定成见”对于公平公正的损害。
而电影《十二怒汉》的主题是探讨陪审制度的合理性。正如片中的法官所说,如果能够提出合理的证据与怀疑,判定被告无罪,要在每位陪审员意见达成一致的条件下才可以实现。电影之所以设置这场对话,是因为要体现美国法律对于陪审制度的规定,这类似于我们常常在港剧中看到的陪审制度,在听取双方的辩论并提供证据以后,法官对陪审员做出相应指示,只有全体陪审员意见一致,才可作为最后的结果。而这个一次又一次的投票过程,不仅考验着观众对于剧情设置合理性的思考,更考验着我们以及影片中每一位美国评审员对美国评审制度的理解。他们这个讨论的过程正是一个制度产生到实施的过程,不仅艰难,更如同我们常人对事物的判断一样,也会有瑕疵和过失。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融合与互补
通过以上两部影视作品的文本分析可知在其中隐形运作的意识形态理念。但无论是中西方哪种理论价值体系,都应当是一种不断创造的新的经济体系,在继承和弘扬精华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着精确和敏锐的眼光来辨析其中应当摒弃的糟粕。
“构建崭新的伦理价值观,必须要以时代精神为坐标;必须要在大力弘扬自己民族伦理文化精?A的基础上汲取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精华,创造一种属于中国人的,与世界性保持一致的伦理价值观念新体系。”中国的群体主义价值观与西方的崇尚自我的价值观,体现出伦理文化与思维特质上的差异。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西方文化具有突出的求异性。在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同时,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意识形态,才能够更好地促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使之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dianshidianying/161871.html上一篇:阿尔莫多瓦电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