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2
香港曾经被称作“东方好莱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社会变迁造就了不一样的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人曾自我总结说,香港电影最富有活力最具观赏趣味的秘诀在于“香港三宝”:笑、打、吓,也就是喜剧片、武打片和恐怖片。喜剧电影既是香港最重要的影片类型之一,又是香港所有类型电影中最具本土特色的电影,许多著名香港导演都曾拍摄或以喜剧电影而著名。
上世纪80、90年代是香港喜剧电影的“黄金时代”,而让香港喜剧电影走上巅峰的关键人物是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周星驰。在他的电影中可以找到香港民众对于1997年香港回归、金融风暴等历史重大事件的看法,同时这些事件也对周星驰电影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进入21世纪,香港电影的辉煌已经不再,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韩国、好莱坞等地的文化冲击,以及香港回归后与内地文化的交融对香港喜剧电影的影响,让以周星驰为代表的香港影人对香港喜剧电影进行着改变。
一、历史环境变迁对早期香港喜剧电影的影响
香港地理位置特殊,自清代以来就一直在对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状态。之后的一百多年里,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香港与内陆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同时,多种文化的交织融合也造就了不一样的香港电影。香港喜剧电影作为香港类型电影中最具有本土特色的影片,及时反映着香港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在不同阶段受到不同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喜剧电影风格。
1909至1945年:香港喜剧电影的萌芽期
1945年之前的香港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由于省港大罢工、日本攻占香港等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导致许多珍贵的电影资源流失,也让香港喜剧电影起步阶段就步履维艰。这一阶段的香港喜剧电影以1933年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粤语电影《傻仔洞房》为代表,出现了一系列的傻仔、乡下佬等映应社会下层阶级的电影,通过人物身份、性格与生活环境的不协调来制造冲突,引发喜剧效果。这一阶段的香港虽然受英国统治,但由于刚刚脱离母体,受西方影响不多,因此电影创作大多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电影中大量使用的方言、说唱都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滑稽戏。
1946至1980年:香港喜剧电影的发展期
1945年日本战败签署投降书,退出香港,香港再次回到英国殖民统治阶段。此时的港英政府开始大规模投入资金发展公共事业,完善各方面的制度,香港开始向多元化和国际化迈进。与此同时,战时大批逃往外地的香港影人陆续返回香港,以“长城”为代表的内地电影公司和以“邵氏”为代表的南洋电影公司也入驻香港,香港喜剧电影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香港喜剧电影以香港底层小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以中下层生活为背景,以香港社会现实为题材,表现了贫富差距大、社会风气不正的香港社会。以楚原导演的《七十二家房客》为例,片中的包租婆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欺压穷苦的房客,为了钱和权力勾结警察,房客们团结一致,与包租婆斗智斗勇,保住了他们的家。影片道出了底层小市民的辛酸,也在揭露香港社会问题,讽刺为富不仁的上层社会的同时,表现出家庭的温馨。
二、香港回归对80、90年代香港喜剧电影的影响
1981至1999年:香港喜剧电影的巅峰期
随着1997年的临近,香港的政治、经济都进入了转型期,香港喜剧电影也进入了黄金时代,而让香港喜剧电影走上巅峰的就是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周星驰。周星驰鲜明的喜剧表演风格被称为“无厘头”,他的电影也被归为“无厘头电影”。
“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语,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充斥着嬉戏、调侃、嘲讽、反传统的“无厘头电影”正是在九七过渡时期,香港人寻求归属感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1)自1982年中英两国针对香港主权问题进行谈判,到1984年最终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自1997年7月1日起,中国收回香港的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这期间,香港人对自身身份的认定就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香港人、中国人、世界人,复杂的多重身份让港人很难找到归属感,这种无根飘零的“九七情结”反映到香港喜剧电影中就成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无厘头式狂欢。
周星驰的多数电影都是以这种无厘头式的狂欢呈现的,这种狂欢夹杂着粗俗的广东俚语,胡闹的搞笑手段,甚至包括色情段子和人体排泄物等,对经典和流行的嘲讽和解构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喜好,此时的香港人需要的正是这种简单粗暴、流于表面的快乐。像他的成名之作《一本漫画闯天涯》,就是以极具娱乐性的漫画为出发点,用漫画式的狂想讲述江湖上的故事,以一个小人物的身份把黑社会搅和的天翻地覆。在电影中周星驰塑造的阿星这个角色虽然混进了黑社会,成为江湖人物,但并不像传统黑帮片――《上海滩》、《英雄本色》中的英雄一样,他依旧摆脱不了小人物的市井思维,面对强敌不惜下跪求饶,在生死关头能挺身而出,这种能屈能伸的生活态度正符合当时的香港社会。电影结尾阿星低调地淡出黑社会,更是一种“反英雄主义”的体现。
(2)由于“九七症候”的发作,香港经济越来越不景气,亚洲金融风暴更是席卷香港。曾经抱着靠股票、彩票一夜致富的梦想化为了泡沫,股市崩盘、货币缩水更让很多香港人进入了绝望的黑色境地。 受“九七症候”的影响,无厘头电影中开始充斥着更多的黑色幽默,周星驰更是打着“笑中带泪”的旗号完成了《喜剧之王》、《大话西游1之月光宝盒》、《大话西游2之大圣娶亲》、《大内密探零零发》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周星驰塑造的小人物都处在残酷危难的环境中,残酷却仍能肆无忌惮的戏谑着,危难却仍能玩世不恭的调侃着,看似荒诞搞笑的故事背后是更大的凄凉与悲伤。
就像1984年刚刚明确回归的香港一样,部分香港人处于一种“大限”将至的回归恐惧中,国家、社会不再是香港人的关注重点,温馨、甜蜜也不再是他们想从电影中得到的,宣泄与自嘲成为港人的应世方式,也带动了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化和香港喜剧电影风格基调的改变。
(3)如果说明确了回归的前几年香港是迷茫无措的,那在之后十多年的过渡期里,港人的心理也在慢慢改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综合国力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让香港人对内陆这片土地有了期待与认同,香港喜剧电影也开始“寻根”。
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就是以大陆军区为势力背景,讲述了中国版007为国家安全完成任务的故事。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在电影开头就出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第一军区空军基地”字样,还有影片最后出现的那把刻有“民族英雄――小平赠”的杀猪刀,都是周星驰用一种戏谑、无厘头的方式对国家情怀的展现。而《唐伯虎点秋香》、《食神》、《大话西游》系列等作品中,不管是故事的背景、人物的设置,还是细节的体现,都是取材于中国的传说或神话故事,类似于“西游记”、“少林寺”、“满汉全席”、“琴棋书画”等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在香港喜剧电影中留下了痕迹。
三、21世纪香港喜剧电影的变化发展
2000年至今:香港喜剧电影的探索期
21世纪以来,受到韩国、好莱坞电影兴起,盗版音像制品肆虐,网络下载电影盛行等因素的影响,香港虽然有一些叫好又叫座的喜剧电影上映,但仍然阻止不了香港电影的大势已去。此时的香港已回归了祖国的怀抱,香港与内陆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香港影人看到了大陆电影市场的繁荣,纷纷“北上”寻求一杯羹。为了适应内地市场,迎合内地观众,不少香港影人都重新审视着自己的电影,对电影从故事取材、人物设定、风格特色等多个角度做出了改变。
(1)受内地市场导向的影响,恶搞、无厘头、没有明确主题的香港喜剧电影开始回归家庭,改走温情喜剧路线,表现内地的文化与题材,电影中的人物也被赋予了中国传统的性格。
2008年周星驰推出的电影《长江7号》就上演了一场辛酸又令人动容的父女温情故事,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了浙江,周星驰饰演的父亲靠在建筑工地打工来维持生计,供女儿小狄上学,萌宠外星人长江7号的出现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欢笑,也在危急关头改变了父女俩的命运。《长江7号》里没有传统香港喜剧电影里的戏谑与嘲弄,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温馨、励志与爱是周星驰在这部电影里传达给观众的。
(2)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3D电影市场的繁荣,让香港喜剧电影开始在传统的拍摄方式上加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2001年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就是将传统的少林功夫与电脑特效有机结合;2008年的《长江7号》运用电脑技术虚拟合成了电影的主人公――外星人长江7号;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周星驰更是大胆推出了3D版本。
目前周星驰正在指导制作的新电影《美人鱼》将于2016年上映,这部电影更是打着3D科幻爱情电影的名号,讲述了一个生物博士为了科研成果而去追寻美人鱼,并最终与美人鱼谱写了一曲人鱼恋曲的故事。传统+特效,是周星驰及其电影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向更广阔空间的迈进,也是未来香港喜剧电影的发展方向。
自1909年香港第一部喜剧电影《偷烧鸭》问世到如今,香港喜剧电影已经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一百多年来,香港经历了英国殖民时代、日本统治时期,到如今重回中国的怀抱;一百多年来,香港人经历过省港大罢工、九七回归、亚洲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时代的变迁影响着香港社会的发展,改变着香港人的生活态度,香港喜剧电影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时代的影响。如今的香港喜剧电影已经褪去了往日的辉煌,香港电影人高喊着“复兴”的口号,不管香港喜剧电影能否重回周星驰时代,新世纪里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变迁在给香港电影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去了机遇与希望,香港喜剧电影的未来依旧值得期待。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dianshidianying/16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