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一、惊悚效应的制造
席勒在其著作《论悲剧艺术》中指出:“我们的天性有个普遍现象,就是忧伤、可怕甚至恐怖的事物对我们有难以抵挡的吸引力;苦难和恐怖的场面,我们既排斥,又被其吸引……一个罪犯被绑赴刑场,多少人尾随过去看他毙命!”[1]从乔治?梅里埃极具魔幻色彩的作品开始,电影拍摄中就有了制造奇观的趣味。无论是对于导演还是观众而言,制造和欣赏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和银幕之上,现实之中无法看到的奇观,都极具诱惑力和挑战性。尽管奇观爱好者梅里埃没有能够成为电影工业王国中的第一位领袖,但是观众对于电影制造奇观的期待已经伴随着电影的诞生而诞生。
吸血鬼题材能够给受众带来惊悚、刺激的观感。早在17、18世纪,吸血鬼文学就伴随着宗教权威的动摇风靡西方社会,人们本能的对恐怖事物的好奇,对永生的期待,对背弃宗教束缚的向往等促使后世创作者不断涉猎吸血鬼题材。[2]近年来,西方传统文学与影视作品之中阴森恐怖、丑陋不堪,令人下意识产生敌对心理的吸血鬼形象已经逐渐被改变,吸血鬼开始被塑造为正面角色,如凯瑟琳?哈德威克执导的《暮光之城》(2008)中,吸血鬼爱德华便拥有着俊朗的外形和出众的谈吐,是一位颇为迷人的金发帅哥,他不仅是一位“素食吸血鬼”,甚至可以习惯阳光,还和女人主公贝拉展开了一段唯美的人鬼之恋。但不可否认的是,吸血鬼诞生于哥特文学,而吸血鬼电影则同样属于哥特艺术的一部分,在《德古拉元年》之中,这种人鬼两立关系以及阴暗惊悚的风格又出现了强势回归。
以断崖山洞穴为例,这是《德古拉元年》之中吸血鬼始祖的老巢。主人公弗拉德王子发现了部分士兵的失踪,已经怀疑上了断崖山洞穴,而当他寻找能够拯救自己儿子和王国的力量时,他再次爬上山峰一探洞穴。影片之中渲染了洞穴深不可测,并且伸手不见五指,同时还有大量蝙蝠飞出。勇敢的弗拉德仗剑前行,终于遇到了不怀好意的吸血鬼始祖。对方是一个秃顶并满嘴獠牙的怪物,其外形设计很显然是继承了吸血鬼电影始祖,由德国导演FW穆瑙执导的《费斯诺拉图》(1922)中的特色,带有鲜明的神秘主义风范。在吸血鬼始祖与弗拉德说话时,一身武艺的弗拉德受制动弹不得,吸血鬼始祖甚至直接威胁弗拉德如果他说谎便割开他的肚子掏出他的内脏。观众对于惊悚的诉求完全得到了满足。
二、人性内涵的表达
对于电影来说,要塑造出成功的非人类艺术形象,必须要使其拥有人性,使其承袭正常人类所具备的诸多情感、情绪与思维,只有如此,才能缩短人与角色之间的距离,让观众与银幕上的非人类形象之间产生情感碰撞,同时也加深影片的内涵。
电影对于人物的塑造与其主要观众的精神状态与审美倾向是息息相关的。在吸血鬼电影诞生的近百年中,吸血鬼的形象已经发生了嬗变,最早的吸血鬼形象表现为表里如一的丑恶,如托德?布朗宁的《吸血鬼的印记》(1935),兰伯特?西里耶的《德古拉之女》(1936)等电影,无不以乱伦、暴力、同性恋等突破当时主流形态的内容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基本上都为制作粗糙、内涵浅薄的B级电影。这一类电影的出现与当时美国并没有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人此时普遍陷于一种狂热嗜血的冲动之中,而对此总有着迅速反应的好莱坞于是推出了这一系列吸血鬼电影来给观众以极为刺激的体验。[3]后来,由于电影审查机构的介入以及观众审美品位的变化,吸血鬼形象变成了外表极为温文尔雅,而拥有着嗜血凶残的内心的角色,这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惊情四百年》(Dracula,1992),影片中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为观众演绎了一段凄美而感伤的爱情故事,他一方面有着对妻子伊丽莎白历经四百年而无法磨灭的深情,但另一方面因为妻子自杀而迁怒上帝,不惜投身于邪恶势力以维持不死之身。最后吸血鬼形象发展成了新的表里如一,即极具人性,只是因为身体的缺憾而无法如正常人一般生活者。尼尔?乔丹的《夜访吸血鬼》(1994)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主人公路易同样因为失去了妻子而痛不欲生,被变为吸血鬼,但是他并没有泯灭内心的人性,为了维持生存,不愿杀人的路易则只能吸食动物之血,后来尽管路易忍不住吸食了小女孩克罗地亚的血,但是克罗地亚却并不因此而恨他,两人过着彼此安慰、彼此依赖的生活。这一趋势并不仅仅反映在好莱坞电影中,法国电影――由安东尼?德科内执导的《爱你爱到咬死你》(2001)中,人类则成为衬托吸血鬼的负面形象,片中的吸血鬼除吸血之外过着正常而简单的生活,而人类则堕落不堪、声色犬马。
而《德古拉元年》作为一部担负着讲述吸血鬼如何诞生的电影,在电影之中必然要在《夜访吸血鬼》等电影已经奠定的吸血鬼同样具有人性这一基础上塑造出类似的、令人同情的吸血鬼形象。片中弗拉德是一个温情、血性,然而又不失霸气一面的男人。在他儿子的回忆中,弗拉德是旁人眼中英勇的王子和国王,是自己慈爱的父亲,是母亲温柔体贴的丈夫。幼年时为了国家的安全,为了让父王为自己而骄傲,弗拉德去苏丹王身边做了质子,然后接受了极为残酷的战斗训练;成年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弗拉德宁可牺牲自己的自由,将自己交付给吸血鬼始祖换取超能力;而当他的子民发现了他成为“恶魔”之后开始焚烧他,他感到无比的委屈与愤怒,但依然肩负起了保护子民的重任。同时,弗拉德的形象并非是全然正义的,为了向苏丹展示自己的威力,弗拉德用长矛颇为残忍地刺杀了不计其数的土耳其士兵,这也是吸血鬼始祖在质问其究竟杀过多少人时弗拉德感到踌躇的原因。但这种种行为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可信的,具有丰富而正常感情的男性形象。尽管弗拉德变为吸血鬼的过程及其后来展现的诸多异能和弱点是虚构的,但是他身上流露出的深情和责任感却是真实的。相比起吸血鬼这一身份而言,观众更愿意将这一形象视作一个老派优雅的绅士和孤胆战神。 三、商业元素的彰显
电影是具备商业性与娱乐性的文化商品,尤其是在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运作模式较为成熟的西方电影界,绝大多数电影的叙事、制作和营销都紧紧围绕着票房来进行。就全球电影市场而言,电影的消费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任何类型片都有固定的消费群,同时也需要面临高度同质化的对手的竞争。[4]以吸血鬼电影而言,其目标消费人群主要为城市的中青年白领与青少年,新世纪的吸血鬼电影如《黑夜传说》(2003)等,都具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尤其是在原本制作成本低廉,但是成为当年票房黑马的《暮光之城》以及后续一系列电影异军突起之后,大量吸血鬼影视剧更是浮出水面。如《真爱如血》等,甚至连东方影坛都不甘落后,开始染指吸血鬼题材,如韩国电影《蝙蝠》(2009),吸血鬼可以说再次从“坟墓”走向了银幕。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古拉元年》也必须注重在电影之中彰显商业元素,尽可能地调动观众的消费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德古拉元年》的问世与当前各片厂如华纳、福克斯以及索尼等急于复制迪士尼旗下漫威的成功这一大环境有关。漫威所推出的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观影热潮,并且各电影之间在影迷吸引上能够互为支援,从最初《钢铁侠》的尝试到最后《复仇者联盟》的火爆便是漫威所探索出来的当代商业电影制作捷径。而对于环球影业而言,其在占有漫画资源上相对于前述片厂而言并不占优势。但是,正是1931年的《德古拉》(Dracula)、《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以及《化身博士》(DrJekyll and MrHyde)三部电影将其带入了黄金时代,于是环球另辟蹊径以吸血鬼、狼人、木乃伊乃至科学怪人等形象最终打造一个如“复联”的“怪物电影宇宙”。与超级英雄通过漫画角色来吸引观众类似,上述人物早已是风靡全球、先声夺人的西方重要文化符号。而《德古拉元年》便是环球这一计划的第一步。
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德古拉元年》为取得高票房,达到与观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所做出的努力了。首先,如超级英雄系列电影一样,《德古拉元年》同样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让人物在这一体系之中的所作所为尽管为奇观却皆合情合理,同时又要彰显出吸血鬼作为西方固有题材的当行本色,强调西方演绎吸血鬼的正统性。因此,在题材上选择了历史上的“穿刺公”弗拉德亲王。除了弗拉德本人的超能力之外,在诸多细节上都尽可能与史实相符,以培养观众在观影之后深入了解并探讨本片的兴趣,如弗拉德曾经以人质身份呆在奥斯曼帝国,热衷于刺人而得此绰号,并因为拒绝向奥斯曼帝国进贡而对其宣战等。其中在电影中被有意强调的一点便是弗拉德挚爱的妻子从楼上掉下来摔死,人世间最重要的一点温暖的失去激得弗拉德冲冠一怒为红颜,终于自甘堕落,这一点足以唤起绝大多数观众对他的同情。而历史上的弗拉德亲王之妻也确实因坠楼而死。
其次,编剧以诚挚的态度使电影的细节靠近历史,同时又没有遗忘《暮光之城》系列影片的成功来源于对都市青年人这一观众群的精准定位。在影片的最后,《德古拉元年》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在深沉的旁白之中镜头摇向天空,摇下之时时光已经穿越数百年,现代建筑与西装革履的人们突然出现在观众面前,这一地点被称为“魅力之都”,弗拉德与一名长相酷似自己妻子的女子一见钟情,女子实际上为弗拉德的轮回转世之后的妻子,两人在简单的交谈之后一起离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然而,此时一个一直坐在他们身后的老人却站起身来尾随而去,原来是转世后的吸血鬼始祖。吸血鬼始祖在轻轻说了一句“游戏现在才刚开始”后也淹没在人潮之中。从这一处处理来说,《德古拉元年》带有非常明显的借鉴成功之作《惊情四百年》的色彩,同时还与超级英雄系列电影一样,为了拍摄续集而留下了足够的悬念。
吸血鬼无疑是一个具体的,值得考察的文化现象。《德古拉元年》在继承西方吸血鬼电影作为哥特艺术的惊悚、阴森观感的同时,又接续起新时期吸血鬼电影为吸血鬼赋予人性的传统,同时还根据自身的传播计划,迎合当代观众审美,制造讨论热点与拍摄系列电影的空间,为观众操办了一场精彩震撼的死亡影像派对。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dianshidianying/162321.html下一篇:电影《天伦之旅》“生活的真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