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电视电影 > 消费文化语境下对当代青春电影的解读

消费文化语境下对当代青春电影的解读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2013年,赵薇的电影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该片改编自辛夷坞的同名畅销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青春》自2013年4月26日上映以来一路走俏,首映日票房已超过4500万元,破了《泰■》的首日票房纪录,最终票房以7.26亿完美收关,成为内地票房影史前十名。{1}其实,《致青春》并不是青春片成功的首例,2010年泰国电影《初恋这件小事》、2011年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都曾掀起过青春片的热潮。在当下这个消费社会中,市场是最有发言权的。制作方看到了其中商机,青春题材成为编剧和导演的新宠,小投资大回报的诱惑令人神往,即便如《山楂树之恋》那样的个别现象也赚足了关注度和曝光率。因此,从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对青春题材电影加以解读,探寻其消费文化特征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国青春电影的发展 “青春电影”,广义上说,就是以青年人为题材和表现对象,观众对象多以年轻人为主,同时具有鲜明的青年文化性的电影;狭义上说就是由青年人编、导、演的电影作品。可以说,“青春电影”的第一特性是具有鲜明的青年文化特征。青春电影在我国电影发展史上大致出现了几次热潮。

  首先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电影史上,出现了第一批可以被称为青春电影的影片。它们大多以表现革命战士或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情感为主要题材,如《青春的脚步》《战火中的青春》等。虽然在影片中出现了青年的形象,但是影片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十分浓厚,个人化的情感和青春成长过程被政治历史话语所覆盖,缺乏青年个体的鲜明存在。

  到了80年代,青春电影出现了第二次高潮。《青春之歌》《庐山恋》等青春片以青年人的生活、情感和心理作为观照点,“青春”的意义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在这种高喊“青春万岁”的理想主义时代,却是青年人、青春严重失语的时代,青年个人的成长沦落为国家和革命宏大叙事的附庸品。

  90年代初期,青春电影迎来了第三次高潮。以姜文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用《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作品,以青年和青春作为描述对象,诉说当代都市青年成长中的反叛、迷茫、残酷。

  进入21世纪以后,青春电影有了自己的定位,以“80后”为主要受众群体,《80后》《初恋这件小事》《那些年》《致青春》等一系列叫座的影片掀起了一股怀旧热潮。如《80后》这部电影中最让同龄人动容的是,在那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80后”观众面前展现了颇多的记忆碎片,让观众找到了至今颇为熟悉的事物,以及短暂的青春共鸣。

  综上所述,我认为青春电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特征不尽相同,它的发展很显然会受到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情况以及青年人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如今这样的消费社会中,青春电影的发展也必然受到了消费文化的影响,青春电影的消费文化特征是很明显的。

  二、青春电影的消费文化特征 关于消费文化,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思通认为:“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根据鲍德里亚的观点,消费社会就是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消费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下被孕育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消费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即“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2}。电影作为影像符号文本,必然带有这种特征。那么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青春电影到底具有哪些特征呢?

  1.主打“怀旧”符号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鲍德里亚在他的著作《消费社会》中借助索绪尔的符号论,提出了商品的符号价值概念,“消费者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即消费不再被视为使用价值向交换价值的转化,而是被视为交换价值向符号价值的转变。在鲍德里亚的视野里,物已经成为象征性的符号,并且只有成为符号才能够被消费。而电影则是作为一种影像符号被消费的,制作人或导演编码出一系列具有特殊意义符号的影像,他们为观众编织了一个看起来美丽而又虚幻的梦境,令观众在消费的同时可以产生快感,从而对电影中的故事流连忘返,久久不能忘怀。

  然而再优秀的电影也不能使所有人都产生快感,不同题材的电影有不同的受众群体。青春电影的受众群体就是那些刚刚失去青春的“80后”们。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80后”都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残酷的现实就扑面而来。人际交往的虚伪、情人的背叛、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比例的工作都让“80后”的心灵饱受摧残,因而开始深深地怀念无忧无虑的校园青春岁月。早已洞察一切的大众媒介把握时机,在宣传时明确打出“回忆”的符号,令广大“80后”难以抗拒。《初恋这件小事》上映时打出了“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暗恋情结”的宣传语,唤起的是对中学时期暗恋的怀念,《那些年》打出的是对初恋的怀念,而《致青春》无疑是对大学生活的怀念,就连时隔15年后再度上映的3D版《泰坦尼克号》打出的依然是怀念“15年前与你一起看这部电影的他或她”这样的“怀旧”符号。于是乎青春影片把受众带入了一场怀旧的漩涡之中,受众在“怀旧”符号的诱导下怀念得不亦乐乎。不得不承认的是,大众媒介制造的这一“怀旧”符号是成功的,因为它使得没有这么多感情经历的人也来为青春电影的票房做贡献,去享受电影带来的怀旧情结。

  2.模式化的生产方式 消费社会消解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入了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物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可以成为审美的”{3}。大众媒介已经将生活转化为艺术的谋划。艺术转换成生活,同时生活也转换成艺术。电影产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伴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看电影的成本也在大大地降低,成为我们日常闲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方式。电影市场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各种类型的影片应接不暇,如此一来良莠不齐的情况就在所难免。因为电影制作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电影文本本身的质量,从前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是题材的新颖、情节的紧凑完整连贯、矛盾冲突是否合乎情理等等非功利因素,而如今这些标准通通都要让位于票房的高低。盲目追求利润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媒介产品的生产成为一种批量化、规范化、模式化的工业状态,这正是阿多诺批判的文化工业理论的主要特征。   纵观青春电影,服装大多以各种校服为主,场景离不开校园、图书馆、教室、寝室这些地方,道具一定有自行车,情节也基本围绕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展开,从相遇到相知再到相恋,最后大多因为现实的压力或误会而导致分手。也许这种雷同与我们本身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戏剧来源于生活,不可否认80后的青春确实重复着这样的狗血桥段,但戏剧还应高于生活,导演和编剧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为受众展现出更多充满新意的青春影片,否则这种千篇一律的模式终有一天会被受众所抛弃。

  3.消费的是情感体验 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关心的是消费时的情感快乐及梦想与欲望等问题,消费的是一种体验。而这些体验是大众媒介所赋予的,各种消费的影像与场所帮助人们宣泄快感。电影正是作为一种影像而被人们所消费的,我们经常会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因为电影里主人公的境遇而跟着波动起伏,我们为他们哭,为他们笑,这种情感体验有时会伴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

  青春电影所传达出的情感是关于青春以及成长的感悟。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来。还没有到青春的人希望去了解青春,正值青春的人希望从中得到启示,而过了青春的人也愿意去怀念自己的青春。出于各种目的,大家走进影院,一次又一次地消费这种青春的情感。每个人都是从年轻走来,向成熟走去,这段时光是处在未成熟的纠结状态之中,很容易让人引起共鸣。只要遇到打动心扉的情节就能被感动以致潸然泪下,正所谓“由戏观己”,其实很多人看电影都是在看电影中的自己,与其说是被电影情节感动,倒不如说是被自己感动,我们消费的不是电影,而是自己的情感,消费那种青春逝去的伤感。青春电影只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场所。

  来自现实社会的竞争压力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似乎过早地失去了青春的朝气,如今,许多正值青春的人却开始了不停地缅怀和悼念青春。微博、电影、电视剧里到处是伤感青春的语调,既然青春终要散场,与其自顾自地惆怅,倒不如把握青春。所谓怀念青春,无非是我们怀念那时为了梦想而奋不顾身的自己,如果我们保持这种心态,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留住青春呢?如果我们的梦想还在,如果我们还年轻,那么只要去做也许一切都还来得及。

  {1} 数据来源于新浪娱乐:http://ent.sina.com.cn/m/c/2013-04

  -27/01363909405.shtml。

  {2}{3}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98页,第99页。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dianshidianying/16337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