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电影是一种融语言、声音、图画、摄影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正如有学者所言:“电影是一种画面和声音形结合的艺术,具有聆听性、综合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的特点,所以不同于单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文学题材,如小说、散文等。”(钱绍昌,2000)与单一的艺术形式带来的单一感受不同,电影不仅可以给观众带来身体感官上的整体艺术享受,还可以给观众带来心灵与精神层面的震撼与冲击。正因为如此,观看电影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男女老少休闲娱乐的时尚选择。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与世界的深入接轨,大量的西方电影被引进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有机会观赏外国电影。
面对众多不同类型的西方电影,中国观众在观影前必须进行比较与选择。对观众的观影选择影响巨大的首先当数电影片名。电影片名就是一个文化意象符号,是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符合影迷的观影期待从而促使其走进影院的主要因素,具有一定的“导视作用”(阮红梅、李娜,2006)。恰到好处的片名翻译可以使一部好电影锦上添花,反之则可能会让其黯然失色,甚至是票房惨败。本文将从文化意象的角度探讨电影片名的翻译,尝试提出片名翻译的几个处理策略。
二、文化意象与电影片名翻译
电影电影个客观物象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存在不一致、甚至是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起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谢天振,1999:84)。它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经验、智慧的结晶,反复地出现在这一民族的文学、宗教、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及思维认知等方方面面,是整个民族对于某一特定事物的集体无意识的文化感知。文化意象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色彩。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地域特征、历史传统、语言思维、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中西方文化呈现出较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中西方在文化意象层面上的不对等、缺失甚至是错位的现象。这一文化意象的差异则很可能会导致中西方在理解、沟通方面的困难,从而使得文化交流、传播的目的无法达到。
而文化意象的处理对于电影片名翻译的成功,乃至对整部电影的文化传播目的的实现都具有决定性作用。从其功能本质而言,片名就是整部电影的标签、名片或代言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象内涵或能唤起观众对某一文化意象的联想。作为好的电影片名,其所隐含和传递的文化意象必须符合观众的文化期待、激发观众的文化想象、引起观众的文化共鸣,从而让观众走进剧院观影。如果一个电影片名所呈现的文化意象让观众感到困惑、不解甚至引发误解,观众很可能就不会选择观看,从而使得电影的文化传播目的无法实现。因此,面对中西方文化不同导致的某些文化意象的不对等、缺失、错位现象,译者需要谨慎对待英文电影片名中的文化意象,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进行处理,使之既提纲挈领又符合我国文化环境,从而实现电影的跨文化交流、传播目的。
三、电影片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策略
尽管学界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都对英文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进行相关的研究,但鲜有系统谈论片名的文化意象翻译。由于观众对电影的第一感知来自于电影片名,而观众对片名的认知与接受具有瞬间性,一旦电影片名传递的文化意象无法在第一时间为观众接受,观众的观影选择将受到影响。因此,片名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有鉴于此,本文提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对于文化意象的三大处理策略:文化意象补充、文化意象修饰及文化意象重构。
(一)文化意象的补充策略
英文电影片名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短小精悍、简明扼要,通过一个精选的物象呈现具体的文化意象,从而传达影片的故事梗概与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某些电影片名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不加任何的信息补充,译名很可能会造成观众的困惑,让观众对于电影需要讲述的故事与传达的意义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此时,译者就要根据电影的具体故事与内涵对片名的文化意象进行相关信息的补充,让观众能够通过片名对电影有更好的认知、想象与期望。例如由美国新线电影公司制作的电影Seven是一部具有宗教色彩的犯罪、悬疑片,主要讲述的是罪犯以上帝的身份自居,按照天主教教义中的七种原罪(贪食、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和愤怒)制造七起谋杀案,而最终也被警察抓捕归案的故事。七这个数字在西方具有很强、很神秘的宗教色彩,例如上帝造人用了七天。而七在电影Seven也是频繁出现,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例如影片故事一共发生在七天、影片一共下了七次雨。西方观众在看到Seven这个片名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它特殊的宗教文化内涵。然而,如果直接翻译成《七》作为电影片名,中国观众不可能产生与西方观众类似的文化联想,因而无法对片名的文化意象形成正确的感知与认识。然而,中国版正式译名进行相关的信息补充,最终定为《七宗罪》。经过对片名的文化意象的补充策略运用,观众不仅可以了解电影的犯罪片类型,更可以感知电影的故事梗概和宗教含义,从而更好地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文化意象的补充策略能够让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更好地传达电影的故事内容与文化含义,让观众对电影有正确、良好的观影期待。这一策略的应用已经产生了很多的优秀电影片名翻译,例如《怪物史克莱》(Shrek)、《机器然九号》(Nine)、《斯巴达三百勇士》(300)等。
(二)文化意象的润饰策略
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别,许多的英语电影片名能够给西方观众呈现一个具有丰富联想与深刻内涵的文化意象,但这一类片名如果不加任何处理直接翻译成汉语,其文化意象的联想将会受损,从而降低观众对于电影的期待值与好奇心。电影片名翻译的润饰策略的目的就是让片名传达的文化意象在译语中更丰满,更具文化联想力。例如,首部进入中国的英文片The Fugitive,如果直接翻译成为《逃亡者》或《逃亡人》也不可谓是不够准确、忠实,但是这一翻译带给观众的文化意象略显苍白无力,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也是十分有限。幸运的是,电影片名最后的翻译是《亡命天涯》。这一翻译对原片名的文化意象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润饰,使得片名的文化意象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意境跃然纸上,使得电影逃亡主题得到凸显;同时,观众的想象空间得到极大提升,极大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引发观众的好奇心,观众看到这一片名禁不住都会设想主人公被人追杀的危情、逃亡的艰辛、最后是否会成功等。此外,好莱坞出品的-man系列电影是文化意象润饰的成功例子。Batman、Spiderman、Ironman等片名都没有直译为《蝙蝠人》、《蜘蛛人》、《钢铁人》,而是经过文化意象润饰后翻译为《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人”与“侠”的一字之变,使得片名中传递的文化意象顿时充满丰富的内涵,引发中国观众对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锄强扶弱、急人所难、匡扶正义的侠客英雄的无限联想,激发观众走进影院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当然,采取润饰策略而广受好评的片名翻译例子众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三)文化意象的重构策略
所谓重构,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将源语中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说明”(郭建中,2000:67)。电影片名中的文化意象重构,是指当原文化意象不为译语观众所熟悉或与其现有的文化联想相冲突的时候,译者对于原文化意象按照译语观众所熟知的意象或思维方式重新构建新的文化意象。重构的目的是促进观众对影片的文化感知,从而激发观众对其恰当的文化联想与观影期待。例如2013年上映的美国影片Olympus Has Fallen,若不经文化意象重构,其译名则为《奥林匹斯的陷落》。初看这一片名,观众首先联想到的是希腊的奥林匹斯山及传说中居住在此山的希腊诸神,接着会猜想这是一部有关希腊诸神争斗的奇幻电影。其实,Olympus在影片中是美国特情局对白宫――美国总统官邸的秘密代号,影片讲述美国白宫遭受恐怖激进分子袭击、占领,最后这一阴谋被男主角破坏的美式英雄大片。因此,结合中国观众更熟悉的文化意象“白宫”,译者最终将Olympus Has Fallen进行意象重构,翻译为《白宫沦陷》。这一译名不仅点名了故事发生地,而且很好地表明了影片类型与故事梗概。采取文化意象重构策略翻译成名的诸多英文电影片名就包括《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廊桥遗梦》(The Bridege of Madison County)、《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等。
四、结语
作为当今时代跨文化交流的主要桥梁,电影翻译不仅仅要关注语言层面的转换,更要关注文化意义、文化意象的传递。而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标签、名片甚至是代言人,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意象。电影片名虽小,但由于其对观众具有很大的导视影响,片名中的文化意象的传达是否到位、翻译是否恰当对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的成败至关重要。古人有云:“一名之立,旬月踯躅。”对于电影片名翻译,译者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片名采用文化意象的补充、润饰及重构的翻译策略,使得片名更好地激发目的语观众的文化想象、激起其观影期待,从而发挥电影的文化传播交流功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dianshidianying/163474.html上一篇:从动画电影看中美文化融合
下一篇:电影媒介对河南戏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