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摘 要:节目主持人在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新闻评论节目中,既是讨论式、辩论式的引导者,也是谈话式、访谈式的挖掘者,还是主评式、述评式的思想者。在节目的生成、播出过程中,程度不同的,集具体节目的策划者、节目方针的体现者、节目内容的组织者和节目播出的主持者这四种角色于一身。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 正确的引导受众
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有着不可替代的形象地位,可以说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节目主持人在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新闻评论节目中,既是讨论式、辩论式的引导者,也是谈话式、访谈式的挖掘者,还是主评式、述评式的思想者。在节目的生成、播出过程中,程度不同的,集具体节目的策划者、节目方针的体现者、节目内容的组织者和节目播出的主持者这四种角色于一身。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但要正确的引导受众,也要传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思想理念。
一、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舆论引导的前提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在节目中,随着话题的多层面、多角度、多对象展开,信息和情感不断流动,逐步积累,呈现出参差错落、高低起伏的美感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逻辑,引起观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并积极进行反馈。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告知观众的不仅仅是事实,还要有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重要的甚至独家的观点。因此有的时候,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主持人说的不专业、不艺术,观众不爱听,甚至有的时候还会产生表述偏差。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通过说什么和怎么说,以不同的信息传达方式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议题赋予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把媒介认为重要的信息加以凸显,使其成为公众的焦点,从而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传播学者的观点是,“新闻界也许不能经常成功地告诉人们持什么观点,但它能极其成功地告诉读者应该考虑些什么问题。”正确的引导公众,不仅满足公众对有关事物的信息的表面化的认知需要,也应该追求深度思考和舆论引导,分析具体舆论,深切地理解各种舆论得以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告知观众的不仅仅是事实,还要有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重要的、甚至独家的观点。一旦其努力受到受众的认可和喜爱,便会成为受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受众如果想获知某个领域的信息,便会想到自己认可的节目主持人和他主持的栏目,其舆论权威的地位也确定无疑。
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舆论引导的关键:提高自身的可信度
只有一个真正能体现新闻节目和电视观众共同需要的节目主持人,才能真正
锁住观众的目光,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提高自身可信度在这里是个关键性问题。美国著名电视顾问弗兰克·麦吉说:“如果三大电视网播报同一题材的新闻节目,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观众选择收看其中一家的节目呢?假如三家电视网的规模相等,报道的准确性和广度又相同,那么就要取决于主持人的知名度和与观众的和睦关系如何了。”可见,只有一个真正能体现新闻节目和电视观众共同需要的节目主持人,才能真正锁住观众的目光,而可信度在这里是个关键。因此,要提高主持人的可信度,需要从这几方面加以注意:
1、提高品德修养与人格力量
众所周知,新闻节目负责向受众传递真实的新闻信息,它是沟通政府和人民之间关系的一座桥梁。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者的人格决定了受众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相信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因此作为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可信度,而新闻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新闻的形象代表,他的举手投足都会影响电视媒体的形象,关系到能否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职业道德与行为操守对进步主持人可信度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和灌输,主持人自我修养才是切 实进步这方面素质的保证。
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主持人都应该珍视自己的形象。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公众人物,因此即便是在生活中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品德、修养和人格力量对于主持人的可信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深刻的判断分析能力和独到见地
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传播信息、报道新闻的同时,还要十分注重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成为受众的引导者。
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要敢于揭示社会矛盾,剖析人生,通过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报道分析,能给人们思想上启迪,留下些有意义的思考,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预示社会发展的方向。
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如果缺乏政策理论水平和判断分析能力,就必然会使节目缺乏思想深度,使内容陷入概念推演公式化、结论简单化的境地,缺少说服力。
随着新闻类节目的发展和竞争,受众已不满足于“感情型”和“介绍型”的主持人,还需要“思考型”的主持人。
3、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
加强专业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主持人的新闻业务能力,它需要主持人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度、高超的采访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在信息资源不能独享的今天,不管什么类型的新闻节目都要求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对主持人来说,新闻感知力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在分析一条新闻是否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过程中,还需要有很强的新闻辨析力。
(1)要有新闻敏感,即有灵敏的“新闻鼻”、“新闻眼”
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主持人始终以敏锐的嗅觉关注着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他们明确提出以“独家”、“独到”、“独特”为追求目标,他们大量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具有鲜明的新闻性和新闻价值,使该栏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该栏目中记者常常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
(2)要有一定的新闻阅历和扎实快捷的采编导能力
美国名牌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创始人和制片人唐·休伊特认为该节目成功的原因有两条:
一是它的哲学思想“讲给观众一个不知道的故事”;
二是“它能吸收优秀的记者参加”。
从优秀的记者中挑选新闻类主持人,是国外新闻主持人成功之道给我们的启示。
(3)要有快捷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现场直播节目中,各种意外事情会不断发生,预先策划好的播出方案随时都有可能改动,而新闻主播就承担了节目起承转合、拾遗补漏的任务。画面提示、直播室外的指令,甚至画面中断的事故,主播都要凭借自己的判断做出各种适当的反应,来维护节目的完整性。
在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当晚,凤凰卫视的主播陈晓楠被紧急调回台,在没有任何更多消息来源的情况下坐上了主播台,她说:“因为事件紧急,我还没来得及化妆就播出了,但和所有观众一样,急切地在等待美国方面的最新消息……”一句临场发挥的话语,很轻松化解了狼狈上场的尴尬,所以具有超强的临场反应和驾驭力,是新闻主播必备的天赋和需要锻炼的能力,也是新闻现场直播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新闻节目主持人舆论引导功能的表现
1、导向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般来说,主持人在节目中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无论是在消息评论类的节目中,还是在谈话类的新闻节目中。以谈话类新闻节目为例,因为嘉宾、受众中有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节目中容易形成矛盾冲突,而解决矛盾,疏导受众意见,这个艰巨的任务就是由主持人承担的。尽管我们说谈话节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一定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意见,但是起码应该有一个启发性的建议。主持人可以在节目中不表明自己的观点,但是必须有观点,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否则就不能发挥引领舆论的作用,无法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谈话节目为例,广大受众提供了一个参与公众生活、表达社会情绪的平等开放的思想空间和不拘一格的公众论坛,因为嘉宾、受众中有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节目中容易形成矛盾冲突,而解决矛盾,疏导受众意见,这个艰巨的任务就是由主持人承担的。主持人可以在节目中不表明自己的观点,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否则就不能发挥引领舆论的作用,无法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特别是在我国深化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谈话节目能及时真实地反映民情,将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呈现在大众面前,作为谈话节目驾驭者的主持人可以不着痕迹地给予社会舆论以正确的引导。
2、主持人的舆论引导力是多层次的
所谓众口难调,每一位受众因为兴趣爱好、阅历、学识的不同,各人的收视习惯也不尽相同。不同主持人主持的不同节目类型,恰好可以满足观众的这一审美需求,也就是说,主持人可以通过不同节目对不同受众发挥不同引导作用。就像说到国际政治,我们会想到水均益,他会带领我们接近世界时事,帮助我们分辨真相;综艺主持我们会想到吴宗宪,他会引导人们如何看待娱乐;生活服务我们会想到张悦,她会帮助大家生活得更舒适。
主持人的舆论引导力因节目而生,节目丰富多彩,主持人的舆论引导能力就会多点出击。需要警惕的是,目前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应多层次发挥效应的舆论引导力的效果。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正荣认为:“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在同一传媒市场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也就是说,同质化的出现意味这栏目多样性的丧失,它必将导致媒体市场的失衡和传播生态的恶化。以成都地区播出的《直播60分》、《第一现场》、和《成都全接触》,这三档民生新闻节目为例,它们的风格和定位都比较雷同。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政治、专业素养,在受众面前提高自己的可信度,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引导舆论,提高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骏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2001年3月.
[2]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M].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朱羽君、高传智主编《进退之间——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5]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挑战主持人》节目组研讨邀请会,梅地亚,2006年秋.
[7]白岩松《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选自《现代传播》,1998年第5期.
[8]原默:《起始与超越——电视节目主持》[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上一篇:公司的力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