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伦理学 > 道家思想中的环境伦理智慧浅析

道家思想中的环境伦理智慧浅析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伦理学


       前言: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天人关系,高扬了宇宙生命统一论,对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天人合一的世界观、道法自然的自然观以及知足知止的价值观三个部分对道家思想中的环境伦理智慧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找到现代环境伦理理论基础。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源,是万物运动的根本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产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围绕自身本质规律进行的自然而然的过程,“道”对事物的影响是不以外力改变而转移的。 
  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一)道家“天人合一”观的含义 
  环境伦理的基础是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天人合一”,“天”指的就是“自然”,是与“人为”相对而言的世间万物的自有本真之态。老子最先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明确提出“无受天损易,無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之一也。”自然的运转有一定的法则,也就是“道”,人的行为如若不在“道”的限制下,那便不受控制,故天人必须合一。老庄都认为万物的生存和发展是离不开自然环境的,世间万物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诞生,最后又回归到自然环境中去。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里的“根”就是指万物本源,也就是自然环境。《庄子·至乐》中也讲到万物从自然之机中萌发,最后又回归到自然之机中去,在此基础之上,庄子描绘了“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二)道家“天人合一”观的特点和继承 
  不同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道家把人的存在和活动都视为一个自然的状态,把人作为自然的一个部分来看待。起初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被认为忽视了人的作用且全盘否定了人的价值,实际上提醒了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不要夸大自身价值,更不要把自然看作是任人宰割的对象。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非自然中独大者,没有高自然一等,人再大也身处天地之间,遵从自然之道,逃脱不了自然的制裁。“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融合协调,和谐共生。道家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不断发展,《淮南子》中继承了这一观念,把宇宙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万物包括人,都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这与现代环境哲学观不谋而合,可见道家“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于建设现代环境伦理观有着无比重大的关系。 
  二、道法自然的自然观 
  (一)老子“自然无为”的环境伦理观 
  老子的“道法自然”是联系老子自然观和伦理观的实践桥梁,人能够做到遵从自然本性的原则,过顺乎自然的生活,就达到了“无为”的境界,这是人的最高德性。“道”是宇宙万物本源亦是万物活动的规律,“道”的发展变化是以自身的客观规律为根据的,人也是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那么人的一切行就应遵循这一过程,将“道”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道”生万物是一个“自然无为”的状态,没有任何外力干预,任凭事物无目的、无意识地自由发展但其中相互抑制、协同进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自然无为”是“道法自然”的直接体现,是道家环境伦理的主要原则。“道”虽是万物本源,但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主宰万物,不支配万物。“自然无为”作为道家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有两点要求:一是顺应自然;二是不妄加作为。人身处天地之间,也应当以自然为师,一切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维护事物最自然本真的状态。 
  (二)庄子“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观 
  庄子也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在庄子看来,套上马笼头,穿起牛鼻子,剥夺了它们的自由,违背了自然本性,是不道德的。庄子还以“鲁侯养鸟”的故事强调了顺应自然和违背自然的后果,鲁侯用自己的方式对待爱鸟最终导致爱鸟抑郁而死,可见对待动物要以动物喜欢的方式,放归生灵于山林间让其自由生长。庄子认为对待自然,人类应以自然的方式去对待,一切违背自然天性的“人为”努力都是不道德的,万物有其自然的本性,人类应该尊重万物的本性而不是横加干预,改变事物本性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对整体自然造成什么影响,但是长此以往后果之严重不是人类可以承受的。 
  三、知足知止的价值观 
  (一)唤醒“知足知止”意识 
  现代生态危机的根源说到底还是在于人类贪得无厌地向大自然无限索取,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使得资源枯竭,自然平衡难以为继。老子在几千年前就率先提出了“适度合理开发”的建议。老子认为“知常知和”是不够的,还要懂得“知止知足”。“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类承担的最大罪责莫过于贪婪,闯下的最大祸患莫过于不知道自我满足,追究的最大过错莫过于无限索取。道家的“知足知止”环境发展观,在当代物资紧缺、环境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践行“知足知止”观念 
  老子曾云:“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要做到“知足知止”一是要做到慈爱利物,二是要做到节俭有度,三是要做到知和不争。这要求人类不能过分地追求物质世界带来的享受,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是说,沉溺美色使人盲目;恭顺奉承之音使人听不进逆耳忠言;美味佳肴虽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但也让人忘却了人间疾苦;耕作狩猎等社会活动使人心狂意躁,稀有珍贵之物让人图谋不轨。因此,我们在追求物质欲望时,应该以内在的充实为限,避免超出必要限度的挥霍性消费,挥霍浪费是纵欲行为,不懂得控制欲望的人永远得不到满足。 
  四、结语 
  道家的环境伦理思想与当代环境保护的关系极为密切。道家的环境伦理思想对于当今环境伦理学的构建,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道家主张尊重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界,与现代环境伦理学思想吻合,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是要求尊重和顺应宇宙演化过程中自发产生出来的秩序,这与利奥波德所说的人类只是大地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维护自然的完整、稳定和美丽的环境中心论思想相一致,是一种类似于环境平等主义的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伦理观。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nlixue/2851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