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伦理学 > 生态伦理学意蕴思考发展解读论文(共5篇)

生态伦理学意蕴思考发展解读论文(共5篇)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伦理学


 

 第1篇:生态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美国学者米都斯等人写的《增长的极限一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一书以大量事实和系统分析证明,世界人口、工业生产、粮食生产、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个因素都是遵循指数规律增长的,因而是有其极限的。它的第一个结论就是: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出的衰退。这个结论促使人们思考地球的有限性,以及以现有速度开发资源的不可持续性。人类若想持续发展不能再以无止境地牺牲自然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必须寻求一条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人类的未来才有希望,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才会进步、经济社会才能协调发展。


  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20世纪末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是人类以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审视自己的行为而作出的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战略。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开始了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共同生存问题的思考。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115个国家参加的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开始了全体性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198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共同起草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明确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1年,美国科学家布良出版了《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界定可持续发展概念。该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由100多位国家政府首脑出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包括被认为是这次大会重要标准的文件:《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社会今后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在1994年3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中国政府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战略和政策指南。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已被世人公认是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


  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提供了新的概念、目标和原则,最为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思维方式,由此形成了对传统发展观和思维方式的挑战。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新的发展观包括:1、持续观。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2、系统观。可持续发展是把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看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系统。系统内自然、经济、社会及政治因素是相互联系的。3、公平观。它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空间上的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另一层是时间上的公平,即世代间的纵向公平。4、和谐观。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人类的行为,遵循自然规律去利用、调节和适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上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彼此组合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其中持续观是核心,和谐观是基础。


  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随着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出现和逐渐加重,关于环境伦理问题的研究就逐渐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与本质,是追求经济利益发展的同时,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共荣,而不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发展目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这就必然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伦理观考虑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是对人类生存的社会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的双重关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不仅需要制度、政策上的改变,需要法律的约束,而更重要、更深入持久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内在的信念,运用道德规范及原则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的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共同的协调发展。一般认为,生态伦理观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2.1破除自我中心论,建立人类平等观


  与传统的道德观相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特别强调,以平等原则为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要求发展主体必须破除“自我中心主义”,而以人类生存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视角,对自己的发展行为实行自律。也就是说,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人人有发展的权利,人人有维护他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义务,实现人类的真正平等。


  平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全球共同利益的代内平等;二是体现社会未来利益的代际平等。


  代内平等要求任何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发展为代价。这表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任何地区、国家以及任何人,都没有以自我为中心无限制发展的自由。然而,当今世界上代内不平等问题相当突出。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消耗着80%的地球资源。发达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弱国的侵略、剥削、掠夺的基础上的。同时他们所采取的现代化手段又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他们本应对环境的改善和消除贫困负有更大的责任。但是,他们不但没有很好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反而进一步造成新的不平等,通过污染转移继续破坏环境,并对发展中国家施以新的剥削,以满足自己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要求实现代内平等,不允许这种侵害继续下去。因为害人必将害己,局部的污染最终必将危害整个人类社会。人类生产越来越社会化、国际化,污染问题也必将随之社会化、国际化,以邻为壑,最终必将自食其果。因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创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必须确立代内平等原则,即公平、平等地对待代内人际关系,注重维护弱者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伦理秩序——“全球伙伴关系”。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患难与共、唇齿相依,以最终实现一国之内和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


  平等原则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代际平等。资源的有限性要求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考虑下一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需求,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地球属于我们这一代,更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必须保护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权利,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当代人作为后代人自然资源的托管者,应保存可供后代人持续发展的不可更新的资源,使易枯竭资源达到最高程度的再循环,同时提高可更新资源的质量,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持生物物种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总之,当代人要对后代人承担义务,使之享有公平的、持续的、共同的生存发展权利。


  2.2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的利益看成是唯一的、绝对的,把自然界看成人类获取自身利益的工具,人类可以任意使用。因此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导致对自然肆无忌惮的索取和掠夺,从而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为了人类自身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把道德对象由人扩展至自然界,承认自然界与人类有同等的存在与发展权,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以“人--自然”共同体的协同进化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给自然赋予应有的道德关怀,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是指作为地球生物共同体的一员,人类在本质上并不比其它生物优越,人类更充分认识自然规律,遵从自然规律,转变“人定胜天”的盲目自大,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与自然共生的境界。尊重自然界的物竞天择,摒弃“人为选择”的短视行为。顺应自然,是指人类不能自以为是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去强迫自然,强行改变自然万物所需要的条件。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应在自然能承受的限度内,顺应自然规律响应自然。


  3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


  3.1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树立尊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支撑点,即科学技术的发展、价值观念及行为的转变。两者是互动的辩证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制约着前者。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科学技术而轻视道德观念。其实,科学的发展,除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外,还受科学观制约。而科学家的科学观则受到自身道德的制约。可持续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如治理工业污染、建立可持续工业、开发无公害农业、防治城市污染……都必须依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不断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科技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全给人类带来“灾难”,如原子能的开发,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也提供了足以毁坏人类的核武器。为此,必须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生态后果的调控,把科学技术置于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下,树立新的科技观。


  新的科技观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宗旨,强调科学技术发展应避免生态负效应。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研究行为必然受其世界观、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的支配。新的科技观的形成有赖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念的引导和支配。如果缺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观,没有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我的内在驱动力,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树立新的科技观。


  3.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与环境法律


  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大都由于人类行为不当所致。作为道德范畴的生态伦理观念对约束人们的行为有着法律不可比拟的作用。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公民由道德自律而产生的自觉。法制的健全与有效实施,不仅取决于法制本身完备周全,同时也在于人的道德理性。如果没有对自然的爱心、责任心,公平观和平等观,各种环境法规就难以执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能够促使人们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弥补法律的不足,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是一种关于人类和生存环境,在伦理关系上求得共存与和谐的全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人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是主动协调人类生存系统中与环境要素共同发展的道德观问题,即伦理问题。传播和提倡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所在,也将是人类生存的希望之所在。


  作者:佟荣辉

  第2篇:人与动物异质性的生态伦理学意蕴


  人与动物的异质性缘起劳动。首先,从自然维度上看,劳动使人与猿及其他物种生成了生理异质性。手、脚及其他器官成为劳动的产物,是人的第一个解放条件。历经万年,手和脚的分工导致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了,劳动随着人和猿的分化也就开始了。语言和劳动一起推动猿脑向人脑过渡,于是人和猿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就形成了。人类意识或理性的独立是人的第二个解放手段。依据达尔文所称的生长相关律,一个有机生物的个别部分的特定形态与其他部分的某些形态是不可孤立的,感觉器官随着人脑的发育也进一步发育起来了。“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却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更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不能辨别在人看来是各式各样东西的这种特定标志的气味的百分之一。”1脑及其相应的感觉器官的发展使人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大为提升,这反过来又对劳动和语言提供新的推动力。


  其次,从社会维度看,劳动使人与猿及其他物种生成了社会关系异质性。“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象一般生产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具有“社会人的性质”,所谓的抽象的人不过是“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人”,最多只是一种“非群居的动物”。虽然动物也具有有计划的、事先经过考虑的行动方式的能力。“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做不到在地球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是属于人的。”3动物仅仅是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引起自然界的变化,而人则通过他的对象性劳动,来支配自然界,这也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


  最后,从历史维度看,劳动使人与猿及其他物种生成了历史异质性。“随着人,我们进入了历史。动物也有一部历史,即动物的起源和逐渐发展到现在这样状况的历史。但是这部历史是为它们而被创造出来的,如果说它们自己也参预了创造,这也不是它们所知道和希望的。”4根据恩格斯的理解,一部实践史,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自然界向人的生成的历史。真正的历史只是人的历史,有了人才开始有历史。动物的历史是无意识的历史,人类离狭隘的动物愈远,就愈有意识地创造人类自己的历史,就愈能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烙印。人们只有不仅自觉支配自然界,而且自觉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才能结束史前史,开始真正的人类史。


  从劳动对人的提升作用可以得出,劳动及其工具的生产促使人与自身的自然和外在于人的自然关系发生变革,前者表现为人类食物结构的变化与发展,不仅促进了正在形成中的人的体力和独立性,还促进了脑髓的发展;后者则表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及其自身自然的变革使其远离了植物界,也超越了动物界,进而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人类从单纯的食用植物到有意识地种植,从与动物为伍到打猎和驯养动物。这不仅导致正在形成中的人的食物结构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变异,而且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由无意识地适应自然状态,正逐渐转变为一种有意识地改造与被改造、控制与被控制的伦理关系。


  “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象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历史的发展使这样的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从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开始,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人类自身以及他们的活动的一切方面,特别是自然科学,都将突飞猛进,光耀夺目,使已往的一切都黯然失色。”5对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在有计划的、环境允许的前提下进行。要解决由于人与自然的对抗而造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确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海德格尔所说,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作者:王垚

  第3篇:生态伦理学视阈的旅游资源开发解读


  近年来,旅游业中出现了许多因资源开发不当导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现象,如开发过度、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旅游产品庸俗化等,究其原因,与开发商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过于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有很大关系,笔者提出可以将把道德关怀扩展至动物、植物乃至整个自然界。把生态伦理学中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观等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想保障,以引领旅游业朝着资源永续利用、生态持续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发展。


  日前,旅游业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十几年来我国传统的旅游开发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开发建设,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环境和文化问题,如何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观来指导旅游资源开发?


  1992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西召开了第三次“科学与文化关系讨论会”,主题为“走向生态伦理”,呼吁人类反思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世界万物,这也为近乎掠夺式的旅游资源开发行为提了个醒。因此,生态伦理观作为一种能在旅游开发中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全面发展的新道德观念,将在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实践中发挥其指导作用。


  一、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生态伦理缺失现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倡导下,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产业,给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但是旅游资源开发却一直处于“靠山吃山”、急功近利的状态,被称为“无烟产业”、“朝阳产业”的旅游业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向了“有烟”和“夕阳”的不归路,以致于生态问题重重:


  (一)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文化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关系,如果旅游资源开发行为过于短视而没有考虑保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那么可持续发展将永远只是一个口号。目前国内很多景区的不合理规划和建设已经打破了景区原始的美和宁静。不合理的打猎、垂钓和动物表演使得野生动物遭到伤害;水上游乐项目的不当开发导致水体污染,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二)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失真


  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分,民族文化及其载体、饮食购物、宗教文化资源都属于人文类旅游资源。然而近些年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民族工艺品全国的景区雷同且泛滥,神圣的民族特色接待在旅游旺季每天上演好几遍,民族文化旅游毫无内涵和特色,土著习俗被包装成旅游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悄然流逝……这样一来,无形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起不到减少对有形旅游资源消耗的作用,反而越来越庸俗化、商品化,没有得到正确的保护和伦理关怀。


  二、生态伦理学对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支持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以“生态伦理”、“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称环境伦理学,是人对自然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系统研究。它认为,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道德规范而制约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行为,要求人们从哲学的高度重新反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环境以及自然中各种动植物的责任。所以,生态伦理学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道德理论依据,也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个流派把道德关怀扩展至生乃至自然界,自然也就包括旅游资源中的冰河山川,花鸟鱼虫,文化遗产。


  (一)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的生态伦理观由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发展到宋明时期的“天地万物一体”,他们认为动植物乃至世界万物都有其生存的价值,把传统的人际道德扩展至生态伦理,成为现代伦理学的基石。道教有“道法自然”、“天道无为”、“仙道贵生”、“齐同万物”等思想,老子认为我们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万物及其整体和谐的自然秩序,这为生态伦理思想建立了一个基本原则。儒家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解决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维护之间矛盾的自觉内在之路,也为我们当今旅游资源开发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外旅游环境伦理研究启示


  国外学者关于生态伦理之于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环境伦理的主体、原则和规范几个方面进行的,比较重视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实证研究,他们认为伦理学中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随着旅游发展中环境问题的层出不穷,国外学者在近年更为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韦弗强调国家公园应遵循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人类、旅游以及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循环系统。另外,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制定了《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提出了一些旅游利益相关者在处理环境冲突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三)新时期政府伦理性政策引导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就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面对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新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也意味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号召,共同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现旅游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三、贯彻生态伦理观的旅游资源开发


  (一)生态伦理观指导下的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如市场导向原则、效益优先原则都过于诉求经济利益,忽视了资源的永续利用,难免会导致过度开发、粗制滥造等非科学开发的行为。生态伦理学则强调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确保旅游资源的恢复更新能力,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原则:


  1、代际公平原则。


  “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当代人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存自然资源的需求。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国际法学者爱迪·B·维丝提出。旅游资源开发要遵守这个原则,避免“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现象发生。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侵犯后代人的利益。当下生态旅游就主张当代人享受旅游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是平等的。同一时代的人们对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财富享有同样的权利,而子孙后代和当代人对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也享有并拥有同样的权利,当代人不能因为只顾自身的需要而过度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损害到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再生能力,从而侵犯到子孙后代的应有权利。所以我们坚持代际公平享有旅游资源的原则,不仅是对旅游资源施以道德关怀,也对子孙后代尽了道德义务。


  2、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平衡发展的原则。


  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是几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这些经济主体的活动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尤其是旅游开发商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景区内酒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其收益和保护责任不对等,导致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严重失衡。


  开发过程应该是只改变旅游资源的可接近性和可进入性,而不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资源的旅游价值结构,平衡发展的效益原则要求政府在规划开发旅游资源时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宏观的宏观配置,把旅游业的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局去统筹规划,协调不同地区间和相关行业间的利益;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决策时,改变以增长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的传统做法,科学考察、缜密论证,避免探索式、粗放式的盲目开发导致的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3、遗产原真性原则。


  旅游开发在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原真性”的回归,原真性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核心。然而就自然遗产而言,由于不科学的开发利用、缺乏项目规划、预测和决策失误等使其或多或少的失去了原真性。所以针对一些寺庙等人文建筑的修复要在全面了解其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之后修旧如旧,尽量给游客以原初的印象。对于民俗文化和地方风情等无形旅游资源我们要尽量避免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和同化,要充分尊重当地民族习惯,不能为了取悦游客,满足一些游客的猎奇心理,移花接林,随意篡改,甚至不顾民族形象。要取自生活、追求自然,在朴实无华的外表下,体味生活的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生态伦理观指导下的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1、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考虑自然规律做好开发规划,将旅游资源开发的经营权从管理权中分离出来,让有关方面专家来做科学的旅游规划,从旅游业的全局和整体出发,既考虑到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又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管齐下平衡发展。


  2、做好生态道德的培养和宣传。无论是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还是旅游从业人员、游客甚至校园学生,都应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使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以其使旅游资源开发后得到很好的保护。


  3、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建立强有力的旅游资源开发制度体系和具体的管理措施,对于为了片面准求经济利益而非科学规划、盲目开发的行为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利用媒体积极报道优秀景区资源开发的事例,做一个正确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旅游是人类回归自然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加强旅游生态伦理建设,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伦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乘承生态伦理思想,我们要爱惜自然界和生命体,尊重生态系统的规律性,把周围环境,特别是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当成人类自己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贵任、内容和标志,当成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目标中的一个有机成分加以珍惜、保护并合理规划。


  作者:孙静洁

  第4篇:论作为科学的生态伦理学的可能性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遭受到难以弥补的破坏,比如各大城市频频出现沙尘暴、雾霾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在沉醉于人造环境方面所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不得不无奈地接受大自然的惩罚。破坏自然环境带来的恶果从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的显露出来,各种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使社会、经济难以持续发展,以致有人将这一世纪概括为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①这一现状表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知识的支持,也需要人伦文化的价值支持,这是因为人伦文化知识能够教会人们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生态伦理学正是研究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知识体系。在人类的科学技术知识能将地球摧毁无数次的现代,科学知识的运用如果不以科学的人伦知识为指导,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人们也应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


  产生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的生态伦理观是通过对人与自然矛盾方面进行的理性思考后得出的结果。在西方,生态伦理学方面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来自德国的学者施韦兹(tze),在他的代表著作《文明的哲学:文明与伦理学》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伦理的原则:“敬畏生命”。这一新伦理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是生命的价值并没有高低之分,善的本质是通过保持、促进生命实现最高的发展。②西方生态伦理学主要研究人和自然的道德关系。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则是为生态伦理观提供了一个思想上的支撑点。无论是孔子的“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还是老庄的“反朴归真”等等,都体现出了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思想。西方后现代伦理观提出规的整和协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适应与协调,倡导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它强调生态自然是指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整个地球环境;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整个字宙的一部分;生态自然对人而言体现着某种生态伦理价值。


  生态伦理学试图把人类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进行一场启蒙,把权利和义务关系赋予到非人类的物种、自然物和整个生态系统上来。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确定有助于结束人与自然几百年的敌对状态。并且它还试图用道德来约束人对自然的行为,表面看只是伦理的边界扩大,但实质上蕴含着一场观念上的革命。


  二、人与自然有无伦理关系


  在治疗人类生活和其他人的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人类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在行为上是否有共通性?本质上是独立的还是不依赖于人的主体性评价或独立或孤立的关系的固有价值和权利?悲剧的伦理事件一般都是由于人类的道德缺乏而引起的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否能达到双赢的局面?这些问题构成了中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观点是很受欢迎的,因为缺乏合理的学科维度,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生态伦理研究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正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而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中,人的本性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自然。随着人类生产的不断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人的“敬畏之心”逐渐变为“征服自然”。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扩大他们的知识和力量,进步越快,就越危险。③农业社会,人类开始大规模地改造自然,同时扩大耕地面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但生态开始失去平衡。工业文明的出现,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事实上,“人是环境的消费者,也是环境的生产者;他不能不考虑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双重角色之间的矛盾”。④但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陷入了深深的不可摆脱的生态危机之中。人类对环境的掠夺和污染的行为正在接近地球承载力的限制,对环境的巨大压力“是世界文明难以继续维持下去的象征,也是人类不能沿着现有的道路继续下去的明证。”⑤正如恩格斯警告过的:“不要太陶醉于自然的胜利,对每一个这样的胜利,自然会对我们进行报复”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到目前为止,生态伦理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了,它包含的主要理论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高于自然;我们赖以生存和沟通的所有的公共机构和生活本身,取决于我们的智慧和尊重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⑦可以说,生态伦理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人类中心和非人类中心的争论中成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中心主义已发生了绝对的变化,它与当代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时间层面上,人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的未来,在空间和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极端张扬,又漠视了所有的全局利益,从而导致在人类中心的目标和真正的人类中心的损失。人与自然的狭隘联系,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狭隘联系,两者之间的狭隘关系制约着它们之间的狭隘关系。⑧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的控制变为对人的控制,社会冲突激化,这将产生一个恶性循环。⑨西方诸如“深层生态学”等环境伦理者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生态危机与在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联系在一起并推脱责任于此。然而,这却忽略了人类实践史、文明史和思想史上的成就。有人认为,“自然”的世界价值主体地位,在所谓的“超越人类中心”,这被认为是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绝对条件,是值得仔细考虑和讨论。


  在我看来,如何理解生态环境的演变,了解其结构和功能,维护其生产能力、恢复能力、周期性和补偿能力的前提条件是有效的环境建设,而不能阻止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科学合理、有序地和符合人类本性、生态化的选取用地,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和生活资料,同时,特别重视人类的现实和未来的多极化机构,包括环境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各种协调。


  三、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本质


  生态伦理学向人们提出了全新的道德要求,这表示人类从自然的征服者这一角色转变为自然的调节者。这一角色的转变,不仅依托政策法规的强制性,更加需要道德的约束力量。对于自然本身“任何时间、地点都不会是被伦理学所谴责和研究的对象”“在伦理学方面自然只是中介人们之间的关系”。⑩生态伦理学的责任与目是,让人类在适应转变后的新接手的时候,建立起系统的道德行为规范。并不是通过生态论理学来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准则,而是通过价值观来约束和调整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这样才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理念。


  “生态伦理”在要求人类将道德方面的关怀从社会层面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种或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呼吁人类将人类与自然直接的关系提升确立为一种道德方面的关系。“无论我们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环境危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都需要重新进行审视”。B11依据生态伦理的要求,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这些人类原有的传统价值观都应当摒弃,而应当遵循人与自然协同进步、人与自然共同生存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人类如果想要继续在这里生存、与后代共存的意识,是我们应当遵循的,而且应当有以后代利利益为主,为了后代,可以舍弃自己利益的意识;“如果每一代人只顾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那么人类必将毁灭。”B12生态伦理学打破了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也就是人类只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的关系。给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赋予了道德意义和价值。这是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构建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必须扬弃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意味着以辩证的态度超越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赖以实现的道德理论前提。说到底,还是人类社会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人的素质存在问题,想要真正的改变传统的观念,即以人作为思想中心的价值取向、树立人和自然共存的和谐理念、人和自然地位相同重要的价值观。


  自然的价值实际上是人的价值外在话的表现,还是“属人的”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B13就目前而言,完全意义上的革命化的要求,已经被尖锐的提出了,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是全球范围内,在不同的文化大背景下,统一提出来的一种基本要求,是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革命化。从道德进步来考虑,“它将更有力地表明我们所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不是征服外部自然,月球,和外层空间,而是发展能够负责任地使用现成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广泛地分散在社会中每一个人身上),以及培养和保护这种能力的社会制度。B14”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自觉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是人类责无旁贷的责任。它也需要一个完整的改变,我们必须以我们的方式来生产,用我们今天的方式连接一个我们所处社会制度所实行的完整的改变。B15彻底革命化的全面意义是使人们能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看的像他生命一样重要,作为人类进步的原因,这是一种是高度自觉的高度责任。对世界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和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高度自觉的责任履行义务。人类必须建立一个热爱自然、自然合理、协调发展的开发利用自然价值的意识,树立人类最高的生态文明。我认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生态伦理建设的本质。


  作者:赵文

  第5篇:对自然地质地貌景观的生态伦理学思考


  地质地貌是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骨架和基础,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更是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后坪的天坑,世界的遗产”,当真正走进重庆武隆后坪天坑时,不由得就会被它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所吸引。如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与保护,值得我们不断思考与探究。


  一、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现状


  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遗产景观并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涉及到其与经济伦理学、法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等应用伦理学的关系问题,通过伦理学的视角对自然遗产景观进行审视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在此,以重庆武隆后坪天坑为例展开介绍与分析,着重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对后坪天坑群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并以此为代表来寻找自然地质地貌景观的价值及其利用与保护的最佳途径。


  当我有幸可以跟随老师亲身走进后坪天坑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大自然的力量是多么的神奇与伟大。这是一个位于武隆县东北边陲、与丰都和彭水两县相邻的地方,属于武陵山系且与该县的芙蓉洞和天生桥一同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共同被称为南方喀斯特地质地貌的经典。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地表水冲蚀而形成的天坑群,因其位于海拔1300米的分水岭地区的喀斯特台面且加之强烈的构造抬升,具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并保存完好。后坪天坑群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由举世罕见的五大天坑(箐口天坑、石王洞天坑、天平庙天坑、打锣凼天坑、牛鼻子天坑)所组成,其口径和深度均在300米左右并呈圆筒型或茄子型。


  我是极其幸运的,能够切身感受到如此独特的地貌景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样壮观的景象却不能被广泛地认识与欣赏,它们仍处于一种原始状态。后坪天坑拥有如此独特的自然条件,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这里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保护问题,必须保证自然地质地貌景观能够可持续长存;同时又要充分发掘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从而真正为人类服务以实现其社会价值。


  二、对后坪天坑现状的生态伦理学思考


  武隆后坪有青山绿水怀抱,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民风淳朴,老百姓友善好客、热情重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五大天坑的神奇与壮观,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尽管如此,这样的原生态大自然风景却无法真正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没有真正实现其所应有的价值。如何能够在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让它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诸如后坪天坑中最典型的箐口天坑——处于武隆最边远地区,交通条件差,特别是景区内还处于原生态状态,几乎无路可走。毫无疑问,保持原生态环境是必须的,而只有真正使其实现自身的价值也许才是对它最好的重视与保护。


  19世纪,美国思想家梭罗是现代生态学的先驱,他认为大自然的每一事物中都渗透着一种神圣的道德力。20世纪40年代,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以诗一般的语言提出了“拯救地球”的主张。在生态伦理学的开山之作《沙乡年鉴》中,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利奥波德以一篇“大地伦理”集中论述了他的生态环境思想。“大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暗含着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①20世纪法国思想家史怀泽则提出“敬畏生命”的观点,并明确指出绝不仅仅只是敬畏人的生命。作为史怀泽的崇拜者,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也提出,人类必须控制自己的征服精神,并且要用一种道德的态度来尊重自然。美国著名的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也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关怀,要求人们把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美性作为一种道德义务,是正确的,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②


  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对地质地貌景观的开发与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自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人们的认同,我们必须在可持续发展中确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基础,“自然环境不是人类征服和主宰的对象,而是人类共同的家园”。③


  三、后坪天坑地质地貌景观需要生态伦理学原则和规范的指导


  如何使武隆后坪天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并真正实现其价值,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过程。毫无疑问的是我们首先必须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科学的态度与思想指导我们的行为。所以,开发并利用后坪天坑及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必要的,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它、关注它、研究它,才能有利于充分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并予以更好地保护;同时,不论是利用还是开发在这里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重视与尊重它们。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对自然尽自己的道德责任是我们所应遵循的生态伦理原则,要尊重、维护自然的权利,所谓“自然的权利”从逻辑上讲,“这种设想比出于人的利益的环境保护更具有道德约束力”,④这就意味着人类被赋予了对自然的直接义务;只有人类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权利,才能使得自然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行,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所以,在全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今天,人类必须以尊重生态规律为前提来开发自然,以保护自然的态度来利用自然,使人工创造的自然融入天然的自然,在增加无限美的同时不伤害其本真的美。


  通过此次后坪天坑之行,当身临其境感受到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时,我才从心底真正感受到了神奇大自然所充满的无限力量和能量,它们不仅让我难忘,更是让我感动。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吸引游客的花朵,更是一片适合花朵生长的土壤!


  作者:甄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nlixue/2854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