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伦理学
第1篇:从雾霾到环境伦理学反思
一、我国雾霾天气现状及其危害
雾霾是当今最为关切的一个环境问题。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生的“伦敦雾霾”事件,到我国国内目前大范围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据此前环保部的数据显示,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达到重度污染国家。它不仅在视度上影响人类,而且严重影响着路面交通以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损失,更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像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会造成一定时间内的交通不便,而霾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现象,造成空气质量降低,影响生态环境,对人类、交通、供电、生物圈等均产生危害。
二、分析雾霾产生原因
(一)企业对环境治理的责任问题
当前,环境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不断涌现,更大范围、更强力度地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以更大的破坏力动摇着社会对企业信任与诚信。例如:企业无视污染物的排放、废气排放等屡见不鲜。
(二)工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雾霾的出现和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经济快速发展,出现重速度轻效益的现象。一些企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采取一种藐视的态度,表现出对企业环境伦理的无知。
(三)环境文化滞后
我国环境文化氛围的薄弱和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实现。从目前雾霾现象来看,我国的环境文化有一定缺失和滞后,在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相关产业不完善,教育体系没有形成。
(四)科技技术落后
我国的科技技术研发,缺少生态技术。这样的科技技术只会落后,不会延续。虽然科技技术利于人,利于企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雾霾的环境伦理反思
雾霾表面看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残破和恶化,生态平衡和净化能力遭到人为的破坏,表面看来是经济、利益、制度等问题,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在自然面前迷失了自己的本真,迷失人的本质规定性,雾霾警示人们在面临环境危机。
目前经济、文化、哲学、科技、教育、管理等学科,都在围绕着如何保护和治理环境展开广泛的讨论,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一股潮流。环境伦理学是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定人类对自然存在物的恰当行为的需要而产生的。从环境伦理学反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界和自然存在物的道德责任,可以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一)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1、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的新文明
环境伦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其现实根据主要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引发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人类提供新的伦理学的视野。十八大我国将生态文明,并作为国家的发展总战略提出来。正是要从总体上扭转工业文明给人类和生态带来的弊病。这个提法不但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同时具有实践指导作用。
2、环境伦理中的生态视野
环境伦理学作为一种应用伦理学,既要考虑到作为价值理论对于现代人类科技的一个总导向问题,又要深入到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细节里头去,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一套策略。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人是“自然”“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存在及其独特性是要靠自然整体体现出来。在这样一种思想传统下,把环境作为伦理思考的对象本身也就是水到渠成的。
(二)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观念
1、人与自然的问题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承认人类的存在,更应该承认自然界的生存,尊重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必须是符合生态规律的,才能共同进化。雾霾是人类活动中产生出来的,是环境破坏的一种现象,人类的活动行为已经违反了生态规律,则这种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相反的,人类活动只是有利于自己,但没有利于自然,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雾霾是不符合生态规律的,不是相互作用,而是人类走向灭亡。因此,雾霾的出现,在反思过程中要认识到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实际上是在尊重人类自己。
2、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是环境伦理对处理人与生物关系提出的道德要求,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环境论理学的创始人阿尔贝特.史怀泽就指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
3、协同进化
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是环境伦理学的一条重要的环境伦理原则,能指导我们正确的定位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协同进化比较符合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中要坚持协同进化的原则,坚持用双标尺度的环境伦理标准来衡量。
(三)雾霾的环境伦理追问
1、雾霾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发展的制约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是连锁效应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急速的工业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各地的生态健康被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雾霾天气,发展到最后看到的只是环境问题,我们未必比过去的人们更幸福。
发展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核心的观念。在如今却蕴藏经济主义。认为发展是必须的,发展是不能停止的,需要谋求发展,解决一些问题并不是要求停止发展才能解决的。
2、雾霾的环境伦理追问
环境伦理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人与自然这个话题上来。雾霾作为环境问题,对其进行伦理追问最终也要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入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展和物质文明的膨胀,我们要做的是把人类文明的形态看作是以自然整体为存在基础的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以身体感官为起点并扩散为人的诸多实践形式对自然进行回馈。
四、治理雾霾的对策建议
通过雾霾现象各方面剖析,可以看出,解决雾霾问题,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对策:1、转变价值观。从社会入手,确立生态化的科技價值观,倡导绿色科技;企业转变经济价值观,树立社会环境责任观念,建立起担负环境责任的价值观与生态经济发展相应的价值理念;个人转向生态化生活方式,树立环保消费理念。2、环境法完善也是目前治理环境的必要约束和可靠的保障,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管与执法力度。3、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层面深刻的、全面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现代经发展所带来负面的生态问题。4、加强伦理教育宣传。从培养公民的环境伦理观入手,加强伦理教育与宣传工作,提高国民对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德性、人格以及良心养成的教育。
五、结语
通过雾霾问题,从环境伦理理论中可以看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是相互的,人类在开发活动行为中应当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也就等于人类尊重自己,只有这样人与人才能在环境思想上达到共识,最终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梁莎莎
第2篇: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一、应用伦理学模式探究
应用伦理学模式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它的兴起是伴随着应用伦理学的兴起而产生的。与道德哲学不同,应用伦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基于应用伦理学的本质,其研究的问题是那些十分具体、与道德实践相关,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的社会问题,具体如法律中的争议性问题——死刑的保留与废除问题,再如引发世界关注的艾滋病问题、同性恋问题,还有全球共同关注的贫困问题等。基于应用伦理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以发现,应用伦理学的研究领域是特定的,这就决定其所得的结论的适用性范围是特定的。对于某些对特定案例的研究,其结论也只能适用于特定案例,因此,应用伦理学模式是倾向于实用性的。
环境伦理学是三大应用伦理学之一,既然属于应用伦理学范畴,当然其在判断研究方向时,应更多地关注一些现实性的、具有争议、与制度和法律相关的环境伦理问题。例如,环境决策中利益与环境冲突的平衡问题、代际伦理问题、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伦理依据等。这些问题更多地与环境保护的具体决策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息息相关,其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和决策的制定,有利于对具体环境伦理问题的解决。应用伦理学模式能够给相关问题中的利益双方提供一个表达观点和辩论的平台,双方通过不断交流和沟通,最终能够否定不合理的观点和诉求,保证各方观点得到理性表达,并最终达成解决相关环境伦理问题的共识。
二、道德哲学模式探究
从历史角度来说,道德哲学从伦理学兴起之时便一直是其主流探究模式。引用沃尔泽的观点来看,道德哲学是建筑的基础,其研究的重点问题为一些宏观上的、基础性的问题。其研究的问题领域比较宽广,主要为人们提供人生价值、个人理想等,是关系到整个社会、民族的完备的道德学说,道德哲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适用个人、社会和民族的全部主题,指导和限制人类的人生理想,影响人类的心灵,其任务是“各种终极目的和目标组成的有序整体”,从而规定人的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东西,并试图给人类构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理想,对人们的世界观进行构建和改造。
根据上文论述,环境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其研究的问题更多的是特定领域的具有争议性的环境伦理问题,对于一些特定领域和案例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若要彻底地去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仅仅依靠应用伦理学模式是不够的,世界处于不断变化当中,旧的问题解决,新的矛盾会显现出来。因此,我们需要从道德哲学的视角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新的突破。道德哲学更多的是对人的世界观进行改造,因而在环境伦理学当中,可以通过讨论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人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进行改造和规定来解决环境问题,充分利用道德哲学的环境伦理学的作用,对环境伦理学中基础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去构建美好的生活理想,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具体而言,道德哲学的环境伦理学的任务在于向人类提供人与自然的完备性学说,帮助人类去理解人、自然的本质,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类在大自然中去准确地定位自身。
三、环境伦理学探究模式分析
综合以上论述,我认为,道德哲学模式和应用伦理学模式都是环境伦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探究模式,道德哲学模式研究和探讨基础性、宏观性、形而上的问题,改造人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应用伦理学则对特定领域和案例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从以上两种视角进行探讨,才有助于人们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而人们对环境伦理学产生身份方面的怀疑,则是由于他们从单独的视角去看待环境伦理学,即单纯从道德哲学的视角或者应用伦理学的视角出发,这样很容易对环境伦理学产生身份上的怀疑,实际上这两种探究模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需要共同交流、共同发展。
作者:张婷婷
第3篇:环境伦理学视野下的美善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美与善在英国经验主义者那里尚处于朦胧未分状态,当时的哲学家讨论伦理学问题往往喜兼及审美趣味,甚至乐用审美趣味为伦理判断作证。然而至康德始情形大变,审美判断必须与功利判断二分,如此才能确定审美个性及其精神性品格。至此,美善两立成为美学常识,美学家再讨论善就没有了合法性。与善的诀别,以非功利性讨论审美的自由性便成为不言自明的审美论证。
可是,20世纪环境伦理学却提供了另一种景观:美学家想极力分开的东西,环境伦理学家却要努力把它们再联系起来。康德之后,美学家出于职业本能总会对善持一种高度戒心;而在环境伦理学领域,伦理学家却对审美大显热情,似乎一点也不担心审美趣味会连累了他们的事业,就像美学家常担心功利之善会毁了审美趣味的精神性维度那样。此种情形不免引起笔者这个在美学领域从业有年者的职业好奇心:何以如此?让我们先看看环境伦理学家如何看待审美。
二、环境伦理学视野下的美
1.利奥波德论环境之美
正像奥多‘利奥波德(AldoLeopold)对整个环境伦理学的奠基作用那样,他关于美的论述也成为20世纪环境伦理学家关注美的启蒙者。他撰写了许多“文章讨论与大地相关的伦理学与美学”。这说明:与现代美学家们的见解相反,在利奥波德即里,美与善乃是自然相随、不可分割之物。“当一物倾向于促进有机性、多样性与美时便为善;当它趋于相反方向时则为恶”。此乃利奥波德最著名的环境保护格言,环境伦理学家倾向于将它视为环境伦理学的规范伦理,即判断环境伦理行为善恶的根本标准。
依利奥波德,有机性、多样性与美同时也是自然环境、自然生态自身具有的三大特l生,亦可理解为自然环境、生态的三种内在价值:即只有能维持此三项指标者,自然环境与生态方可健康地维持其生命,否则即有危机。简言之,对利奥波德提出的这三项指标,我们首先当理解为自然环境、生态自身之生物特性、生态属性,更深地理解,则当视之为自然环境、生态的自身内在价值,即关乎自然环境与生态正常生存与持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唯如此,方可理解利奥波德何以以之要求人类:凡能保持与促进上述三项指标者,为伦理正当、伦理之善,凡可引起相反后果者则为伦理不正确、伦理之恶。此种以事实为依据的环境价值观(fact-basedvalue)是利奥波德环境伦理学(亦即“大地伦理”)的深层特征。
但是,美学家可另有解读。依利奥波德,美与有机性、多样性一起,构成自然环境、生态价值的三种形态,乃自然环境、生态价值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织部分。如此理解,便大大强化了审美价值在自然环境与生态价值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将审美价值与自然环境、生态的其它价值理解为可以有机并生之物,这便与近代康德以来美学家对美善关系的对立性理解根本不同。
《沙乡年鉴》(及《圆河》)以随意、断续的方式所拓展出的大地审美是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这是一种由生态学和进化自然史所支撑的自然审美,因此,这也可能是西方哲学文献中唯一的一种真正可自治的自然审美:它并不将自然美作为发源于人工之美的附属物而对待。
卡利科特(allicott)认为,作为一位环境伦理学家,利奥波德亦对美学有巨大贡献——他在西方美学史上开辟出一种真正的,不依傍于艺术哲学传统,可以独立自主的自然审美及自然美学。何以故?
大地审美精致而具认知性,并非天真与感性之物。它勾划出一种对于自然环境的精致趣味,以及一种可培育的对自然的敏感性。这种精致趣味与可培育的自然敏感性之基础是自然史。以及特别是进化论与生态生物学。这就是说,利奥波德开辟了一种自然审美阐释的新思路。这种思路不是依赖于传统的哲学美学、艺术美学关于美的见解,而是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自然史,特别是进化论与生态学,其实他还提及地质学等具体门类科学对各类有关自然对象、现象内在特性与进化史的明晰、深刻阐释,向我们呈现了一种以前从未意识到的自然美。换言之,只有自然科学方有能力让我们重新感知与理解自然的深度审美价值。由于从全新的自然科学角度理解与阐释自然审美价值,这样的自然或环境美学当然可以旗帜鲜明地与传统美学告别,而成为一种新美学。
卡利科特对利奥波德自然美学的阐释,不由让人想起当代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AllenCarlson)的“科学认知主义”(cognitivetheory)。据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代环境美学中的“科学认知主义理论”并不是一种新兴学派,它的真正理论源头不在当代,而在20世纪前期的利奥波德那里,是利奥波德而非卡尔松率先揭示了自然科学对于正确、深刻地自然审美的独特价值。因此可以说,利奥波德在创设“大地伦理”,即当今之环境伦理学的同时,也开辟了一种“新的自然美学”——“科学认知主义”美学,即当今之环境美学,虽然并非其全部。
利波奥德并没有明确地界定自然环境、生态审美价值的具体内涵,特别是它与前两种价值——有机性与多样性的本质区别。也许这样的工作超出了他的能力,毕竟他并非一位职业哲学家。卡利科特将生态之美与“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health)联系起来:
生态系统健康是一种深厚、审美与内在的价值,虽然此种价值与太阳之下其它任何
价值一样,是一种主观赋予物。多样性,生态有机性,与生态系统健康,当它们相互联系时,并非同一,或可相互替代的概念。合而言之,它们代表了互补性环境保护
规范。卡利科特在此将生态系统健康价值理解为一种主观赋予之物,诚不足取;但他还是看到了健康与审美间之内在联系。确实,一方面与利奥波德所论及之前两项标准——有机性与多样性相比,健康,无论是人的健康,还是自然物与生态环境的健康,首先是一项可感知,因而与审美相关的指标。中国古人论医,有“望、闻、问、切”四术,而“望”居其首。“望”者,感知也,可视、听、触、嗅者也。虽然生态系统是一大的自然单位,其健康与否,似乎超越了普通人的感知能力,然而,大多数人还是有“见微知著”的感性经验,这便是“一叶知秋”与“履霜,坚冰至”的道理。就普通欣赏者而言,从个体自然对象的不健康状态,特别是已成一定规模的不健康状态,还是可以感知与预测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变化的信息。比如,满目凋零,显然是人人可感知的一种自然环境、生态健康危机。但是另一方面,与有机性与多样性一样,健康同时也是一项有深刻内涵与客观意义的指标,这类似于卡利科特所提及之功能性。内在地理解,健康乃言有机体或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可以相互协调地发挥其特定功能,因而使整体对象或系统处于正常运行,发挥其功能的状态。在此意义上,健康又是一种功能性观念,是对有机性指标的内在、强化描述。总之,健康,作为自然美价值内涵,不仅可被感知,更需深入、理性地理解,因为只有深刻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清晰地感知它。
2.罗尔斯顿论环境之美
继承利奥波德的思路,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Ⅲ)也将美列为环境价值系统的要素之一。他在论述环境的14种价值时,审美与娱乐价值亦居其中。
一定意义上说,系统自然甚至有一种审美力量,因为它能够产生审美特性,虽然它不能拥有——直到它在人类身上产生了它——审美经验的能力。当人类来到这个世界,评估野生自然时,有时我们是在评估一个投射性自然,那是一个我们发现了的自然,而非将我们自己的价值投射于自然。自然客观地承载着审美特性,这些特性在来到这里的欣赏者的主观经验中被激活。此言自然客观上具有审美价值,可以产生、创造审美价值。若有人说,一片沙漠或苔原、火山爆发之地是丑的,那他正在做出一项错误陈述,举止失当。生态系统,至少作为景观,只具有积极的审美特性。就像云彩从来就不丑一样,它们只存在美的程度差别。其它自然对象亦如此:山峰、森林、,海滩、草地、悬崖、峡谷、瀑布、河流。(天文景观亦如此——恒星、星系、行星,它们或多或少总是美的。)此乃其自然审美观、自然美学的极致表达形态——“肯定美学”(positiveaesthetics)。那么,这种只承认自然具积极的审美价值——自然美,而不承认其消极审美价值——自然丑之肯定美学何以可能?罗尔斯顿给出了解释:
每一事物必不能从孤立的构图,而是从其环境的角度构图以对待之。这种构图反过来变成我们不得不欣赏的更大图景之一部分——它不是一幅图景,乃是一出正在上演的戏剧。瞬间之丑只是一组连续动画中的一个定格。在一种更为精致的批评意义上,美学家得出这样的判断:冲突汇入共生的价值之毁灭不再是一种丑,而是一桩美的事情。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一片纯快乐之地,不是迪斯尼乐园。而是充满了斗争、忧郁之美,衰败乃繁荣之阴影。其实,这种对自然美持毫无保留意见的肯定美学自有其先导:许多好心人都相信:美洲鳄是由魔鬼创造的。这样描述是因为其无所不食,而且丑陋。但无疑,这些创造物活得很自在,它们充满了我们所有伟大创造者所批准它们生存的地方。在我们看来,它们凶猛、残暴,但在上帝眼里,它们却很美。
无论是罗尔斯顿还是约翰·密尔(JohnMuir)都是从整体自然、系统自然,或日环境自然,而非个体自然、对象自然的立场上为肯定美学做论证。在传统的以对象自然为关注主体的自然美学那里,以及社会大众日常审美直觉、审美经验中看似匪夷所思的审美观念,在此却获得辩护。对罗尔斯顿与密尔的这种论证态度,卡利科特有明确的命名,称之为“整体主义”(holism)。对肯定美学而言,这是一种与审美相关的整体主义,故可名之为“审美整体主义”
(aestheticholism)。于是,肯定美学何以可能?当且仅当从环境自然的整体立场进行感知与理解时,它才是可能的,才不是一种偏见与谬论,而成为一种洞见,它是使环境美学真正独立于传统自然美学的关键环节,是当代环境美学的恰当出发点。其精彩之处在于:一旦我们拥有了“审美整体主义”眼镜,我们便有能力发现自然界另一种深沉浓烈之壮美,一种更有深度的自然美:
自然美可以是成本高昂的、悲剧性的,在毁灭面前,自然仍然可以是一幅永远确认自己的美的景观。在此景观中,当各个部分被有机地组合进动态的进化生态系统,丑的部分不是被分离出来,而是丰富了这个整体。丑被包含、克服、整合进一种积极、复杂之美。
在此,美学家要体验全部事实,而不能只是有限和局部事实。这就不是盲目的自然浪漫主义。它是睁开双眼的现实主义,想发现个体和人类视野背后的真相,它在生命进化和生态系统斗争过程中发现了崇高之美。在此系统整体主义视野下,传统美学中美与丑的对立,以及美与崇高的对立被克服了,自然对象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普遍存在的毁灭与死亡现象被作为自然整体生命进程中必不可少,完全可以被超越、包容的要素而加以充实与融会。从此,自然审美经验内涵更为丰富,自然审美能力得到提升,自然审美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作者:薛富兴
第4篇:环境伦理学的哲学源起
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它总是和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环境伦理学进行研究我们会发现,环境伦理学是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主义及其灾难性后果的反思和批判而产生的。
一、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现代”,是指从文艺复兴开始,经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实际上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即工业社会。“其文化特征表现为一种世俗文化。”人取代了上帝,成为世界的中心和主宰,形成“人类中心主义”。理性取代了信仰,成为指导人行动的准则,形成“理性主义”。理性是人的本质,人们相信理性的力量可以认识和改变一切。人确立了自己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主体性地位,上帝也成了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尼采宣称“上帝死了”。
这一历史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革新和活力的时期,具有乐观主义的历史进步观特征。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支配自然,表现了一种科学理性或工具理性的特征。康德在哲学上发动“哥白尼革命”,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的观点,把人的主体性地位抬高到了顶峰。现代主义哲学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它高扬人性,宣扬天赋人权,促进人的发展。
理性主义精神在摆脱中世纪宗教神学对人的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促进人的思想解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哲学批判
后现代主义,顾名思义是指现代主义之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在文化形态上称之为“后现代社会”。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这一文化形态的科学思考,是当代哲学思维的一次重大转向。
现代主义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后现代主义哲学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人类中心主义”与二元论造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严重对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对大自然进行肆意掠夺,造成严峻的生态问题,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高度紧张。其次,人的理性开始遭到质疑,不再是万能的。人类理性制造出来的事物反过来统治人,人的主体性开始失落。后现代主义者福柯于是提出“人的死亡”“人的消失”的著名命题。科学理性主义过度运用于大自然,向其无节制地索取,带来了恶劣的后果。人类滥砍滥伐树木,造成森林面积的急剧缩减,植被严重破坏。人类向自然环境大量排放废水、废气,污染了江河湖海,地球温室效应加剧。人类的活动使得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条件遭到破坏,地球生物种类灭绝的速度加快。反过来,人类也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地球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的生存。
这些引起人们对现代主义的厌倦、怀疑和否定。后现代主义哲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反对和超越二元论学说,反对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理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者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理性展开了一系列解构和批判,现代主义哲学体系终于走向解体。后现代主义哲学破除了理性的权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它批评科学理性的冷酷无情,促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再思考。后现代主义哲学揭露了人道主义的虚构,消解盲目的历史进步观念。
三、环境伦理学的产生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不足造成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自然、人本身以及二者的关系的理解越来越全面和深入。只有人类实践理性的进一步发展,才能够发现以往理论的缺陷,进而找到应对的方法,促进人类文明的脚步继续向前迈进。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与批判以及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就是对此的体现。理性主义将人放到中心地位,对自然的绝对统治势必导致人缺失对自然应有的感激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忏悔之心。人道主义表现在它只讲人对自然的索取和要求,揭露了人对自然的冷漠。
20世纪50年代,一些思想家开始在伦理学的语境下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环境伦理学的萌芽时期,也是“现代”时期结束和后现代时期开始的交界,这是时间上的契合。环境伦理学的产生极大地拓展了伦理学的研究范围,使伦理学的视野延伸到自然界,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产生还是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回应和进一步发展。环境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超越狭隘的人道主义,理性应以道德为基础,受道德的节制、约束和引导。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有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还有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多么美好的意境!愿地球青山碧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愿我们永远拥有干净的水、空气、土壤和食物。愿人们拥有纯洁的心灵,幸福地生活!
作者:陈中伟
第5篇:从环境伦理学角度审视环境治理
一、环境治理的伦理依据是环境伦理学
人和自然也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人类也一直在寻求实现和谐、和睦的途径,虽然当前环境问题已经得到重视,但在环境治理方面依然缺乏一些理论认知与依据。
(一)简述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是介于环境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综合性科学,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关系。环境伦理则是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建立一种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从环境伦理学推导出环境治理
正如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在其《环境伦理学》中所说到的环境保护运动的伦理根据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有义务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在这里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环境治理?从环境伦理学的伦理道德要求方面要求人类尊重大自然,遵守基本伦理规范,进一步就是从大自然所承载的价值中退出治理和保护的缘由,大自然所承载的价值多种多样,比如生命价值、经济、科学、消遣、审美、历史、文化、宗教价值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因而保护和治理环境也是必要的。可以说当前我国提出的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从主要还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的,保护环境和治理环境是为了人类今天和以后更好的生活,我们基本上还是停留在遇到问题才开始准备要解决问题。
二、两会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及治理建议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2015年以来,各省区市陆续召开了地方两会,从各地的报告来看,环境治理成为今年的焦点问题。
(一)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近年来,各地的雾霾现象使人们惶恐不安,也逐渐认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国家和社会也给予了全方位关注,今年两会上大气污染治理不可置否成为了重要话题。
2、水污染。水污染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且污染情况依然严重。除了地表水污染,目前又出现地下水污染的情况,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3、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一个长期形成且比较隐蔽的问题,但一旦形成就比较难处理,影响也比较持久。从各地反映来看,土壤污染后果已经能显示了,因而必须给予重视。
(二)环境治理对策
1、对大气污染防治进行政策指示。大气污染是由于各种污染物排放在大气中造成的,因而今年李克强总理对大气污染问题的指示中要求减少和降低各种污染物排放2%到5%不等。同时,联合区域共同防控,推动煤电厂等的排放改造。对于其他一些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也下达了相关指示,比如油品质量、不达标的车辆,汽车尾气等,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2、加强水污染防治。今年李克强政府报告中提出对水污染进行全面治理,加强监管。两会后不久国务院就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时各地政府也下达了关于治理水污染的相关部署。
3、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计划。我国是全球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相比于对大气和水污染的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却一直没有行动,同时土壤污染也比较难治理,所以我们必须开始行动,近日环保部长审议并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土壤污染防治提上日程。
三、环境治理势在必行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方法是:“人们应当保护价值——生命、创造性、生物共同体——不管他们出现在什么地方”,这是从环境伦理的整体意义上来说的,属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虽然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站在一种大爱、大义的角度的,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很难做到完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毕竟我们一直的理论已经将人与其他生物做了区分,因而即便非人类主义的观点从长远来说是正确有益的,但也不能急近的要求人们现在就能做到。目前先应该着手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在进行的过程中逐步拓宽人类的道德义务,使人们逐渐改变过去的一些陈旧观念,学会热爱他生存于其中的大自然。
环境治理是紧迫的,从今年两会可以看出来我国对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愈发重视,上述一些治理对策和政策也是可行的,同时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十几亿人的环境伦理观缺乏问题,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虽然多数人知道应该保护环境,但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一方面是由于主人翁意识的缺乏,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另一方面就是意识体系里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人类可以说是唯一的道德物种,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自身包括我们所拥有的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取得和发展的。罗尔斯顿说过,文化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如同心灵与身体密不可分一样,因此,有必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从各种方式着手,在实践中向前发展。
作者:杨阳
第6篇:浅论环境伦理学的环境平等理念
伦理思想体系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原则、伦理范畴和德行规范的知识体系。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迫使人类开始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将自然当作是客体,不断地与客体斗争,甚至期望战胜它的想法,已经无法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此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人与自然平等、和睦、协调、统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解决现今愈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环境平等理念作为环境伦理学的一大思想分支,其体现的是环境伦理学对自然价值的肯定,这种理念贯彻、渗透于整个环境之中,为其不可分隔的一部分。
一、环境平等理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历程,从早期原始人对自然的敬畏发展成农业时期人对自然小心翼翼的利用,再到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彻底对立,而今放佛经历了一次轮回,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回到了对自然的尊重,倡导人与自然的平等、人与其他生物的平等。在与自然的“博弈”的过程中,人也开始不断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人不再以自己为宇宙的中心,开始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伦理观也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环境平等的理念也因此诞生。环境平等理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要求确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共存共荣;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强调确立人类的平等,实现人类利益平等,发展权利平等;在人与动物(生物)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生存要依赖其它生物,从而主张动物(生物)的平等。
二、人与自然平等的环境道德观
人与自然平等的环境道德观强调大的是人类的利益在自然系统中与所有生物的利益通过相互依存关系协调为一个有机整体,基于此要求人类首先考虑整个自然的利益和其他部分的利益,其次再考虑人类自身的利益,以此来约束人类对自然无止境索取的行为。它是完全一种区别于以往“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观。
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观中,人与自然绝不是平等的关系。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生态中心主义者或自然中心主义者将人视为生物圈中的平等成员,人类与其他生物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固有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依赖于其对人类的用途。因此,对自然的价值不能仅仅从人的尺度进行评价,如果只是从人的尺度进行评价---这是自然界价值的外在尺度---只是使自然界服从人的主观目的。通过对比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对人与自然平等理念的态度,前者完全无视人与自然平等的关系,将人类价值完全凌驾于其他价值之上;后者则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共性,忽略了人在自然中的特殊性,忽略了人类在地球环境演变过程中的积极能动作用。
三、人类平等的环境道德观
(一)代际平等。代际公平,是从时间特性和人类认识能动性出发提出的一种现世人类应有的道德责任感和对未来人类利益的道德义务感。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是作为一个世代延续的状态而发展的;当今世代的成员与过去和将来世代的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拥有地球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共同享有适宜生存的环境;在特定的时期,当代人既是未来世代地球环境的管理人或受托人,同时也是以前世代遗留的资源和成果的受益人;这赋予了当代人保护地球的义务,同时也给予当代人合理享用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权利。
(二)代内平等。代内公平指的是代内的所有人,无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于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良好的环境享有平等的权利。也就是说要求资源和环境在当代所有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不能以损害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发展,从人类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出发来看待环境和发展问题。代内平等的道德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从实践来看还可以将其分为国内平等和国际平等。
四、动物(生物)平等的环境道德观
动物(生物)平等的环境道德观指的是在处理人与动物(生物)的关系的过程中要尊重生物,认识到人是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他生物。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人并不比其他物种更加优越,每一个拥有“好”的实体,都具有同等的天附价值。
这种观点事实上也是生态中心论所提倡的观点。生物中心论是一种敬畏生命、尊重大自然,其主要由以下四个信念组成:1.人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成员;2.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3.有机体是生命的目的中心;4.人并非天生就比其他生物优越。
具体来说,生态中心论认为,生物系统的健康本身具有价值,人类对它负有直接的义务;生命个体、物种、生物过程作为生物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存在形式,具有非(人类的)工具价值,人类对它们同样负有道德义务。
五、反思与总结
环境平等的道德观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观,体现的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发展轨迹,体现的是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范围的扩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伦理原则的调节范围之下。作为环境伦理学的一大思想支柱,环境平等理念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全面,涉及人与自然的角度、代内、代际三个方面的平等,个人认为对环境平等理念的认识是建立环境伦理观的前提,也是各国在实践环境保护过程中所应铭记于心的道德标准,同时也是个人树立起环保意识所必须具备的道德思想。
鉴于人与自然地位的平等,人类作为自然的道德代言人有着维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在享有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其他生物同样拥有的自然权利,虽然其他生物无法表达,而且这些权利的最终实现需要依靠人类对自然义务的履行,但是它们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的一员,人类要自觉地承担起代言人的责任,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只注重对个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对道德的培养,这从本质上来讲也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仍存在于多数民众心里,也体现出国家和社会缺乏对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足够的认识。随着环境问题的愈发严重,希望环境教育能够得到普及,公民能够培养出环境道德观,具备环境平等的理念。
作者:刘建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nlixue/7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