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伦理学
一、唐太宗的“自视甚高”
在唐朝的开拓阶段,戎马倥偬之际,公元621年,唐太宗便于长安宫城之西设置“文学馆”,招集天下名士,号称“十八学士”,有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陆德明、孔颖达、虞世南等名流。李世民与他们“引礼度而成典则,畅文辞而咏风雅。”[1]而在其即位第二个月,便下令于弘文殿聚书20万卷,设立“弘文馆”,集聚褚亮、姚思廉、蔡允恭、萧德言等英才于中。
不可否认,贞观时期,唐太宗是宫廷文坛的核心和领袖,他的素质全面,政绩出色令他极具权威。然而,由他来亲自主持的宫廷诗歌唱和,虽参与唱和的臣子们元老有之,重臣有之,宰相有之,六部首脑有之,闲官虚职有之,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但这样一批人或文思停滞于前朝,措辞老套,或藏愚守拙,只一味迎合太宗兴趣,因此,影响不小,成就却不大,实际的创作水平也无足称道。
而唐太宗本人,也并不真正懂得和了解文学,闻一多先生说:“太宗毕竟是一个重实际的事业中人:诗的真谛,他并没有,恐怕也不能参透。他对于诗的了解,毕竟是个实际的人的了解。他所追求的只是文藻,是浮华,是一种文辞的浮肿,也就是文学的一种皮肤病。”[2]
因此,唐太宗一向重文的思想固然使当朝诗人情绪激昂,以为所学有用武之地。但无形中的权威压力也让他们始终压抑着个性,成为为宫廷服务,却与现实越发疏远的唐初画卷中点缀之笔。
除了政治红人魏征,和彻底放弃政治,选择隐逸的王绩这两个在政治上具有极端性质的诗人,文风与众不同外。如杨师道、李百药等,他们基本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而琢磨表现技巧,多奉和应制之作,尽管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可风格趣味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另外,唐太宗的诗文思想存在着难以言明的矛盾,如《贞观政要》中载有太宗对赋的评论:“比见前、后汉史,载录扬雄《甘泉》、《羽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等赋,此既文体浮华,无益劝诫,何假书之史策?”[3]而《唐诗纪事》中也记载了太宗试图以这种诗体写诗的轶事:帝尝作宫体诗,使虞世南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有所好,下必有甚,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尔!”[4]
疑惑的是,太宗一再声明反对颓废放荡,浮华辞藻,但他的诗体实质上却没能从宫体诗中摆脱出来,这在他的诗作里亦有充分表现,说他是南朝诗文的崇拜者也不为过。
这种近似于表里不一的矛盾,既让当时的诗人有了从华丽辞藻中跳出,去放眼现实,关心时政的动力,却又像一阵迷雾挡住了开拓了去路。
二、唐高宗的“无为而治”
《旧唐书》载高宗“幼而岐嶷端审,宽仁孝友”[5],而无论是从正史还是史料笔记当中,都能看出他为人尚实、稳重、端方,具有典型的儒学政教型人格特征。
如此,从性格本身解读,那些“薄德无行,个性张扬”[6]的新进群体,如王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7];骆宾王“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8];杨炯“为政残酷,人吏动不如意,辄搒杀之”[9],是不可能得到高宗垂青与认可的。
而除却性格本源因素,高宗的兴趣亦不在诗文,与唐太宗、武则天、唐中宗等帝王相比,唐高宗的文学修养,及对文学的兴趣不敢恭维。他的诗现仅存八首,比太宗和武则天少得多。而且从其现存的几首诗来看,也毫无出彩之处。
且太宗自贞观十七年将其立为太子后,“撰帝范十三篇。赐皇太子。顾谓王公曰。圣躬阐政之道。备在其中矣。”[10]
这种强化性教育,更使高宗的人才观偏重实际能力,对只有文名而无治国理政经验和才能的文人一般不会予以重用。
正由于唐高宗的这种人才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唯以文学知名的文人难有好的政治前途。因为一旦做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对他们没了好感,朝廷的大臣们自然不敢举荐他们,所以,不管他们的文名有多大,也不管他们多么努力地干谒求进,都无济于事。
终究仕进无门,被高宗摒弃的诗人无法在长安和宫廷立足,为了生计和前途,只得辗转来到外地,或游历、或从军、或入幕,人生经历、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失意并没让他们因此厌倦政治,或产生避世的想法,相反,在他们的活跃时期,政治理想从单纯的依附宫廷,谋求官职向更开阔,更现实的方向转变。闻一多先生曾评论,“正如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庭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台阁上只有仪式的应制,有‘絺句绘章,揣合低卬’。到了江山与塞漠,才有低徊与怅惘,严肃与激昂……”[11]
另外,由于唐高宗对组织朝臣唱和等事宜兴味寡淡,恰恰给宫廷诗人松了绑,让朝臣上官仪等取而代之,成为宫廷诗的核心。这不仅成就了“绮错婉媚”的“上官体”的流行,更表明,高宗的偏见并未对唐朝诗歌潮流的兴盛起到任何反对用,以政治上有所见解的重臣为例,便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清)董皓.全唐文[M].卷四李世民《置文馆学士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闻一多.唐诗杂论[M].类书与诗.中华书局.2003
[3](唐)吴兢.贞观政要[M].卷七文史第二十八.中华书局.2008
[4](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第一卷太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后晋)刘响.旧唐书[M].卷四本纪第四高宗.中华书局.2002
[6][7][8][9](后晋)刘响.旧唐书[M].卷一百九十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上文苑上.中华书局.2002
[10](北宋)王溥.唐会要[M].卷三十六修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闻一多.唐诗杂论[M].四杰.中华书局.2003
作者简介:姚兰,西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历史文化研究。
上一篇:简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下一篇:《雨中的猫》的异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