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伦理学
成语“天道好还”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它是一个主谓短语,其中的“天道”指天理;“好”读作hào,指常常会;“还”读作huán,指回报别人。它的本义是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而后来,则以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为“天道好还”。朱元璋在北伐元朝鼓舞将士士气时也曾说过:“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而太平天国杨秀清、萧朝贵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中也说:“今幸天道好还,中国有复兴之理。”可见,“天道好还”其实是个充满正气和力量的成语,而它的背后也有着值得玩味的深层文化内涵。首先,既然“天道好还”,“天可主持公道”,那么“天”一定就具有“权威”的文化品格;其次,就“天主持公道”本身而言,表明“天”具有“公义”的文化品格;另外,从“慈爱就是真理,慈爱就是宇宙的性德”的方面来说,“天”既然是宇宙的一部分,当然也具有“慈爱”的文化品格。下面就从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具体地阐释“天”的这三种文化品格。
首先,“天”具有“权威”的文化品格。其实,这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天”的注释中就可略见一斑。许慎认为“天”的意思就是:“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鲜明的“以天为大”“敬畏天地”的意识。像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以天为大”“敬畏天命”的人。他在《论语》中就曾说过这样一些与“天”和“天命”相关的话,如“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五十而知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就西方文化而言,尤其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的西方文化,更是把“天”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认为上帝就是天,天就是上帝。而上帝作为创造并掌管宇宙万有的全知全能的天神,其智慧、权柄、威力自然都是至高无上的。《圣经·使徒信经》上说:“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圣经·主祷文》上也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其次,“天”具有“公义”的文化品格。这在我们传统的道、佛两家的文化中多有体现。众所周知,道、佛两家的文化都特别强调因果,都认为善恶自有报应,而且恶人必遭“天罚”。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曾说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他在《太上感应篇》中还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而当恶人行恶时,则会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至于佛教,也有类似“作恶必遭天罚”的说法,大乘佛经《无量寿经》上也说:“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恣意罪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而《地藏经》上也有:“违逆父母者,遭天地灾杀报”的说法。西方基督教文化方面,虽然不讲“因果报应”,但是《圣经.罗马书》明确地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其实,这里的“万事互相效力”的意思就跟“因果报应”差不多。《圣经》上还说:“上帝都将荣耀、尊贵、平安加给一切行善的人”,“耶和华(上帝)的眼目无处不在,恶人善人,他都监察。”而且以《圣经》的说法,上帝既会发怒,降灾于不义之人,也会因为某个地方有一个义人,而保护这个地方。
另外,“天”还具有“慈爱”的文化品格。“天”的这种品格,在我们的佛教文化中有比较明显的体现。佛教认为,尽虚空遍法界(包括天界)的佛菩萨们,他们永远都是以慈悲怜悯的心来对待一切众生(包括世人)的。他们念念想的都是众生,并随缘救拔一切苦难众生,令其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至于西方文化方面,“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的观念也早已是家喻户晓。依《圣经·马太福音》的说法,上帝对世人真的是慈爱到了极点!正是他,为了亲近世人,帮助世人,以“道成肉身”的方式,化为一个卑子——耶稣基督,降于世间,在世间吃苦耐劳,治病救人,传救世之福音,过着寝食难安、风餐露宿的日子,饱尝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也就是他,后来,为了让世人的罪能得以赦免,三十三岁就被残忍地钉在了十字架上,流血,受死,降于阴间三天……还是他,即使是在十字架上痛不欲生的最后一刻,还想着他的母亲,他的门徒,还有其他需要他用生命和鲜血救赎的世人……多么慈爱的耶稣基督,多么慈爱的上帝啊!难怪有那么多人赞美他,信靠他!他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是至圣至善的超人!”就连举世闻名的大将军拿破仑也自愧不如地赞美道:“我比不上拿撒勒的耶稣基督。他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占领过一寸土地,可是他的国却建立在人们心里,他已经赢得了千千万万的心灵,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他牺牲,为他服务,并且把他们的福音传遍天下……”
总之,“天道好还”是个充满正能量的成语,它不但能让我们从中看到善恶因果报应的真实不虚,而且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天”的权威、公义和慈悲。
参考文献:
[1]绍南文化编订.老子庄子选[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绍南文化编订.学庸论语[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3]赵佳佳.老子成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张侠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