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说明教师应把外语教学内容予以内化,获得一种对外语教学的综合理解与把握,从而创造出能与学习者进行有效交流的教学语言。
关键词:双重;简明;可接受;阶段;实用
近年来,英语教材的不断更新给外语教学带来了积极效应,也向广大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即用英语教英语(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Eng1ish),已逐渐成为广大英语教师的共识,但如何用英语教学用语来组织课堂教学,并获得最佳效果呢?英语教学用语又须具有哪些特色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讨论的问题。
教学用语(Teacher talk)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又称教师语言。一个教师课堂语言的质量实际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教师基本素质的缩影,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
英语教学用语通常被认为是教师用作讲解知识、传达信息和传授技能的工具,但同时也是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本身。
1.英语课堂教学用语现状
新教材的编排体系使许多外语教师放弃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听说领先”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已成为大部分学校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而且许多教师都尽可能运用英语进行教学,课堂气氛看起来非常活跃,但会发现教师在教学用语的运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我们当前的教学中具体表现如下:
1.1教学用语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即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多数教师还缺乏调节自己教学用语的能力和自觉调控意识,似有为说英语而说英语之嫌,缺乏简化教学用语的敏感性。
1.2缺乏正规的专业语言训练,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较好保证
少部分年纪较大(受时代影响受专业语言训练较少)的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缺乏正规的专业语言训练,其口语能力教差,甚至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学生长期在这种语言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下,说出的英语既不纯正又不地道。
1.3过多借助黑板这一传统工具来弥补教学用语表达的不足
虽然板书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过多使用板书会严重影响整个教学节奏,阻碍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而部分老教师因擅长写板书而整版整版地书写。一节课下来,学生抄个不停,几乎成了笔记的奴隶,听说几乎得不到什么训练。这在高考导向下的高中阶段尤其明显。
1.4部分教师的教学语言中还存在双语现象
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当教师使用外语时,思维是非直觉的,一时的记忆故障会导致脑海中目的语词汇的空缺,只好寻求母语来替代。
2.混淆英语教学用语课堂课堂用语
有相当多的英语教师把教学用语视为课堂用语,其实,英语教学用语(English teacher talk)和英语课堂用语(classroom English)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英语教学用语是指课堂教学全过程中使用的英语,它已超出了课堂用语的范畴,英语教学用语大体上包括四个部分:①课堂用语(Classroom English);②讲授用语(instruction English);③师生交流用语(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English);④教师反馈用语(teacher feedback English)。讲授用语是教师在讲解词汇、句法结构、语篇等时所用的语言;师生交流用语是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各种交流、对答和讨论时的语言.教师反馈用语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操练时对学生的语用行为作出评价的语言。
3.英语教学用语的特色
英语教学用语兼有讲授和语言示范的双重功能,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创作活动的产物,是对目标语的一种创造性运用。本人认为英语教学用语的特色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3.1可接受性
英语教学用语的讲授及示范功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它的可接受性。学生的接受能力(听、说)和表达能力(说、写)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学用语若超出学生的接受水平就失去了教学意义。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交流中,为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应采用一种能被学生理解的特别英语,即简单、明了、生动易懂的教学语言,甚至伴以夸张的语调,并辅之以动作、手势和表情。我们都知道,西方人的肢体语言很丰富,相当有表现力,加上夸张的表情动作。有时不用说什么,只需一个动作表情即可很传神地表达。既然我们是教英语的,就不能不让学生对这些有所了解。所以教师的教学用语要遵循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巩固和复习),又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学习新内容)的可接受性原则。
3.2简明性
教师若在课堂上运用的语言过于复杂,学生接受起来就有困难,故教师的教学用语应遵循简明性原则,自觉运用一些简化语言的技巧,如:解释或原文释义(paraphrase)可以简化复杂的表达,消除歧义,增加表达的清晰度;重复则可强化必要信息,引起学生的注意,实现教师自我监控或纠正学生错误。深入浅出是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而简洁明了的语言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
3.3阶段性
学生学外语是一个发展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阶段性。教学语言的阶段性主要表现在语速的快慢、用词量的多少、表达结构的繁简以及语篇难易度等方面。随着教学过程的延伸和学生语言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学用语应递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把教学语言凝固成一种不变的模式并停留在较低层次,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难以体现大纲和教材的意图。因此,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教学用语应不断增加难度,添加新内容,使课堂永远充满吸引力和挑战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在设计课堂时都会有个合理的安排和步骤。如在一上课的导入阶段,既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又要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在这个步骤中教师的语言要一语中的,又要生动形象,能引人入胜,让学生对本节课有很高的积极性。而在进入课堂之后的讲解部分,则要用具体详细的语言阐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可见一节课的课堂语言要求是有具体阶段要求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反应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总之,外语教学的根本问题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也是外语教师根据外语教学规律创造性运用目标语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应把外语教学内容予以内化,获得一种对外语教学的综合理解与把握,从而创造出与学习者进行有效交流的教学语言。
作者简介: 莫敏香(1982--),女,广西罗城,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ojixue/24252.html上一篇: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