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随着高校学生工作从管理-服务-发展的理念提升,学生公寓管理也亟需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切合现实需求,寻求一条不同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的改革出路。笔者在分析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同时,从发展性学生工作的理念要求、学生公寓管理的工作实际、学生主体性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证实社区化公寓管理的建设必要性,并初步构建社区化学生公寓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以此来进一步探索高校学生公寓的现代化管理前景。
关键词:社区;学生主体;公寓管理
一、学生公寓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还沿袭着计划经济下的指令式管理模式,从权威式的通知下达、一致化的命令服从,到被动型的主客关系、“围栏”式的生活园区,往往是达到了速度的进程,实现了形式的统一,完成了短期目标的要求,却失去了质量的保证、内容的完整和长远目标的实现。这种传统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突出呈现为以下三大问题:
(一)生活园区范围的扩大促使人员需求紧缺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学生生活园区范围在逐渐增大。况且住宿条件的改善(从原先的十几人一间到现在的四五人,甚至有一至两人的房间),使得学生公寓数量也在不断地递增。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在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扩大的同时变得供不应求。
(二)片区居住学生的增多促使个性需求多样化
高校学生公寓片区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对公寓服务功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发展性学生工作理念的提出也需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改变原先的管理模式,在生活教育的基础上融合学业管理、个性指导、就业服务等更多的内容。
(三)自我管理意识的提升促使公寓自治可行化
发展性学生工作理念的提出,要求改变原先主-客式的被动管理模式,由管理者的角色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管理全过程,并最终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新性的作用。
二、社区化学生公寓管理的优势
(一)高校改革的整体趋势要求推进学生公寓管理的创新
随着高校学分制、选课制的实施、生活园区规模的扩大以及硬件设施的改善,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交流的主要场所,成为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新平台、新阵地、新领域。高校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充分认识生活园区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生活园区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切实加强生活园区育人工作。
(二)发展性学生工作体系要求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发展性学生工作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全面性的施展和发展,一切学生工作都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因此,高校在生活园区育人工作中要注重贴近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个性,增强学生自理、自立、自律、自强能力,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生活园区成为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三)和谐平安校园建设要求加强学生生活园区的管理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为高校运用社会优质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资金和社会管理方式逐渐被引入生活园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生活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出现多元主体,多元化、开放式管理已经成为生活园区运作机制的重要特征。高校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生活园区作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生活园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整合资源,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合力育人的主旋律,创建安全、规范、文明、和谐的生活园区。
三、社区化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探索
学生公寓管理主要涉及管理与服务两项职能,具体包括日常事务咨询、卫生安全检查、社区文化营造、思想动态调研、学生活动组织等五项工作,由学生处、公寓管理中心、学院和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四方主体共同来组织、管理与运作,其中学生处统筹领导、后勤部门负责指导、学生组织操作运行、学院参与监督。
如图:“四位一体”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
公寓学生由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参与管理,由校学生处统筹领导、公寓管理中心具体指导,学院监督反馈,学生处、公寓管理中心、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学院四者间是相互沟通协调、监督反馈的关系,具体管理由公寓管理中心负责,重大事务必须上报校学生处备案。
让学生参与公寓管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完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学生公寓的管理教育没有学生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从大学的特殊性讲学生才是公寓管理的真正主人。成立学生自管委员会,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是现代高效学生公寓管理的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景龙.“三位一体”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0.
[2]顾峰.对高效公寓内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6):223.
[3]刘晓青.高效学生公寓社区化体系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2010(6):182-183.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下一篇: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