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逻辑学 > 大学:是就业工厂?还是素质培养的场所?——

大学:是就业工厂?还是素质培养的场所?——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在当代中国,大学被人们定义为“就业的绿色通道”,为就业而上大学的想法蔚然成风,并有发展为宗旨的趋势。面对就业竞争的激烈性,以就业为目标无可厚非,但作为社会高素质成员的培养场所,大学更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专业,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这才是大学应该做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揭示这一问题。

关键词:就业; 素质培养; 大学的作用

     大学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实现个人素质提升的主要手段,也是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长久动力。大学教育本质上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能力、素养,但是在整个大学阶段,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说,我学到了我想学的?我学到了我所要学的?我是为学习而学习的?这是为什么?不少人认为大学是为了就业。这,是一个现实的目标。但也正因为这一目标导致大学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大学究竟是素质培养的场所?还是就业工厂?我认为,在大学与就业之间很多人遗漏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这个环节正是导致了中国大学弊端的核心,那就是个人素质的培养。
      “为什么上大学?”
      《礼记》中的《大学》记载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即举办大学要实现三大任务、达成三大目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要通过大学教育, 把学子身上所具有的先天善性“ 明德”发扬光大,还要由己及人, 把个人的善转化为他人子最终能够扮演好不同身份、不同社会角色, 达到“ 圣人”的境界。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大学十分注重培养个人素质。但随着社会的日益复杂,大学教育似乎更多的转向于以就业为目的,志在培养一个个就业机器,其功利性可见斑斑。究竟上大学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已经于与时代不同了?
      事实上,以就业为目的没有错,因为人是不断发展的,总要经历从“学”到“做”的过程。但就业只可能是目的之一,不可能是最终目的。在当代大学教育下,人们总在头脑中形成“高文凭,高收入”,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大学何为:生产有用的机器?锻造和谐的人?”一文中提到:大学深深陷入了适应论、生存论和工具论的论调之中:学生读书求学似乎仅仅是为了谋求一个条件好、待遇高、收入高的职位,教师则往往忙于跑课题、抓项目、拿经费。这种就业功利性趋势人们往同一目标进发。自己学了什么?要学什么?这些问题都围绕着这一目标,导致学生形成“学生不知所学,敷衍塞责,应付差事。谈过素质,止于空谈;讲过人才,仅到演讲。”的情况,他们忘却了大学设立的真正宗旨。目标功利性,这是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弊端的起源。
      真正的大学学习宗旨应该是求知、共处、为人、做事。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共处、为人、做事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大学可以学到什么?” 
      2010年9月开始,华师校团委做了一个调查,是关于“2010级华师石牌校区新生调查报告”。在关于学生如何看待授课方式的调查中显示同学感到专业课内容与所期望情况有差距;老师讲课方式以灌输为主,照本宣科的情况存在;课堂气氛沉闷,与心目中大学课堂的活跃气氛存在差距。对于中国大学生,这一情况应该并不少见。这是什么原因?是教师缺乏人格魅力?是教学内容过于枯燥?还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要学什么?
      很多人认为,在大学学习就是“混日子”,等着大四毕业拿个文凭,然后去找工作,大学的任务就完成了。那在找工作之前,我们是否该好好想想,大学四年真的只是为了一张纸吗?这有价值吗?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对于大学学习的动机不明,以就业为衡量,产生了为就业而学习的思想。如果这样,为什么还要大学四年,在高中毕业直接将文凭送到我们手中不是更快?
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区别绝不在于是否掌握一门技能。外语系毕业的可以说出一口流利的外语,但一个出国卖红薯回来的中国人也可以说出一口流利的外语。究竟差别何在?这就是读大学的真正意义。我们在大学中不仅可以获得系统的知识,建立系统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方法,因为实践中有很多是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要我们去学习,又没有老师来辅导。但过程中我们可以锻炼自身的洞察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等等。而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自己需要在实践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
      “大学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把大学比喻成为专业生产工厂,认为同一专业的学生不过是同一出产地的同一货品,没有什么区别。这也许与大学的课程设计有关。由于大学教育过于注重于专业发展,许多课程的设计与就业相关,导致学生忽视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正如纪宝成所说:当代中国大学教育“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吗?
      哈佛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并经久不衰,就在于一百多年来其七任校长从未停止过教学制度的改革。其目标有两个,一是有利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地发展,二是有利教学质量的保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此外,他们十分重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他们重视“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和“对国家负责”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文化的营造;重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这种重视个人素质的培养致使学生不仅积累丰富的学科知识,在性格形成方面也起到了引导作用。因此,许多外国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能成为拥有高素质的人。
相比中国的大学,明目标榜以育人为己任,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但事实上它们是否能够做到“育人”,它们又是否了解“综合素质”的真正含义。一些学校只热衷于专业技艺、技能的训练和各种证书的考试, 热衷于鼓励学生谋得一份好职业, 热衷于对学生进行考研培训, 而学生的人格素养、心智与精神的丰富、人性品位的提升往往被忽视, 不少大学生一个成人所该有的人文品质和科学素质。可以说,当前中国的大学只是狭窄的职业训练,大学只是“职业养成所”。与外国大大学教育相比,功利性远远大于效用性。
      我国先贤早就指出:“大学乃天下之公器”。作为社会高知识分子的代表,大学生应该在培养人文和科学素质的前提下,发展个人特色,成为具有高品位、高素养、高本领的人,并努力致力于成为某一领域独特的“人才”。
      “读大学,是为己,还是为他?”
      所谓的“为己”是培养个人素质,这是个人的自我提升。所谓的“为他”就是 以职业为目的,为职业培养工作机器。大学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大学生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己,还是为他?事实上,上述讨论的三个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它让我们反思读大学是否是真的为了就业,大学目的的功利性是否会真的成为大学学习的意义?
      关于大学学习的功利性,尽管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正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那就是中国人性格的功利性。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挣扎在生存线上,生存问题成为了必须解决的第一问题。“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把吃饭问题放在第一位,老百姓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吃上。即使就是今天经济有了大发展,吃的问题解决了,人民还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要有衣穿、有房住、有车,这些都是中国老百姓和政府的第一要务。再说,当代社会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就业、教育、医疗、房子等生活压力太大,基本要耗尽毕生精力,造成人们普通的忧虑、恐惧、疲惫,所以中国人都很现实,不得不功利。但是,如果人人都追求功利,整个民族的眼里都只有功利。这种整体的功利性导致了中国人在追求每样事物的时候都会带着这种性质的色彩,在大学学习方面尤为突出,导致了大学目的的功利性。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不然会导致恶性循环,大学就会真正的成为“职业养成所”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私欲,很多事情都是以自身利益出发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忽略了很多细节,这些细节导致了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我们要真正享受大学带来的益处和用处,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发展着手,先“修身”,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符合发展的规律。
      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规定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作为教育的重要基地,必须发挥自身的作用,应该教的,应该做的,必须落到实处,培养真正高素质拔尖的人才。不然大学就只是一个过场,名存实无。
      参考文献:
      [1] 纪宝成,《大学何为:生产有用的机器?锻造和谐的人?》[J], 光明日报,2010年12月.
      [2] 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06月.
      作者简介:陈嘉琪(1990—),女,学历:本科学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ojixue/2495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