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逻辑学 > 左思《咏史》诗中的主体意识浅析

左思《咏史》诗中的主体意识浅析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魏晋是一个人性自觉与哲学自觉的时代,也是艺术自觉和审美自觉的时代。左思生活在这个社会历史阶段,其代表作《咏史》诗,把主体意识表现到寻求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他将艺术创作与动荡岁月士人的生命和个性追求融为一体,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反映出这个时代特有的审美自觉。

关键词:自我;境遇;主体意识

一、左思主体意识产生的背景
      我国历史上魏晋不仅是一个人性自觉与哲学自觉的时代,也是艺术自觉和审美自觉的时代。正如宗白华、袁济喜等先生所说,一方面魏晋时代“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另一方面却又“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是这个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①魏晋文学和学术分离开来,文学创作渐成为一种个人行为,主要借以抒发个人生活体验和情感。文学的不断自觉,使得诗歌的发展面貌也得到更新。诗人更加注重诗歌“缘情”的最初功能与本质。这表明个人主体意识的回归,而这种回归正如欧洲14~16世纪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苏醒和迸发。
      左思字太冲,西晋临淄人,官秘书郎,其父左熹起于小吏,“以能擢授殿中御史”,其妹左棻也自称“生蓬户之侧陋”。②可见他家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的,他和郭泰机、鲍照等人同属当时的寒士阶层。《咏史》诗是左思的代表作,主要抒发寒士的不平及其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咏史》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左思忽略了历史人物的具体事迹而强调境遇,寻求历史人物自身生命境遇所涵的象征意义,以这种象征意义来抒情咏怀。艺术创作与动荡岁月中士人的生命与个性追求被他融合,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本质意义是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认识。左思《咏史》诗的精神内涵、灵魂所在正是这种本质。
二、主体意识在诗歌中的表现
      (一) 自我认定
      一般主体性强烈的个体,自我意识都比较强烈。自我意识体现为对自我存在与能力的确认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这在左思的诗歌里表现的十分突出。事实上在西晋初年,世族独占上品、士庶以血缘区别的惯例还没有完全确立,出身寒微的左思对自己的前途抱着很大的幻想,他虽然出身卑下,但有建功立业的理想和雄心,《咏史》其一: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诗人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自少年之时就已经能文善赋,论文略可比贾谊、司马相如,他自夸的文章继承了汉代作家贾谊、司马相如的遗风,而“准”和“拟”两个字更充分表露了左思内心的自信和自赞;道武功虽然不是将帅却也熟习兵书,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与自己的能力并加以确认,正因为其有才能和自信,诗人才“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强烈地渴望以他杰出的才华建立功业。这里,自我被提到一定的高度,这种高度只有拥有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才能够达到。
      左思对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主要表现在《咏史》其六:“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那些达官显贵自认高贵,但他们却如尘埃一样的渺小,寒士虽然出生低贱,但他们的行为品格重若千金。一种只有左思才有的天生傲骨,只有左思才有的孤傲不凡的气概,正是左思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他本人自信的充分体现。正是他的才华和自信促使了他投身政治,追求理想。如《咏史》其三借歌颂古时有功于国却轻视禄位的豪杰,表达自己愿报效国家,不记荣辱的志向: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临组不肯绁,对珪宁肯分。连玺曜前庭,比之犹浮云。
      诗人主要是对鲁仲连进行赞美,赞美他的自由个性,他能扶弱抗暴的正义感,他功就不受赏的无私。这样的赞美也正是左思本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在左思看来,像段干木特别是鲁仲连那样的品质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像他们那样建功立业,个人的价值才能实现。
      (二)追求平等
      平等自由意识源于自我意识但高于自我意识。个人的价值、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现实的土壤,都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晋代门阀制度森严,左思的妹妹左棻虽然因才名被晋武帝征入宫中为嫔妃,但左棻姿陋无宠,“武帝唯以才德见礼,与文学侍从无异” ③。左棻的入宫并未能够实质性地提升他们家族的社会地位,也未能改变左思遭排挤的境遇。当社会门阀制度限制了他的仕进道路,阻碍了他理想的实现时,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得他心怀不平,而强烈的不平极大的激发了他内心对平等、自由的渴望与期盼。《咏史》其二就是通过对社会门阀制度不公的大声疾呼和痛斥深刻表达他的内心: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诗中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令人奇怪的是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松树,诗人用形象鲜明的对比和贴切的比喻揭示门阀制度的不合理。他悲愤“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对世家大族坐致公卿,而寒素之士倍受冷落,沉沦下僚的现实不满,情不自禁发而为诗,带着一种激愤之情。虽然左思具有他在第一首诗里所说的文才武略,却因出身低寒而不受重用,以至他郁郁不得志。他是深受门阀制度的侵害,对门阀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平等有深刻的感受,因此能将文学价值观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面对社会现实的不公大胆的揭示。他虽然沉沦下僚,却有批判社会、拯救社会的责任感和追求平等的意识。这种责任感和意识中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正是由于人的的觉醒,自我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有美学深度。
      (三)个性的自由
      具有个性意识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出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个性解放、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左思就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个体,他率性而为,言语和行为不一定合乎时宜,却发乎性情而显得真实。出生寒微的他最初的梦想是“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而“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他超越了自我,家族,朋友。即使自己不得志时,也相信“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咏史》其四),也有“英雄有迍遭,由来自古昔” (《咏史》其七)的自宽态度。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咏史》其八) 的达观超脱。如此富有个性的形象,既表现了左思本人的傲气:“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连玺曜前庭,比之犹浮云”(《咏史》其三),也可以说是他对自己的勉励。然而傲气和勉励不能改变他所处的社会现实和门阀制度,当诗人报负难伸,理想难以实现时,就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正如《咏史》其五: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诗人要以古代隐者许由为榜样,弃荣华、抛富贵,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寻找人生的慰籍和哲理的安息。即使是自己身披麻袋,偶像也是许由那样的英雄,这种气概是很独特的、左思式的气概。他不委屈累己,追求不受世俗荣利羁绊的精神自由,正和庄子逍遥游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左思和鲍照相比,同是寒士,鲍照在自我价值追求中,也认为自己的才华应该得到他所追求的一切,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当鲍照看到了世情的混浊,也同样愤愤不平,但他在愤慨之后的选择远不如左思来得洒脱,选择了举步维艰的前行,他的心理却充满了矛盾和犹豫。这是因为他有太多的欲望,所以无法像左思那样 “勇退”,淡然于尘世。左思则是洒脱淡然,他的“志”和许多其他渴望建立功业者不同,“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让我们感到的是理想与抱负的纯粹, “临组不肯绁,对琏宁肯分。连玺曜前庭,比之犹浮云”让我们看到的是气骨和志向的纯洁。他隐居山林,不是他逃避仕途的失败,而是独善名节的高尚人格展示;不是与现实妥协,而是不肯与污浊社会同流合污!他是乱世中睿智的隐者,他用实际行为实践了道家精神、玄学思想。如果没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左思诗作也不会有如此深刻的内涵!
三、小结
      “内的追求与外的否定联系在一起”,“外在的任何功业事物都是有限的和能穷尽的,只有内在的精神本体,才是原始、根本、无限和不可穷尽的。”④左思把内在的主体意识表现到一定的高度,是寻求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正如他的《咏史》诗所表现出来的一样。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古诗源》卷七中评价左思《咏史》诗:“太冲咏史,不必专咏一人,专咏一事,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此千秋绝唱也。”评价甚妙!左思把“历史”与“情志”在巧妙的结合于文本,以“咏史”为标题,完美结合了咏史与咏怀,这也正是主体意识参与诗歌创作的充分体现。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保持了情感与美的统一。
      注释: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8、219页 
      ②、晋书•左思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③、晋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④、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2003年,第86页
      参考文献:
      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79
      2、韦凤娟.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二辑.论左思及其文学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朱玲.文学符号的审美文化阐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2
      4、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2003.10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杨金海.论人的主体意识.求是学刊,1996

      作者简介:马莉(1987.9-),女,汉族,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ojixue/2501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