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对于李白的纪念,唐代重视李白的身世、才思。宋代以后,人们逐渐改变了纪念李白的形式和内容,记载了乡老传说,在李白出生地有纪念性的青莲乡、陇西院的称谓。杨遂的《李太白旧宅记》中的“宅留故里”就是李白出生地的纪念,“天厚其才而薄其命乎?”是其中重要的纪念内容,对李白的纪念从高贵出生转移到了不凡的命运上。人们把从宋代开始出现的“故里”之称和杂记里有的“青莲乡”之称,都归于旧宅的所在。
关键词:青莲乡;李白故里;《李太白旧宅记》;《唐李先生旧宅碑记并序》
一、“青莲乡”的纪念性
宋代赵捲幼搿冻啥脊沤窦恰酚小袄畎咨谡妹髦嗔纭保鞔拇ㄈ搜钌饕茫侨搿兜でπ肌罚髑迨庇直恍慈搿端拇ㄍㄖ尽贰1] 明清的史料称:“先生旧宅”、“李白宅”、“故居”在“清廉乡”。至于更改的原因,清代王琦在《李太白年谱》中认为“疑后人因太白生于此,故易字青莲耳”。[2]1574即“青莲乡”是依据青莲居士得名。古代读书虽成风气,但识字者不多,“清廉乡”与“青莲乡”同音,以同音字改易不影响口头上流传和小说中地名的阅读。青莲居士之称是李白在“赐金还山”之后,时间约在747年(天宝六载)。“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又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序里有:“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仙人掌茶是一种叶片重迭如掌的茶。从两首诗的题名来看,“青莲居士”与李白后期的崇佛活动有关。按王新霞教授的论证,王琦的怀疑是正确的,“青莲乡”称谓在明清两代始终伴随李白或其旧宅出现在各种文献。将“清廉乡”易名为“青莲乡”,是后人因为李白出生在此地而进行的纪念。
二、旧宅与宋代、明代的李白出生地纪念
宋代彰明县令杨遂作《李太白旧宅记》(以下称《旧宅记》),[3]另有《唐李先生旧宅碑记并序》碑文:“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屠者居之”。该文作于淳化年间,碑原在青莲乡长庚寺,现在江油李白纪念馆内。《旧宅记》全文1000余字,记载了宋代李白故里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仰慕之情。该文在明代被周复俊编入《全蜀艺文志》,清代又编入王琦《李太白全集》,其中都记为“先生旧宅在清廉乡,后往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屠者居之”。刘友竹认为现存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记为明代人复刻,不是宋碑,明代才有的“青莲乡”应为宋代的“清廉乡”。[4]《唐诗纪要》卷八引杨天惠《彰明逸事》:“清廉乡故居,遗地尚在,废为寺,名陇西院,有唐梓州刺史碑,失其名”。陇西院是当时的一个寺庙名,不确定是否源自李白有陇西属籍。如果是这样,则是比青莲乡出现更早的出生地纪念性称谓。杨遂《旧宅记》与杨天惠《彰明逸事》之间相隔近百年,此地都是寺庙。而青莲又是佛教极乐世界之物,唐五代之间,此地是否有青莲之名就不能妄断。
三、唐代、清代时的李白纪念
舒大刚发现一条文字记录与李白去世年龄有关,由此推算其出生时间,再由时间确定李白出生于蜀。[5]这种推算要两个准确的时间,难度较大。如果没有新的证据就只有从这些记载中发现,唐代有关李白出生的文字记录仅有魏颢、李阳冰、范传正、刘全白4条相关记录,[6]1443-1468其余则为推论:
1、魏颢的主要观点是“闻则杰出”
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杨雄,降有陈子昂、李白,皆五百年矣。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魏颢《李翰林集序》)
2、宣州当涂县令李阳冰的主要观点是“世为显著”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李阳冰《草堂集序》)
3、范传正主要观点是“隐者高贵”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啐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4、刘全白主要观点是“才调逸迈”
君名白,广汉人。性倜傥。好纵横术,善赋诗,才调逸迈,往往兴会属词,恐古人之善诗者亦不逮。尤工古歌。少任侠,不事产业,名闻京师。(尚书膳部员外郎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
5、清代吕星垣(1753—1821)在《补唐翰林学士李公墓碑》集中了各种传说[7]
“帝子瞻乌,史题广汉,王孙徙雁,志载江油。生有征祥,诞锡名字。且而玉麟跃溪,赤鲩据腹。夕而金癠绕榻,长庚入怀。灏气应乎岳秀,异人感乎天文。……”
前4条与李白去世时间最近的几人所言,均没有直接说李白出生时间和详细地点,而是说“家于绵”、“广汉”、复姓等等。其中第3条范传正的序是根据谱牒写成,最能说明属籍。裴斐以籍贯不是出生地为由,区分了出身地在广汉郡,而非籍贯陇西。[8]第5条清代碑文认为李白出生的详细地点是江油。此碑文还准确记载了连唐人都不清楚的李白卒于某年某月某日,当为臆断。首句概括了身世与出生的认定的依据是史志书籍。实际上,蜀、广汉、江油、陇西院这些地点是人们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文中提出了李白出生时的祥征:玉麟、赤鲩、金癠、长庚,不记陇西院,不会是他不知道,而是没必要。“灏气应乎岳秀,异人感乎天文”,此处的“岳秀”应是峨眉山,“天文”指长庚星。这样与天、地相对应,才能产生“异人”,而不是一个世俗常人。吕星垣没有更多证据说明李白身世,仅重复唐人观点,更多的是纪念天才的诞生。
吴丹雨认为明代有青莲乡,或宋代有清廉乡,都不能推断唐代就没有一个土名的青莲乡。[9]这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唐代魏颢等都多论为蜀地州郡,而不记载出生于何乡,宋明两代论及乡必然徒增错误。杨遂原文字句虽然不能再现,但他曾访彰明的李白旧宅遗址并作文纪念却是事实。宋代的彰明县
沿革是晋代汉昌,后魏称昌隆县。在唐代先天元年(712年)改昌隆县为昌明县。后唐又改昌明县为彰明县。李白出生在先天元年前,应为唐绵州昌隆县人。宋代赵挼摹冻啥脊沤窦恰分校骸袄畎咨谡妹飨厍嗔纭保砦笾Σ唤鲈谙纾囟际谴砦蟮摹Q钐旎荨墩妹饕菔隆芬怖嗨普庵衷蛹切灾实募锹迹嗍鞘浪琢鞔:笕说母置挥刑拼牟牧衔谰荩匀恢换嵩奖缭铰摇?br />四、从《旧宅记》看纪念内容的转变
与唐代魏颢“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的观点不同,杨遂认为李白为千百年的宗师、楷模,并非出身蜀地的特殊性,而是时代的产物。“而先生以自天才,能神于为文;异人之表,能瑞于当世”,才为天成,异表出自盛世。
在《旧宅记》正文中,杨遂见到李白旧宅的情境:
“岷山之精,上为金星。母乃协梦,先生以生。……诗吟千首,酒饮百船。西浮南泛,夫何系焉!龙饮山前,涪江之涘。先生一去,宅留故里。数变乔木,几迁人世。草蔓荒蹊,棘罗废址。乡人故老,犹话厥美。吁哉先生,不为不遇。命也何如,拂衣自去。蓬莱金阙,昆仑珠树。定往游否,孰知其故?悠悠我思,伤心日暮。”
文中明确说“宅留故里”,是将旧宅置于故里之内,依据旧宅说明李白故里的所在。前有“夫何系焉”,后有“孰知其故”,阐明了李白离开故里四处游荡的坎坷命运,以及因此而使旧宅废弃的人世变迁。李白向往蓬莱金阙仙境,不是寻常的城郭、丘陵、乔木。
杨遂谪任彰明,面对废弃的旧宅,在序文中他感叹“天厚其才而薄其命”是变革者的必然命运:
仆尝论蜀中自昔多出名才士。其尤者,汉则司马长卿、王子渊、扬子云,唐则陈子昂及先生尔!……噫!天厚其才而薄其命乎?若不然,以褒贬圣贤,毁誉今古,主阴者罚之乎?又不然,以才学富多,器识双茂,司命者黜之乎?是乌可知也!抑此数子,千百年后闻其名者,莫不耸慕,宗为楷模,亦可谓拔乎其革者矣。
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仆少览先生之文,每为太息。辛卯岁谪莅斯邑,因暇披莽,挚侣来寻。嗟乎!城郭皆是,丘陵如故,其人已往,其迹空存。辽海玄鹤,尚千载而却归;苍梧白云,竟一去而不返。
列举蜀中才士,说明李白出生蜀地。司马相如、王褒、扬雄、陈子昂都生于蜀中。这可能是沿用了魏颢的观点。
碑文沿用“物是人非”的老路,“天厚其才而薄其命乎?”是主题,但其中的物——涪江、陇西院、戴天山、岷山很具体。宋代两任彰明县令杨遂、杨天惠在991年、1099年的记述一致,内容没有因袭,遗址所在真实可信。虽然刘友竹以《唐李先生旧宅碑记并序》碑文有“青莲乡”而认定此碑为明碑,但不影响理解对杨遂一文的理解。较李姓家世讨论和世俗逸事而言,《旧宅记》记载了废址“宅留故里”,说明故里的存在。至于李白的出生,正文首有:“岷山之精,上为金星。母乃协梦,先生以生”,是将李阳冰的“金星入梦”对应到了蜀地。由于该碑保留唐代人所述李白不凡身世,又指出了涪江、岷山、旧宅遗址等,所以是后人认定李白出生地的重要依据。清廉乡是依廉水定名,今青莲镇在涪江与盘江交汇处,盘江当为廉水,青莲镇即是原清廉乡。
宋代的“清廉乡”,明、清两代始称的“青莲乡”,吕星垣所记的江油,都与唐代蜀中的范围之内。杨遂的纪念除了更详细的旧宅地点,以及唐人述及的高士之德、非凡才情、高贵的身世之外,最大不同就是以命运为主题。“天厚其才而薄其命乎?”,对命运的感叹已经超越了唐代魏颢“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名人式的景仰。杨遂除了对李白才思与作品称赞之外,对李白立事与建功的评价较为客观:“先生所以卷舒无悔吝,趋舍有进退”,不似旁观者的纵酒隐居,也不似李白本人所言的少年任侠。
六、结论
991年杨遂在《旧宅记》中是以出生地来纪念的。1099年杨天惠以《彰明逸事》民间传说进行记载。同时代的赵挘?008-1084)在《成都古今记》中有“李白生于彰明之青莲乡”,为明代杨慎引用,至清代吕星垣时已是江油青莲乡。所有的依据都应是旧宅的所在,而不是某县某乡。期间,最重要的纪念是杨遂《旧宅记》,承接了唐人的众多主题,指出了李白出生的具体地点,又对李白的命运进行了集中评价。虽然李白本人对故土认定较为宽泛,如《宣城杜鹃花》中的巴蜀:“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西方青莲波动的净土才是这位谪仙人的理想归宿。宋代的杂记没有拘泥于清廉乡的局限,记为“青莲乡”,或是李白本意。杨遂以涪江流水、陇西僧院、戴天山读书等情节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思想情感。“其人已往,其迹空存”,契合了李白本人及魏颢等人不记详细地点的做法,又以“岷山之精,上为金星;母乃协梦,先生以生”,道出李白于蜀地出生时的不平凡性。
参考文献:
吴丹雨. 李白旧宅记碑辩正. 四川文物.1991.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