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要:在经历了令世人失语的年代,诗人郑敏将中国古典与西方现代的艺术相结合,用富有张力的诗句承载了那希望与忧虑交织,痛苦与亢奋并存的复杂情感。在将“思想知觉化”的过程中,诗人努力实现诗歌在形式与内容,表现现实与挖掘内心的“平衡”。 她主张诗要在丰富的意象中寓以深刻的哲理, 虽历经数十载,“金黄的稻束”仍“站”在那里静默地“沉思”着,作为一个思想,它光辉同时也照耀着后来的沉思者。
关键词:哲思 意象 沉思 平衡
诗人郑敏善于从日常平凡的,小的事物中引发对生命,对人类命运的关照和思考,将思考凝注在或静或动的意象里,主张诗要有丰富的意象和多样,浓重的色彩,诗要像油画和雕塑。要在丰富的意象中寓以深刻的哲理,而不应是赤裸裸的逻辑推理,这样的诗才能表达浑厚、深沉的思想。所以在她的诗歌里,每个用思想构筑的画面都可谓是一幅静物写生,这物与象凝结着诗人的智慧和深刻的“哲思”,《金黄的稻束》就是这样一首诗歌。
一﹑富有“哲思”的诗美追求
1949年唐湜在《郑敏的静夜里的祈祷》中谈到郑敏的诗及其风格时说:“郑敏的诗仿佛是朵开放在暴风雨前的一刻历史性的平静里的时间之花,时时在微笑里倾听那在她心头流过的思想的音乐,时时任自己的生命化入于一幅画面,一个雕像,或一个意象。让思想流涌出一个个图案,一种默思的象征,一种观念的辩证法,丰富、跳荡,却又显现了一种玄秘的静凝。”她是一个“用清明的数学家的理智来写诗的诗人。……在她的诗中,思想的脉络与感情的肌肉常能很自然和谐地相互应和……她虽常不自觉地沉潜于一片深情,但她的那超然物外的观赏态度,那种哲人的感喟却常跃然而出,歌颂着至高的理性。”《金黄的稻束》是诗人郑敏的知名诗作,诗中,作者将自己融入一幅图画中,虽然不自觉地沉于一片深情,但其凭借至高的理性,使读者和自己陷于“沉思”。意象的重叠和跳跃,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无不流露出诗人的哲思。
二﹑《金黄的稻束》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一) 由“稻束”向“母亲”的艺术性过渡
诗歌的纯度与诗歌中的意象多少是密不可分的,各意象之间连贯性,统一性,和谐性也关乎诗歌的生命力。在《金黄的稻束》中,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主体意象,以“疲倦的母亲”,“皱了的美丽的脸”,“满月”,“树巅”,“远山”,“暮色”和“小河”为辅助意象,意象丰富和谐。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金黄的稻束”不仅或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稻束,更多的是会思考的“稻束”,是诗人的情思在面对“站立”在秋日原野上那泛着金黄的稻束内心情感激荡后的产物。“金黄的稻束”象征着收获,这与传统思维也是契合的。诗人通过“我想起……我看见”的过渡,把秋的收获与其创造者劳动人民的形象联系起来,而作为劳动者,孕育者的“母亲”则是劳动人民形象的典型,“母亲”这一意象自然成为诗人付诸情感,表达敬意的对象。
(二)探索人生价值,深思生存根基
暮色里,苍茫辽阔,“远山”似乎很远,很远,很静默,静地如同油画的底色,衬托出稻束的金黄,圆月的光芒和母亲的苍老。在群山拥围的世界里,一代代人演绎的是与上代相同的人生,母亲老去了,稻束收获了,循环往复,没有止息。
诗人由“稻束”过渡到“母亲”,再到“满月”和“远山”,向人们开拓出一个富有诗意又充满哲思的想象空间。“静默”中,我们可以看到了“稻束”身上的沉重,肩荷着“伟大的疲倦”,在秋天的田野里“低首沉思”。不难看出,诗人对收获的思考中有对我们的栖息之所,生存的根基“大地”的沉思。作为根基的“大地”是一切的产生之地,也是一切必将回归之地,它奉献着,劳累着,最后疲倦了,但它却常常被践踏,被忽略,被遗忘。在丰收,辉煌的日子里,“稻束”和“母亲”没有狂欢,因为她们真的疲倦了,累了。唯有在静默中“沉思”,沉思劳动和收获,沉思生命的价值和人类的命运。
(三)沉思弥补自然生命和现实的缺失,沉思者也被沉思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像“母亲”那样的创造者,有多少像“金黄的稻束”的沉思者。他们无声无息的付出着,支撑着,经历着苦难,但在丰收之日,他们没有狂欢,有的只是静默后的低首沉思,沉思历史的命运,人类地前途,生命的价值。他们用“沉思”代替欢闹,用沉思来延长自己的生命,来弥补自然生命的缺失,既然无法改变现实,那么,就用思索来弥补现实的不足。诗人用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能思考的智慧女性形象”。面对时间的流逝,自然生命的不断消减,历史不过是脚下流去的一条河,这种消逝感与稻束的低首沉思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的车轮不断地向前滚动,而他们,真正创造历史,支撑历史的人,却在静默中沉思,沉思历史的走向,人类的命运。他们既是沉思的主体,也是被沉思的对象,历史不断,他们也将永存,这与卞之琳的《断章》中那对立性使人产生了哲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哲思光芒下的“平衡美”与“思想知觉化”的激荡
因为诗人郑敏学过哲学,所以她的诗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哲思。就如同沉思者既是沉思的主体,同时又是被沉思的对象。她试图用古典意象承载现代情感,力求达到创作上的一种平衡。诗人也努力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为具体可感可知的形象,如将“历史”看作“脚下流去的一条小河”。这是诗歌中意象独创性的一个表现,诗人融合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经验,并对之进行再创造,不再是以往诗歌那样写景,抒情,而是诗人根据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将对宇宙,历史,人生哲理性的思索加以现代性的元素深深熔铸在诗行中。也就是,充分发挥诗人自己的
想象力,创造性,将抽象的概念,深厚的情感寓于可感知的形象中,使“思想知觉化”。诗人利用象征和联想,将理性与感性合为一体。在意象的不断变换中,含蓄表达了对“沉思者”,“母亲”等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与物进行充满哲思的讴歌和赞美。
因为付出,所以收获;因为富有,所以沉重;因为谦卑,所以静默无言,所以选择“沉思”。思想者在沉思着,沉默者在思考着,唯有思想才能胜于劳累,胜于占有,胜于浮华,胜于真实。沉思的万丈光辉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永恒,历久,但弥新。
参考文献:
[1]唐湜《郑敏静夜里的祈祷》,载《新意度集》,三联书店,1990年9月第1版
作者简介:白静(1990-1-),女, 辽宁省凌源市,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