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杜宾的生活》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代表作。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五十六岁的传记作家威廉·杜宾的异化生活。本文试从杜宾过去的生活经历,杜宾的研究以及杜宾所处的美国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造成杜宾异化生活的主要原因作出分析。
关键词:《杜宾的生活》;威廉·杜宾;异化
《杜宾的生活》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代表作。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五十六岁的传记作家威廉·杜宾的异化生活。杜宾与妻子之间因缺乏爱情基础婚姻几近瓦解,与儿女之间关系淡漠形同路人,与朋友之间彼此需要却又规避遮掩。他想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他的写作却因与情人关系的变化时断时续,他为此感到精疲力竭,力不从心。此外,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状况,杜宾又感到惶恐、焦虑、无所适从。这一切都构成了杜宾异化生活的基本旋律。基于此,本文试从如下三个方面对造成杜宾异化生活的主要原因作出分析:
一.杜宾过去的生活经历。可以说,杜宾过去的生活经历对于杜宾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杜宾有着不幸的童年生活。杜宾的父亲查理是一个贫穷的侍者,他一生都在等待着生活可以赶得上他,他到死都在等待,然而却在等待中死去。查理工作严谨、服务周到,虽有着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但从不会像别人那样讨顾客开心以赚取小费,这无疑表现出他压抑自己个性的一面。他生活简朴,要的不多,并逐渐变成了一个严肃的人,也更偏爱封闭孤独的生活。关于母亲汉娜·杜宾,杜宾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是她的疯癫与无助。汉娜在还不到四十岁时因另一个九岁儿子溺水身亡而疯掉了,她因此害怕与外界接触,即使是楼梯上的脚步声也会令她惊恐不已。作为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杜宾会因为母亲的疯癫而感到尴尬,他从不愿被别人看到与母亲在一起。杜宾曾碰巧阻止了母亲的自杀行为,但她仍在四十岁时死于疾病和恐慌。父亲的严肃孤僻,母亲的癫狂离世致使童年的杜宾变得孤独、焦虑、恐惧、敏感,而这种种性格特征也成为杜宾异化生活的最根本因素。
汉娜死后,到了十四岁时,杜宾变得愈加孤独,他讨厌毫无生机的冬天,喜欢在日历上划掉这寒冷的季节,就仿佛划掉他的孤独一样。“二十岁时,杜宾是个半隐居的浪漫青年,生性太主观,但自己放纵于恋爱而聊以自慰,生活在梦想之中,为做非法买卖而伤心,没发生的事儿把他弄得精疲力竭,而他办不到或不敢办的事儿倒发生了。”1 杜宾曾在军队中服务了两年,后又转行做起了律师。在成为传记作家之前,他还曾为报纸写过讣告和书评。三十出头与基蒂结婚后,考虑到他们的经济状况,基蒂又建议杜宾重操律师旧业或改做教师,然而一次偶然,写别人的传记让死人在自己笔下复生的想法令杜宾心花怒放,兴奋不已。于是,杜宾决定执笔书写他人的人生,开始自己的传记写作生涯。在经历了这一切波折和困苦后,不难想象,杜宾急需证明自己,他迫切地希望在传记写作方面有所建树,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当他的写作因受与芬妮性爱关系的影响时断时续时,他感到力不从心,江郎才尽,他内心深处的巨大压力险些将他吞噬。
二.杜宾的研究。对于一名传记作家而言,写作就是生活。在杜宾的笔下很多人都复活了,他还原并创造了他们的生活。总结杜宾过去的创作经历,可以说他是成功的,他曾撰写了《梭罗传》、《林肯传》等多部作品, 约翰逊总统也曾亲自为他颁发了自由勋章以奖励他在传记写作领域的艺术成就。小说开始时,杜宾正着手《劳伦斯传》的创作。然而对于杜宾而言,这并非明智之举,甚至连他的妻子、女儿、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理解,因为杜宾是思想的凡人,而劳伦斯则是肉体的诗人。2 但无论结果怎样,这都会是杜宾的写作乃至他的生活所必须经受的一次重大考验。然而不出所料,“这个出现在作品中的重要作家显然影响了杜宾的思维方式,甚至震撼了他的生活观念。”3 杜宾的谨慎和自持与劳伦斯的偏执和激越产生了剧烈的碰撞,他无可救药地陷入了困惑之中。可偏偏就在此时,一个年轻、性感、充满活力的少女芬妮闯入了杜宾的生活。起初,面对芬妮的大胆引诱,杜宾在犹豫中拒绝了。然而,深受劳伦斯性观念影响的杜宾唯恐自己还未来得及完全享受生命就突然变老或离世,于是他叛离了自己一贯的道德标准,在生活中选择了芬妮做情人,并主动找她幽会。在欢愉的肉体享受中,杜宾压抑已久的情欲得以宣泄,他暗自庆幸自己对劳伦斯的偏爱,同时他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劳伦斯热烈的性观念4。杜宾体内的激情复燃了,芬妮的青春和活力填补了他精神上的空虚,“正因为他获得了这一原动力,他的写作变得异常顺利,一度阻塞的灵感又重新奔涌而来。”5 然而,欲望的满足换来的确是无穷无尽的失落和痛苦:一方面,一旦缺少芬妮的爱情,杜宾的写作会不露声息地戛然而止;另一方面,不得不靠撒谎和欺骗来掩饰自己婚外情的杜宾挣扎徘徊于妻子和情人之间,妻子代表着他过去的写作和生活所依赖的规范与秩序,而情人则象征着他所热望的激情与活力,两者之间他根本找寻不到平衡点,也就更难于割舍。这一切都表明,本想将劳伦斯掌控在自己笔端的杜宾却反过来被劳伦斯击垮了,于是,困惑中杜宾的异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杜宾所处的美国社会环境。小说中,主人公威廉·杜宾一家的经历可以说是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社会现实的缩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动荡、喧嚣,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可谓是美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新左派运动等等事件风起云涌,固有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开始不断地受到冲击。因而,此时的美国社会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然而社会矛盾却空前尖锐,社会中人人自危,人心惶惶。作为一个中年知识分子,杜宾对现代世界道德的自我完善感到失望,对人们的醉生梦死,人与人之间的麻木不仁感到厌恶,他希望过幸福的生活,也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然而,即使是生活在纽约州的一个小镇,现代文明与人的异化也如影随形。杜宾一家因吉拉尔德应征入伍,也成为直接牵涉越南战争的无数个美国家庭之一。越南战争不仅严重制约了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给美国人的思想和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随着战争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认识到战争的谎言和欺骗,反战的呼声在社会上弥散开来,而林
登·约翰逊总统将越战升级的主张,更是使国内的反战浪潮此起彼伏,失落感和危机感充斥着每个人的心。而此时杜宾一家的情形远非如此简单。正如我们所知,吉拉尔德并不像其他青年那样是在政府所谓的“自由民主新边疆”正义大旗的召唤下,怀着报国献身的理想奔赴战场的,他从一开始就对战争充满了恐惧和厌恶。在德国受训期间,他只身逃往瑞典,后又加入苏联克格勃,最后在友人的帮助下逃往巴黎。尽管吉拉尔德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能回国,但他却并不渴望政府的特赦,也极少与家人通信。因此,杜宾不仅仅是因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忧心忡忡,他更因吉拉尔德逃离战争而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他深爱着吉拉尔德,为他的未来担虑,他想帮助他,挽救他,尽做父亲的职责。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因为在战争和政府特赦等重大问题上的分歧,杜宾的爱总得不到回应,他根本无法走进吉拉尔德的内心世界,而杜宾曾获得约翰逊总统所颁发的自由勋章这一事实更是令继子心存芥蒂。于是,杜宾似乎对战争绝望了,对吉拉尔德的未来绝望了。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获知,在杜宾所生活的时代里,水门事件也在杜宾的生活中激起了层层波澜。就个人而言,杜宾更偏爱罗斯福政府,而尼克松政府的一切都不能令他满意。与此同时,杜宾最不能忍受尼克松本人孤僻的性格,这让他很不舒服。因此后来当水门事件爆发时,他“以强烈的兴趣阅读了水门事件的消息。尼克松辞职了。在弹劾总统的过程中,杜宾手里拿着一个袖珍收音机到处漫步。他和芬妮每个晚上遍读了各种报纸,在睡觉前讨论这个事件。”6 从表面上看,杜宾因尼克松的辞职兴奋不已,他仿佛早就预感到了这一天的来临并从这一事件中获得了无限的满足感。然而,事实上,兴奋之余,杜宾对水门事件的热切关注恰巧证明了他内心深处的惶恐与焦虑。在杜宾看来,尼克松政府本就热衷于谎言与欺骗,因而水门事件根本不足为奇,也绝非偶然, 它只不过是政府对权利和威信的又一次滥用,是前所未有的企图暗中破坏政治制度的行为。水门事件的终结、尼克松政府的倒台并不会为即将上演的种种政治纷争画上句号,越来越多的阴谋和丑闻还将逐渐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之下,各种政治势力还将继续抗衡。于是,恍惚中,杜宾梦到一个自称是理查德·尼克松的相貌丑陋的男人对自己穷追不舍,他愿意提供一笔数目可观的费用让杜宾为他写一部像《林肯传》一样成功的传记。这个丑陋的男人形象无疑代表了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的混乱与无序,它们像恶魔一样时刻缠绕着杜宾,他无法躲闪,无处躲藏,只能安于现状,在困惑与失落中挣扎着生活下去。
注释:
1. 贝纳德·马拉默德著, 杨仁敬等译. 杜宾的生活. 外国文学研究, 1992(2):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