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第1篇: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渗透分析
生态美学指的是研究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科学。它主要研究的是三者之间的共生美、平衡美以及将三者联合起来发展的美学价值所在。将生态美学观纳入初中生物教学体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观。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态美学的意义
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类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对自然资源进行不断的探索开发与索取,导致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甚至赶不上自然资源被破坏的速度。而生态美学观要求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初中阶段是学生正式学习和认识生物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将生态美学观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环境保护之上,更好地解决生态问题。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教学内容
1.生物的形式美
自然界中生物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生物的外表和生理机制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在学习生物、接触生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生物的外在感觉它们独特的魅力。比如说,在学习《形形色色的生物》这一课的时候,通过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生物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外在美。如,为了保护自己善于伪装的枯叶蝶、美丽的小蜻蜓等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魅力。其次,生物的生理机制之美,主要表现在生物吸收营养和能量等方面,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冬眠等,都是生物生理机制美的一种表现方式。
2.生物群体的和谐美
生态系统只有和谐稳定地发展,才能使自然环境和谐地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对自然环境将有极大的影响,如云南滇池的水葫芦、美国的鹿与狼的故事等,都是由于生态不平衡引起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美学观中生物群体的和谐之美。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渗透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态美学观的认识
生态美学观是一种感性认识,它注重的是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生物教学是一门离不开实验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生物实验将生态美学观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比如,教师在讲解了《光合作用》这一节的知识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己通过一些对比性实验去探究光对植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自然界的生物所具有的生态之美,加深学生对生态美学观的认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渗透生态美学观
多媒體教学技术是当前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图片、文字、声音、形象等方式将教学内容较为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知识也离不开多媒体教学,如上文所述,教师在讲解《形形色色的生物》之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生物的图片和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比起教师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知识讲解,显然更能达到教学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渗透生态美学观。
3.引用古代诗词陶冶情操,渗透生态美学观
我国古代的诗词,虽然看起来与生物学习毫无关联,但是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往往会在无意识中将生物知识渗透在诗歌里面。并且,古诗词中描绘的景物大多都较为优美,有些诗歌还寓情于景。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一些古诗词引用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既可以令学生充分地理解生态美学观,又可以带动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如,教师在讲到与时令有关的生态变化知识时,就可以引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使学生感受到生态变化之美。
总的来说,将生态美学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使学生对生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在学生学习生物之初,渗透生态美学观,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承担起未来社会保护环境的责任。
作者:赵雪
第2篇: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生态美学探讨
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中,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对人破坏自然规律、浪费自然资源、主张自然环境的权利。可以说人是自然中一物,应与自然共存亡,可见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并思考人类在世界中、自然中的位置,进而帮助我们人类找到正确的位置,在恰当的位置做好自身应该做的事情,这便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核心。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中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1.生态学中的内涵
在西方各种生态理论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很关键的理论,它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出现的力图用马克主义观点分析解决生态危机的渠道,并重新构建和补充马克思主义,试图超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高兹、莱斯和阿格尔等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提出,资本主义过渡生产和消费不但会导致人的异化,而且还会出现生态危机;延缓生态危机,并试图将其取代经济危机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主要危机。所以,应运用小规模的技术来代替集中的大规模技术,促使生产过程具有民主化和分散化等特性;构建出稳态的、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探索出能够解决生态危机的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2.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共同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了批判,此种批判与全球化问题有效融合,开阔了人们的知识视野;进一步系统化了生态主义构想,并开始回到马克思主义构想中,使其成为了对现代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派别;但很多人都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了西方马克主义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提出,在以前人们并未在经济活动中融入生态学,认为二者不存在联系,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将生态学视为经济学中的分支。高兹有言:直至后来经济活动破坏了社会环境,并这样对经济活动有了威胁后,生态学才开始从经济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生态学开始对外在限制进行了关注,经济活动的进行应遵循这些限制,以防止产生违反目标的结果。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还提出,只是从生产或者经济活动层次上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将生态学看作是独立的经济学,还不能满足人们对这门学科的需求。由于生态学具备一种不同的理性,它使我们了解经济活动效能并不是全方面的,其是有限度的,在超出规定的限度后,试图克服比较匮乏的经济上的努力出现了难以克服的匮乏。但结果是很消极的:生产造成的破坏远远要比它的创造能力强。在经济活动对最原始的生态圈平衡破坏后,或者对不能再生的资源破坏后,便会出现这种“反生产性”现象。但想要解决这些现象的存在,人们就要打破经济学中的限制,探索出与经济理性不同形式的生态理性。在生态学中需要做的便是向我们解释清楚怎样在物质生產界限中缩减,并不是在物质生产中增长,对贫困和疾病科学应付,对工业文明中的死结与梗阻有效应付。它表明出保护资源资远比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更有效、更具有生产性。但想要使生态学能够担负起这一使命,就要构建起生态学与政治学二者的关系,揭示出在生态问题中所蕴含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唯有做到这样,才能进一步展示出现代资本主义和反对技术法西斯主义的作用。高兹曾经讲过:“生态学是一门纯粹的学科,它并不代表着要抵制技术法西斯主义的解决措施。抵制技术法西斯主义并不是在理解自然平衡的科学,而是在政治与文化视角上所进行的选择。
二、从马克思主义视角上分析生态美学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不但反对将政治生态学看作是政治学中的一个分支,而且也反对将政治学理解成为生态学的分支。高兹表示,前者只是狭隘的掌握生态学原有含义,并未对政治学增加任何一项新内涵,其实质是想将资本主义从破坏生态自我的趋势中拯救出的“环境主义”;而后者却扩大了“生态学”对于政治学的影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人与自然间的新陈代谢看作为生态学与政治学间的有效联系,并将其自身对象领域实际融合。此种新陈代谢,从自然领域上来讲,是由支配物质过程自然规律支配的;从社会领域上来讲,是由支配劳动分与分配财务的规范化实施支配。第一个因素归结为生态学方面上;第二个因素归结政治学方面上。同时高兹还指出,政治生态学作为一门政治学,注重剖析对人的剥削关系,但作为一门政治生态学,它则是更为普遍的对自然的盘剥,在此背景下对人的剥削关系进行剖析,也可以说政治生态学不但是在批判人的剥削关系,而且还是以批判自然为着力点。可见,无论是政治生态美学,还是生态美学,其关注点都是在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上。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指出:此种政治生态学的观点其很大程度来源于马克思有关于人与自然的社会理论,也就是人与自然的新陈代谢理论,其理论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就是在生产中,人与自然间交换物质与能量;第二个范畴支配着人与自然新陈代谢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政治生态学的基本框架。但它又指出,只是有这两个范畴还很难构成政治生态学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引入其他范畴来完善政治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所以,人与自然间的对立只是表面的,人的制度与社会的物质都是归属于自然的。自然以此两种方式融入社会领域中,并对社会规定和限制。所以,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引入第三个范畴:生产条件范畴,也就是从自然方面对人与非人的自然限制支撑起来的新陈代谢范畴,此范畴是在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此为基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还提出“资本主义中的第二重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间的冲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与资本主义是与危机体系相符的解释,集中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合力因素上。所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认为,从实际上来讲,生态问题就是社会与政治问题。所以,遵循资本主义中的“生产逻辑”,可见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主要目标或者关注方向并不是怎样使劳动更加愉快、令人满意,也不是如何促使生产与自然协调。其主要关注目标是花最少的成本能够生产出巨大的价值。可见,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追求经济利润是其主要目标。这样就无法避免的出现污染环境、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也会充分运用科学技术,采用一系列措施来处理这些生态问题,但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些措施还是遵循资本主义中的“生产逻辑”来实施的。这样既很难从实际上解决所出现的问题,而且还加重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所以,想要完善的解决好生态问题,首先要做的便是对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进行废除。换言之,生态运动需要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积极面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指出:“生态运动必须要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积极面对”。在生态运动中,不但包括人与自然间的斗争,还包括人与人间的斗争,斗争的关注点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想要在治理和解决生态问题中谋取私利。
三、在生态美学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生态美学学者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观点,自然而然就不会被看作为征服竞争者的资源,而是将其看作为和谐社会中一部分,并有着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一项事物。在人与自然这一关系中,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人员,“荒野”也并不是丑陋的,也可能是有损于人类发展和存在的,无论是在普通意义上,还是在美学意义上,其都是值得人们称赞的。卡尔森曾经提出,所有原始的自然必然是美的,只要是没有被我们人类所接触或者毁坏的自然都具有一定的美学属性。如:自然精致、统一和优美等,而不是平淡的、无生机的、呆滞的等。生态美学并不是优美主义者,注重的不是自然中属于优美精致的内容,而关注点在于自然中由生态学与进化理论中揭示概念性的内容,它包含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本土性等内容。即便是在平常的自然环境中也有类似的特征,如在分析一个沼泽中,从形式上来讲,此片沼泽有可能是被废弃的,但从有机体间生态关系考虑时,简单来讲,就是将眼前这片沼泽看作为沙丘鹤栖身之地,并对它进行欣赏时,当我们意识和认识到这些鸟儿都是从遥远的地质年代来的,或者我们了解到沼泽中各有机体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时,沼泽就会变成一个很美好的事物。反之,从表面上来讲是非常吸引人的,但却不是来源本土的动物或者植物,由于它们在闯入破坏了自然间的平衡,对于这样的动物或者植物,我们也应抱有宽容之心来看待它们。在“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中,都对感觉经验的表层直接传统。生态的土地审美学与浪漫主义的风景美学对比而言,后者无疑是肤浅的、无意义的。众所周知,生态批判归属于文化批评中,它超越了种族、性别、年龄等限制,它将自然看作为社会心理的构建,在剖析自然和文化关系时具有浓郁的后现代文化色彩,但此色彩中含有浓郁的批判韵味。众所周知,生态批判是在解构人类中心,与解构男权中心主义的批判女性主义、批判后殖民、批判白人中心主义等有着同样的意义,都是在宣战逻各斯中心主义。在生態批判中,不但有文学这一门学科,而且还有其他几门学科,如:历史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在多种学科的存在下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视野。
四、在生态美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意义
1.人是自然中的一体
从多方面上来讲,应从具体文献上来考察和分析马克思对人的论述,以《18料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献为例,其中写道: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并且是一种有生命、有活力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既具有生命力和自然力,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一种才能,将会作为一种欲望在人类身上出现。另外,人作为肉体的、对象性和自然的存在物,与动物和植物相同,是受约束的、受限制的以一种存在物,虽然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存在物,但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下,人类也有其自身的无奈。可见,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从广义上来讲,人便是自然界中一部分,它就是要与自然共生共死。但人的本质属性毕竟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类作为所有社会关系的综合,在人的所有属性,自然属性占据榜首,其他属性统一的表现为社会实践性。可以说社会是人与自然界完成了统一的人道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恩格斯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拓展,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要面对的整个自然界都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体系,也就是所有物体都在无时无刻不联系的整体,也就是各种物体间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总和,在这里提到的物体,就是指全部的物体存在,这些物体间是相互联系、密切融合的,也可以说它们互相间是有作用的,也正是在这种作用下出现了运动。”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上,对大自然的神奇性、神秘性进行了阐述,还认识了自然现象中很多不可认识性,也可以说深程度体验了大自然的魅力。
2.以“美的规律”来对待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讲述到人的生产与动植物生产是有区别的,他提出:人与动物都进行了生产活动。动物也为自身的生活创营造住所,如:蜘蛛、蜜蜂等。但动物只是在生产它自身或者幼仔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动物的生产是不全面的;但人的生产却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肉体需要下,才进行生产,而人不是在肉体需要的情况下,也会生产,并且不在这种支配范围内才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动物只是负责生产自身,但人类却不仅仅局限在自身,人类则是自由的、充分的对待自身的产品。动物只结合自身属于哪一个种的尺度来建造,而人类却懂得使用任何一个尺寸来实施生产,并且还能够在某一对象上运用内在尺度。所以,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造,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也是遵循美德规律来构造”,这其中便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美学观。动物只负责生产自身,而人能够随意的对待自身生产的产品。动物只是遵循它所属的种的尺度和实际需要来建造,但人却懂得遵循某种尺度来展开生产,并也懂得怎样将内在尺度运用在实际对象上。所以,人也是结合美的规律进行建造的。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中提出的“人也是遵循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一规律中,包括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观。所谓“美的规律”便是自然规律和人的规律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中提出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也就是自然界中所有动物与植物的实际需求,“美的规律”也就是人特有的超越了狭隘物种肉体所需求的一种自由性、全面性和意识性,但这种有计划、有意识的特性需要在承认自然界所需的物质基础上,这便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3.扬弃“异化”促进大自然与人和谐发展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包含着“异化”的含义,其指的是主体在发展一定阶段后,分裂出其对立面,演变成为外在异已的一种力量。“异已”反映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劳动与劳动产品间的对立等。正如马克思所言:“异化劳动使人们的身体和他之外的社会世界,他的精神本质与人的本质易同化。但扬弃“异化”可以说是人与自然的稳定协调发展。马克思曾经多次指出在工业的发展下严重污染了自然界,他表明:“当工业前进了一步,就会在这个领域内划出去了一块新的领域。鱼的本质在于水。河鱼的本质在于河水,但这条河在受到工业支配后,一旦它被污染或者被其他废料污染,一旦河水被污染了,或者河水被排出去了,就会威胁着鱼的正常生存,这条河也并不是鱼的“本质”了,这条河也已经不能是鱼的生存地。马克思之处,正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形式下,否定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梳离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压抑了人的审美情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间的对立,人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马克思提出了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构建人与自然稳定协调发展的美好理想。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矛盾便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里,齐泽克为我们深入的分析和讲解了此矛盾,他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是我们永远都不能解决的矛盾,这对矛盾在我国历史长河的发展是永远存在的,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得不实施更大扩张,从而更大力度破坏自然。资本主义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不得不对这所有的界限进行破坏,将全部自然物变化成为了生产资料。就这样自然环境成为了生产的主要场所,原本生机盎然的自然成为了毫无生气的物质对象。资本主义中蕴藏着巨大的危机,不但其自身有很大的危机,自然环境也有着很大的危机,同时,它想要存在下去,还必须要依赖于这样的危机。
5.景观社会与商品社会的区别
在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中,蕴含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最原始形态。他不但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的破坏性,而且也深入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导致“物化”。同时卢卡奇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总体,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抽象了物体,物体在实际演变中出现了分离,在分离后成为了对象,原本在一个整体世界中存在的物,现在分离成为了可计算的对象。与之相关的抽象还在主体中存在,主体不但与他的世界相分离,而且也与他的社会相分离,进而得出主体的精神世界是分离的。从某方面上来讲,卢卡奇所提出的“总体性”思维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起到了开创的作用。同时西方很多学者和专家从多方面上入手恢复总体性,从根本上对资本主义文化对控制和支配人与自然进行了批判。在《物化与阶级意识》里,卢卡奇以“物化”为核心,深刻的批判了组织化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在全面推广福特流水线下,日益削弱了个人的自主性,流水线上的工人只需要一只手或者一条腿就能够做好自身的工作。但在实施泰罗制下,从批判的意义上是将碎片化的人融合为“机器人”的具体过程。在分析劳动过程下,此种合理化、科学的机械在工人的“灵魂”中推行,甚至他的心理特性與其实际人格是互相分离的,与此种人格相对立的客体化,以便可以在科学的专门系统中融入,并在此融入计算的概念中。此种物化心灵深处的方式,丧失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为了对此二律背反进行解决,出现了黑格尔哲学。在卢卡奇眼中,这是对于社会历史碎片化时代下对整体性生活出现的幻觉,此种幻觉补充了原子式社会。
德博在对境遇主义开创中,与古典马克思主义不同。同时与传统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也有不同,境遇主义者注重社会再生产中消费与媒介的出现,马克思重点阐述了工人实际劳作中的基础上,境遇主义者关注城市与社会间的关系,重视消费、传媒。在《景观社会》中提出:“在现代生产条件独占鳌头的社会文化中,全部的生活都将自身表现为无线积累景观。”可以说景观时代已经慢慢向我们走来,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生产中的统治已经让位于消费者的支配作用。景观社会、马克思、卢卡奇等所研究的商品社会中又有一些尤为关键的差异。在商品社会中,物是主要统治者对个人生存方式和人们间的关系进行物化,虽然生产商品最终目的为了实现交换,但我们应该明确到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要比交换更为重要。但在景观社会里,交换价值通过全面支配使用价值,为自身创作了运作条件,使用价值已毫无作用了。在商品社会中,商品和物被分解成为使用与交换价值;在景观社会中,物被分解成为现实和意象,景观社会便是一种意象的社会。在卢卡奇眼里,即便是物化统治着所有的一切,但物确实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着;但在景观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便是物的虚像,就像广告中提出的物的意象,至于真实存在的物是否与广告中所讲的相同,这不是主要问题了。在马克思的世界中,在普遍交换了商品后,人们受到了抽象统治,理性抽象便成为了认识世界的中介。在卢卡奇眼中,在社会分工中,个体被分割成若干个小个体,这些小个体孤独的存在着,产生了主体的神话、个人的自由等,市场经济中所含有的拜物教意识就是在表现此种幻觉。在德邦的严重,分析的逻辑更加深入人心:在商品社会里,人们所创造的商品对人进行统治,形成了一种物化意识,但人们则利用创造的意象来对人们进行统治;如果物能够对人的统治进行觉察,那么就能够自身创造意象。德博对卢卡奇分析商品生产的思路进行了沿袭,认为景观社会中意象负责统治着所有一切;在生产商品中,幻觉支配也是必然的,并是完成生产商品的主要形式。在景观社会中,由于意象的作用,消费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层面上,而是在被意象激发中,所出现的满足,是在表达一种多元生活方式的景观形式。德博与卢卡奇二者是一样的,都强调了革命性理论的作用,在革命实践中否定了景观社会的总体性。“景观社会”中对所有存在的实际价值进行了抽空了,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意象,那么显然自然也就成为了意象,就更加缺乏社会价值、空洞无内容了,这正是德博反对的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怎样才能构建起和谐的、稳定的社会?从生态美学角度上来讲,就需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共生、景观消费主义的泛滥这两个问题。如果消费成为了生活中的本质,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怎样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和谐的、有序的社会,显然,这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重要的一方面,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解决生态问题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融入美的艺术来正确看待和分析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发展、实现美学艺术与生态环境的相统一,达到更科学、更完善结构的同时,实现令人满意的生态效益。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始终如一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与自然观结合的理念,在社会实践生产过程中引入生态美学概念,在艺术实践中关心生态环境,这对于完善我国生态美学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唯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的加强美丽中国建设力度。
作者:穆伟
第3篇:将生态美学观植入初中生物教学之中
国家的未来取决于现代的中学生,而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未来则取决于现代中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该将生态美学观念自然地植入到课堂,让学生能够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态环境,激励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环境的重要性,进而树立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1.强调生态美学提出的重要性
教师不能单单的在生物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生态美学这一观念,只让学生粗略的了解生态美学的概念,而是要侧重强调提出这一观念的背景,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人们为什么要重视生态美学等,否则就使生态美学的学习失去根本的意义。因为,学生只有深入了解这些相关信息之后,才能形成合理的判断,才能理解生态美学对于环境的发展和保护十分重要。
比如,在生物课上,教师在讲解与植物有关的课程时,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植物的信息和图片,让学生在了解植物生长环境和习性的同时,让他们通过学习知道环境的变迁对物种的影响。此时教师可以将稀有物种引入到课堂中,通过举例说明,引起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例如野生的人参,我们都知道人参是东北三宝,野生人参的药效明显优于人工栽培的人参,但现实是,由于人类的过分采摘和对野生人参生长环境的破坏,纯正的野山参已经为数不多了。还有就是见证了第四纪冰川时代的银杉,因为它饱经沧桑而被誉为植物化石,足见其何等珍贵,但现如今只有一株存活于世。这些植物同我们共同生存在同一环境中,但是由于人们的野蛮开采,乱砍乱伐,使这些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造成植物资源的锐减。虽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采取一定措施进行补救,但是效果不尽人意。通过这样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生态美学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树立生态美学观
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态美学的重要性还不够,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美学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在正确的生态美学观的指引下,将所学的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是可以影响生态环境变化方向的,让他们清楚的明白知识的力量。
比如,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讲授植物无性繁殖一课时,可以在生活中实践一下,对比嫁接葡萄与不嫁接葡萄的生长状况,通过观察两株葡萄的实际生长情况,生动的理解无性繁殖这一生存方式;再通过对比两株葡萄的果实,让学生知道到嫁接葡萄籽粒大而饱、味道甜美,这样一来,学生会认识到这一自然的生存方式,会让学生感知知识可以改变生态。在此例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香蕉的例子,告诉学生原始的野生香蕉是有核的,虽然有繁殖能力,但是味道不佳,而现今无籽,味道香甜的香蕉是经过杂交改良才繁育出的新品种,可是现在的香蕉不具备繁殖能力,如果想继续生存,就离不开野生的香蕉树,所以,如果现在没有存活的野香蕉树,那么不久的将来,香蕉可能就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通过引征这样的一个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对生物技术的片面认识会引起对生态美学的负面影响。相反,只有真正掌握知识,正确运用知识,才能做到保护环境。教师正确利用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建立正确的生态美学观需要联系实际所学,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态美学观。
3.加强学生推广生态美学的意识
学生在认知和建立生态美学观以后,教师要在教学实际中激励学生探求知识,加强推广生态美学的意识,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和实际行为去影响周围的人,宣传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帮助其他人树立生态美学观。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的绿化状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附近的公园,学生可以发现,由于人们缺乏生态美学观和环保意识,使得绿化现状差强人意,环境遭到破坏。公园中一些不文明行为更是屡见不鲜,比如:践踏草坪、攀折花草树木等。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结果,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可以做什么,怎么才能将生态美学观念传达给每一个人?这样一来,学生会认识到生态美学观关乎环境保护,它不仅仅是个人观念,是需要宣传和推广的。
4.课堂中模拟不同生态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观念,所以应当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生态美学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或模拟贴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加深学习印象。比如在講解种子和种子的萌发时,教师可以准备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通过演示观察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结构上的区别,然后模拟种子萌发的条件,将种子种在花盆中,在适宜温度下、配合充足的阳光、给予水分,让学生观察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这样学生能够在模拟教学中感受到大自然地奇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模拟的特定的环境中感受到生态美。
总而言之,注重生态美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和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生态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探索美、发现美、保护美,让学生走进自然,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
作者:陈玉霞
第4篇:海德格尔生态美学研究综述
一、海德格尔思想中的生态问题
海德格尔的思想中涉及许多的生态问题。“此在的基础存在论”多存在于其早期学术思想中,海德格尔在其著作中提出了“除了其他存在的可能性之外还能够发问存在的存在者”这种追问,他认为在存在的本质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世界中的存在”。因此,在他的世界里,对“世界这样的东西的领会以及对在世界之内可通达的存在者的存在的领会”十分常见。所以在其生态思想中,海德格尔利用多种追问方式,让存在成为可能。
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中,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成为可能。海德格尔提出了“Ereignis”这个概念。海德格尔认为,在存在与时间中,Ereignis讓时间成为一种可能。而“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联系是必然的,他们彼此在彼此中存在,成为一种整体。存在与时间交互规定着,存在者的存在在场把时间定为四维(包括本真的时间,而时间让存在者之存在自行澄明)。
二、技术的本性对物的规定
海德格尔认为“物”应该成为西方哲学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1949年12月1日,以‘察看存在者的东西’为题,海德格尔作了如下四个报告:事物,座架,危险,转折。其中第一个报告努力探讨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事物的自身存在,其余的报告探讨了新时代技术中的问题。因此,对事物的特性和独立性的思考必不可少地属于海德格尔对新时代技术的探讨,我们也不可忽视。”
在《物》一文中,海德格尔把“世界”解说为天地神人之纯一的“居有着的映射游戏”。“居有”(Ereigen)是生成的动词,意味着艺术所创建的一个“世界”乃是此在本己性(eigen)的发生。世界中“天地神人四方”以各自的方式反映自身而进入本己之中。由此可见,这种审美意识就是一种不受干扰和控制的前存在的生态意识,它通过此在之本己的生命体验得到此在对世界四方的领会和保存。
海德格尔自己也指出:“对物之物性的各种解释在西方思想进程中起着支配作用,它们早已成为不言自明的了,今天还在日常中使用。”在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物”的问题就格外关注了,他在《物的追问》提出“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物”是作为标题出现的。海德格尔“存在”“时间”以及对许多的艺术品的论述中探讨了“物”(Ding)。对海德格尔来说,“物”其实就是“物”“物性”“器具”“物化”“存在”等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物应该是纯然的物,即不受人的任何干扰的物。”这种解释也最终表现对物的一种扰乱。在对物的解构过程中,“对物之为物的追问,应该从物为什么存在的角度来发问,即:当我们追问,物为什么成为某物呢?对此,我们应沿着这一个方向去追问:物为什么会存在呢?以至于我们接着问这样一个问题:某物为什么作为某物而存在呢?”海德格尔认为:“在这样一个发问方向中,我们人类是首先在使用某物的过程中接触到某物,也只有在这样一个被人所使用的过程中,某物由于进入人们的视野中从而具有了存在。物的这种存在样式就是它的器具性存在。”
三、从世界向大地的诗意回归
在后期,海德格尔认为居住问题取代了“存在与时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必须诗意地栖居才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必须回归于大地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为诗意的可能。
海德格尔认为:“倘若人的无家可归状态就在于人还根本没有把真正的栖居困境当作困境来思考。一旦人去思考无家可归的状态,她就已经不再是什么不幸了。”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他对这一时代困境的回应。
海德格尔说:“大地是一切涌现者的返身隐匿之所,并且是作为这样一种涌现,把一切涌现者返身隐匿起来”。在凡·高的画作中,鞋子与大地进行着亲密接触,而大地对于鞋子的召唤让鞋子成为大地的可能。这种可能让栖居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并成为一种心灵的“澄明”。
作者:涂振海
第5篇:探析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生态美学观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在其不断自我批判的过程中,主张打破成规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深受当时年轻一代的喜爱。然而工业社会的繁荣,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肆意践踏,使得人们开始反思自我,在这种大环境下生态美学应运而生。而当这种哲学思想的发展反映到艺术设计领域时,研究后现代主义设计如何与生态美学观结合,将对我们树立新的设计观有所帮助。
自然生态视野下的后现代主义设计
1.发展中的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与当时西方社会现实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和繁荣,工业化的生产替代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变,都使得人们脱离过去战争时代麻木地祈求生存的状况,被禁锢的思想得到了释放,他们渴望寻找各自的表现方式,在这种思想环境中,单调冷漠,无过多装饰的现代主义设计已渐渐地不被人们所喜爱。而随着现代主义设计对于机器的崇拜,忽略人性的感悟,导致其走向工具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歧途,也就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出现提供了反理性,反主体性的逻辑起点。
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生态理念探索
关于生态美学,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二十世纪中期产生于后现代主义思想逐渐成熟的大环境下,并继承和发展其多元共生的思维主张。在生态美学理论中,对其思维方式与审美对象的辨析是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生态审美是对传统审美的一种突破和超越,前者摒弃了基于人与世界主客二分的传统审美方式,转而展开一种全新的人与世界交融的审美模式。它研究的基本范畴是生态存在美,它强调的是打破传统的“非生态审美”的学术思想,而将“存在”扩大到“人—自然—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之中。基于这种非传统的审美理念,后现代主义设计重置了它原有的设计原则,即从关注人与物的关系开始转向关注人与自然环境及环境自身的存在问题。由此,后现代主义设计衍生出更符合现状的“生态设计”设计理念,这也是后现代设计与时俱进的尝试。
后现代主义设计与生态美学观
1.后现代主义的生态美学思考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学工作者也渐渐开始参与有关生态问题的探讨。德国美学学者格尔诺特·伯姆就提出了“生态自然美学观”。它不同于黑格尔美学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相反地它主张从审美的维度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普通感性学为基点,将人自身的感觉经验尺度置于其理论的核心地位。与阿诺德的环境美学相比,它们倒是都认同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统一的。只是生态自然美学观更加重视身体的经验感觉,关注环境中人的感受状况。伯姆认为,人只有在身体感觉或由特定对象引起的情感震颤时刻,才意识到这个身体是自己的。就比如“我很开心”,在这个状态下外界环境引起了“我”的情感变化,并将“开心”视作一种自身的身体状态,进而体验到“自我”的存在。由此及彼,伯姆在“人与自然交融”的后现代语境下指出:“人的身体是所谓环境问题的核心”,它决定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走向。这种研究方法又是以一种区别于传统自然美学的方式展开:无论是对作为内在自然的“身体”,还是对以“气氛”面貌呈现的外在自然环境的分析,伯姆都强调和突出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联系与整体感知的作用。
2.后现代主义设计有关生态美学的设计发展——生态设计
设计是复杂关系中的综合性创造。被重新定义的以人为本的生态设计解决的不仅仅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还包含了人与物、自然、社会甚至是科学与宗教的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就是以“真—善—美”为特点,形成具有诗意的伦理关系。因此,处理好这各中关系就是生态设计首先解决的问题,这也就为它的设计思想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渊源。同时,设计本就是一种“人的行为”,那如何将这“人的行为”以最自然的方式存在,这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里,笔者认为生态设计不应该单单地只站在人类的角度思考,还应更多地跳出“人”的范围,以一种局外人的方式看待设计的整体性即设计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设计的出现,应该为那种固有的,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设计模式注入新的血液。同时,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态度也应是辩证的。因为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下学术界主流思想之一,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性。它的创始人怀特海、格里芬等都是神学者,受其影响,后现代主义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宗教意味。而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生态设计是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一个分支,那么它在前进发展中就其原有的人情个性化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审美含义,提倡一种简约环保的设计风格,是宏观意义上的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它的设计原理是建立一种相似性的自然,对于设计环境不是去重造,而是去改造,并让生态性,人文性,审美性得以统一,让生态美学理论与实践得以结合。就如同海德格尔在他的“存在论”中提到的矗立在巨岩中的神殿,包含着神的形象,可一旦当其被安放在博物馆中,这种“生态存在”之美将不复存在。这样来看,生态设计是传承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
总结
后现代主义设计在生态美学多元共生的观念下,试图通过设计活动,从深层次上探索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致力于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生态美学观应是一种站在全新的生态审美价值观念的视角下,力图构建一种设计与其他生态体系元素之间和谐共生的观念。
作者:陈蕾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257.html下一篇:关于蕾丝材质的服饰美学思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