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第1篇:广西传统建筑的生态美学内涵
一、引言
广西传统建筑由于其居民构成的复杂性、文化来源及形态的多元性、特殊的生态环境、文化因素与生态环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特殊审美心理等因素,蕴涵丰富而复杂的生态美学成分。从历史的纵向维度看,广西建筑数千年来一直体现着人们依附自然、借助自然、丰富自然、和融自然的生态审美理念。比如,从纯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到仍然能够窥探出干栏痕迹的砖木结构的庭院式建筑,可以清晰地看到广西民族与传统建筑关系密切的生态审美理念的嬗变过程。从横向维度看,大多数广西建筑融合了中原建筑的厚重和江南建筑的清丽而形成灵巧秀美风格,而这样的灵巧秀美仍然富有依附自然、借助自然、丰富自然及和融自然的内涵。比如,即使是高墙大院仍然不失婉约清秀,家族建筑连片却又局部自成体系。在特殊的生境中,广西传统建筑的审美观念经历了从功用到合自然合目的,再到与生态发展规律自觉和融的过程。我们试图从广西传统建筑的建筑理念、建筑材料、构建方式和建筑形态等方面入手,探讨其生态美学内涵,有助于保持和优化生态和谐理念,有助于塑造和提升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生态建设意识,从而提升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大自然的存在和生成品质。
二、特殊生境中的审美心理特质
广西是一个多山地少平畴的省份,而且山高岭大,蜿蜒无极。站在广西任一个地方,可以说是无望不山,无山不峻。崇山峻岭构成广西这方土地的整体骨架。广西河川纵横,而且大多源远流长,水量丰沛。九曲回旋于高山深谷中的溪流漱涧拍岸,浪奔波涌;一脉徜徉于平畴沃野里的大川清澈明丽,娴雅静淑。涓流巨川布局了广西这方土地的如网血脉。综观广西,大多数山岭土层深厚、涵水性好,加上气候湿热、雨量充沛,因而植被丰茂,一年四季满眼皆绿。沃土茂林敷成广西这方热土的温润肌肤。广西生态环境可以概括为:山峻、谷幽、林丰、草茂、潭深、水清。他处也有山,然而不若广西之山奇特秀美;他处亦有水,然而不如广西之水清幽明丽;他处也有林,然而远逊广西的葱茏蓊郁;他处也有山水相依,然而远不若广西山水聚散适宜,形神相得。广西山水中的这些要素成为其生态环境中的主旋律。
广西民族的审美心理图象,几乎无不打上广西独特的山水烙印;其审美心理构成要素,也几乎与广西的山水草木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色彩。尤其是建筑审美心理,就有很多来源于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是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相融、共生的产物。广西民族源于这种特殊生境的审美心理特质,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
一是神化自然山水,经常不自觉地赋予自然山水以超自然力。认为万物有灵,赋予世界万物以超自然力然后膜拜之,这在全世界并不鲜见。但在广西,这种心理更为强烈、独特、普遍而且持久。因为广西是处皆山,有山多峻且险;无处不水,凡水皆急且深。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往往成天跟山、水打交道,许多地方一年中几乎有半年是挥刀弄斧,难以预料的灾难随时都会发生;另外,许多人的房屋就建筑在山上、水边,即使不出门,有时候山崩、地陷、树倒、水淹,顷刻间也会有灭顶之灾。因此,人们对山水生出畏惧之心,也在情理之中。岭南深广之地,是处皆瘴疠之气和虫蛇之物。在缺医少药、科学知识未发达普及的时代,人们为此丧命的极为多见。所以,广西民族之于山、水、刀、斧、虫、蛇等物的禁忌特别繁多,甚至于清早起床、出门干活等都不苟言语,生怕触犯禁忌而招来意外伤害。广西人离不开山水,但他们对山水的祈求之心和畏惧之情,往往非广西人而难以理解。到后来,这种神化自然山水的情感受堪舆玄学影响,广西民族更是充分地激发丰富的想象力,根据山形水势演绎出无数的风水神话。
二是人化自然山水,视自然山水草木为平等的、可以互通情感的伙伴,赋予山川草木土石以人格。人们往往将主体对于山水草木及其他万物的依赖、亲善、畏惧之情转移到客体身上,以客体为情感丰富的载体,这一载体能够与人的各种秉性和作为合为一体形成某种具有超自然力的场,从而对人的生活、生命历程乃至家庭家族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与畏惧之情一脉相承,但却有本质区别的是广西民族对山水的依赖、亲善与崇敬之心。在长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绝大多数广西人的衣、食、住、用甚至于行等都得仰山水之赐。虽然自古以来广西号称“地瘠民贫”,但由于不经常发生大面积的水旱灾害,一般的自然灾害往往限于局部地区和短时间内,所以普通百姓尽管难以达至生活富裕,但只要勤苦劳作、男耕女织,最低程度的温饱问题则多无大虞。山水之赐虽然往往不甚大方,但却是源源不断。故而广西人民恋土重迁,自动大规模、远距离迁徙他处的极为少见。最具代表性的是几千年前就居于此地的土著,他们由外省迁徙至广西两三代以后,视这片热土为故乡。人们把血汗浇注其上,也从中获得慰藉,与之结下深厚情谊。不仅仰这片土地之赐以求温饱安居的一般百姓如是,而且在封建时代,许多在外地为官、仕途顺畅的,也多有致仕还桂、寄情这片山水的。
三是朴素地和融自然山水,将人的作用力和承受力与山川、草木、土石等同构为有特殊含义的“场”。在广西民族的意念里,人与自然应该和谐,也能够和谐;人与自然应该融为一体,也能够融为一体。广西民族对于山水草木土石,在走过了神化(以畏惧、依附为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化(以相亲相善且激烈竞争为主要审美特征)两个典型阶段以后,经过理念与行为上的选择、扬弃与糅合,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社会自身的进步相适应的新的审美心理特质,即与自然山水和融的审美心理。然而,这样的“和融”是初步的、朴素的、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讲多是非自觉、自主的。这种审美心理杂糅了畏惧依附、亲善竞争、和谐相得等因素,且含有繁杂的迷信与玄学成分。比如,广西民族在从事建筑的选址过程中,非常重视建筑物平面纵向中轴线与山水脉理相谐相生,讲究朝向与对望(沿中轴线正向所望视野开阔顺达,遥望所及事象吉祥,所面对的山川、河流、林木、建筑物等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讲究建筑物主人或者使用者与山水脉理、朝向对望、建筑物形势等因素的福缘匹配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程度。
四是尊宗敬祖、和族睦邻观念浓厚,亦即和神与和人融为一体,且其理念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广西民族这种和神兼和人理念,当然有其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作为主要因素,同时还有历史传承因素,以及特殊生境与人文环境共同作用造就的集体无意识。从地理条件来讲,广西许多地区呈现局部相对完整的生产生活环境,而局部与局部之间却无根本性交通梗阻,因而实质上难以形成封闭性强的生产生活格局,民众交往相对便利;从自然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来讲,局部与局部之间生产生活互相依赖,村社内部成员特别是家族成员之间需要加强团结以抵御意外的伤亡病痛灾难,倘若一人、一村遭受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灾难而救助不及时,很容易迅速波及他人或他村;从历史传承和宗教习俗来讲,广西民族长期信奉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人们把物体所化之神和人身所化之神都置于崇高的位置加以供奉膜拜,尤其坚信祖先神灵无时无处不在,而且会时时、处处福佑对族群行善、对祖先致敬的后人。此外,还有因聚居、交往而形成的情感因素,等等。总体上而言,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广西民族的尊祖、和族、睦邻之情是相当浓厚的,成为广西民族审美心理的重要特色。
三、建筑选址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在广西这片土地上谋生以求最简单的温饱不难,因为山岭平畴、河沟湖汊,所在皆不乏衣食,只需用勤劳和血汗去换取即可。随处搭一间竹篱茅舍以避风雨也极为容易,因为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唾手可得。但就一般家庭而言,如果要建一座像样的、能传诸后世的土木结构或者全木结构的房屋,往往需要一辈甚至几辈人的劳作积攒。所以,辟土建屋与娶妻一样,被广西民族视为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往往得花光多年积蓄甚至负债累累。即便少数家资殷实者,为建筑选材择物、购砖买瓦,也往往要殚精竭虑。因此,构屋建筑于所有人来说,均不敢草率。缘于此,广西民族在从事建筑选址时,态度之郑重,程序之繁杂,仪式之隆重,常常非他处人所能理解。这一系列过程和行为体现的审美心理特征,虽然有令人费解甚至可笑之处,但细究起来,玄奥难解之中仍有许多暗合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规律,其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就包含很多朴素的辩证唯物成分。建筑选址过程中这种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根据不同的主客观条件,分为不同的层次。人们往往根据自身条件和相应的生态环境,选择或者营造不同的层级。这种审美期望的层次性和所能达致的层级性,主要从下述方面展现出来。
首先是依山水之便,求养人之利。广西传统建筑,多以屋舍、村落为主,其次才是道路、桥梁,这是在自给自足、商品经济不甚发达、交通运输基本以船运马驮甚至肩挑背负为主的小农经济时代,道路桥梁的建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屋舍村落的选址,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是讲究生产、生活的便利。所谓依山傍水,首先应该是带有极大功利性的审美追求。广西传统农业多为稻作,有山有水,庄稼可有种植之所,田地可得灌溉之利,生活可获柴薪之便,人们也才能满足最基本的温饱需求。传统的广西人不喜穿井,也往往无穿井之必要,因为广西各地河溪纵横、泉眼密布,大多数村落或傍水而立、或临泉而处,人们甚至可将水流引至房前屋后。加上先前人口不繁、污染甚少、泉清水洌,故人们浣衣洗菜,也多就之于河畔沟旁。广西其他生计条件欠丰,惟不缺山水。天造之便与人心之欲合而为一,这是广西传统建筑选址观念中最基本、最朴素的追求。这种审美心理具有极强的延展性:往下可以归根到人类乃至动物的最初本性——人们先得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然后才有可能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往上可以认识到人类的审美根性与山水的本质属性的相通之处——刚柔相济才能孕育人类的灵性,山水相依才能显露出大自然的灵气。广西民族在建筑选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地域特征。
其次是借山川之势,造宜人之所。由于生态环境的原因和传统文化的熏染,“风水”之说对广西民族的影响甚为广泛而深刻,与“风水”密切相关的“龙脉”情结,深深植根于其集体无意识之中。所谓“龙脉”者,即人们根据山形起伏将其想象成游龙、蹲虎、睡狮、坐椅、华盖、网罾等动物或者器物也。广西民族普遍认为,倘若建筑物承接了这些动物或者器物的神韵,并且与自身的福缘结合在一起,就能给家庭、家族或者社区带来福荫。这些在现实世界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动物与器具,尽管人们未见过或者在现实生活中本就极为寻常,但一进入“龙脉”范畴,在人们的意念中便具有超自然神力。甚至在人们看来,分属两处山系,仅仅是遥遥相对的两道山岭,也是脉气互通,神韵相接。这实际上是自然构建力与人们心理构建力相互融通所产生的审美结果。人们往往喜欢将这些脉象、瑞气借来,融入建筑物之中,以求得物象与意象的融通,达致心理的满足与愉悦,从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
再次是融生态之美,营怡人之境。如果说前述两个层次的天人合一选址观念还包含太多对于自然的畏惧、祈求因素,追求的大多仍然是维生(维持基本的生存状态)和宜生(适宜于人的生活)的话,那么,在这一层次的“融生态之美,营怡人之境”则蕴涵了主体更多的自觉意识和自能作用。在这一阶段,人们虽然尚未完全脱离对自然环境的依附、畏惧和祈求心理,但更多的是企图从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待自然物象,以及尽可能科学地阐释自然物象对人们的居住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揭示自然生态的本质之美及其对人们心理的愉悦作用,进而将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包括自然生态原有的物象之美和人们因物象而创造的意象之美——纳入建筑选址之中。这一层面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的真实之美和本质之美更为深刻、广泛的认识。比如,人们从外在形态对环境的美质进行感受、挖掘、利用以及心理再造的同时,也更多地从风向、光照、水质、土壤、地气等方面对建筑场地作科学的考察,从而融地质之美、物象之美和人的意象之美为一体,达致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之境。
最后是天人共生,成就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相谐的生态文明乐园。这一观念是在前述三个层次基础上的升华和蜕变。与生态文明理念相关的模糊认识或者说朴素的胚芽,在中国很早就产生了。《孟子·梁惠上》:“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里讲究的就是人对于自然的自觉自律理念与行为。而这种理念在广西各族人民中并不缺乏,尤其在依附自然生存程度比较高的山区或者半山区。比如,桂北许多地区的人们都认为,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其主,山神为山地百物之主,水神为鱼虾等物之主,等等。人们为了生活不得已时,在完成向其主人通报、祈求等仪式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取用,其主不以为责。倘若滥取或者因其牟利,则有可能空手而归甚至受到惩罚。广西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谴责滥取自然百物、贪心不已的,而且这样的理念被扩展到不可随便改变自然状况等方面。因此,广西民族在建筑选址时,则是以尽可能少动土方、不改变山水的自然面貌为上策。这种尊重与维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理念,在广西广大农村甚为多见。这样的理念虽然距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尚远,但却暗合生态文明的某些要素,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基础。
四、选材与用材中的生态保护理念
广西民族传统建筑所需用的竹、木、土、石等物,总体上并不特别缺乏,在很多地方甚至相当丰富,可谓取之不尽,但他们对这些易生、易长、易取之物往往异常珍惜。广泛流传于广西民间的谚语“近河不可枉用水,近山不可枉烧柴”,就很能反映广西民族在选材与用材方面的珍惜。这种与建筑相关的生态保护理念,往往从下述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能用土石则尽量不用竹木。土石用于建筑坚固耐用,固然是广西传统建筑中被当做常用材料的重要原因。但从另一角度而言,则足以显示出广西民族在建筑中的生态保护观念。广西各地所在多石,一般传统建筑所需土石材料的取用,基本上对生态环境不构成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可以省用相应竹木材料,客观上和主观上都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广西各地修路、架桥、建屋,首选材料为石土,不得已方用竹木。
二是能用竹则尽量不用木。广西各地皆产竹,而且种类繁多,产量极大。人们广泛用竹做建筑材料,除了竹在加工、使用等方面具有方便、轻便等特点外,主要原因还在于竹子的繁殖力强,生长周期短,生态修复快等。一般来讲,竹子的成材期为1年,而树木的成材期多在12年以上,在略施间伐管理的情况下,每株成年竹子平均每届可生出2至3条新竹(通常为2年一届),而用树木多需人工栽培。因此,用木还是用竹,其生态保护效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三是能用竹片木片则尽量不用竹条木条。广西很多地方竹木甚丰,且常见房前屋后、山岭田畴有竹木自然老死者。但广西传统建筑须用竹木处则普遍尽量节俭,少有浪费。笔者几乎走遍广西,所见传统建筑的地板、板壁皆用木版镶嵌,或者用竹片编织,而且壁板较薄,尚未见有木楞房,实为省材耳。即使传统木结构建筑中柱、梁、桁条之类非用木条不可的,也尽量选择粗细适中者,以便节省。以此足见广西民族在建筑用材过程中生态保护理念的可贵。
四是能就自然生长之物获建筑之利则尽量避免伐木斫竹。广西山区为了便于生产,人们常常需要搭建一些临时简易住所。为了尽可能少砍伐竹木,人们往往选择四棵树木做柱子,将横梁架于树干之上。农活结束后,拆去横梁屋架,四棵树仍然完好无损,可以继续生长。有时还会将相近的竹子压弯用青藤结上,权当屋架。待农活结束撤离时,解开青藤,竹子继续生长且不受大的影响。如位于广西南丹县西南部一条湍急的峡谷小河上有一座古榕鸳鸯桥,一树长两岸,中间四茎相接,两树干隔河相望,宛如一对鸳鸯,村民索性依据树干和根茎形势构成一座活树鸳鸯桥,不再浪费其他竹木。人们的惜材环保意识与举动,由此可见一斑。
五、与建筑相关的生态修复美化理念
广西山岭多而平畴少,宜耕宜农的田地更少。因此,广西民族珍惜土地的情感往往较其他地区更为强烈。由珍惜土地演绎、发展出来的生态修复理念,虽然有很多是出于维持生计的朴素目的,但从客观效果来说,也更切近于生态保护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本义。由修复进而至于美化,则属于更高境界了。
广西传统建筑多离不开竹木土石,而在很多地方建筑用土多取诸农田。为了不对农田造成本质上的破坏而且便于修复,人们在取土之前先将耕熟的土壤刨开堆放一边,待建筑用土取用结束后尽快将田地整平,再将耕熟的土壤均匀覆盖其上。由于广西传统建筑活动多在深秋、冬季进行,故一般的田地修复工作基本上不影响来年的农林耕作。在漫长的历史中,广西传统建筑的墙体还常常使用一种材料——泥坯砖(许多地方称之为水砖,即取之于农田或者山地上耕熟土壤层以下的生土,添加石灰、稻草等物和水脱坯而成,不经窑温烧制)。使用这种泥坯砖做墙体的建筑物使用若干年废弃或者倒塌后,其泥坯砖因为经过多年风化,多已成为熟土,宜于还田或作为整理耕地材料用做肥料或者新开耕地土层。这样的生态修复效果极佳。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广西还比较贫穷,其建筑特别是一般民居,多为竹木结构或者竹木土石结构,使用寿命大多数比较短。尤其是山区农村的屋舍更为简易,而且往往使用寿命更短,多在三五十年之间。广西民族风水观念重,经常有因为风水选择而移建、改建居处的。人们常常趁着翻盖房屋的时机更换房基地。房屋移建他处之后,原来的房基地便很快被复垦或者栽上竹木。因建筑而挖动土方之后,人们往往喜欢在开挖土石之处,或者在房前屋后、村边路旁栽种竹木花果。所以,广西的村落,有很多是竹木掩映,小桥流水,花果飘香。这样的生态修复虽然夹带很大的功利目的,但人们在修复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成为广西民族建筑审美心理中非常有价值的成分。
通过改变建筑物的造型和增加建筑物的功用,从而达到既美化建筑物又增强建筑物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在客观上强化了生态的修复效果和整体环境的美化效果。广西很多地方呼“泉”为“井”,井口三面多用条石或者片石砌上井墙。人们往往在井口周围植几株树或者栽几丛竹,甚至有在位于路旁的水井边建一凉亭供饮水路人歇息者,竹木蓊郁,井水清凉,环境美化之功往往远大于生态修复之效。多见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的风雨桥建筑,在生态的修复和美化方面更是令人称奇。风雨桥改变了桥的基本造型,将亭廊楼阁置于其上,青灰色的砖瓦与取材于近处山溪的条石,与青山、绿水、蓝天相谐相融;其功用性也大为拓展,成为往来商旅和附近村民歇息娱乐之所,于生态“修复”之外又增加了美化功能,可谓广西传统建筑理念的耀眼之处。
六、传统建筑中生态审美观念的意义
广西传统建筑中依景、借景、造景理念的形成及发展,与生存环境、民族文化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广西传统建筑所蕴涵的生态审美理念,无疑具有非常广泛和深远的意义。要言之,当推下述三个方面。
从文化历史的角度讲,它促使我们以新的视角审视广西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广西向称荒服之地,在经济和文化都显发达地区的人们看来,广西远未开化,而广西人自身也多持边鄙心理。然而,以广西传统建筑理念和于自然、和于生态伦理、合乎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相生互济、形神相谐的美好期盼等等而言,则广西民族的许多生存观念、发展观念,乃至于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还是大有可取之处的。时至今日,在其他许多地区被“开发”得一片狼籍、被污染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广西仍然能够基本保持山清水秀、人与自然相对和谐,而且经济与社会整体水平持续发展的局面,这固然有许多其他因素,但广西传统建筑文化所蕴涵的诸如依景、借景、造景等追求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优秀理念所产生的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绝不可低估。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化底蕴,没有对这种文化底蕴的高度尊崇,而要在当今泛滥于许多地区的浮躁的“开发”热潮中坚守一份虔诚的生态和谐理念,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样的虔诚理念一旦被科学优化之后,就能在广西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建筑与生态关系的角度讲,它促使我们从新的视角认识生态和谐之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意义。广西传统建筑追求生态和谐,追求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带有超自然力色彩的文化场及其对人的福佑作用,强调在自然环境中依景、借景、造景,创造养人、宜人、怡人的生产、生活环境。这在以前漫长的时代,常常是作为一种期盼和理想,依照现在的标准衡量,一般的普通人家很难实现,因为落后的经济条件加之于人们太多的制约。然而,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当时人们那样期盼,并按照自己的期盼和所认识的生态伦理展开并规范相关行为,且其努力已经获得了预期的结果,他们认为自己创造的生产生活环境就是养人、宜人、怡人的,就是幸福的。我们今天之于生活质量的衡量标准往往侧重于消费品的工业化程度及丰富程度,常常片面地局限于居室内生活设施的现代化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程度,忽视生态和谐之于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在建筑中不惜以毁坏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为代价,这实在是生活观念的倒退或者根本就是恶变。
生态文明的标准促使我们认识到广西传统建筑文化优化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并为之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我们必须承认,广西传统建筑观念中的和融天地自然,注重依景、借景、造景等意识,有其符合生态发展规律,与生态文明要义相暗合之处;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观念或意识,结构成分及其来源非常复杂,精华与糟粕共存,并且杂糅在一起。例如,从文化源流来讲,广西早期传统文化中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为楚越文化的融合体,而楚越文化有一个至为明显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是相通之处,那就是巫文化盛行(尽管楚巫与越巫有较大不同)。《列子·说符》说“楚人鬼”;《史记·孝武本纪》说“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广西特殊的生境与古老的巫文化融合而成的某些观念,直到今天仍然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广西民族与建筑相关的意识,而这些影响中有很多是负面的。我们必须借助于现代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对这些观念进行优化,建构起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观念,从而塑造出新型的建筑审美心理。
作者:吕瑞荣
第2篇:上海世博会建筑的生态美学探析
一、建筑生态美的定义
建筑生态美指建筑不应孤立地存在,建筑应成为人与自然界联系的纽带,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界昼光、通风、风景、植物,起到和谐舒适的功用。生态美建筑不应再停留在外在形式给人感官上的愉悦感,而是能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主动适应,是社会进步和审美观念进步的产物。
二、世博会建筑生态美的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当代世博会主题从强调国家权力到探讨人类未来生活、倡导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和平的主题。作为表达世博会理念的重要工具,建筑成就上,回应博览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的一批建筑脱颖而出,为当代建筑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世博会建筑具有其它建筑所不具备的复杂性,因此,对世博会建筑的审美评价必然与普通建筑有所不同。世博会建筑生态美具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充分尊重大自然,以自然材料与简洁适用的结构来建造,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夸张的造型或高新的科技。建筑使用木材、纸、竹子等生态材料,或是可拆卸的金属构件,以减少环境的负荷。
上海世博会挪威馆由15棵高低不一的“松树”构成,外墙以中国的竹子为装饰,体现城市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演绎“大自然的赋予”主题。模型树的原材料来自木头和竹子,并可在展后再利用,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5棵树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5米到15米高低不一,每棵树均有固定在地下的树根和空中的四条树枝。以树枝的外端为附着点所支起的篷布,形成了外观高低起伏的展馆屋面。巨树的动力源是太阳和雨水,突出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这样的结构在展馆内部营造出错落有致的空间,给观众带来迥异不同的感受。
2.通过科技手段达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
从宏观上来看生态美学,协调平衡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是实施生态设计、体现生态美的一种方式。
上海世博会芬兰馆高科技打造的“冰壶”外形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冰壶”的白色外墙似由一块块冰搭建而成,而其真正的“身份”是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冰壶”顶部的碗状开口设计,可促进自然通风,且能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为展馆制冷等设备提供电力;为应对上海夏季的酷热,“冰壶”房顶还种有植物遮凉;雨水也可进行回收再利用。犹如一个微型的生态城市,这座新型展馆体现了芬兰当前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视以及城市建筑设计的高水平。
3.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体现文化生态美学。这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利用本地材料的乡土地方主义设计手法。
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采用天然藤条编织成的一块块藤板作外立面,整体外形呈波浪式,看上去形似篮子,被称为“西班牙大篮子”,这座外墙“散发”诗情画意的展馆由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的藤条板装饰,通过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线条呈流线型,阳光将透过藤条的缝隙,洒在展馆的内部,这些藤条板的天然色差将组合形成一个个象征自然元素的古老中国文字,给中国参观者留下隽永的印象。西班牙国家馆总代表玛利亚•蒂娜表示“藤条作为一种传统材料,在中国和西班牙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使用藤条作为建筑材料,意在提醒人们展望未来的同时也须牢记根基和传统”。这些藤板全部由山东手工艺人编制,而且每一块都有编号,以便于精确地在西班牙国家馆硕大的外墙上定位。每一块藤板都经过精心设计,与由钢管和透光玻璃构成的骨架完美贴合,塑造出西班牙馆的婀娜造型。
三、世博会建筑生态美的特征
世博会建筑具有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特征:具有极强的展示性,或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材料,或表达超前的设计理念;其往往是临时建筑或事后改作他用,所以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建筑的后继利用。世博会建筑的可持续利用与建筑生态美学的观念不谋而合,是生态美学在建筑领域中的实践体现。
1.自然朴素的艺术审美。生态美是一种和谐有机的美。它强调自然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不刻意雕琢,它带给人们的不是一时的视觉震惊而是持久的精神愉悦。从生态美学来讲,平衡是一种和谐,一种秩序。世博会建筑正是通过自然环保材质,简单而充满智慧的建筑结构来体现自然质朴的生态美学特征。
2.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世博建筑审美观从单一的注重形式美发展为建立在生态影响之上的新型审美观,超越简单的感官欣赏,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层面。其终极的考量,不单纯是当下所展现的审美形式的完美程度,而更多的是对其生态效益和审美成本之间的运算与比较。生态美学可以说是一种功能主义美学,它为世博会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哲学基础。生态美学可以为建筑提供思路和方法,可以为人类利用自然提供合理的尺度,可以指导人们摆正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3.和谐一致的融合呼应。建筑是一个人工系统,能有效与大自然融合,相得益彰,互惠共生,浑然一体,这种和谐不仅指视觉融合,还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建筑不仅在形象上和情感上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在更大的范围上,也是在整个人类生存环境上,也要与之协调,成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积极因素。
建筑生态美的内涵是构建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和景观一体的全新的审美理念,在继承形式美,即形象、空间组合、装饰、质地、色彩等的基础上,突出生态化、人性化、舒适化,实现人和自然的共生和融合,提升建筑审美层次。因此,建筑师关注的焦点应在于建筑内在的和谐性能,以及建筑与结构有机的综合表现力。从地球生态范畴关注效率和技术,满足减少环境负荷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才是对世博会建筑生态美评价的标准。
作者:周文文等
第3篇:仿生建筑中的生态美学研究
环境与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建筑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已经从关注建筑体本身转向综合考虑包含建筑的整个环境生态。传统的建筑美学理论已经不能够全面的理解与评判当代建筑的审美价值与审美意义。1969年,美国著名的景观建筑师Ian▪McHary的《DesignwithNature》(《结合自然的设计》)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诞生,其核心是:建筑促进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和谐发展,建筑尽可能的发挥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性意义。相应的催生出建筑审美中的生态建筑美学概念,“生态建筑的审美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在同对象间的相互作用中主体至于对象不断深化丰富的特殊认知过程”。它是将建筑审美纳入整个生态环境审美的大的审美观,同时它又是关注整个建筑建造使用全过程的动态的审美观。建筑的仿生研究是生态建筑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仿生建筑不论从产生的原动力及理论基础,还是建筑的本身形态及功能性都带有浓厚的生态美学色彩。
一、仿生建筑与仿生建筑之美
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区别于非生命体的最大不同在于:生命体会对自然界中的各种信息给予与之相适应的反应,生命体的延续本身就在于这种信息的反应是否及时。某些物种的消亡正是因为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的;而高度发达的生物群则是对环境信息的变化做出了及时的适应性调整,自然界中最发达的生物群正是人类本身。仿生建筑也正是人类为适应当前环境信息变化而做出的反应,而这里的环境信息变化主要是人类本身因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
百度百科对仿生建筑的解释:“以生物界某些生物体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规律为研究对象,探寻自然界中科学合理的建造规律,并通过这些研究成果的运用来丰富和完善建筑的处理手法,促进建筑形体结构以及建筑功能布局等方面的高效设计和合理形成”。仿生建筑的研究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体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很明显,仿生建筑研究的本质在于通过分析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能够与环境共生的基本原理,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
从生态建筑美学视点来看,仿生建筑具有特殊的审美方式,这种审美方式不仅是建筑自身的形式之美、功能之美,还是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和谐之美、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色之美,更是同时兼有四种美的综合审美。
二、仿生建筑体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人类从产生之初就完全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在享受着自然赐予的同时也承担自然灾难。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大不同在于不仅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适应自然环境,更在于能够通过对其他生物体的模仿、借鉴提高这种适应自然的能力。但不论自身还是被模仿的其他生物都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都与自然是高度融合的。自然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人们对自然抱有极大的敬畏之情。其实,从大的概念来说,自然界中没有所谓的“建筑”。建筑是人类对特定生存环境的一种定义,是一种特殊的自然,是人类挡风雨和防御其他生物的袭击和表达自己的精神需求的一种产物。人类的历史是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学习自然和防御自然的过程中发展开来的,与此同时人类也逐步形成了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建筑观、建筑形式和建筑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一直遵循着学习自然、尊重自然的传统,与自然和谐共处。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新的建筑观、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尤其是与科技相关的建筑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可以最终自身的意愿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和活动环境。但是,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再到今天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人类渐渐对自然界失去耐心,没有了对环境应有的尊重。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创造各种“舒适”小环境的同时是靠牺牲人类生存大环境为代价的,和许多“愚蠢”的人类活动一样,建筑好像一步步走向了自然环境的对立面。当自然环境像一个老迈的笨象被蚁群一样的人类轰然击倒,骄傲的人们充满了征服万物的愉悦感,忘却了自己站立的位置,即使垂死的老象甩甩尾巴、抬抬小腿、挪动一下长鼻,对渺小的蚁群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时至今日,当我们领略了自然环境被我们破坏后带来的不良后果,受到了环境对我们的惩罚,才逐步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以及被破坏后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副作用,又重新对自然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敬畏。这种敬畏与人类早期对自然的敬畏有很大的不同,早期主要是畏惧感,因为畏惧而产生的尊敬,今天的敬畏更多的是对环境的尊重,是人类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共生共存的尊重。这种共生共存的尊重就像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样,它们尽情的享受自然生态的恩赐的同时又毫无保留的投入自然,维护着自然生态的各种平衡与和谐。人类的各种活动,尤其是建筑活动应该顺应自然生态的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同时,时刻保持对自然生态的最大维护性。这样才能建筑与环境、人类与环境共同和谐发展。
三、形态仿生建筑中体现出自然生态的形式之美
人类文明中一直就是表现和继承自然形态这一悠久的传统。学习从模仿开始,大自然往往已经呈现给我们一些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生动的美学。自然界中的各种图案、形式和色彩,都是自然演化的产物,自然的美学美丽、生动而且丰富。人类自古就有向自然学习,采集自然元素作为自己服饰、器皿和建筑装饰的传统。在现代建筑中,自然中包含的美学仍然是建筑师塑造形体和结构的灵感源泉。
学者在乌克兰发现了公元前8000年旧石器时代人类建造的建筑——用385根猛犸象骨建造的无盖居住屋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利用动物毛皮和骨骼作为结构建造建筑。这可能是最早的用动物骨骼建造的房屋,虽然这是对生物形态的直接利用,在概念上说这不能称之为仿生,但为后来的建筑形态提供了良好了审美支撑,就是今天拱券结构的原型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
巴塞罗那,以独特的建筑艺术称荣。城市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物都出自一人之手。这位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名叫安东尼奥•高迪•伊•克尔内特,1852年7月26日生于离巴塞罗那不到100公里的一个小镇。出身于金属工艺师家庭的高迪,成长于塔拉戈纳的乡野,童年时代的经历给了高迪独特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高迪通过观察自然和自然中的形态,获得了许多建造房子的时候需要掌握的结构和构造法则。神圣家族教堂就是其中一列,位于巴赛罗那市区中心,建立教堂的目的在于使其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现在看来它与伊比利半岛上的白蚁洞穴有异曲同工之妙。
仿生建筑不是对大自然的不计代价的盲从模仿,而是对所观察的材料和其生长特性进行深思熟虑直至进行精密复杂的人工处理后才形成的。生物学设计师Julian∙Vincent定义仿生建筑是“对大自然中提炼出来的优秀设计的抽象”。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Calatrav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把握。卡拉特拉瓦的结构设计喜欢从自然界植物、动物骨骼、人的躯体,尤其是人类的各种姿势和动作中汲取灵感,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源泉。但卡拉特拉瓦并不是直接和简单地模仿自然中的元素来作为其建筑形象和结构。而是通过优化的组合结构构件,卡拉特拉瓦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了建筑独特的形态特征,他的建筑仿生是抽象化的仿生,是在自然形态中加入精确计算和理性分析的仿生,这对仿生建筑的审美给具有创作指导意义。
四、功能仿生建筑符合生态美学所表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自然界的生物除了提供建筑师们可以使用的形式语言外,生物科学在建筑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为建筑功能和技术的发展提供更为深层次的认识。由于生物的衍化都是高度适应自然环境的,都是建立在生物自身高度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上的。所以,以此为原型的建筑的功能仿生具有非常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特点。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功能仿生主要体现在建筑的结构仿生、材料仿生、构件仿生等方面。
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具有最优化的结构形式。英国生物学家达西•汤普森(D’ArcyThompsom)在其1917年的名著《关于生长和形态》里汤普森就提出了生物的生长结构与形态是具有物理和数学基础的,汤普森的观点对于植物以及各种大小的动物具有普适性。他认为人类和自然都采用物理学法则所描述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虽然我们无法在其他生物物种的观点来了解他们的生长结构与形态是否真是通过其自身的数理判断来完成的,但我们通过人类特有的科学数理计算验证了自然生物的许多结构形态确实是最优的结构形态。贝壳、蛋壳的自由抛物面具有最大化的曲面张力,是最好的薄壁高强结构,内力沿整个壳面扩散分布,充分发挥材料性能。以此为原型衍生出来的薄壳建筑结构不仅节省材料、受力合理,而且建筑外形优美、内部环境独特新颖,使建筑结构、建筑空间与建筑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丹麦建筑师伍重设计悉尼歌剧院,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最漂亮的的建筑之一。最优化的结构形式实际是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的结构形式,也就是材料利用最少的结构形式,也就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索取的最小化。
材料的仿生体现在天然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天然材料的仿生在于对天然材料的成分分析,了解特殊材料中特殊成分的功效,例如贝壳中的主要成分是95%的碳酸钙及5%的有机蛋白质,抗张强度达到每平方米近万吨,远大于水泥,而且还不需要高温烧结,这一发现扩宽了新型建材的发展思路。自然界中的生物材料大多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比单一材料更能发挥材料的功效。复合材料一方面表现在同种材料不同结构的复合,另一方面是不同功能材料的复合,但都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性能。
构件的仿生体现在建筑中对生态高技术的应用,最典型的是建筑的仿生表皮,模仿生物皮毛,对环境的变化及时的做出反应,更好的调节建筑内部小气候。让•努维尔(JeanNouvel)是法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之一,他综合采用钢和玻璃,熟练的运用光作为造型要素,使作品充满了魅力,他的最杰出作品是法国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建筑“阿拉伯世界研究所”(1987年)。该建筑拥有一个特殊的能够自动调节光线建筑外表皮,随着外部光线的变化,外表皮中的装置会通过开合反应自动调节光线的进入量,使建筑室内始终保持均匀的光照度,形成良好室内光环境。
五、传统仿生建筑拥有乡土建筑的明确的地域特色之美
生命体,尤其是人类及人类聚落的产生本身就带有明确的地域性,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而且由于各流域自然环境特点不同,孕育的人类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与生物体为适应环境而表现的不同反应有很大的关系。
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建筑似乎与生俱来就带有明显的仿生建筑特色,它们向自然学习建筑的形式,使用当地的材料,采用简洁又直接的结构,更进一步,它们反映出人类依赖自然存活同时又抵御着自然侵害的种种生活状态,它与自然和人类精神紧密相关。无论是审美、结构还是建筑技术,先人们一直在不断地向自然学习,研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并运用到建筑中去。
不同地区的特有的气候正是形成地方建筑形式和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与不同地域生物的存在有相同的道理。在我国北部地区,冬季漫长严寒,气候干燥,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居民房屋的墙壁往往很厚实,有些甚至达到80多厘米。尤其是黄土高原,直接利用黄土层挖掘窑洞作为居住建筑使用,不仅低成本的解决了居民的居住问题,而且由于黄土层良好的保温性能,窑洞冬暖夏凉,是最具地域特色的仿生建筑,具有良好的生态性能。但如果在南方,不但因为冬季气温适宜发挥不出窑洞特殊的气温调节功能,而且还因为夏季空气中的水蒸气多使窑洞内过于潮湿直接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乡土建筑的另一大特点即是像居住在当地的生物建造栖息地一样就地取材:气候温热多雨的地方多产植物,动物大多生活在树上或林中用林木筑巢围窝,相应的当地建筑就以树干竹竿为建筑材料;干旱少雨的地方多产土石,动物大多生活在洞穴之中,这与人类的窑洞建筑极其类似,当地就以土和石块为建筑材料;最有意义的是北极圈内爱斯基摩人以冰块为建筑材料营造冰屋,和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家园的北极熊会长时间的呆在北极的冰盖之下。
六、仿生建筑之美是一种全面的综合审美
虽然我们从不同的视觉点看到了仿生建筑之美的不同表现形式,但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仿生建筑之美是一种全面的综合审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能够长时间的生存并将这样不断地繁衍下去,就在于这些生物体的近乎“完美”。这种完美不是单方面的审美突出,而是综合了各种审美的因素。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使其高度与自然相融合,这是其能够长久存在、拥有无限生命力的基础;建筑的功能之美使其更加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建筑的作用,并对自然生态产生最小的影响;建筑形式之美使其更具特色,具有普适大众的共同审美倾向,提高家住的公众接受度;而建筑特色之美明显带有建筑的文化性质,将建筑由物质提升到精神层面,是高级的审美要求。缺少任何一种审美的建筑,都不能称之为“美的建筑”,甚至有可能因为某种美的缺失而是建筑丑态化、病态化。仿生建筑的出发点、原动力正是近乎“完美”的生物体,所以仿生建筑的审美与生俱来带有多方面的审美因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审美。
七、结论
今天的建筑发展是多元化的,对建筑的审美也呈现出全面化、复杂化的特点。仿生建筑研究作为当前建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非常突出的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特点,仿生建筑的审美也具有明确的生态美学特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将为仿生建筑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充分的审美价值依据,推动仿生建筑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张海鹏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