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抽象与写意表现在绘画、建筑、雕塑、诗歌文学等文化艺术美学的各个方面,笔者选取西方抽象主义绘画与中国大写意绘画进行比较,意在通过对比分析从而寻找二者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异同。
一、理性与非理性的交融
西方抽象主义绘画与中国大写意绘画都是理性与非理性交融的产物,二者在创作中都存在着理性、感性、非理性的因素。抽象主义绘画更偏重于一种非理性的无意识表达,大写意绘画则更偏重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感性把握。
西方抽象主义绘画在创作时需要运用理性思维来构成画面,但画面所表现的是一种深层的无意识的宇宙生命空间,是一种源于灵感、直觉、本能的非理性的绘画形态。在抽象主义绘画中,并非完全屏蔽理性思维,尤其是创作时需要理性思维的帮助,需要用理性思维来进行图案的设计和色彩的调整。然而,艺术家通过这样的形式语言所展现的并非是一种理性的绘画思维,而是一种充满了非理性因素的绘画形式。例如,波洛克在作画时,将画布平辅在地上,提着颜料桶在画布上走动,颜料滴在画布上,形成了一种偶然的效果。这样偶然的效果是需要艺术家对它进行一种理性的设计和安排的,并在创作中保有一种激情和灵感,才能表现出画面线条的律动感。抽象绘画是通过对画面本身理性的形式语言的建构来展现出一种非理性的创作思维,绘画即表现其自身的艺术理念。
而中国大写意绘画则更偏重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感性把握,是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一种半抽象的艺术形态。中国大写意绘画对于画面的感性把握源于画家的思想情感的流露,画家将自己的情感付之于笔端,从而写出了胸中之意气,生动而真切。画家自身的主观情感色彩在大写意画中所占分量较重,也正是由于画家的个人境遇、时代特色才赋予了大写意绘画别样的风格趣味。同时,中国大写意绘画中的线条笔墨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同时也具有造型的作用,通过半抽象的笔墨营造出意象水墨。例如,在梁楷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大写意人物在把握人物造型特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墨画的笔墨性能以传达自已的感情,放纵情感,却奔放而不粗野,思维上立奇造异而不颠倒是非,对画面进行了完美的协调和把握。所以,抽象笔墨建立起的意象人物、花鸟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是艺术家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感性把握。
西方抽象主义绘画与中国大写意绘画既有理性因素,又有非理性因素。西方抽象主义绘画更偏重于对于非理性、无意识的表达。而中国的写意绘画则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包含了许多的感性因素,是抒发胸中意气、表达笔墨情趣的形式。由此,笔者发现二者之间虽都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因素,但仍有所差别,它们存在很多的相异与相契合之处。
二、人文观照下二者的差异
西方抽象主义绘画与中国大写意绘画因其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形成了迥异的风格面貌和特征,在其笔墨形态、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体系。
首先,西方抽象主义绘画与中国大写意绘画不同的风格特征源于其社会环境的差异,社会环境的转变和发展对于绘画的转型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就西方抽象主义盛行时期的社会背景而言,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变化,摄影术的发明也让人们重新开始审视艺术家再现具象生活的必要性,不少艺术家开始积极的探索新的绘画语言。西方抽象主义绘画在发展过程中是以社会叛逆精神作为自己的艺术脊梁,它叛逆的目的是为了告别负债累累的社会精神,让艺术回归到人的生命精神和宇宙精神,回归生命天性。而中国大写意绘画从唐代王维开始显现,到宋代逐步发展成型,画家运用粗阔的笔势和浓淡的水墨来表现其思想情感。这与封建社会富丽堂皇、精巧细腻的绘画风格和审美趣味相反,它是展示画家生存感受的肆意之笔。所以,西方抽象主义绘画的诞生是为了摆脱思想,回归生命本体。而中国大写意绘画是更加注重画家本身的情感抒发和笔墨的解放。由此形成了二者在笔墨形态、风格等方面相异的特征。
其次,二者在笔墨、画面的构成形态与画面的情感表达上有所差别。就二者画面的形式语言,抽象主义绘画的画面元素多为分解、样式化的语言。画面中多以点、线、面等抽象元素进行表达,而每一种元素都有极为丰富的内涵,这些抽象元素组合而成的画面仍然十分抽象,并非是对于客观物象和艺术家情感的描摹,而是一种非理性无意识的表现。而大写意绘画虽然笔触豪迈但是并没有很大的变形,所绘意象能够为人所分辨,讲究笔意生发。大写意画对笔触是十分的讲究的,其笔墨之间应灵动而有张力,画面中表现的层层意象能够形成一种悠远的意境。同时,大写意绘画在色彩上追求一种清雅和朴素,并不似抽象画般明快而夸张。
就二者画面的情感表达而言,西方抽象主义绘画是画面的直接呈现,主张还原绘画的本身,体现了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并非表达艺术家个人的情感,而是提炼艺术的精神,表现画面本身的音乐性和宇宙生命的精神是其根本目标。例如,蒙德里安的变体画就是通过对画面中方格的变形与移动来表达一种永恒的精神结构。而中国大写意绘画的笔墨形态是以画家自身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其画面充分表达了艺术家的个人境遇及其思想感情,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并非只是抽象笔墨语言的表达,其中暗含了画家无限的情感。大写意绘画的情绪表达多是通过笔触的挥洒来完成的,画家们突发灵感的神来之笔常常会给画面营造出深远的意境。画家往往通过画面中的意象来反映出一种精神观照与人文关怀。例如,八大山人在其绘画作品中通过高度的概括与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身的坎坷境遇,其作品别具一格的面貌也源于他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思想的凝练。
由此,笔者发现西方抽象主义绘画与中国的大写意绘画在其基本的形态特征、社会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二者在其各自发展道路上也存在着一些内在的契合之处值得进一步探究。
三、抽象与写意的内在契合
西方抽象主义绘画与中国大写意绘画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契合之处,有着诸多相似和相近的内在特质。
首先,抽象主义绘画与大写意绘画都是对于原有绘画形态的一种突破与解放。西方抽象主义绘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样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绘画观念。它从过去的对事物具象的描摹到一种自由独立的表达,摆脱了思想上的禁锢。而中国大写意绘画彻底解放了绘画的形式语言,使画家可以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表现内心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了似与不似的笔墨境界,从而实现了笔墨的最大自由,同时也是对画家情感的一种解放。
其次,抽象主义绘画与大写意绘画在形式语言上都具有简化性,无论是西方抽象的形式语言,还是中国的笔墨形态都具有一种抽象性,都是一种简化的艺术形式。抽象绘画的画面常常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变形的线条等元素组合而成,这些看似单一的形式语言中却富含丰富的形式美,以及蕴含着一种节奏的律动感。而中国大写意绘画寥寥几笔便可形成画面,便可营造出画面的意象与意境,画家将笔墨简化为一种独特的符号表达。简化的笔墨并不会沦为简单的艺术形态,其抽象的线条符号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艺术韵味,十分耐人寻味。
并且,抽象主义绘画所展现的音乐的律动性与大写意绘画所呈现的意境说都是各自绘画体系中的一种至高追求。西方抽象主义绘画放松了对于具体物象的束缚,以多变、自由、具有高度动感的点、线、面的重叠交织组成了画面,其形式语言之间能够构成一种互动性和音乐的律动感,这样的画面组织结构犹如一首交响曲。而中国大写意画讲究气韵生动,其笔墨之间营造出的意境更是中国绘画的至高追求。大写意绘画中的笔墨意象,具有丰富的意趣。它不仅反映出了人文精神,还反映出了时代的鲜明特征,时代寄予艺术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艺术家通过笔墨语言付诸于笔端,挥洒于画面之中,营造了回味悠长的意境。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方绘画形态的比较,笔者认为西方抽象主义绘画与中国大写意绘画虽然有着不同的形式语言,其产生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在其各自发展的道路上却也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它们都打破了原有的绘画样式或艺术思想,带来了人性和绘画的解放和自由,并且都成为了各自体系中的至高追求。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各个地域都有着各自的发展轨迹和艺术特色,但当我们将其并置在一起,就会发现在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之外,中西方艺术发展中存在着很多内在的契合之处,这也是艺术循环与发展的普遍规律。
万笑雪\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474.html上一篇:“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贡献
下一篇:生活美学与文化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