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孔颜之乐的美学意蕴

孔颜之乐的美学意蕴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孔颜之乐,所乐何事?

  

  据《宋史?道学传》载,周敦颐让受学于他的程颢、程颐“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亦由此而发源”。?“孔颜乐处”也从此随着理学的发展而影响渐大。“孔颜之乐”是后人对孔子和颜回所追求的理想状态的概称,其典故记载于《论语》: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赞赏颜回的“不改其乐”及孔子自述的“乐亦在其中矣”、“乐以忘忧”中的“乐”是什么,并未说清楚。故提及孔颜之乐,首先应该弄清楚孔颜之乐的内涵,即孔颜之乐,所乐何事?

  

  宋明理学家周敦颐、二程、朱熹对孔颜之乐的内涵都做了相关的哲学讨论,并将其概述为德性之乐、知性之乐和本体之乐。文章立足于宋明理学家对乐的内涵的概括的基础上,将其论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个体生命内心的安乐;其二是与“仁”合一的德性之乐;其三是与天地万物合一的终极之乐。文章还原到孔颜之乐的内涵本身去探寻孔颜之乐的美学意蕴。

  

  二、孔颜之乐的美学意蕴

  

  (一)精神自足的内在人格之美“乐”的本意指喜悦、愉快和安乐。《论语》中有记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诗?魏风?硕鼠》说:“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孔颜对“乐”的释义,不是指满足了人的物质欲望,实现了某个目标之后的喜悦,而是超越于物质之上的个体生命内心的安乐。

  

  人作为个体生命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是物质载体,这就意味着人需要寻求得以“安身立命”的依据。个体生命内心的安乐就是对安身立命的一种表达,体现了安贫乐道的情怀和超脱世俗功利的内在人格美。孔子赞颜回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I”(《论语?雍也》)颜回的存在依赖于“箪瓢陋巷”的外在条件,这是个体生命“安生”的表现。在个体生命能够安身的时候,人类追求的是作为人的内在精神,即“立命”的存在。“立命”指在物质生活满足人得以安生的条件下,人会去寻求内在精神的超越来弥补心灵的空虚。人在追求精神自足的过程中,实现内在人格的超越,形成了对“乐”的审美体验。颜回“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此处的“乐”显然超越世俗的功利,彰显了人格的高贵,这种高贵中褒扬着内在的人格美。

  

  (二)与仁合一,利人、达人的德性之美

  

  与“仁”合一体现为主客合一的心灵境地,主体为体乐之人,客体即“仁”。当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仁”合而为一,则个体内心的安乐上升为一种道德行为,表现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之美。程颢说:“仁者在己,何忧之有?凡不在己,逐物在外,皆忧也。乐天知命,故不忧,此之谓也。若颜子箪瓢在他人则忧,而颜子独乐者,仁而巳”。“仁”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善的本质,“乐”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则“仁”与“乐”形成了善和美的统一,在儒家看来,“乐“作为一种审美艺术,还要符合“仁”的道德要求。

  

blob.png

  据《论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显然,在孔子看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而济众”才算做到“仁”。除了使自己内心安乐,还要做到安人、安百姓,使人人各得其所,这是儒家文化中利人、达人的道德诉求。在实现与“仁”合一的道德境界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精神愉悦的过程中,达到了符合秩序规范的善与审美体验“乐”的统一,即善与美的统一。

  

  (三)“天人合一”的自由生命境界之美

  

  冯友兰说:“圣人之乐,不在于乐道,而在于圣人以己为乐,人与道已经合二为一,圣'人乐在这中存在的状态。”人与道合一即为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天地参”,实现了终极意义的超越,而圣人所乐的存在状态则是无我、与天地万物合一的自由生命境界,它实质上是审美的、艺术的。

  

  “天人合一”的自由生命境界是超越了物质功利,超越了伦理道德之后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物是物,我是我,在我与物之间没有了功利的私心,占有的贪欲和贫与富的分别。同时物与我又是某种更深层次的相连,是一体,我即是物,物即是我,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艺术最美的地方是境界之美,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超越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宇宙的对立和差别,达到一种圆融、完整、超脱的自在之美,充满与天地同乐的意味,对立、分离的审美形态是有缺陷的,是不够完美和完善的。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影响了人们对美的理解,中国艺术追求主客观统一、个体的人与外在客体的统一,还有人与天道的统一,这样的艺术才能成为“美”,这样的境界才能实现“善”,才能做到如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

  

  戴黎莎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53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