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德国古典美学使西方美学不断完备

德国古典美学使西方美学不断完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美学自1750年由鲍姆加登正式命名以后,在德国古典哲学的体系内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备的过程。

  

  在鲍姆加登那里,美学已经开始成为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仅仅是认识论范围中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与研究理性认识的逻辑学和研究人的意志和行为的伦理学相对应,还不具有内在的辩证发展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的建立是在德国古典美学范围内,经过了康德、席勒、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努力才完成的。因此,美学虽然在鲍姆加登那里已经确立了,然而真正完备化则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巨大功绩。

  

  一、康德美学在美学完备化过程中迈出的第一步

  

  康德在美学完备化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就是,把美学从认识论中解脱出来,使美学成为从认识向意志过渡的中介,从而使美学的独立性增强了,使美学成了“批判哲学”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

  

  康德在前批判哲学时期是依据鲍姆加登和英国经验派的立场,仅仅把美学看作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先验形式的科学,主要着眼于从心理学角度对美学问题的研究,在《关于美和崇高的感情的考察》(1764)中就是如此,甚至在《纯粹理性批判》(1781)的“先验感性论”中怀疑美学之能够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因为在他看来鉴赏判断的规则和标准的主要来源仅具有经验的性质。但是,当他完成了《实践理性批判》(1788)以后,即在力求建立完整的批判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就强烈感到美学的重要地位了。

  

  他在1787年给莱因霍尔德的一封信中表明了他对美学地位的重新思索。他说:“目前我正在从事鉴赏力的批判,在这方面发现另一种原则,它们不同于上述那些原则。因为心灵的功能有三种,即认识能力、快感和不快感与愿望的能力。我在《纯粹理性(理论舭判》中发现了认识能力之apr?原则。我正在寻找快感与不快感之api?•原则,尽管我一向认为这种原则是难以找到的“……现在我承认,哲学的三个部分中每一部分都有它aPi1'原则……”从中可以看到,康德的批判哲学的最终完成是依赖于〈〈判断力批判》(1790)的,他的美学就是沟通认识与意志、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

  

  从《判断力批判》的导论中我们可看到康德的批判哲学中美学所处的地位。

  

  康德把世界分为现象界(自然概念的领域或叫自然的感性领域)和物自体(自由概念的领域或叫自由的超感性领域)。因而哲学也相应地分为两类,即理论的哲学(相当于我们所理解的哲学性认识论)和实践的哲学湘当于我们所理解的伦理学)。现象界是受必然律规律性)支配的,是人的理解力(即悟性或知性)的活动范围;物自体是不受必然律支配的,而是由自由意志(最后目的)支配的。理解力去理解物自体的整体会陷入二律背反,所以,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只能靠道德上的信仰、自由意志来假设它的存在,是实践理性的信仰的范围。这样一来,康德的现象界和物自体这两个世界就是互不相关的,中间隔着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同时,在《纯粹理性批判》(哲学,主要是认识论)和《实践理性批判》(伦理学)之间,也就是在理论的哲学和实践的哲学之间,也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然而,人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就需要沟通两者。康德想出了一个判断力(作为理解力和理性之间的中间分子)来联系理解力(知性)和理性,沟通现象界和物自体写了《判断力批判》(美学和目的论)来统一《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因此,康德美学就是内在于他的批判哲学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沟通他哲学的两部分使之成为整体的桥梁。

  

  那么判断力是如何来沟通理解力和理性从而使批判哲学中的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结合而为一个整体的呢?这就必须弄清楚,康德的判断力是什么?

  

  康德认为,判断力一般是把特殊包含在普遍之下来思维的机能。判断力分为两种:(1)规定的判断力(一译“决定的判断力即辨识某一特殊事物是否属于某一普遍规律的能力。在这里,普遍规律是既定、现成的,问题在于把它具体运用于特殊事物。(2)反省的判断力(一译“反思的判断力”)在这里,特殊是既定的,问题在于去寻找普遍。这就是审美的判断力和目的论的判断力。它不是从普遍性的概念、规律出发来判断特殊事实,而是从特殊的事实、感受出发去寻觅普遍。

  

  康德用来沟通理解力和理性的判断力就是这种“反思的判断力”。

  

  正如属于知(认识)的理解力有其先验范畴和原理(即规律性)属于意(道德、意志)的理性有其先验的道德律令脚最后目的)反思的判断力,属于情(感情)的范围,也有其先验的原理。这个先验原理就是自然的合目的性。

  

  康德把包含着一个对象的现实性基础的关于这个对象的概念,叫做目的;而把一个物体与许多物体仅仅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的情况,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因此,在康德那里,目的涉及事物实际存在的根据的概念,而合目的性则仅仅是事物的形式所涉及的事物的多样性经验的统一性。这就是说,康德的“目的”指的是自然界内部的有机统一的系统,它不是对象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们去探究自然统一经验所必须的引导规范,它表现为合目的性。

  

  合目的性又分为两种:(1)主观的合目的性,即对象的某些形式因为与人们主体的某些认识功能哩解力和想像力)相符合,使人们从主观情感上感到某种合目的性的愉快,但并没有也不浮现出任何确定的概念,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所以称为“形式的合目的性”或“主观合目的性”。(2)客观合目的性:指自然界的有机生命的结构和存在具有统一的系统性,似乎符合某种“目的”这是一种“客观的合目的性”。前者是自然合目的性的审美(情感康象,后者是自然合目的性的逻辑(概念)表象。因此,这就形成了审美判断力和审目的判断力(一译“目的论判断力”)的区别,所以《判断力批判》一书就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上、下两卷。

  

  因此,从情感上感觉到事物形式符合我们的认识功能理解力和想像力)这就是审美判断;从概念上认识到事物形式符合它们自己的目的,因而显得是“完善的”,这就是审目的判断(目的论判断)。

  

  正是由于判断力本身的性质,判断力才能够在理解力与理性之间起沟通、桥梁的作用。(1)判断力由于其先验原理是自然的合目的性,因而可以起到中介作用。这就是说,现象界(自然的诸概念)和物自体(自由概念)判然分开,尽管感性的现象界的东西不能规定超感性的物自体的东西,但是,反过来自由概念中的最后目的却要对自然诸概念的规律性起范导作用。而判断力由于它的自然的合目的性这个先验原理,在审美判断中暗含着概念(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在审目的判断中明显地含着概念,因而略带理解力的性质;同时,它本身又是一种“合目的性”,所以也略带理性(“最后目的”)的性质,就使自然的概念过渡到自由的概念成为可能,而判断力本身也就成了两者之间的中介和桥梁。(2)与第一点相应,情感(快感与不快感)要假定一个对象,以这一对象的形式来与主体的认识功能或客体本身的目的来进行感觉或认识,情感也就略带认识的性质;同时,情感又会促进心意对于道德感的感受性,因而情感也略带意志(欲念)的性质,在认识和意志之间,情感也成了中介和桥梁。(3)审美活动是想像力和理解力的无意识的协合一致,所以,尽管审美判断力面对自然的客观事物,但主观态度却可以任凭想像力自由地飞翔,这样一来,本来是不自由的自然,通过审美判断力,就变成了想像力自由活动的园地,因此,审美判断力就把自然界的必然和精神界的自由结合起来,使我们在局部的现象中,感到自由的愉快。因此,审美判断力就成了理解力与理性之间的中介和桥梁。

  

  也就是在上述的意义上,《判断力批判》填补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的鸿沟。所以,在康德那里,判断力就起着由现象到本体(物自体),从自然到人(伦理)的过渡作用。因此,判断力以及《判断力批判》是康德批判哲学的关键所在,是他的哲学体系的最后完成。

  

  正因如此,康德的美学就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论了,而是具有了最一般的形而上学(即哲学)的意义。正是康德把美学放在了整个哲学的最后完成的地位上,因此,真正哲学的美学应该是由康德建立起来的,他上承鲍姆加登成就哲学体系的意愿,把美学放在了极崇高的位置之上,又开启了费希特、谢林等人把美学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先河。

  blob.png

  二、席勒美学使美学走向客观化和现实化

  

  席勒自己并没有建构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在哲学基础上他是依据康德的二元对立的唯心主义体系的。他在1793年致克尔纳的《论美书简》中就明确宣布,他是从康德出发的。但是,他不像康德那样纯粹为了建构整个哲学体系而思考并寻找了美学,他是从一开始就关心着现实生活中的人的问题的,因此,他一方面要为美学的客观方面寻找基础,另一方面要为人的性格完整寻找内在根据,这样就把美学由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纯思辨的构架推向客观唯心主义和对人的现实状况思考的方向,开启了德国古典美学由主观唯心主义向客观唯心主义发展的态势以及紧紧围绕人的自由进行探求的明确趋势。

  

  早在1780年当席勒还是一名卡尔学院医学院毕业生时,他在毕业论文《论人的动物性和精神性的联系》中就表示出了要在实际上使人的肉体和精神建立起平衡的意向。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给了他启示,使他跟随康德到审美活动之中去寻求肉体和精神的平衡而使人达到完整。同时,他对18世纪以来的美学观点进行了考察,认为这时期关于美的解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感性一主观的(如博克等人),二是主观一理性的(如康德)三是理性一客观的(如鲍姆加登、门德尔松及主张美在完善的那些人)并认为这三种对美的解释形式都有某些合理之处,但又都是片面的,而要提出他自己的第四种解释,即感性一客观的解释。因此,他一方面要为美的概念寻求客观的基础,合乎感性经验地证明美,一方面又要为美确立理性的先验的证明。这对于康德的“主观合目的性”的美的概念,是一种补缺救偏,使得美学由主观精神世界面向了客观精神世界,对谢林和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美学体系有着直接的启发意义。诚如黑格尔所说的:“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

  

  如果说《论美书简》主要表现了席勒美学由康德美学的主观性走向客观性的趋向,那么《审美教育书简》则更侧重地表现了席勒美学由康德美学的抽象性走向现实化的进程。

  

  席勒根据他对当时欧洲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状况的深刻了解解把康德的现象界和物自体的二元对立现实地转化为自然的人和自然的国家与自由的国家和自由的人的二元对立。他认为,近代的状况是:国家和教会,法律和习俗都互相分裂开了;享受和劳动分离了,手段与目的分离了,努力和奖赏分离了。由于永远束缚在整体的单独的一个小断片上,人自己也就变成了一个断片,耳朵里听的永远是他所推动的机轮的单调的噪声,他就无法发展自己本质中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铸造到自己的本性中去,而是仅仅成为自己的职业和科学的一种模印。也就是说,近代的自然国家使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使人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失去了古希腊时代以人性完整为基础的自由国家。为了挽救近代社会的颓势,他认为依靠现存的国家和文化是无能为力的,文化是这种社会败坏的根源,而国家是不能用暴力推翻而使社会造成混乱的,因此,就必须首先从人性的改善入手。这样,要恢复人性的完整(古希腊的理想)就必须依靠美和艺术。

  

  为什么呢?因为美和艺术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他从抽象分析人的先验状态入手,认为人身上固有而持久不变的东西是“人格”(Per?)而人身上经常变化的东西是“状态”(Zustand)。人格与状态只有在神性之中才能统一,而在有限的人性之中则永远是分立的。人格的根据是自由,而状态的根据是时间。正是在这种自由与时间的矛盾之中,在人格与状态的矛盾之中,人产生了两种冲动。第一种是感性冲动,它要求绝对的实在性,即把人格的必然东西在状态中变成现实的东西,即实现时间之中的自由,即具体的自由。第二种是理性冲动,它要求绝对的形式性,即使状态的变化得到人格的形式,即把自由导入时间的变化之中,使现实的东西具有形式。前者植根于人的感性本质(肉体存在),后者植根于人的理性本质(绝对存在)。这两种冲动在表面上是冲突的,但是,它们各有不同的领域因而并不会在同一个对象中发生矛盾,因此也就具有了统一的潜在可能性。如果当人们感到自己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那么人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它把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结合起来,也就使必然和自由、质料和形式、感性和理性、主体和客体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人格的自由获得了实在性,也使状态的时间变化受到自由的先验原理的规范。这样人就可以得到一种完整的性格,从而也就可以由自然的必然王国,经由这个形式游戏的王国,达到自由的王国,而这个中介的王国就是审美的王国,因为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活的形象,是人自己创造的审美外观,是美和艺术,它也就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中的自由。

  

  席勒就是这样使康德美学的主观性和抽象性化为客观性和现实性,使得审美王国、美和艺术的王国充当了自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之间的中介和桥梁,而且是客观存在的精神自由的美和艺术王国在实现这种过渡。因此,我们看到,席勒以后的德国古典美学就明显地表现出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经过谢林而在黑格尔那里得到了完成,同时,人道主义精神的现实要求也就十分突出,美学实际上成为实现人类精神自由的人性本体论。这种人性本体论在德国浪漫派(施莱格尔、诺瓦利斯等人)那里更加发展膨胀,并一直延续到当代的德国美学尼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

  

  三、费希特美学使美学走向一元论

  

  如果说席勒使康德的美学客观化和现实化但是席勒仍然保留了康德哲学体系的二元论和先验分析的方法,那么,费希特就使美学由二元论的哲学基础移到了一元论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哲学”的基础上。正是席勒和费希特这样几乎同时进行的两方面对康德美学的改造和批判,使得谢林到黑格尔完成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美学体系的构筑和最后完成。

  

  费希特与席勒一样,也是从康德出发的,但是,他不像席勒和康德那样把世界看成二元对立(现象界和物自体,自然国家和自由国家)而需要审美活动的判断力和审美王国去进行沟通和过渡,他认为世界本身是统一的,统一于自我之中,他就以这个活动着的自我为中心来建立他的知识学哲学,因而他的哲学又叫做自我哲学或知识学。

  

  费希特认为康德哲学有两个巨大缺点,一是假设了一个不可知的物自体这个物自体完全是个多余的东西,人的知识既然是以自我所感受的表象世界为出发点的,那么就应该是对自我本身的认识,对自我的意识活动的认识,因此,必须取消物自体这个赘物,因而从自我出发;二是康德的先验要素是从经验中分析出来的,不可能包罗万象,而且它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此也必须以逻辑推导的方式,从活动的自我推衍出一个严密的哲学体系。

  

  因此,费希特就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和先验分析的方法,从自我出发,从凭自己本身而存在并进行着使自己得以存在的本原行动的自我出发,建立了自我哲学的三条原理。

  

  第一条原理是,自我设定自己。也就是说自我必须首先进行自我设定的活动,它才能存在,没有这个自我的自身的设定活动,自我也就不可能存在。这条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第二条原理是,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自己,只是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即通过自我的反思(理智的直观)设定了自我的存在,但是,还没有意识和感觉,因为还没有对象,没有规定和限制,为了达到意识和感觉,自我也就必须设定一个对象,把自我作为一个对象来看待,也必然地产生了一个对象的意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与自我不同的东西,即非我。非我是自我为了认识自我而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限制物,因此,非我是自我的产物,离开了自我,非我就是一个无。

  

  第三条原理是,自我在自我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以与一个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亦即自我与非我的统一。通过前两条原理,自我设定了自身,又设定了非我,因而自我与非我不是同一个东西,两者就产生了矛盾,为了保证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就必须对自我与非我都加以限制,自我和非我都成了可以分割的,有限的,两者就可以在同一个绝对无限的自我之内对立地同时并存。这三条原理就形成了一个正、反、合的发展过程。费希特的全部知识学就是按照这样一个正、反、合的逻辑发展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费希特据此把自我分为理论的自我与实践的自我,从而又把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域理论知识和实践哲学(或实践知识学)。

  

  理论的自我是被非我规定的自我,它的活动就是创造出世界(客体)。理论自我为什么能创造出客体呢?就是因为理论的自我具有制造表象的能力,即具有想像力。人类精神的整个机制就是根据想像力建立起来的,而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理论自我的无意识的想像力的产品。这个产品才是唯一真实的实在。

  

  实践的自我是规定非我的自我,它的活动就是从它所创造的世界里重返自身。这种重返自身是从无意识的意识达到了真正的意识,有了自我意识,因而使自我得到了提高。实践自我的基本性质就是永恒的努力。努力表现出来就是冲动,冲动总伴随着感情。只有感情才把空无内容的概念充实起来,终于发展出绝对实在,绝对实在只有在感情里才能体会到。伦理中的良心,宗教中的上帝,归根到底都是感情上的东西。这样,知识学体系从自我出发,又回到了自我。

  

  正是在这个自我创造世界,又从它所创造的世界中回复到自我的过程中,费希特给予了美学很高的地位。他的美学是实践知识学(即道德科学)的组成部分。他根据艺术造就完整的人和人的各种功能的设想,把艺术当作科学和道德相统一的东西,也就是把艺术当作科学和道德相统一的东西,也就是把艺术当作自我的正、反、合发展过程的终点,是理论自我(科学)与实践自我(道德)的合题。

  

  因此,在他根据理性发展走过的历程来划分历史时期的时候,就把艺术放在了终点的地位上。他把历史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是理性本能的阶段,此时理性的活动完全是自发的,而人类社会是“天真无邪”;第二时期是理性权威的阶段,由于盲从权威而丧失理性,人类社会于是“初生邪恶”第三时期是理性解放的阶段,这时人类社会无视权威,以自私自利为行动原则,具有“罪恶完满”的特征;第四时期是理性开始独立思考的理性知识的阶段,这时人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开始向善”;第五个时期是理性艺术的阶段,此时理性憧憬着“人类的永恒原型”人类社会达到“至善完成”的最高理想,也是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

  

  费希特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他的美学就包含在自我的不断创造非我并回归自我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美学思想强调了美学的自我一元论的统一性,取消了康德和席勒的二元对立及其沟通,使美学有了一元论的基础,给谢林极大的启示,因而谢林综合了席勒和费希特对康德的批判和改造,就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的美学,最终走向黑格尔的美学。

  

  此外,费希特关于自我无意识的想像创造出客体世界的思想,是浪漫派美学的哲学依据。这种思想已经现出了哲学由认识论向人类本体论的转化端倪。虽然费希特强调的是知识的获得的过程必须要由自我创造出非我(客体世界)才能实现,但是,他反复强调自我和行动这两点,认为“自我、自我、自我一这就是一切”“行动、行动、行动一这就是一切”也就是强调自我的行动,这种行动不仅设定了自我自身,也设定了非我(客体、世界)因而就具有了自我创造一切的本体论意义,而浪漫派的诗人们就是从这个创造一切的自我出发来构筑他们的诗化世界的。“诗是真正绝对的实在”(诺瓦利斯)“没有诗,就没有实在”(施莱格尔)而一切诗都是人的自我产生的,而且“外在的东西不过是内在的东西引导出的一个隐秘的环境”(诺瓦利斯)。

  

  再者,费希特把艺术当作人类历史的最终目的,也就与康德和席勒一样把艺术和美学当作了哲学的完成,把人类的最终目的推向了现实的彼岸,然而,他又比康德和席勒更加抬高了艺术的地位,这便是谢林美学的前奏,使得谢林把美学(艺术哲学)当作了人类的最高目的,也对浪漫派耶拿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谢林美学使美学导向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

  

  谢林开始接受了费希特的自我哲学,但后来,他发现费希特的自我哲学以自我的精神创造活动无法解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因此他转向柏拉图的理念和斯宾诺莎的实体的结合,在自我与非我之上设定了一个毫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这种绝对同一把自我与非我、客体与主体结合在一起,与席勒的客观化方向产生了一致。但是,谢林的这个绝对同一性是不可称谓的,假定的,即信仰的对象只能靠理智的直观来加以直观。由于这种理智的直观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因而在这种活动中直观者和被直观者(创造者和被创造者)就是同一个东西。

  

  就在这个绝对的同一的运动中,开始了谢林的整个同一哲学的体系。这种绝对同一性本来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是无意识的,但是为了让它运动起来,创造万物,谢林认为它有一种提高为自觉的精神实体的“原始冲动”,从而出现了一种“原始对立”,从这种原始的对立中理智便开始了自己的创造过程。当理智施行无意识的创造时,就产生了逐步上升的自然发展过程,构成了他的自然哲学;当这种上升过程达到自我意识或理性时,理智使开始了自由的和有意识的创造,同样在原始对立的推动下,经过各种阶段,最后又回到了那个绝对同一性,这个过程的内容便是他的先验唯心主义的内容。

  

  因此,在谢林那儿,美学(他称为艺术哲学)就是先验唯心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先验唯心论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论,第二阶段是实践,第三阶段是艺术。这也是一个正、反、合的发展过程。

  

  在理论阶段,自我意识经过了感觉、创造性直观和反思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感觉的客体与创造性直观分离开来,宇宙开始在自我中存在,最后发展到绝对意志活动就转到实践阶段去了。

  

  在实践阶段,自我意识又经历了道德、国家和历史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隐蔽的必然性与意志的自由产生矛盾,人类社会也就在自我之中存在,最后自我意识就发展到理智的直观,从而转到艺术阶段。

  

  在艺术阶段,由于理智直观对绝对同一性的把握的由内向外的过程,便形成了由内在的直观(哲学)向具有客观性的审美的直观艺术的转化,从而把绝对的同一性直接反映出来。这样,在谢林那里,“哲学的工具总论和整个大厦的拱顶石乃是艺术哲学”。13(P)艺术哲学在谢林的整个哲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哲学的哲学,尽管这个艺术哲学最终也由于这个绝对的同一性是上帝的代名词,艺术的创造也就成了上帝的创造,最终走向了神启,也就是以宗教而告终结。

  

  因此,谢林在概述他的先验唯心论体系时说:

  

  “整个体系都是处于两个顶端之间,一个顶端以理智直观为标志,另一个顶端以美感直观为标志。对于哲学家来说是理智直观的活动,对于他的对象来说则是美感直观。前一种直观既然纯粹是为哲学家在哲学思考中采取的特殊精神方向所必需,所以根本不会出现在通常意识里;后一种直观既然无非是普遍有效的或业已变得客观的理智直观,所以至少能够出现在每一意识里。恰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为哲学的哲学决不可能变得普遍有效的事实及其原因。具有绝对客观性的那个顶端是艺术。我们可以说,如果从艺术中去掉这种客观性,艺术就会不再是艺术而变成了哲学;如果赋予哲学以这种客观性,哲学就会不再是哲学,而变成了艺术。一哲学虽然可以企及最崇高的事物,但仿佛仅仅是引导一小部分人达到这一境地;艺术则按照人的本来面貌引导全部的人到达这一境地,即认识最崇高的事物。艺术与哲学的永恒差别、艺术的神奇奥妙就是以此为基础。

  

  从这一段概述可以看到,美学在谢林这里把一元论和客观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了,而且也把历史发展观点包含在其中了,因此,他就在客观唯心主义及其辩证法的体系中把费希特和席勒对康德美学的二元论、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的批判和改造综合起来,直接成了黑格尔美学及其哲学基础的前驱者。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谢林的美学即是艺术哲学,这不仅对黑格尔的美学对象的提法是一种直接来源,而且是谢林继康德以后把美学当作一种哲学科学来对待,从而使美学进一步完备所作的努力。他1802年准备在耶拿大学讲授美学课程时曾写信给奥施莱格尔时指出:“我的艺术哲学与其说是艺术哲学,倒不如说是宇宙哲学,因为艺术理论乃是某种特殊的东西,而艺术哲学则只属于对艺术的高级反思的领域;在艺术哲学中丝毫不谈经验的艺术,而只谈处于绝对之中的艺术的根源,因此艺术是完全从神秘的方面来加以考察的。我将要推演出的东西与其说是艺术倒毋宁说是以艺术的形式和形象出现的一与全(Eilud八,,|他在《艺术哲学勘导言中又再三强调了这一点,他说,“我在艺术哲学中首先不是把艺术作为艺术,作为这种特殊的东西来构成,而是用艺术形象来构造宇宙,艺术哲学是在艺术形式或潜能中的一切东西的科学。只是随着这一步骤,我们在关于这种科学方面才把自己提高到了绝对的艺术科学的领域。”因此,他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关于构成宇宙的发展过程和绝对同一性的历史生成的最高科学,是绝对精神(黑格尔的用语)发展的最高阶段的产物。

  

  这样,他反对了鲍姆加登从经验出发,从心理学角度和原则对美和艺术的研究,而要以康德为榜样以先验唯心的构造方式来建立美学,而且要把康德的经验残余一物自体彻底抛弃,以绝对的同一性取而代之,这样就使美学思辨化和哲学化,从康德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得美学在哲学范围内的完备化和最后完成成了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在黑格尔那里以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辩证体系而告结束。

  

  五、黑格尔美学使美学的完备化得以实现

  

  德国古典美学到了黑格尔就达到了集大成的地步。黑格尔的美学把谢林业已取得的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和辩证法的成果扬弃了,造就了一个在大圆圈中自我完备的美学体系的小圆圈。黑格尔的体系是从绝对精神出发又回复到绝对精神的一个大圆圈。而他的美学则是这个大圆圈中的一个小圆圈。

  

  黑格尔一方面觉得谢林的绝对同一性有可取之处,即认为世界是从一个精神实体开始的,另一方面又认为谢林的同一性是一个把黑暗中一切的牛都看作是无差别的黑牛的概念,对于世界运动的起源的解释是牵强的。因此,他认为世界是由一个自身包含着矛盾对立面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和发展的产物。这个绝对精神首先经历了自我运动的逻辑阶段,然后它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经历了自我运动的自然阶段,而当自然界发展到有了人以后,就出现了精神,绝对精神就通过精神阶段而回复到自身,从而完成了自己的辩证发展历程。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自我运动的精神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主观精神又经过灵魂、意识和自我规定着的精神,然后主观精神就发展成为客观精神,客观精神又经过法、伦理、国家和历史等阶段,因而绝对精神把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完全统一起来,终于达到完全实现自己和认识自己的阶段。绝对精神的自我回归的发展过程又包括三个阶段:艺术一宗教一哲学。这三者都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认识的形式。艺术是绝对精神以感性直观的形式表现和认识绝对精神自己,宗教是以“表象”的形式表现和认识自己,而哲学则是以概念的形式表现和认识自己。

  

  因此,黑格尔的美学就是以绝对精神自我运动回归到自身的高级阶段上的艺术为自己的对象,是艺术的哲学,确切地说,就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由此可见,黑格尔的庞大哲学体系就是一部绝对精神自我矛盾运动的历史的大厦。而他的美学则是绝对精神自我运动回归到自身的一种表现和认识的高级阶段一艺术的自我反思的结果。在这种美学中,从康德到谢林的一切思维成果都得到了扬弃,康德的二元对立和不可知论被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所代替,席勒的客观化和现实化包含进了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认识之中,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和正、反、合的思维构架融进了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之中,谢林的绝对同一性由自我矛盾对立而产生的自我运动的绝对精神所包容,美学也就最终在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中以辩证发展的思辨方式确立起来了,也可以说是由正(康德美学)到反筛勒一费希特一谢林的美学)在黑格尔的美学中达到了合。德国古典美学作为一个充满辩证法的哲学美学就最终完成了,它是对古希腊以来各种美学思潮,特别是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美学思潮的最终合流,美学在黑格尔这里就具有了西方美学史上前马克思主义阶段的最完备的理论形态。正因如此,19世纪末至20世纪以后的一切美学思潮(如果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当作一种美学思潮来看待的话)都是从批判(思考、考察、研究)黑格尔美学或从黑格尔上溯到德国古典美学的其他代表人物的美学出发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59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