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摘 要:工作场所乐趣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我国企业中工作场所乐趣的实际运用程度和员工对工作场所乐趣的认知情况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影响组织绩效,研究工作场所乐趣对改善组织绩效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工作场所乐趣; 组织绩效; 快乐工作
工作场所乐趣是能够有意识地鼓励、支持、创造一系列能积极影响员工个体和群体的态度和生产率的令人愉快的有趣活动。工作场所乐趣可使员工工作愉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进而提高组织绩效。
一、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的被试为郑州大学MBA在读学生共有72人,年龄在21-40岁。将被试按性别、年龄和工作年限分类,其中男生69人,女生33人;21-30岁有63人,31-40岁有39人;工作1-3年的有9人,3-5年的有30人,5年以上的有63人。问卷采用李克特5分计分法。
本论文根据我国国情以及国外对工作场所乐趣的相关研究共把工作场所乐趣分为十类,包括个体纪念日庆祝活动、幽默、业余爱好的培养活动、集体庆祝活动、文艺活动、游戏、好玩的社交活动、员工间的友好竞赛、组织提供食物和茶点活动和工作-生活平衡政策。测量问卷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作场所乐趣在工作中实际运用的程度;第二部分是被试认为的十类工作场所活动对乐趣的贡献程度。第三部分是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工龄。问卷采取现发现收的形式进行。结果采用描述统计分析的方法,用SPSS软件对工作场所乐趣以及如何利用工作场所乐趣提高组织绩效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论
根据文中十类活动在组织中的实际运用程度和被试所认为的哪些活动可带来更多乐趣的调查为管理者们在日常工作中的管理行为提供意见和建议。
(一)各类工作场所乐趣的运用频率和贡献程度
本文通过对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期的MBA学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企业中运用频率最高的是集体庆祝活动,其次是游戏和好玩的社交活动,运用频率最低的是业余爱好的培养活动,次低的是员工间的友好竞赛。我国企业环境下,工作场所乐趣的运用频率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如下: 业余爱好的培养活动、员工间的友好竞赛、组织提供食物和茶点活动、游戏、工作-生活平衡政策、个体纪念日庆祝活动、幽默、游戏、好玩的社交活动和集体庆祝活动。
各类活动产生工作场所乐趣的贡献程度中,集体庆祝活动最高,其次是好玩的社交活动,第三是文艺活动和游戏;产生工作场所乐趣的程度最低的是员工间的友好竞赛,次低的是业余爱好的培养活动,第三是组织提供食物和茶点活动。各类活动对工作乐趣的贡献程度由低到高如下:员工间的友好竞赛、业余爱好培养活动、组织提供食物和茶点活动、幽默、个体纪念日庆祝活动、工作-生活平衡政策、文艺活动、游戏、好玩的社交活动、集体庆祝活动。
(二)各人口统计变量对工作场所乐趣贡献的认知差异
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工龄。不同的统计变量对工作场所乐趣贡献程度的认知不同。男性认为有用的工作乐趣主要有好玩的社交活动、工作生活平衡政策、游戏,而女性则认为集体庆祝活动能带来最大的乐趣,并且文艺活动对她们来说也意义重大。工龄的差异也会使员工对工作场所乐趣贡献的认知不同,有1-3年工作经验的员工把工作生活平衡政策放在首位,其次是个体纪念日活动以及集体庆祝活动,而3-5年工作经验的员工则认为好玩的社交活动最重要,工作生活平衡政策和个体纪念日活动也相对重要,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则更加注重集体庆祝活动,其次是工作生活平衡政策、好玩的社交活动等,虽然他们喜欢的乐趣活动类型大致相同但认为的重要程度有很大差异。另外,年龄处于21-30岁的员工认为工作生活平衡政策、个体纪念日庆祝活动、文艺活动可以产生较大的乐趣,而年龄处于31-40岁的认为集体庆祝活动、好玩的社交活动、游戏等对工作乐趣的贡献较大。
三、如何利用工作场所乐趣提高组织绩效
根据文章的研究结果,我国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应尽量多使用集体庆祝活动、好玩的社交活动、文艺活动和游戏;尽量少使用员工间的友好竞赛、业余爱好的培养活动和提供食物和茶点活动。
另外对于不同群体运用的工作场所乐趣也是不同的,男性员工更应该侧重好玩的社交活动、工作生活平衡政策的运用,而女性员工则多运用集体庆祝活动、工作生活平衡政策、文艺活动。根据工龄的不同,工作1-3年的员工更愿意接受工作生活平衡政策、个体纪念日庆祝活动、集体庆祝活动等乐趣,而工作3-5年的员工应多运用好玩的社交活动、工作生活平衡政策、个体纪念日庆祝活动等,对于工作5年以上的员工则采用集体庆祝活动、工作生活平衡政策、好玩的社交活动等。根据年龄的不同,对处于21-30岁的年轻员工公司应增加工作生活平衡政策、个体纪念日庆祝活动、文艺活动等工作乐趣,对于31-40岁的员工多采用集体庆祝活动、好玩的社交活动、游戏、文艺活动等。管理者需根据组织中多数员工的情况确定工作场所乐趣的类型。
参考文献:
. New Zealand Management, 2008, 55(3): 40-4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786.html
上一篇:试析文学本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下一篇:现代汉语“窝囊”词义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