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摘 要:丧葬之礼在中国起源很早,两汉之际更是厚葬成风,作为汉代主要葬玉之一的琀蝉,其制作工艺、形制形态不尽相同。汉代琀蝉数量众多,其原因在于蝉的生活习性和汉代所提倡的君子思想及灵魂不灭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以汉代各时期出土的玉琀蝉为依据,阐述其形制特征,并且从文化方面了解汉代琀蝉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口琀;汉代琀蝉;文化含义
一、丧葬口琀习俗溯源
古人用于殉葬的玉器种类众多,琀是一种专门用来随葬的器物,置于死者的口中,又称饭琀。我国古代丧葬口琀习俗源远流长,早至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史前墓葬中就发现了死者口中置玉口琀的现象,在商代早起,以米为琀的现象很普遍,其寓意是为了不让死者空口而去。考古资料显示,古人用作琀的大都是体积较小但价值较高的贵重器物,但是形状并不统一,如有贝、玉镞形器、玉鱼、玉质小动物、小玉环、玉短管、石片、石块、玉碎片、玉块、珠等。从古文献记载可以看出,生前地位不同,死后所随葬琀的质地也不同,《公羊传•文公五年》何休注:“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文家加饭以稻米。”《说苑•修文》:“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庶以谷实。”先秦口琀礼制大体得以遵行,王公、贵族多效古礼,汉代崇尚厚葬而盛口琀之风,东汉时亦有僭越之例,庶民则多以铜币作为口琀,意死者带钱到另一个世界资用,汉以后这一形式沿袭不衰。
二、汉代不同时期玉琀蝉的类别与特征
先秦时期,丧葬口琀物种类、形制、质地繁杂,玉蝉仅为其中一类。到了汉代,口琀玉蝉开始大量出现并广为流播,而文献中的“口琀”此时似已专指玉质口琀物,而玉蝉往往是最常用的口琀,在一些大、中型汉墓和小型汉墓中,口琀蝉几乎是必备的丧葬器。汉代口琀蝉多为青玉或白玉质,雕刻简约大气,造型粗犷质朴,具有较为典型的时代特征与艺术风格。
汉代早期的琀蝉从总体风格看具有雕工精细,器形圆润流畅,生动柔美,弧线多而直线少的特征,较多地承袭了战国玉蝉的特点,而与后世的雄浑有力、简约质朴的“汉八刀”风格有别。
图一 汉代早期玉琀蝉
青玉,不透亮。腹平,背部起脊,头呈三角形,双目外突,尾上翘,背部阴线刻出双翼,长4.8厘米(图一)。1991年出土于北郊尤家庄西北医疗设备厂2号西汉早期墓中,出土时置于棺内一端,邻近有鼻塞、铅梳,应为口琀。此器造型简单,双翼纹饰刻划形象细腻。
汉代早中期口琀蝉多光素无纹,例如1998年出土于北郊尤家庄交通学校258号西汉中期墓中的口琀蝉。
青玉,表面一层钙化为黄色粉末。腹平,背部起脊,头呈三角形,双目微外突,尖尾,背前部简单几刀刻出头部结构,后部两侧削成斜面表示双翼,以大轮廓展示出蝉的形象,长3.92厘米(图二)。
图二 汉代早中期玉琀蝉
西汉中晚期至东汉的寒蝉刻琢颇精,多用直线造型,线条中段粗犷深峻,末端细尖锐利,表面打磨抛光十分考究,寥寥数刀即准确生动地勾勒出玉蝉神韵,这种简约传神的“汉八刀”风格成为汉代玉器雕琢工艺的典型特征之一。
青玉,内有白色杂质,半透亮。腹部皆外弧,双目突出,尖嘴,背部阴线刻出头和双翼,尾上翘,腹底刻出腹部纹饰,长6.08、宽2.92厘米(图三)。2006年出土于南郊缪家寨村北东南环三标段42号西汉中晚期墓中,墓葬被盗扰,玉蝉出土时置于墓室中部偏前一侧,旁边同出有鼻塞,由此可知玉蝉原应含于口中。汉代玉蝉一般都是平腹凸背,仅刻出背部纹饰,此器腹背皆凸,均有纹饰,造型形象,雕刻遒劲有力。
图三 汉代中晚期玉琀蝉
河北定州东汉中山王墓出土的玉蝉,玉质洁白温润,抛光极亮,以直线、弧线勾勒蝉首、双翼、腹、尾等。体扁平,双目、吻部、双翅尖、尾尖突出体外,形象生动写实,刀法细腻洗练,立体感强,双翼有薄而透明之感,线条简洁明快,雕工技艺娴熟。这件玉蝉的艺术风格也
图四 东汉玉琀蝉
反映了东汉玉器阴线刻饰的工艺手法和强烈的写实性。玉蝉形态生动逼真,造型新颖质朴,刻划简练,神韵尽在,与红山文化玉器的表现手法颇为相似。玉器刀法简单,粗犷有力,刀刀见锋,俗称“汉八刀”,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极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器上刀锋边沿甚为锋利,头型有平头和小圆头,腹部有横线表示腹线,两翼末端尖锐,尖锋扎手,玉蝉两侧边沿较薄(图四)。
两汉时期的玉琀蝉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大大超过以往各代。汉代琀蝉区别于以往的最显著特点,一是在取材上,多以白玉、青玉为主,其玉光洁无瑕、晶莹湿润。二是刀法为典型的“汉八刀”风格。“汉八刀”是汉代玉器雕刻工艺上的对称、相背的走刀手法,这种刀法好似写意只有寥寥数笔,但是形神兼具,简洁有力,几乎刀刀见锋,线条以直线为主,偶有弧线。三是蝉体大多无穿孔,但也从墓葬死者口中出土过带穿孔的玉蝉,原因可能是作为佩玉的蝉被改用为口琀。山东巨野红土山西汉墓出土的一件玉琀,作两蝉并列状,用阴线刻出头部和翅膀,背部有一圆槽,槽外斜钻三孔与圆槽相通(图五),这件玉琀即是玉剑首改制而成的。
图五 汉代玉琀蝉
三、汉代丧葬口琀蝉的文化内涵
玉蝉作为丧葬口琀在两汉之际被大量实用并流传不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当时社会上的神仙信仰、重丧厚葬之风及汉人缘于宗教神学情感对蝉生活习性的神秘理解,对玉的性质作用的复杂认识等因素有关。
1、蝉性高洁,蜕变不死,脱壳重生,具有“神”的特性。
蝉,是一种很普遍的昆虫,但是其繁殖后代的方式却十分特殊。蝉产卵后,幼虫并不会马上孵出,而是要在地下蛰伏三年,才能从地下钻出,经过蜕皮才能成为成虫,再飞到树上吟唱。
蝉的这种生活习性,给人以高尚纯洁的感觉。首先,其破茧而出,如同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其次,古人认为蝉以吸风饮露为食,不夹杂任何污秽之物,恰似不食五谷,餐风饮露的仙人。如《淮南子•精神训》:“蝉蜕蛇解,游于太清,轻举独往,忽然入冥。”再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白爵然泥而不滓者也。”另外,汉代生死观认为,世俗生命的终结与生命进入彼岸世界的永生,仅仅是人生命转化的一种形式,丧葬入殓则是生者帮助死者完成这一转换的礼俗活动,这种转换如同蝉入地冬眠,来年初春又钻出地面,蜕壳重生,羽化升天的变化道理一样。因而,汉代丧葬入殓大量使用口琀蝉,
实则寄寓了生者祝愿逝者死后灵魂顺利升天成仙,生命得以无限延长的愿望。由此看来,以蝉为琀,并不单纯是对自然事物的客观描述,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精神追求和超脱世俗的高尚境界。
2、汉代盛行厚葬之风。
两汉时期,厚葬成风,究其原因,一是灵魂不灭的观念,“以为死人有知,与生人无以异” 。即把死人当作活人对待,迷信人死之后会到另一个世界,鬼神和活人一样需要饮食起居,也就是所谓的“鬼犹其食”。所以,对死人的供奉要和活人一样讲究,也即所谓“事死如事生”。因此,把生活中需要的一切都带到坟墓里去,以便死后继续享用,于是乎,“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刻金镂玉,檽梓梗柟,良田造茔,黄壤致藏,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崇侈上潜” 的现象大炽于天下。二是汉代尊儒,儒家极力倡导孝道,认为重丧厚葬是为了彰显孝行,教化生人,这种孝道思想及慎终厚葬理念深刻影响了汉代丧葬观,以致“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至于富者奢僭,贫者单(尽)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狂热的厚葬之风,就连家徒四壁、食不果腹之人也耻于薄葬。
3、玉为天地之精,能调和阴阳、护尸不腐,具有沟通人神的超自然灵性。
汉代口琀蝉多为玉质,是缘于汉人迷信玉具有护尸不腐的神奇功效。《汉书•杨王孙传》:“口含玉石,欲化不得。”《白虎通义•崩薨》云:口含玉者“有益死者形体”。汉神学观念认为,只有同时具有灵魂与肉体的人,死后才能实现复生,如果肉体腐败,灵魂与肉体无法结合而死者难以升天成仙,故而死者口中置玉琀殓尸。古人认为玉为阴阳二气之精,能够调和阴阳、润化万物,具有为万物提供生命动力与源泉的无所不能的超自然功能。《管子•侈靡》:“玉者阳之阴也,故胜水,其化如神。”可见玉为阴阳二气之精,具有能调和阴阳,化生万物的神奇功能,而死者入地主阴,故以阳气之精的玉殓尸,将玉琀置死者口中就可以起到护尸不腐的作用。汉人喜欢用玉殓尸,还因为他们迷信玉有沟通天地人神的特异本领。玉历来被认为是沟通人神的圣物而广泛用于各类祭祀活动中,死者口琀玉蝉,也能在其灵魂升天,生命复生仙化的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
结语
琀蝉在两汉时期,以“汉八刀”造型为主要特征,玉蝉形制的流变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基本走向是由简入繁且趋向写实。在汉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和以神话、升仙为主的老庄思想相互混杂成为时代的意识主流,这时的玉蝉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联系人世间与灵魂彼岸的精神纽带,反映了华夏先人对自然界、生命本身以及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诠释。
参考文献:
[1]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2.
[2]李光红、施俊.中国古代玉器鉴定.地质出版社,1999.
[3]方辉、杨波.玉器鉴定十八讲.万卷出版社,2005.
[4]张雯.简论先秦到汉代玉蝉形制的流变及汉代蝉的文化含义.山东教育学院院报,2007(6).
[5]郑建明、何元庆.中国古代的玉蝉.江汉考古,2006(1).
[6]宋彦丽.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佩蝉、琀蝉与冠蝉.文物春秋,1996(1).
[7]张泽莹.玉琀与琀蝉辨析.文物春秋,2003(2).
[8]李玲.玉蝉的分类与时代特征.中原文物,1998(2).
[9]严钊周.汉代琀玉宇握玉.南方文物,2000(2).
作者研究方向为:瓷器鉴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874.html上一篇:科技发展的人文思考
下一篇:浅谈《镜花缘》中的孔子天命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