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摘 要:中国画作品是通过物象传达作画者的思想感情,让观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启发。因此中国画的意境这一美学范畴在对中国画的评判标准中占有十分独特的位置,意境展现诗情画意,以独特的魅力感染人。
关键词:中国画;形;神;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富民族特色的审美准则,也是中国古典艺术极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它集中地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作为抽象概念的意境可以理解为情与景高度融汇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是画家对客观景物的提炼,融入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采用艺术的手法营造出来的一种境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二者巧妙结合而构成 “意境”。
一、中国画意境美的独特性
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意境”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是非常独特的。中国画艺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独有的民族风格,融汇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通过画家对其所描绘的景物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并引发观赏者的联想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思想上和情感上的感染和升华。一副好的中国画作品,不仅在于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还要有对绘画对象所蕴涵的神韵有所体现即神似,更重要的是要在做到神形兼备的同时能借描绘对象寄托作画者的情感。中国画作品是通过物象传达作画者的思想感情,让观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启发。因此中国画的意境这一美学范畴在对中国画的评判标准中占有十分独特的位置,意境呈现诗情画意,以独特的魅力感染人。而所谓意境又是意和境的有机结合,要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借物抒情,借物言志,并使二者完美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一定要做到情景交融,没有绘画的对象就没有情感附着的载体,景物是有形的,而情感则是无形的,必须要以有形的景物作为情感依托的载体才能够以情入景,做到形似、神似。
二、中国画意境美的哲学基础
中国古典美学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下孕育的以儒、道、禅三者相互联系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分支。我国流传后世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儒家文化典籍《尚书》记载:“诗言志,歌永言”,阐释出中国文艺的核心----中国艺术的主观性。“中国文艺出于道家”,可见道家哲学对中国传统的绘画影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诠释出一种极致的东西听不到看不见,主张对虚拟、虚无的追求,中国画不追求西方绘画似的写实,与老子的思想不无相关。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的战国哲学家庄子,在《庄子》一书指出:“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可名”,从这位否认美和艺术反而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哲学家这里,似乎可以探寻中国艺术不求形似的渊源。但是,这种不似之似并非脱离客观对象,而是一种统揽全局的总体精神的把握,正如《淮南子.诠言训》所述:“神贵于形也,故神制则形从,形胜则神穷。聪明虽用,必反诸神,谓之太冲。”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道释儒观念为基础的玄学思潮出现,在玄学的影响下,中国绘画美学表现出对主体精神的强调,出现了“传神写照”、 “迁得妙想”、 “以形媚道”等著名的美学观点。源于这样的文化基础下,中国绘画自然而然的强调意境美已经不难理解了。
三、中国画意境美的具体表现
关于中国画意境的表述,清代画家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直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这段话概括了中国画意境的精髓。“山川草木,造化自然”乃中国绘画所表现的“实境”,即中国画创作的原型。“因心造境”乃主体精神之强调,通过“以手运心”这一手段创造“虚境”。这种虚实相生的境界在于形与神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
中国绘画的“形”不仅仅在单纯性的“真”,其中含有“意”, “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立象尽意”,“象”是“意”的载体,“象”中蕴含的“意”才是作画者表达的的更深层次的意图。“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知见诗如见画”,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诗句道出了形与意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绘画重神轻形,正如北宋文学家苏轼所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近代大画家齐白石进一步指出:“妙在似与非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也,太似则媚俗。”与“形”之对应的“意”则是画家所要表达的主要意图,早在北宋时期苏轼已将“意气”作为文人画与画工画的区别,“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后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东坡题跋》下卷《又跋汉杰画山》)”面对客观对象,画家只有通过大胆的想象、不拘泥于形似,得其“神”,“因心造境”,才能倾注内心的真情实感,吐胸中之逸气,营造出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画中意境。
一副好的中国画作品,只有景致的营造还是不够的,中国画的意境美还在于它的动静相生,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中国画特的形象意境构成的主要方形似,写最主要的东面和主要表现方式的特点。当博。王弼在《墨处物中经过设周易略例》里说:“尽意莫若言。”笪华中的有若象,尽象莫若言。”笪重画博中,要画光说“虚实相生,无出一种中明,“计白画处皆成妙境。”这无一不表明绘深远悠物华画技巧,另外画创作中创造意境的方法没已尽,而意主要通过意象的选择组产生了苍凉中国画只是将物合,创造重用笔用墨华追求出大量虚实相结合的空间来拓展画面的意境,从而使,能够物无穷得意境更法决定华,相映成为深远,境界更为广博,墨的表现博华产生了苍凉。这种以虚映实,以实显虚然只有深刻认物中面情景交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引导读者产生博思中典型化了,虚实相有实华客体表现,生的结合,凝界,达中造型手段聚着画家,却能让人看华博经营中”,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题,能使中博再现体现着绘的笔华艺术》画对象审美特最黑的地方中物才能合性的全面把握。
北宋苏轼曾说:“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也就充分说明诗画本是一
家之缘,“无诗不能成画,无画不能为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画意境美的追求。苏轼精辟地道出了诗画创作中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相得益彰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也道出了苏轼对“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这一美学追求的独到的见解。于诗、于画,品察万物,皆以抒情达意为主要目的。诗丰富了画的内涵,更提高了画的境界。宋代画家文同曰:“诗不能尽, 溢而为书, 变而为画, 皆诗之余。”可见,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形式的一个独特表现,它体现出中国画独特的意境之美。唐代王维被后人奉为文人画的始祖。宋代苏轼曾对王维的《蓝田烟雨图》题曰:“蓝田白石出,王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巧妙地突出了画的意境,妙笔生辉,让人叹为观止。苏轼评论王维的艺术造诣时说: “味摩诘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画, 画中有诗”。王维的许多诗句, 如“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等这些优美、色泽的诗句, 描绘出一些幽美宁静的画的意境。由此可见中国画通过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表现出独特的意境美。
总的来说,中国画作品所呈现的物象并非简单的再现对象,其中融入了作画者的的主观感受,画面所营造的意境有其深厚的哲学渊源,这种虚实相生的境界在于形与神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在中国画的评判标准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它反映出艺术家的修养和才干。中国画艺术的无穷魅力也在于此,它是华夏文化土壤孕育的民族艺术产物。
参考文献:
[1].李来源,林木.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 [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2].付咏珊.浅论中国画的意境之美[J].大众文艺,2008.
[3].曲春林.论中国画的“意境”美[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
[4].徐书成.中国画之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5].宗白华.艺境 [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下一篇:论艺术创作的生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