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大纲和纲要的要求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发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尤其大量的文学作品塑造了美的形象,刻画了美的意境,精撰了美的构思,锤炼了美的语言等。只要我们按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这些美育因素,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而且能促使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美育因素,促使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一、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几乎包容了一切美的表现。初中语文教材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审美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大自然的美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即泛指自然景物和动物的美。如李白笔下的飞瀑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自然美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其本质的多元性。教材中的自然美侧重于形式美的,由一定自然物质属性构成的自然美的形式。正是它所特有的自然构成形式,形成了它独具的自然风姿,呈现为具体可感的观赏对象。梅的冰肌玉骨,兰的清秀淡雅,竹的青翠挺拔,菊的斗霜傲寒,它们的这些物理属性,正是人们喜欢它们的重要因素之一。
2、发掘社会的美
社会美是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每一篇教材都具有社会美的教育价值,因为社会美集中表现在一定时代的人物的生活、业绩、品格和理想上。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就会感到社会生活的美,体验到人物心灵和理想的美,受到思想的启迪和性灵的陶冶,从而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与品质。如,《向沙漠进军》等体现着人类认识并征服自然,勇于献身创造奇迹的气度与胸怀;《百合花》中的新媳妇的纯洁、质朴的心灵美,都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和教益。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美感,推崇高尚的道德作用和思想行为等。
3、体会艺术的美
艺术美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依据一定的美学观点,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遵循美的规律,通过艺术手段所创造出的一种综合美。美的结构都具有匀称、和谐、周密、灵活变化的特点。《背影》抒写了父子之爱这个人间永恒的主题。但它之所以如“白鹤亮翅享誉文坛,更在于它的结构精巧不同一般。文中四次出现“背影”:开篇点明背影,为下文张目,第二次白描背影,抒发父子情深,第三次找寻背影,抒发离情别绪。第四次思念背影,情不能已。这样的结构,即谨严有序又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摇曳生姿;既和谐完整又富于变化,步步深入,紧凑自然;突出中心,为中心服务。确实是一篇美文。
4、感受教材中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章的多种美都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因此,古人特别重视铸炼语言。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等等,都力求遣词造句尽善尽美,用最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准确丰满的思想内容。欣赏语言美,既要学习文章运用的技能技巧,又要学习前人锤炼语言的严肃认真的精神和严谨不苟的写作态度。
二、精心设计,创造感受美的时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感受美的时机,取决于审美主体,也就是学生们的情绪活动状况,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创设情感交流情境,调动学生审美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带有欣赏艺术美的性质。教师在教学时,是引导者、组织者,除了传输信息,发展认知以外,既要有很强的主观情感成分,又要注意师生的感情交流,应该遵循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书尤其是阅读教学),采用非一般化的有效教学手段,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有利情境,尊重每位学生的审美理解、审美体验和审美反应,这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审美积极性的首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提。当然,我们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切不可夺去学生的审美主体地位,这并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要求教师把握学生循着“由感受导入理解,理解时又联系感受”的程序,最终达到审美理解的升级。学生一旦进入了审美体验的境界,他们在艺术欣赏的有利情境中获得了审美的愉悦感,正是提高审美能力的动因之一。营造美的环境重在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例如,在诗词教学中,可以利用音乐创设情境,不同的旋律能勾起学生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本人播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并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情感、想象,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在马致远营造的诗词意境中。
2、合理张弛巧攘局面
在课改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热烈”,追求“轰轰烈烈”的场面。殊不知,在这“浮华盛世”的背后,往往忽视学生情绪活动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丢失了感受美的良好时机。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耐不得寂寞,不给学生细细咀嚼,回味文气的余地,离开了学生情绪发展的轨迹,开讲伊始就一语道破天机——快捷直通地道出解析作品的契机所在,从而赢得嚷嚷的局面。这样的教法,不仅违背了教学规律,也违背了美育规律。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只能在自己的审美过程中提高,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感受美的时机。有时候,课文氛围不是教师眉飞色舞讲出来的,而是依靠“静场”“冷”出来的。教师应该耐得寂寞。例如教学《春》一文,课堂需要的不是热烈欢快的氛围,我按照入画、入情、入理三个层次,像导游一样引导学生借助作品中描绘的自然图景,唤起学生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引领导他们进入作品所创设的优美、深邃的意境中,让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美景心驰神往,激情荡漾,情操得到陶冶。
三、探寻感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
语文课上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美的事物的情绪体验。“情动而辞发”是为文者的情感终结,“披文以入情”则是观文者的情感伊始。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充分发挥文章内在的情感,使学生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在感
情上得到满足、充实而愉快。这并不是意味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象说相声一样,不断引起学生的笑声;恰恰相反,我们反对把严肃的讲台变成逗趣的喜剧舞台,而是要求教师从课文本身出发,体验作者的感情,进一步去激发学生的感情。
1、渲染气氛,创设审美情景
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让学生置身在特定的情景中,“触景生情”变作品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范读,或者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闭目静听,或者放有关录像,先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教学《春》一文,我借用电视散文,让学生在视频的诱惑下,在富有磁性的语音感染下,进入那可人的意境,为学生学习和仿写作了感情上的铺垫。
2、最佳角度提问,激发学生情感
最佳角度提问,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胡同文化》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中国还有哪些相关的传统文化?如酒文化、穿文化、吃文化等等。甚至还可以拓展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这样一延伸,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深化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民族情感。
四、注重调控,真正体会美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珍视”学生多元的感受、体验,使课堂“生成精彩”,对学生游离文本、曲解文本的知识“生成”,或不置可否,或大加褒扬,忽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引导,导致了文本的失落。比如,有的学生从《背影》中解读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些“有个性的创造”其实是离开了对文本整体性、本质性意义的理解,对作品任意的、无中心的、无意义的曲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不断地加以监控和调节,从而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本文分别阐述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在实际操作中各种方法往往也是综合运用的。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我们相信,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的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之花,将会越开越鲜艳。
参考文献:
[1] 杨辛,甘霖等著.美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学出版社,199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蒋孔阳,朱立元.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李春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4,(35)
[5] 张德荣.试谈阅读教学实施美育的因素和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2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