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摘 要:成人风格的童装市场很受追捧,各界人士对此现象褒贬不一。其实,成人风格的童装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对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均会产生微妙持久而又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不利于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童装;成人风格;儿童生理;心理健康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日益增长,中国童装市场的消费需求已由过去的满足基本生活的实用型开始转向追求美观的时尚型。原本活泼、可爱、卡通的童装市场悄然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成人风,性感的吊带衫、紧身的豹纹背心、时髦的高筒靴、磨个破洞再配条铁链子的低腰牛仔裤。男童的T恤上印着海盗、骷髅等象征恐怖的图案,女童的衣服上则多了许多帅哥美女和明星的头像。80后的辣爸辣妈们,追捧时尚前沿的流行趋势加在孩子身上,却未曾想过您的孩子处境危险。
一、成人风格的童装对儿童的生理方面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很多童装就像成人服装一样,金属环、铆钉、链子等装饰复杂,经调查和询问,在儿童医院内科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病例:孩子哭闹不停,脸憋得通红,经检查食管内有异物,取出后发现竟然是铆钉,严重的会刮伤内脏,这些金属装饰实在是令人惊悚啊!
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穿紧腿裤和丝袜,寒冷的冬天不利于血液循环,使孩子气血淤积,手脚冰凉,不利于健康。而夏天的时候不利于散热,阴部不透气,容易引起局部湿疹和各类炎症,更为以后的身体健康埋下危险的伏笔。
很多孩子喜欢模仿家长,穿高跟鞋、长筒靴,这两者的危害更大,直接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阻碍孩子正确步姿,这都是对孩子一生之久的杀手。此类状况的例子比比皆是。
二、成人风格的童装使儿童的心理方面负担重。
儿童服饰形象上的性别模糊倾向越来越多,现在的时尚潮流中大批人追捧中性化和雌雄同体服饰,着装各有所好倒也无可厚非,关键是整体的服饰形象,包括着装者的衣服、发型、配饰以及举手投足都看不出是男是女,女孩儿说话粗狂,男孩儿倒是爹声爹气,花里胡哨。这或许是一种时尚,但时尚也是把双刃剑,对儿童心理的负面影响更是严重,服饰潮流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年轻人的心态,那孩子们的心态呢?成人风格的童装抹杀儿童原有的认知功能,影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积极向上的图案给孩子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态,比如数字、字母开发孩子的智力,动植物的卡通装饰开发孩子的想象力等等。而如今的成人化图案多以骷髅、海盗等恐怖形象出现,再加上沉重的色调抹杀了童装该有的功能。
在色彩上,原本常用的暖色调也被黑、灰、棕等突显成熟的冷色调所代替,不少知名童装品牌都只有黑白两种色系。原本儿童喜欢鲜艳亮丽的色彩,他们内心纯净、活泼、热爱一切事物。而灰色系服装使儿童变得内向、消极、不爱言语,严重影响他们心理健康。
三、符合儿童身心健康的童装设计迫在眉睫
以3-8岁学龄期的孩子为例,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在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 正处于思想波动期, 还未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但此时的孩子开始形成了初步的审美观, 懂得追求美好的事物, 喜欢漂亮的衣服和好看的玩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 特别喜欢模仿崇拜偶像的动作和举止, 当然, 此时的偶像多是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成人, 偶像的衣服理所当然地成为被模仿的主要目标。我们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家长的一举一动、仪表形象都是孩子的模仿榜样。是不是应该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为健康影响孩子而预备呢?
学龄期儿童的服装色彩应贴近成人服装色彩的流行,明度、纯度都应适当提高。款式造型设计要强调活泼、健康、大方, 不能过于华丽。要符合儿童的年龄、气质。 工艺要简练。最好缝明线, 以求牢固, 配件的设计要遵循质朴而不失潮流, 实用而不失美观的设计原则。学龄期儿童的配件可以更强调功能性, 可以设计与服装配套的书包、围巾、帽子等。这个阶段的儿童消费能力增强, 而且还会逐渐成为家庭购买的主要决策者。处于本阶段的儿童愿意模仿成年人的外表和行为, 应此在了解他们心理的基础上, 根据他们的爱好设计产品, 投其所好。
童装面料与儿童性格要协调,由于学龄期儿童活泼、好动, 没有保护衣服的意识, 所以童装的布料应以结实、耐穿、不易损坏为主。同时布料穿着的舒适度,也应考虑。无论是内衣、外套、裤子、棉服、羽绒服的面料都必须经过甲醛、酸碱度等各项安全和健康的严格测试。童装一般首选吸湿性好、透气好的纯棉面料, 因为衣服紧贴皮肤, 儿童的皮肤一般都敏感, 衣服与皮肤经常产生磨擦, 特别是小朋友们穿的运动装,更要考虑吸汗、透气等要求。在给儿童选择服装时要因人而异, 在不违背儿童生理与心理需要的情况下, 尽量挑选适宜自己小孩的服装, 以提高儿童的自信心, 同时启迪其对美的认知与追求。
年轻爸妈的生活水平和时尚审美水平的提高是造成童装成人化的重要原因。但是服装在提高设计感的同时应当更多地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设计师们如何在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下,提高童装设计水平,这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只为经济效益而忽略孩子们的真正需求,使童装行业畸形发展,受害的终究是我们自己的后代。
四、总结
童装不仅仅是成人的缩小版, 它还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衣服仅仅是它的物化形式。童装一方面要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 更好地呵护儿童肌肤, 方便儿童生活, 有益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及启迪儿童对色彩、对图案、对美的追求, 为今后正确的着装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盲目追随潮流的服饰并不符合儿童,童装设计应以儿童生理、心理及活动特征为基点, 色彩要轻松、淡、明快且协调、结构要宽松、舒适, 适应孩子生长发育以及活动需要。
参考文献:
[1] 华梅 《服饰生理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10.1
[2] 崔玉梅 《童装设计》[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0.2.
[3] 刘晓刚.服装设计1一服装设计概论[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孙艳妮(1987.10-),女,民族汉,山东潍坊人,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2255.html
下一篇:卢梭美学思想微探-殷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