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试析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的发展分析

试析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的发展分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读鲁迅的小说就会常常看到“看客”一类形象。他们带着特有的卑琐,在未庄、在鲁镇、在华老栓的茶馆,影影绰绰、活龙活现地蠕动着。剖析他们,能更深入地认识鲁迅小说的意义,深入地认识鲁迅的思想与创作。
  鲁迅笔下,“看客”是一些有着怎样面貌的人物?
  一.第一大特征:擅长“看”
  “看客”最擅长的就是“看”,哪儿有“热闹”便在哪里看。看热闹是他们外在的行为方式。热衷看,却非常冷漠麻木,扮演着戏剧的看客角色。
  《孔乙己》中,咸亨酒店就聚集一帮看客。孔乙己中秀才怎样和他们毫无关系,他们更不可能助一臂之力,解决孔乙己失意和苦闷;在一些地方他们不如孔乙己,却偏爱奚落孔乙己,触动孔乙己心灵的伤痛,他们不配到里间坐着喝酒,没有丁举人打断孔乙己腿的威势,然而,发现了孔乙己的不幸和颓唐,便感到很大的快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看客的无聊,势力跃然纸上。
  《药》的主要情节是看客的表演:在凄冷的清晨“赏鉴”砍志士头颅的“盛举”,在华老栓的茶馆谈论夏瑜。作者通过华老栓的眼睛写看客们观看杀人是何等专注,革命者悲壮的死和看客们麻木愚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鲁迅冷静的描绘中,凝聚着多少郁积心中多年的痛心愤怒啊!
  《阿Q正传》中,阿Q“大团圆”时又和“看客”们遭遇了,阿Q看见:“两旁都是张着嘴的看客”,“他惘惘的向左、向右,全跟着蚂蚁似的人……”“从人从里,便发出豺狼的嚎叫一般的声音来。”阿Q麻木的头脑联想到饿狼的目光。
  《祝福》中“看客”观望祥林嫂的命运悲剧,似乎没有看阿Q赴法场时那么亢奋,这帮看客是在日复一日的灰暗光阴里细细赏鉴、品味祥林嫂的痛苦悲哀,有了新的发现,便迅速传播,增加“观赏”的乐趣,然后报之唾弃、嘲弄。
  《示众》是看客的群像速写。意味深长的是:《示众》不是在江南小镇,而是在北方“首善之城”大都市;不是清末,而是民国;人物不是清国的顺民,而是“民国的国民”。巡警和示众的人写得很模糊,着重突出如走马灯办般眼花缭乱的挤来钻去的人们,“嘴都张的很大,像一条条死鲈鱼”的麻木神态。看“示众”时自身也成为示众者,毫无意义的示众引起看客们毫无意义的兴奋和忙乱,盛夏的酷热没有减轻“看”的兴致。”示众”揭示社会有“大清”变成“民国”了,国民的精神面貌依旧,改造国民精神任重道远。
  鲁迅在别的文章中也沉痛地揭示国民的这一病态。北京的羊肉铺子,一些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复仇》则是:“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狂野之上。”于是“路人从四面八方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蚂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长脖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鲁迅说,创作《复仇》,就是“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
  二.第二大特征:没有自己的思想
  “看客”的另一特征是: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不具备思考、判断的能力,他们说的话,不是思考的结果。
  讽刺孔乙己“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人可能是个文盲,孔乙己在科场失意,他们就如同在科场得意者一样嘲讽他、鄙视他。鲁镇的男女因为暂时没有遭受到祥林嫂一样的残酷打击,就有了鄙夷、嘲讽、品头论足的资格;阿Q被枪毙,未庄的人们“自然都说阿Q坏”,为什么呢,因为阿Q被枪毙,被枪毙就说明阿Q不是个好人,否则怎么会被枪毙呢?他们的判断标准完全依据统治者们的标准,以特有的愚昧方式表达出来,甘于充当奴隶而不觉悟,实际已经是丧失理想的行尸走肉;盲目的维护着封建政权的血腥统治,苟延残喘,充分展示了在长期封建血腥统治形成的国民劣根性。
  三.第三大特征:自以为是“吃人者”
  “看客”还没有资格做“吃人者”,没有丁举人、赵太爷、康大叔、红眼睛阿义等人的地位,却自认为是“吃人者”。看客在吃人者和帮凶面前显得顺从、怯弱,在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要走向末路的人面前,却很刻毒。以观看他人的痛苦和垂死挣扎为乐事,以抓把柄、揭伤疤置人于痛苦为趣事。
  《狂人日记》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有挨过知县大老爷的打的,有被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老婆被衙役霸占的,也有家里的老娘亲被讨债的给逼死的,却都加入了吃人的行列。
  《阿Q正传》中人们看杀阿Q的场面,简直是幸灾乐祸了!还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阿Q的死给他们生活添加了刺激和话题,至于阿Q为什么要死,该不该死,是搞不明白的。
  从《药》“颈项都伸的很长”仿佛被提着的鸭,到阿Q所见如嚎叫的狼又钝又锋利的眼睛,都反映出来“病态社会”造就的丑陋看客的病态的心理特征。“自己被人凌辱,但也可以凌辱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渴望见到别人流血砍头,使枯竭的心灵得到滋润和满足;鉴赏他人的血和死亡,从中得到新奇的刺激和快慰,便可以忘掉自己也正在被慢慢杀死,被慢慢吃掉的悲哀。这是看客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内涵。
  鲁迅主张启蒙主义文学“必须为人生,而且要改造这人生”。从1903年起,直至1936年逝世之前,他都关心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改造。许寿棠回忆当年鲁迅经常和他讨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时候常和我讨论下列三个相关联的大问题:(1)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2)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3)它的病根何在?鲁迅对这三个问题的探索,毕生孜孜不懈。”
  当代的 研究者也指出:鲁迅先生“相当一段时间内他最优先考虑最集中研究,而且在他作品中反映也最充分的就是改造国民性问题……可以说,反映于鲁迅作品中思想深刻性,反封建的彻底性,以及艺术表现的准确性、形象性都于这一文学主题血肉相连。”“鲁迅的创作,因此而成为启蒙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指出“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目的,“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对中国民众的“国民劣根性加以暴露,才能彻底治疗”。
  鲁迅前期小说写看客,暴露国民性的弱点,揭露国民劣根性,这是出于他的启蒙主义社会理想,意在改变人民精神,不是消极暴露缺点,冷漠地指责他们,轻佻地嘲弄他们,而是要找出病根,补充国民性中最缺乏的东西。鲁迅对于看客的揭示和鞭挞至今仍旧有警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文慧.你的痛苦是我的快乐——鲁迅小说中“看客”形象解读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2]王学谦.看客:生命悲剧的隐喻——对鲁迅“看客”的生命解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3]孙晓文.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的“看客”观[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4]赵黎明.鲁迅的反“看客”思想探微——兼及鲁迅作品的正读问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6)
  (作者单位: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293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