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论《野草》中悖论式情境下的救赎的方法创新

论《野草》中悖论式情境下的救赎的方法创新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野草》在鲁迅的所有的作品中本身就是很奇特的存在。与其他的小说集或是杂文集不同,如果把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鲁迅杂文称作是“投枪”,而其小说是直指国民性的“匕首”的话,那《野草》就是对自我内心世界审视和剖析的“钢刀”了。“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1]正是这种以自我为对象的批判视角,从而使《野草》具有了不同于他者的有独立价值的内生系统。
   一.鲁迅的思想渊源
   孙伏园在《鲁迅逝世五周年杂感》中提到过,刘半农曾评价鲁迅“托尼学说,魏晋文章”。对此鲁迅自己也没有反对。所谓“托尼学说”,分别指的是“托尔斯泰”和“尼采”。以“博爱”为核心的托尔斯泰主义,源自于基督教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对人内在“善”的升华和成长,从而达到对外在“恶”的根本否定。这在鲁迅那里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对被侵略国家和民族的支持。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个小国虽然国家已经名存实亡,但鲁迅依然怀着极大热情地支持弱国的反侵略斗争,无论是演讲撰文进行声援,还是为之编撰文集介绍文化,可以说这些行为都与其接受的“托尔斯泰主义”有着密切联系。
   另一位对鲁迅产生很大影响的思想家就是尼采。鲁迅就是在1902年4月至日本留学,此时尼采学说正十分盛行,鲁迅也自然受到了影响。尼采的超人学说,是一种意志论,核心就是对“人”的重新关注。“上帝死了”,“人”似乎就成为了新的价值标准,鼓励着人们去热情生活,从原本陈腐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这似乎与鲁迅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的。国家的贫弱和留日期间发生的“幻灯片事件”更让鲁迅体认到“现在的强弱之分固然在有无枪炮,但尤其是在拿枪炮的人。假使这国民是卑怯的,即纵有枪炮,也只能杀戮无枪炮者,倘敌手也有,胜败便在不可知之数了。这时候才见真强弱。”[2]因此,鲁迅发现了强国的当务之急在于国民的思想启蒙和国民性改造上,从而提出了“立人”的主张。而这里所谓“立人”,其立的就是“超人”,那些能破坏传统价值观、建立起新思想的新“国民”。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相通,鲁迅对尼采推崇备至,称之为“个人主义之至雄桀者矣”。[3]
   事实上,“托尼”学说本身就是矛盾的存在。1925年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写到:“其实,我的意见原也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有着许多矛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的无治主义”的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4]这里所说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不难发现其所指为何。因此,悖论式情境从思想根源上就是存在的,《野草》的难懂,并不是在于其形式的晦涩,而是在于其本身的复杂性。
   二.悖论式情境下的双向否定
   前面已经提到,《野草》作为鲁迅个人化的产物,与其承担着社会化功能的小说和杂文不同,更直接地体现着鲁迅自身的矛盾和困境。作品中常常出现的“悖论式情境”,就是鲁迅的这种精神困境的外在表征。“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题辞》)《题辞》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七月二日,当年正值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件以及在广州发生的“四一五”大屠杀,党派之间的权力斗争使大量的革命党人无辜被害,这再一次打碎了鲁迅心中的美梦,一方面是对未来的希望,一方面是现实的残酷,使鲁迅始终处于矛盾困境,无所适从。这篇作为《野草》中最后完成的作品,更是整部散文诗集的序言和内心最深处的“呐喊”。“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等这类对立意象构成的悖论式情境,构成了《野草》的内生系统。  
   1.“明与暗”
   在《影的告别》中,影向自身告别,“影”和“形”原本作为整体的两者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正如某位研究者所说的那样,“你”(形)和“我”(影)是一个共同体;“你”(“形”)是作为“群体”的存在,是按照社会规范的常规、常态去生活的,而“影”却是一个“个体”的存在,而且是社会规范的反叛者。[5]这里所说的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个体”指的是鲁迅自己,而“群体”指的是当时的整个社会。这就说“影的告别”就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的告别”,可见鲁迅对当时整个社会状况感到非常失望,心境也相当灰暗。除此以外,上文所提到的个人生活变故更加深了他的失落感。家人的决裂、朋友的分别以及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使鲁迅似乎被排挤到这个世界之外,如一位孤独者被抛弃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之中苦苦挣扎。另外,这里的“影”与“自形”也同是指鲁迅自己,事实上也就是鲁迅自己内心困境的外在表现。通过“影”与“形”的设置,从而形成自我和自我的对话,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对话,只不过这种对话是以“影”独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影”作为承载着理想的自我,始终为需求一个栖身之所而不可得,“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而作为现实中的自我的“形”,也同样“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这里反复出现的“不乐意”,强烈地表达出决然、彻底的拒绝态度。天堂要拒绝,地狱也要拒绝;未来要拒绝,作为现实的“形”也同样拒绝。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 远行。”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理想自我,“影”始终要面对一个悖论式情境:只能存在与明暗之间的“影”,终将会迎来消失或者吞并。被“明”消失,意味着要遵从社会常规和常态去生活;被“暗”吞没,意味着自我毁灭,这两者都是我所不愿意的。面对这种情况,“影”的选择是“彷徨于明暗之间”,“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在这里,原本作为悖论式存在的“明与暗”的选择被搁置了,通过“独自远行”转化为自省的方式得到解决 。既不愿意顺从又不甘于毁灭,为此只能成为孤独者,独自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断前行,即使最后面对的是“消失和吞并”。  2.“生与死”
   以《死火》为例,“死火”本身的这个意象就是一个悖论体:原本是具有生之意识的“火”却赋予其“死”之形态。这其实同样是鲁迅对自我体认的体现。为唤醒那些还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人们而不断奋斗的鲁迅,就如同一团火焰不断地燃烧着,然而现实就如同“冰谷”这般寒冷,使这团生命之火化为“死火”。“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就是在这样一个“冰谷”,通过与“我”的相遇和对话,再一次出现了悖论式情境。在这里“死火”遇到的问题是无论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结果——死。“死”是每个个人都必然会遇到的,这里就涉及到“生与死”的存在方式选择的哲学命题上。让·保罗·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是拥有绝对自由的。因此,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可以凭着自身意志而自由选择;人只有不断地选择,才能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证明自己存在。“死火”最后的选择是“我还不如烧完”,既然死是不可避免的,那就在死的过程中燃烧到最后,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萨特曾说过“假如我对于一种不仅涉及自己,而且涉及全人类的选择,必须担负起责任,那么,即使没有先人的价值来决定我们的选择,那也不能随意妄为。”[6]鲁迅也正是如此。事实上,做出这一选择其实已经可以预见结果的悲剧性,这也体现了作为“战士”的决心和责任,虽然蕴含了许多无奈。
   在《墓碣文》中,鲁迅的这种生命体认展现的更为深刻。孤坟中“胸腹俱破,中无心肝”的“干尸”就是“虚无”的象征。墓碣上的残存文句则更直接地将之表露出来。“寒”、“深渊”、“无所有”、“无所希望”等均赤裸裸地将鲁迅内心的虚无体认表露了出来。但与《死火》不同的是,这里的虚无感更多一种人类本源性的宿命感。这种虚无感犹如首尾相合的吞尾蛇一般,无穷往复,没有出路。“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这不禁使人想到首位相合的吞食蛇,没有出路直至吞尽自己。这种近乎是原罪的虚无感可以说彻底的。但鲁迅又是个不甘绝望的战士,始终怀抱着希望而战斗,不得不在这两种思想的抗争中苦苦挣扎着。就如某位研究者所言,墓中人对内心的虚无与黑暗的创痛酷烈的体验,正是催促“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的内在动因。[7]
   3.“爱者与不爱者”  
   这里所谓的爱指一种大爱,包括爱情、亲情、友情,也包括怜悯和仁慈,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理解的一种关系。然而,这种大爱在《野草》中似乎也成为了被质疑的对象。在《过客》中,当女孩知道“过客”的脚受伤之后,出于同情将一片布递给他裹伤,而“过客”对这“太多的好意”既表示感谢,又“没法感激”:
   “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这能使我可以走更多的路。〔就断砖坐下,要将布缠在踝上,〕但是,不行!〔竭力站起,〕姑娘,还了你罢,还是裹不下。况且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激。”
   “过客”出于自身糟糕的状况本应该很自然接受这份好意,但是他还是拒绝了。“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象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这里“过客”表现出了彻底的怀疑性,这种怀疑不只是对他人,也同样是对自己。萨特有句名言:“别人即地狱。”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调和和认知的,每个人的话语都从属于自己的意志而抵制他人的意志。为此,“过客”也从属于自己的意志而拒绝别人的好意,老翁作为“过客”的“先驱者”也深刻明白这一点,这也就是为什么老翁总是重复一句话“你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没什么好处。”鲁迅也曾在其他文章中表达过独自前行的必要:“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也未必不及跟着中国的文士们去陪莎士比亚吃黄油面包之有趣。”[8]
   在老翁告诉他前面是“坟”的时候,留在“过客”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回去,但是回去的地方“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因此“我憎恨它们,我不会转去”;二是留下休息,但是“我不能”;三是继续前行,不过等着他的可能是坟墓。对此,“过客”的选择是继续前行。在已经知道了目的地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怎么做。“过客”已经知道了迎接他的可能是“坟”,然而有一种声音促使他继续前进,这种前行并不是出于对理想的坚定信念,而是一种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选择的救赎之路。
   三.结论
   《野草》作为鲁迅个人化的作品,以自我批判为视角,具有了不同于他者的独立价值。 其中强烈的两极情感矛盾,在“明与暗”、“生与死”、“爱者与不爱者”等这类对立意象构成的悖论式情境中展现出来,同时这也与其受到托尔斯泰和尼采等人的思想影响有很大关联。当然,正如“影”选择“独自前行”; “死火”选择“燃烧至尽”;“荒野中的两人”选择“伫立至死”,“绝望之为虚妄, 正与希望相同”作为精髓所在,也同样存在着裂缝,就是在悖论式情境下选择不以任何预设为目的的自我抗争。这也正是鲁迅以自我审视的方式,在悖论式情境中探求出的一条救赎之路。
   参考文献  
   [1]鲁迅:《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00页
   [2]鲁迅:《补白》,《鲁迅全集》第三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07页
   [3]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53页
   [4]鲁迅:1925年5月30日致许广平的信,《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493页
   [5]钱理群:《文本阅读从<朝花夕拾>到<野草>》[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04期
   [6]转引自刘君:《选择、责任与自由——浅析萨特的自由思想》[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汪辉:《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三联书店,2008年7月版,第274页
   [8]鲁迅:《题记》,《鲁迅全集》第三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4页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311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