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服装产品的类型、风格、档次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而面料是构成服装的重要元素之一,以面料材质特征为设计点的服装设计,能更好地体现面料特征,设计更有针对性,使服装体现更明确的风格倾向,也使服装的设计更有效果。
材料是形成服装风格和构成服装内在品质一个重要的因素。近年来以服装材料为主的设计不断受到各品牌、各设计师的重视,对材料的设计及再设计运用已经成为新的设计领域。材料的设计运用对于款式设计及色彩设计而言,是突破设计创新方法的一个设计手段,对于消费者来说,以新颖的材料设计和再设计为亮点的服装更能受到他们的关注和喜爱。
以材料为设计重点的设计方法,一是直接利用面料作为设计重点,这种方法能反映原本材质的风格特征。二是通过材质的再造的方法,使服装更具工艺手段的材质特色。材质再造就是把现有的纺织品面料,经过一定的表现手法,改变原来的面料形态,创造出新的组织肌理。
表:服装面料对服装风格的作用
一、常用面料材质的特性
(一)无光泽面料。无光泽面料表面粗糙的面料反光少,面料肌理立体感强烈,具有明显的纹理效果。由于材质表面粗糙,光呈散射或无射状态,色彩感相对较弱,纯度多为中纯度和低纯度,色彩表情沉稳、厚重,给人沉着、朴实、舒适的感觉,如粗花呢、大衣呢、灯芯绒、拉绒布、海军呢、羊绒,女式呢等,有一定的体积感和毛茸感,造型上有扩张感。
(二)光泽面料。光泽型面料表面光滑,反射光线有熠熠生辉之感。这种面料包括丝绸、锦缎、人造丝、皮革、涂层面料、缎纹组织结构的软缎、绉缎和横贡缎等,以及化纤中的珠丽纹和金银线织物。光泽面料有耀眼华丽的扩张感,在服装整体造型上应以适体、简洁,修长为宜,以体现高贵大方之感。在目前的设计应用中,作为前卫风格的服装设计造型用的面料比较常见,因为它迎合了这种怪诞夸张的风格特点。
(三)厚重型面料。厚重型面料质地厚实挺括,有一定的体积感和膨胀感。这类面料有大衣呢、麦尔登呢、海军呢、制服呢、法兰绒、粗花呢等,质地粗犷,保暖性好。由于厚重面料,工艺上若叠缝层数多,会更显得臃肿,不宜多用缝缉线和褶裥,更不宜抽褶。造型和轮廓也不宜过于合体贴身和细致精确,以A形和H形夸张型最为恰当。这是由于厚重型面料非常硬挺,所以在设计上不要求合体,适合塑造线条清晰,廓形饱满,结构简洁的服装。
(四)绒毛型面料。指面料表面起绒或有一定长度细毛的面料,如灯芯绒、平绒、乔其绒以及动物毛皮和人造毛皮等。绒面较紧密而平坦,绒条丰硕饱满,质地厚实,耐磨性好,保暖性强,手感柔软而富有弹性,光泽柔和,风格淳朴粗犷具有独特魅力。这类面料因材料不同而质地各异,服装造型也应该各不相同。平绒和灯芯绒有厚型棉布织物的硬挺度,可以设计出适合体形的西便服、套装、童装、便装、茄克衫、休闲服等,能显示清晰而明朗的轮廓线条。
(五)柔软型面料。柔软型面料一般轻薄、悬垂性好、手感轻爽、穿着舒适、造型线条流畅而贴体,服装轮廓自然舒展,能柔顺地显现人体曲线美感。这类面料主要有结构疏松的针织面料、丝绸面料。
(六)平面型材质。平面形面料质地易于更为细致的工艺处理。平面型材质多为细麻纱、巴厘纱、绸缎等,表面较细腻、光滑而平整。设计时可运用压褶、抽褶、分割、拼接、斜裁、加荷叶重叠边等方法,使服装产生立体感且富有变化,以达到新颖的效果。
(七)立体感面料。立体感面料是指表面有起伏的形态变化的面料。由于立体型面料本身就有一定的体积感和肌理质感,适合用于直接的以面料为主要要素的服装设计中,适用于简洁造型的服装造型,使材质发挥原有的风格,加工工艺应简单,尽量不要影响材质的外观效果。立体感面料在进行设计时,要尽可能根据面料表面的形态变化,保持面料原有的艺术风格,以免破坏面料的特色立体感。
二、面料材质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一)直接运用。直接应用设计就是直接应用材质面料本身已有的特征,不再进行二次加工处理,直接运用到服装的设计中。这种方法那更好地体现材质面料的特征,把这一特征变为服装整体中的设计关注点、设计重点去体现。直接应用设计的关键是面料本身必须有独特的面料风格,这风格体现在面料的色泽、肌理、组织、结构上有自己的特点。
直接应用设计的方法主要有:
1.同一材质的应用:对有特征性强的材质,运用单纯、结构、重复、渐变的方法进行服装的设计。
2.同一材料的不同肌理的搭配:在同一材料基础上,运用不同肌理,产生不同的肌理对比效果,以丰富服装面料的质感,可打破同一材质的单调、乏味之感,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这种搭配形式包括:同材不同质的搭配、同材质和不同色彩的搭配。
3.不同材质和肌理的搭配: 不同材质和肌理的搭配手法可以使服装的内在组织、纹理、色泽、结构产生丰富的效果。但由于材质元素较多,易产生杂乱无章、眼花缭乱之感,所以应注意统一协调性、搭配有主有次,主要的材质应符合主题风格。
(二)面料再造设计
对面料的的再设计就是通过特殊的处理工艺手段改变原来的材质面料特征,使它符合我们设计的要求,使服装更在视觉上更具有丰富的欣赏内容。一款服装,同样的款式、相同的色彩、相同的工艺,但如果变换了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效果。材质具有肌理变化、具有艺术的处理手段,比普通的材料更能体现服装的价值。
对面料的的再设计主要的方法有:
1.褶裥:褶是部分衣料缝缩形成的自然折皱;裥是衣料折叠熨烫而成的有规律、有方向、有折痕的褶子。褶裥打破了面料上的平板,给人一种形状、体积的视觉,规则褶裥具有起伏、律动美感;不规则褶裥具有活跃、轻松的感觉;大褶裥的运用给着装具有宽松自如的作用;小褶裥具有装饰作用;褶裥的曲直能调整服装的视觉效果。
2.绗缝:在面和里之间用线缝出等长或长短不一的线迹,中间可填充材料后产生凹凸的浮雕效果,具有保温和装饰双重功能。
3.拼接:把各色面料裁成各种形状小片,再重新缝合或拼接不同质感的装饰材料,形成新的整体图形效果。
4.镂空:按照设计好的图案形状,通过剪缉、打孔、图案透刻切等方法对面科进行改造。传统的
做法是镂空绣,又称为雕绣;现代机绣工艺可以大批量生产镂空面料。
5.层叠: 通过手工或机器,把几层相同或不同的透明面料重叠在一起,利用面料重叠后的深浅不同的色彩变化和虚实感来体现薄型材料的质感。
6.钩编处理: 用不同纤维材料的线、绳、带、花边等,通过编织、钩编或编结等各种手法,形成各式疏密、宽窄、凹凸不同的组合造型和纹样变化,织出不同肌理的面料。
7.石磨: 即牛仔服粗斜纹布的水洗处理工艺,营造自然均匀的“做旧”效果,并且使原来粗硬的服装变得柔软舒适,色泽耐看。
8.破坏性处理: 即破坏面料的组织,产生无规则的刮痕、穿洞、破损、裂痕等无规律的效果,如抽丝、烧花、烂花、撕裂、磨损等处理。
(三)面料的立体造型
1.填充法:填充法就是利用填充材料,在需要夸张造型的部位进行填充有弹性的、有支撑作用的材料,以创造出“体”的形态,如在裙下摆部、胸部、臀部、袖山部填充材料,以强化造型的形态。
2.缠裹法:缠裹法直接用面料不经剪裁,根据不同的需求,在人身上或在人体模架上围缠。缠裹法主要部位在人体上的支撑点,如脖子、胸部、腰部、臀部围缠,其它部位自然悬垂形成线条,与围缠围绕线条形成对比,具有曲直对比的线条美感,加上人体的形态给人一种简洁、明晰的韵律美。
3.堆积法:堆积法是指运用面料在可以承受支撑的部位进行重复堆叠、累积,以达到立体形状变化具有层次感的效果,是为突出服装某一部分的造型而使用的夸张手段。它是将规则或不规则的各种形态,形成膨胀的造型外观。
4.层叠法:层叠法就是利用服装面料在服装的某个部位,纪行层叠成几何的形状,以达到有体积感的、有节奏感、有层次感的形态。层叠法可以和平面的部位产生错落感的对比,也可以与其它的造型手法结合运用。
5.支撑法:支撑法是在服装内用一些材料, 支撑扩展出需要夸张的部分,以强调造型轮廓感。支撑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夸张女性X的优美体型,往往在裙子的下摆处进行支撑夸大,多用于婚纱、礼服及创意装的设计。
6.系扎法:系扎法就是直接运用面料或绳带在身上某些部位进行系扎,以达到收拢的效果,系扎后服装呈现收与放的对比,收处贴体,放处形成放射性的褶皱线,具有虚实变化,静中有动的效果。
三、结 语
服装面料原本的色彩、纹样、组织构造、肌理质感等风格,经过材质再造增加了服装的可视性,丰富了服装的表现风格。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再造方法,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有传统的再造工艺手段,而且出现了通过工业化生产特殊的材质面料。
参考文献:
[1] 刘晓刚,崔玉梅.基础服装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苏永刚.服装时尚元素的提炼与运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黄世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服装专业负责人,讲师,从事服装设计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历代帝王图》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