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吊脚楼建筑常见于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是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建筑艺术,也是一种民族文化载体。遗憾的是,面对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吊脚楼建筑正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取代,如果不加强吊脚楼建筑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恐怕今后“贯看夕阳落,倚楼听风雨”的苗寨只能是一种迷思了。
一、吊脚楼的特点
(一)材料性能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
西南民族地区吊脚楼是一种源于巢居的传统干栏式建筑。吊脚楼是以木质为材料的建筑,柱子和房梁由木头制造,连用于连接梁柱的铆和榫等也采用木质材料。由于木质材料本身相对柔软,容易裁锯和凿造,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进行加工。柱子和梁子直接用木制的榫和铆进行牢固连接,屋檐、窗户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雕刻、镂空和修饰,以制造出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宫殿、寺庙等尊贵建筑中常可看到的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效果。
吊脚楼形式多样,基本结构却一致,所有样式都源于最基本的单吊式吊脚楼,不同类型的吊脚楼运用了中国木建构文化的基本原理,利用木头纤维性质而导致的材料单向受力的力学性质,利用铆榫和销钉措施连接而成的木构框架,作为基本的结构单元和空间围合单元而形成“间”。吊脚楼灵活地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并与几何图形相结合,蕴含着丰富的建筑学原理,这些高超的建筑技法可以在《营造法式》中找到依据。
(二)与自然的关系
吊脚楼作为中国木构传统建筑的延续,充分利用了木和土的结合,彰显了一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梁思成先生认为“从中国传统沿用的‘土木之功’一词作为建造工程的概括名称可以看出,土与木是中国建筑自古以来采用的主要材料。”[1]大多数苗族先人由于各种原因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迁徙至黔东南,将江南干栏式建筑技术带至新居住地,并根据新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不断改进而建造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吊脚楼。
由于地势的因素,苗族吊脚楼常建在斜坡上,房子前部以木柱支撑,后面直接立于地基,房底架空,常用来堆放农具或饲养牲口,二楼人居,三楼较矮,一般用于存放粮食。无论从吊脚楼的选址、材料的运用还是功能的设计都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遵循了大自然的规律,生动的体现了天人合一。
二、吊脚楼的艺术价值
(一)静态美
吊脚楼依山水而建,以带状或片状群居分布,有的也独自屹立山腰。从横向上看,它们似等高线一般分台而筑,虽不够整齐划一,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给人以层层相叠的感觉。它们不拘一格,和村寨山上的树木混为一体,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天人合一”的特点,表达了人们顺应自然向往自由的愿望,放眼望去,整个村寨就像一幅高低起伏、行云流水般的画卷。
走近一幢吊脚楼,抬头便可感受到它的俊秀、挺拔和修长。远处观望而产生的那种高耸山腰,风雨飘摇的感觉荡然无存,吊脚楼粗壮的立柱直接插入地面,台基扎实,房梁厚重,以至于不得不让人相信它已经完好地与山坡镶嵌在一起。从建筑艺术角度来看,吊脚楼是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这种几何形体稳定而庄重。仔细看,可以发现窗户上的雕花或者是多样的几何图形,或是神灵活现的动植物,抑或是龙飞凤舞的文字等,雕工非常精细,整个可谓是艺术佳品。而映入眼帘的由小木块平行排列而成的“美人靠”又给吊脚楼增色不少。
远看如画、近看所呈现的精雕细琢的画栋和厚重感赋予了吊脚楼以一种静谧之美。
(二)动态美
钻进苗族村寨林立的吊脚楼群中,踏在青石板砖铺成的弯曲小道上,傍着晨曦迷雾,借着太阳洒下的一缕光,走过一个个拐角,看到一幢幢飞檐翘角和三面环廊的吊脚楼,大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走近山坡上的吊脚楼时,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根粗大的吊脚,接着是正屋及惹人眼球的“美人靠”,然后整座房屋的全貌才为人所领略。在楼下、进屋的台阶以及正屋内观看户外的风景,因角度发生变化而感受各异,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手法在此巧夺天工,颇给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动态之美。
空间紧凑,开合随意,分割自然,布局灵活,在“道法自然”中变化万千,形成多样化风格,给人以一种静态的精致和厚重之美,同时也给人一种动态的流动美。吊脚楼不仅彰显了其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高超和美妙,还自然而然地展示出一种静态的婉约之美和动态的灵动之美,如诗如画,如痴如醉,显示出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吊脚楼建筑艺术保护和传承的观点和实践
吊脚楼固然有以上的特点和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现今却也面临被破坏甚至被摒弃的危机,许多人认为吊脚楼已经“过时了”,将其改造为钢筋混凝土样式的洋房,或者外表为吊脚楼样式,室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在吊脚楼中间耸立起一座楼房,显得十分突兀。吊脚楼建筑面临着被破坏的危机,需加以保护和传承。
(一)学界的设想
学术界有许多学者对吊脚楼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做过思考,有人提出从法制上需要各地方政府加强立法和行政,出台保护的规章和政策;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坚持“以政府资助为辅,个人保护为主”的保护模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上要将吊脚楼所代表的民族文化本土化,还有从工艺传承人角度上需要加大对吊脚楼建筑工艺传承人的保护资助力度。有人指出要将吊脚楼当做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物来看待,加强登记和保护,抓住机遇以建筑旅游业的方式推向市场。
从学术界所做的众多研究中可以发现,针对保护和传承吊脚楼的措施和方法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其一是将吊脚楼非物质文化遗产化,在这里,政府、吊脚楼主人以及工匠们被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二是将吊脚楼建筑推向市场开发旅游,这是借市场的力量来引导和调控吊脚楼的保护和传承。
(二)保护和传承的具体行动
实际上,国家和政府已经注意到吊脚楼建筑所面临的危机,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政府牵头将吊脚楼建筑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进行维修和保护并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保护条例,规范吊脚楼的建筑风格,防止对于吊脚楼的破坏。2005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火如荼地发展旅游业,吊脚楼及其营造工艺因此而成为一个优秀建筑技艺“符号”,这种“符号化”举措一方面提升了吊脚楼的作为一种文化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开展的旅游业促进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是学者们关于保护吊脚楼思想的现实应用。西江千户苗寨的成功,给其它地区树立了榜样。
四、吊脚楼建筑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应放到文化的高度
(一)保护和传承遭到挑战是文化问题
吊脚楼文化艺术所面临的危机,有学者指出其原因在于造价高、实用性不强以及吊脚楼建筑艺人转行导致了传承的断层;也有学者认为是全球化浪潮的冲击造成了吊脚楼文化生境与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现代建筑或许真的更牢固实用,然而,笔者认为,吊脚楼作为一种民族艺术景观,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体现,吊脚楼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民族地区的吊脚楼是目前所剩不多的以木质结构为特征的中国传统建筑,许多人放弃吊脚楼而建造钢筋水泥材质的洋房,实质上意味着对于以石为基本材料的西方石构建筑和现代文化的接受,意味着对木构建筑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摒弃。
诸多学者指出当前吊脚楼建筑艺术面临着诸多问题,它以源于西方石构建筑传统的现代建筑取代吊脚楼为表现,他们提出的各种诸如上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制定法律限制人们的破坏等举措都并未真正触及最为根本的问题——中西文化碰撞和较量问题,吊脚楼建筑艺术所面临的危机是两种文化交锋的一个表现。
(二)保护和传承的根本在于提高文化自信
人们放弃传统木构风格的吊脚楼选择现代风格的非木质建筑,本质上是西方建筑理论话语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胜利。因为,从西方建筑理论出发,区别了两种类型的建筑: “‘伟大艺术’的主流建筑(architettura maggiore,意大利语)和无名氏建筑(architettura minore)。”[2]其中前者涵盖了那些陵墓、教堂、神庙和宫殿等反映君权、神权的尊贵建筑空间,是鲁道夫斯基(ky)所形容的“贵族的建筑和建筑的贵族性”(Noble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al nobility);而后者所涵盖的是民间的、原生的人类居住场所。从这个理论出发,吊脚楼建筑艺术自然被列入了“无名氏建筑”的范围。高楼大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现代化的表现,居住在楼房中才能彰显身份的尊贵和思想的前卫和潮流。显然,楼房样式的建筑占据了当前建筑的主流,这就是许多人说吊脚楼“过时了”的原因所在。
中国木构传统及其理论的多样性也是世人所皆知的,需要跳出西方的话语体系,重新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研究和发展中国的传统建筑理论,提升文化自信,让中国建筑文化与世界文明体系的其它文化一样屹立在世界建筑文化之林,这才是保护吊脚楼建筑艺术的根本。
注释:
[1] 梁思成.梁思成文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340
[2] 赵辰.“立面”的误会[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88
参考文献:
[1] 朱世学.论土家族吊脚楼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2] 冯雁军.乡土建筑——重庆吊脚楼[J].中国房地信息,2005(09)
[3] 王炎松,袁铮.鄂西宣恩县土家族吊脚楼民居特征及其保护研究[J].华中建筑,2005(07)
[4] 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8(02)
[5] 祝国超.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6] 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生境与文化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08(06)
[7] Bernard ecture without :Academy Editions,1964
作者简介:
吴子玉,四川民族学院美术系教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和民间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