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一、教学理论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根据美术教学目标和美术学原理,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要有一个变化过程:绘画过程同文学创作一样,具有“双重转化”性。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的转化,它要依据“反映论”的精神,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转化为作者的认识(观念和情感),这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其次,是作者的观念和情感向文字的转化,它要遵循表现论的原则,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①,但绘画的第二重转化的作品是画面而不是文字罢了。
前苏联心理学家A·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中说:“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这就是:第一,个体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舍此,任何创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对这些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把这项工作的成果用语言表现的形式投射出来。换句话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的变换过程,就是:第一,把外部刺激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现实的形象。第二,把形象变换成作为形象客观化、物质化的体现的文字描写。”②同样,美术创作的作品是画面而不是文字罢了。
“从事物到认识到表现”。由事物到认识,这是第一个转化。它要依据“反映论”的精神,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画者的认识,即观念和情感。从事物到表现,是第二个转化。它所遵循的是“表现论”的原则,美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有三:一是绘制得出,二是绘制得好,三是有创意。要绘制得出,就要在第一个转化上下工夫;要绘制得好,就应在第二个转化上花力气,要绘制得有创意,就要在多看、多想、多动脑筋。要绘制得出、绘制得好,绘制得有创意,就要做到养成三种习惯;一是多画速写或者多写生,收集素材;二是要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三是要多看多想象,用美术语言表现好美术作品。因此,我们既要全面认识“双重转化”的辩证关系,又要重视写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观察、认识与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强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四)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船力。
(六)树立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形成健康人格,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三、操作程序
在学习和借鉴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教学基本模式:视觉感受—自主尝试—解惑示范—探索想象—操作实践—评价拓展。
(一)视觉感受
感受寓认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尝试
1.初步认识。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初步认识教材,了解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
2.学生尝试。在学生自己初识教材的基础上,学生尝试技法,教师巡回查看,发现问题。
(三)解惑示范
1.教师讲解专业知识,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师直接示范基本技法,解决技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四)探索想象
1.欣赏启发。欣赏名作,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2.启发想象。(1)想象表现内容;(2)探索表现方式。
(五)操作实践
1.学生作业。
2.教师巡回指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同问题集体指导。
(六)评价拓展
1.学生作业展示、评价,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2.拓展课题相关内容,让学生广泛了解美术其他表现形式和知识。
四、课例及评析
七年级上册第8课《门》教案
学习目标:(1)能对门的文化背景和门的造型设计意图阐述自己的见解。(2)能对1—2种门的结构功能做出较详细的描述,对门的造型材质的色彩进行简单的评述。(3)能设计一个门,并画出效果图。
教学重点:了解门的文化背景,能对门的造型、材质做简单描述。
教学难题:设计一个门,并画出效果图。
教学过程:
1.视觉感受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非常荣幸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今天的美术课,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图片。
(播放视频)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门的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和老师一起来了解门的历史、功能、样式等知识?
2.自主尝试
师:现在我们一起了解今天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了解。
(1)出示学习目标
①能对门的文化背景阐述自己的见解。
②能对1—2种门的结构功能做出较详细的描述,对门的造型、材质和色彩进行简单评述。
③尝试设计一扇门,画出效果图并简述设计理念。
生:快速阅读。
师: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之后,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自主学习。
(2)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0—31内容。
①门的作用是什么?
②门大致有哪几种类型?
③能从门的造型、色彩、装饰、材质、蕴含的文化等方面进行简单阐述吗?
师:同学们结合课本找出问题答案,做好记号。
师:现在我们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情况。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能够解决的知识。
生:我知道门的作用是门是建筑的出入口,一开一关联通或隔断房子内外的两个空间。
生:门大致有皇宫贵族门,园林景致门,普通民居门,现代家居门这几种类型。
师:非常好,那位同学说说第三问的答案?好像同学们对第三问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没关系,我们大家一起来合作探究解决。
(出示课件)
(3)小组合作学习
①欣赏图片,从材质、色彩、造型、装饰、蕴含的含义等方面了解和感受。组长做好记录。
师:请同学们注意自己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
②出示学生合作学习任务。
1组分析皇宫贵族门——(5组点评)
4组分析普通民居门——(2组点评)
3组分析园林景致门——(7组点评)
8组分析现代家居门——(6组点评)
师:好,同学们交流结束了,现在各小组做好准备,把你们了解到的知识指派组员发言和大家分享。请1小组同学分析皇宫贵族门,5小组补充点评。
1组生:我们觉得制作工艺复杂,造材讲究,威严华贵,是权利、地位、富贵的象征,反映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5组生:1组同学从造型,文化方面分析得很好,我组觉得还有色彩方面,皇宫贵族门的为朱红色,上面还有金黄色的门钉和铺首,门钉的数量代表等级的高低。
师:两组同学回答的都不错,鼓励一下。请4组2组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
4组生:我们觉得民居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用美观,朴素,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传统韵味。
2组生:我们认为,民居门虽然朴素,但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别是牧民的毡房实用性非常强,因为牧民放牧时是流动居住,毡房可以随他们流动。另外,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民居门的造型还体现出了民族的宗教信仰。
师:非常不错,民居门既有实用性又有美观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下面有请3组7组同学。
3组生:造型别致,选材讲究,能增添景色的层次,营造一种错落有致的情趣,使人在进入时不断感受到新的画面。
7组生:我们赞同3组同学的观点,补充一下我们发现园林景致门的造型以几何图形或图案为主,有的门还结合地势修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师:我国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不仅花草树木尽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顺应自然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达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境界。好有请6组8组同学。
8组生:我们觉得现代家居门造型别致,选材广泛,中西和壁,工艺先进,极富现代气息,体现了人们新的审美观点。
6组生:8组同学总结得很完整,我们小组认为现代家居门简洁自然,颜色也多样,可根据自己喜好随意选择。
师: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我们从造型、色彩、材质欣赏了各类门,认识了门除了具有实用性以外,不同时代,不同用途的门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一扇门呢?
3.解惑示范
师:不过要想设计一扇门,刚才的知识还不够,我们还要了解门的基本构造才行。请看屏幕:
师:讲述门的构造。
师:了解了门的构造之后,我们到底怎样来设计一扇门呢?
教师示范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方法:第一步:构思(设计什么主题的门);第二步;构图;第三步:描绘。
步骤:构图定位,画大体轮廓,细致描绘,整体调整。
师:老师刚才给你们做了示范,也讲了创造门的方法,现在我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准备创造什么样的门?
4.探索想象
(1)欣赏各种门设计作品
(2)启发想象
(3)生说自己的创作想法。
5.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现在就请按作业要求创作一道自己喜欢的门。
作业要求:创作一扇既实用又有趣的门,如商场、学校、公园、山庄、风景区等。
作业要求:(1)造型简洁;(2)形式新颖;(3)主题明确。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6.评价拓展
自评互评:(1)有创意——40分;(2)体现了主题——20分;(3)造型新颖——20分;(4)较好地表现了特色——20分。
作品展示,教师评价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大家充分开启了智慧之门,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热情,创造了这么多扇精美的门,希望以后同学们多发现美并能用所学创造美。
(欣赏世界各种有象征意义的大门设计。)
注释:
①庆锡刘.基础写作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5-6.
②[苏]A·科瓦廖夫,著.程正民,译.文学创作心理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5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