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美学
[论文关键词]:版画复数性 创作主体 痕迹
[论文摘要]:版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先是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后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版画,创作版画。从鲁迅先生引进版画启,当代创作版画登上历史舞台,此后的发展也与社会运动紧密结合。随着“八五”思潮的冲击,多元化的艺术思想导致了版画创作的多元化呈现。随着这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版画必将呈现出一个新的面貌。
版画,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画种。中国古代版画与文化传播联系密切,有着显赫的历史背景。但今天所说的版画,却是在经过了20世纪30年代的初期发展,到后来的国统区,敌占区和解放区版画时期,再到20世纪50到80年代的成熟期,发展起来的,即创作性的版画。这三个时期的版画,有技法材料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延续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创作基调。80年代作为一个分水岭,此前伴随着社会运动出现的版画创作,都随着运动的结束而不再具有大的影响力了。80年代以后在数年间,西方百年间产生的不计其数的画派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国内的绘画创作。于是在这个大潮中如一叶扁舟的中国版画创作,迎来了新的转型期。从版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几个发展时期虽在时间顺序上是前后传承的,但又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的时代烙印,版画的产生到发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时代的属性。
当下国内的版画创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版展出现的数量众多的高品质作品,及接连不断的在国际版展上斩获的大奖,及深圳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的建立,等等都显示了当前版画创作的可喜局面。www.lw881.com开放的大环境,给版画作品提供了充分的展示平台,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式下,版画创作的成果和弊病都被神通广大的现代传媒放大,并得到充分的显现,为版画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这些版画作品虽然尚未形成鲜明的时代风貌,其中仍然夹杂着前几次版画运动“遗传”下来的面孔,和西方绘画流派的影子,但是对于版画的本体语言及内涵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根据版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所以当代版画要想具有这个时代的特点,就和前面的版画时代形成一个断裂,产生一个安全的距离,把“遗传”下来面孔清理掉。产生这个断裂,不单单是指在作品面貌上,还是在创作的方法论指导上。说到底,作品面貌还是版画创作者的精神风貌,取决于版画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当下社会的大环境相对安静,经济发展迅速,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当下版画既没有了革命斗争宣传武器的功能,而它的传播功能又远远不及电子传媒,在版画作为武器和歌颂手段的历史使命隐退的今天,版画当下的时代面貌和时代使命需要得到重新认定。这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存在着无限的发展空间。版画创作者对当下时代命脉的找寻和掌握的深度,及对版画技法新语言的积累,等因素都影响着作品的时代性面貌。版画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常常被诸多的社会因素和人为原因所左右,但人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无论表达自由,积极进取或消极厌世,要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人既是是创作的主导者,又是创作的主题。
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家的个性化的艺术追求,极大得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一些艺术家的经历就是这方面的范例,如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反之庸俗的艺术追求,只能成为前进的绊脚石,而被时代遗忘,此等范例更是比比皆是。一个艺术家具有了自己的审美角度,也就意味着有能力进行艺术创作,只要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就可以进入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进行创作了的。一个新颖的审美角度,必然带来新的技术革新。版画的技术性很强,必要的版画技术是作品质量的保证。如果过多地侧重于技法语言的渲染,将使作者停留在表面,使作品显得肤浅,而丧失了深层次的感染力,也丧失了对艺术层次的追求,也就更谈不上作者与观众精神上的良性互动了。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引用了荀子《乐论》中的一句话“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说到:“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要极丰富的全面的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的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普遍性的表现生活和自然”既关注技术,而不要穷追猛打,重要的是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