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书画
艺术品;价值;价格
[论文摘要]
书画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特性表现出难以确定性、潜在价值性和双重矛盾性,故其价格的确定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书画艺术品的交易价格与其艺术价值往往不一致,有时甚至十分矛盾,并显示出自己固有的特性和规律。确定书画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主要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1)书画作品本身的质量,(2)书画家的知名度,(3)内容与题材,(4)书画作品存世量的多少,(5)欣赏时尚,(6)年代远近,(7)字画样式,(8)收藏者的多少和市场承受能力,(9)书画家本身的状况。
俗话说:“黄金有价,艺术无价”,这是人们对艺术作品价值的一种认识。不过,自艺术成为商品走向市场后,人们却又必须用价格来衡量艺术。对艺术的评价除了通常所谓的“学术性”标准之外,还有艺术品市场订立的“价格尺度”。早在唐代,艺术品市场就被作为衡量
艺术家价值和影响度的依据。如今,中国正向市场经济转型,
中国美术在现代化进程中,与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书画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定位越来越受到艺术市场和收藏者的广泛关注。
一、书画艺术品的价格特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当商品的价值在流通中用货币来表现时,便是商品的价格。没有固定不变的价值。价值是随着人对它的需要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价值变了,商品的价格也应发生变化。任何一件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变动,都反映了它的价值变动,从而形成了价格运动变化的规律。反映出作为相对价值的商品本身价值量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价值量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两者之间发展变化的内在关系。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统一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当下现实的真实反映。没有价格,商品的价值就无法体现。既然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市场的流通价格是商品价值的真实反映,那么书画艺术品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就是其艺术价值的真实反映。书画艺术品的价格在质的规定性上,也应以价值为基础。但是,商品的价格有时不一定能反映商品的价值,两者时常处于某种程度的分离、违拗状态。所以书画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是较难准确地反映其艺术价值的。书画艺术品的交易价格与其艺术价值往往不一致,有时甚至十分矛盾。或者说;书画商品的价格又不是以艺术价值为基础的,它显示出自己固有的特性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难以确定性
艺术品的产生原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它和一般的商品相比,并非可以用一定的劳动量或加上科技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制定出一个价格标准。加上人们对每件艺术品的价格,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而公认的标准,由此而引出的价格就难以衡量,具有相当大的可变性。
2.潜在升值性
一般来说,优秀的艺术品不可重复再生,尤其是已经过世的优秀书画家的作品,其精品更是不可多得。就艺术家一生的创作而言,数量也是有限的。加上艺术家一旦去世,其再生产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作为一种不能重复的精神产品,就具有潜在的升值空间,有的书画家创作的作品更是有着无限增值的可能性。
3.双重矛盾性
书画作品一旦投入市场,其价格并不一定与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格相符。有时显得过高,有时又显得过低。这种市场价格与价值相违背的双重矛盾,是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固有属性,也是书画艺术品价格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性和市场价位
1.艺术价值特性
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主要是指书画作品本身的艺术品位、艺术质量及其所产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艺术品一经诞生,它实际上就有了本身的价值和位置,优秀的艺术品补充人们在精神领域上的不足,启发人们的智慧和灵感,甚至可引导人们进入更高的思想境界。然而当它在市场上以商品形式表现其价值时,它往往只能反映当时人们的认同价值。在正常情况下,作品艺术价值与其市场价值大致平衡。要认清书画艺术品的价值特性,至少应该注意这么几方面问题:(1)书画艺术品的价值是由人们的消费需要而不是消费结果来衡量的。(2)书画艺术品的商品价值与书画艺术品在某一特定阶段的商品价值是不同的。以小说为例: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内,一部时尚小说的销售量大大地超过了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销售量,我们就不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因为一件艺术作品既有由所有时期或所有阶段的具体形态之价值总和构成的商品价值,也有一件艺术作品在某个具体时期或阶段的具体形态所呈现出来的部分性而非总体性的商业价值,这两者是无法相比的。(3)书画艺术品的价值不是作品本身所固有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凡·高的画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在凡·高本人活着的时候,却没有卖掉一张画。这是为什么?画依旧是那张画,自打它被创造出来就一直是海德格尔所说如此这般的这个作品本身。问题出在哪?问题出在作品所蕴涵的艺术价值虽为作品本身所拥有,但却会随着时代和人群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在凡·高活着的时代,他的画不是社会的总体需要的一部分,因而它们没有现实的艺术价值即它们的价值没有被实现,充其量只是潜在的价值。今天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它们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的艺术消费需要,实现了极大的艺术价值,也就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极高的商品价值。如果用更加概括性的表述方式讲,这就是:某一艺术作品的价格之所以会随历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就在于它在不同历史阶段与人的共时性关系是不同的;与此同时,它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与人的共时性关系中所呈现出来的价格,都是它自身所固有的某种东西的体现。这就意味着书画艺术品在某一历史阶段(比如当代)与人的共时性关系中所呈现出来的价值,是不能当作它在所有历史阶段与人的共时性关系中都固有的。
2.市场价位
市场价位是指书画艺术品在流通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位是一对矛盾集合体,也是书画艺术市场常常需要解决的课题,并关系到投资收藏者的策略和方向。
由于书画艺术创作是一种独特而复杂的高智能的创造性劳动,因此,书画艺术品的价值具有难以确定性、潜在升值性和双重矛盾性。为此,艺术价值与市场价位两者之间往往会出现许多复杂的情况。
一般来说,书画作品一旦投入市场,人们总希望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位相统一。但由于艺术价值本身的复杂性,加之市场运作的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市场价位取代艺术价值的现象。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艺术品历来都产生过这种情况,即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在市场上的行情反不如一些水平较低的书画家的作品。而历史上一些水平较高的书画家的作品,其价值反而不及当代一些水平较低的书画家的作品。
相比较而言,这种现象反映在明清古旧书画上并不太明显,因为明清书画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考验,其艺术价值与市场价位已大致趋向一致。一流书画家有一流的价位,二流书画家则有二流的价位,三四流的就只有较低的价位。而近现代的书画作品其情况就比较复杂。由于近现代书画家离我们的时代较近,有些还刚刚去世,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感情以及偏见的因素,加上有些书画家尚健在时,就有人操作市场,将书画价位抬高,造成市场价位高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李可染和陆俨少。李、陆的作品,其艺术价值不可谓不高,不但都具有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底,而且都已形成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但却不属于“曲高和寡”的最高品位的艺术。然而其市场价位却高得出奇。李可染的作品已无法以尺定价,他的一幅《万山红遍》,在北京某一拍卖行的拍卖中,竟高达一千多万元。陆俨少的作品,一般也至少在20万元至30万元一平方尺。相比之下,艺术价值极高的黄宾虹的作品却远远不及他们两位。这种错位现象,应该会慢慢纠正过来。如近年来,黄宾虹的一些作品其市场价位在逐步上升,而陆俨少的作品一度曾出现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人们对书画家的认识程度在不断加深变化;二是收藏界对某些书画家作品的热情程度已经饱和;三是操作者不能对某一书画家连续抬价,尤其是对已经过世的书画家。所以有操作者在有利可图时已将作品大都抛出。
对当代在世的艺术家,艺术价值与市场价位之间的矛盾则表现得更加突出。
一些艺术素质较高的书画家,其艺术价值与市场价位大致相近,有的偏低;而一些素质较低,又善于玩弄手法的书画家,尤其是一些中青年书画家,其市场的价位却远超出其本身的艺术价值,致使不少人上套受骗,造成艺术市场的混乱,严重阻碍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其原因:一是画商或
经纪人素质低下,与这些书画家里应外合,哄抬价格;二是一些评论家、新闻单位的人员不负责任地胡乱吹捧,推出,些名不副实的“名家”、“大师”;三是收藏家或
经营者文化品位不高,缺乏应有的艺术素质,盲目购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整体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品市场价位和艺术价值两者之间的矛盾最终会逐步统一起来,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因为两者的关系极为复杂,这须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考验。
三、书画艺术品价格的确定及预测
书画艺术品价格的确定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价格是以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表现的价值形式。任何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变动,都反映了作为相对价值的商品本身价值量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价值量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两者之间发展变化的内在关系。但书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格实在很难准确地反映其价值。这个价格最终是由市场上的交易双方议定的。交易得多了,便有个约定俗成的价格,这便是一般人们所认可的价格,但这价格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书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就有不同的价格,同一幅书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价格。
一件书画作品,其蕴含的艺术价值在它尚未被社会承认之前,它是没有价格的。但一旦被社会承认,并进入收藏家行列之后,它就有了价格。因此,有价和无价也是相对的,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为此,书画作品的价格具有一般商品所没有的难以确定和无限增值的因素。
一般来说,确定书画艺术品的价格,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决定。
1.书画作品本身的质量
书画作品本身的质量是决定其价格的主要因素。高质量的书画作品价格相对较高,低质量的作品价格较低,有的甚至毫无价值。收藏者在通常情况下,首先应当判定它的艺术质量,即根据它在艺术上的优劣程度,将它归属于是这位书画家创作的上品、中品或下品,或者还是中上品、中下品。然后可以根据这幅作品的质量档次,以中品的价位为基准值进行评估。-如果要将同一位书画家不同质量的作品进行换算时,通常可按中品的价格为一个计量单位,上品的价格即是其的120%—150%,而精品和发表在作者本人书画专集中的作品(正规出版物),其价格则是中品的150%—200%,而中下品和下品则应当分别为中品的70%和50%左右计算为宜。
一件优秀的高质量作品,在作者未被人们所认知的情况下,虽然价格不高,但却有着较大的升值潜力;一旦有了知名度,就会升至一定的价格。反之,一件艺术价值不高的作品,市场价格虽会被人为地抬高,但最终仍会回跌到较低的价位,这就是由作品本身的质量所决定的价格。
2.书画家的知名度
从某种角度讲,书画家的艺术水平和艺术地位集中地表现在社会名望上。所谓名望,指的是名气,它在字画中的价值至关重要。名人字画,名人在先,字画在后,名头越大,市场地位越高,市场价格也越高,这好比人们上街买衣服,名牌服装总要比杂牌来得昂贵。有的书画家作品非常成熟但是价格不高,有的并不是专业的书画家,但他的作品却卖价很高,就是由于其名气在作怪。在艺术市场上,像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大家,由于他们名气大、影响大,即使一平方尺画或是并不代表他们水平的应酬之作也动辄数万元,而一些小名头的精品,尽管艺术创作有相当的水准,也难同大家的一般作品价格相比。古往今来确有不少在艺术上有造诣、有独特风格的画家,他们生前甘居寂寞,不善交际,在社会上既没有一官半职,也没有显赫的地位,像黄宾虹就属此类。平心而论,他们的艺术水平确实很高,只因人们对他们不熟悉,从而导致其价位偏低。相反,有的画家艺术水平并不很高,但其作品照样在市场上屡屡高价成交。例如徐悲鸿,从艺术上讲,徐悲鸿很难同黄宾虹、傅抱石、齐白石、张大千相提并论。但是,徐悲鸿在中国画坛的特殊地位、特殊影响支撑着其高价的走势,并与傅抱石、齐白石、张大千并驾齐驱,这恐怕同徐悲鸿名头大有着直接的关系。还需指出的是,有的名人尽管不是书画家,但作品照样在拍卖场上有不俗的表现,如孙中山、蒋介石、梅兰芳、汪精卫等名人。从中可以看出名头大小对作品价值的影响。
3.内容与题材
美国经济学家哥德哈伯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吸引注意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品的存世数量,而是艺术品所能吸引的注意力。所以,艺术品所涉及的内容和题材之类的因素对艺术品价格起着决定性影响。字画的内容和题材也是影响其价值的重要因素。
从拍卖场上看,画的价格要明显高于书法,这主要是画的创作要比书法来得复杂,难度也比书法大。在传统中国画中,以山水最高,人物次之,花鸟第三。拿张大千和齐白石来讲,张大千是一位全能画家,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在历年成交的作品中,他的山水画价格屡创佳绩,名列前茅,人物画次之,花鸟画第三,其市场作品价格层次相当清楚;齐白石作为一个花鸟大家,其花鸟成就可谓享誉海内外,他的作品在市场中仍然是以山水画最高,且行情普遍看好,他的《山水》册页曾在1995年翰海秋季拍卖会上创下517万元的纪录,为齐氏作品的最高价,而他的人物画价格又比他的花鸟画价格来得高。
此外,在拍卖场上常常可以看到:两幅作品尽管内容相同、尺寸大小相近、品相一样,但是成交的价格却相当悬殊,这主要是作品受题材的影响。藏家一般对吉祥、高雅、稀有题材会有极大的兴趣。吉祥题材大多集中在人物花鸟上,因为许多人物花卉动物的组合具有传统的比喻象征含义,如钟馗、佛像、寿星、牡丹、百合、杜鹃、荔枝、蟠桃等。高雅题材,大多集中于山水上,许多画家在创作中为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情于山水,通过山水之乐,摆脱世俗事务的烦恼,怡情养性,因而也颇受藏家的青睐。稀有题材主要指画家平时很少涉足的题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1997年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齐白石唯一的一幅以“苍蝇”为题材的书画作品,虽然尺寸仅为9.7×7cm,但由于其题材特殊而成为全场的焦点,最终拍出19.8万元的高价,被媒体称为“最昂贵的一只苍蝇”。而对于不同的绘画题材而言,同一档次画家的作品价位应当为:山水画价格最高,人物画价格次之,花鸟画价格再次;若对于同一档次书法家不同书体的作品价格而言:草书价格最高,行书价格次之,隶书、篆书和楷书的价格再次。此外,还有一种在名家书画交易中会经常遇见的情况,那就是山水画大家所画的花鸟画和所写的书法作品如何定价的问题。一般说来,可以按其花鸟画的价格是山水画的30%—40%,而其所写的书法作品又是其花鸟画的价格30%—40%去估算为宜。
4.书画作品存世量的多少
一般情况下,存世量稀缺的作品价格较高,反之,存世量较多价格较低。俗话讲“物以稀为贵”,像黄宾虹等画家作品价!格之所以还未到应有价格,与作品存世量过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傅抱石、徐悲鸿、李可染、潘天寿等作品之所以能高价位成交是与其作品少分不开的。特别像李可染有“废画三千”之称。有人统计李可染作品存世量在千幅以内。但有时情况也不尽然。有些书画家存世作品极少,形不成一定的市场,收藏家也不愿购买炒作,价格反而上不去。而有些作品存世量较多的书画家,你有他有,大家一齐哄抬,价格反而炒上去了。如张大千、齐白石、林散之等一生创作了难以计数的作品,林散之被后人称之为“林一吨”,可见其作品存世量之大。但是,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一直处于最高层次。总的来讲,各家作品存世量的多少是影响其价格的一个因素。这一方面说明作品的价值与价格的确定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作品本身质量的高低仍是决定市场的关键。如果一位书画家存世量较多的作品都是质量不高的作品,其市场价格肯定不会很高。但有一种情况是明确的,这就是每一位成就较高的书画家,其创作题材较为冷僻的作品,其价格较他的其他题材的作品肯定会高得多。
5.欣赏时尚
大家知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往往会崇尚不同的技法和风格,在封建社会,帝王将相的喜好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时尚。同时,文人雅士在社会上也有较大影响,他们的喜好也有众多的人追随迎合。就绘画而言,有的喜欢山水画,有的崇尚人物画,有的偏好写意绘画,有的欣赏工细绘画。比如,自1990年代初大陆艺术品拍卖兴起后,市场一度对吴昌硕、朱纪瞻等写意画家作品颇为看好,而近几年来,写意画家作品明显开始走软。相反,投资者和收藏家开始崇尚工细类的作品,特别是设色、工细而饱满的作品价位普遍高于水墨粗放而简略的作品,如1997年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赵少昂的《轻舟出峡》(其作品粗放而简略)和《巫峡帆影》(其作品属设色、工细)分别以7.4750万港元和20.7万港币成交,从中可以看出工细类作品价格明显高于粗放类作品。
6.年代远近
一般讲,同等名头,其作品年代越远,价格越高;年代越近,价格越低。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画不易保存,俗话讲“纸保一千,绢保八百”。也就是说,纸上作品能保存1000年,绢上的作品能保存800年。尤需指出的是,中国古字画的价值显然要高于现代字画。如元代大名头赵子昂,他的作品在市场上动辄数百万、上千万,1999年他的《归去来辞卷》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442万港币成交,为
中国书法第二高价;2000年苏富比又一次推出了赵的《兰蕙图》手卷。尽管该幅作品并不是赵的代表作,但仍受到海内外藏家的追捧,最后以1379.47万港元拍出。相反,现代大名头张大千作品的最高价为829万港币的《荷花》通景屏。同样,古代一些小名头的精品也常常在市场上拍出现代大名头的价位。如清代焦秉贞的《五瑞图》在2000年苏富比香港拍卖会上以169.47万港元成交;清代樊圻的《山水》在2001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以165万元成交。现代小名头画家作品要创下百万元却几乎不可能的,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7.字画样式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在中国名家书画的市场交易中,都是按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
例如,清代画竹大家郑板桥弃官后在扬州以卖,画为生时,他就自定过这样的卖画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此外在上个世纪30年代,年届七十高龄的著名花鸟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在他的画室中,也曾张贴过如下的一张卖画润格:“花卉条幅:2、尺110元,3尺15元,4尺20元(以上一尺宽);5尺30元,6尺45元,8尺72元(以上整纸对开);中堂幅加倍,横幅不画。册页:8寸内每页6元,1尺内8元;扇面:宽2尺者10元,1尺5寸内8元,小者不画……”
中国字茴的样式多种多样,有立轴、横幅、镜片、屏条、手卷、册页、对联、扇面等,其中立轴、横幅、镜片、屏条、对联主要适用于室内的装饰,手卷、册页、扇页则适用于案头展玩,而投资者和收藏者出于各种原因,往往各有所好。一般立轴高于横幅,纸本优于绢本,绫本最下。立轴要在5尺以内,横披要在5尺以外,手卷以长一丈为合格,越长价格越高。册页、屏条为双数,册页以8开才算足数,越多越好,屏条以4面为起码数,16面为最终数。在市场上,有时同一画家的两幅作品效果一样精到,且品相、技法、题材相同,那么就要看它们尺寸大小和作品的样式,尺寸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亦然。字画一般以册页、手卷的价格为最高,屏条次之。如傅抱石的经典之作《丽人行》手卷在1996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以1078万元成交,创当时傅氏作品最高纪录。吴湖帆的代表作《如此多娇图》12开册页在,1997年上海朵云轩秋季拍卖会上,以214万元成交,创当时吴氏作品最高纪录。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书画家对书画的样式各有所擅,有的擅画巨幅,有的只擅小幅,像张大千就擅画巨幅,陆俨少擅画册页、手卷,林风眠擅画镜片,林傲之擅书立轴,于右任擅书对联,自然他们的价格也就高。
由此可见,由于
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8.收藏者的多少和市场承受能力
价值归根结底是一个属于人的范畴,它是在人对艺术作品的接受行为中实现的,因此艺术作品的价值问题与作品接受者构人员结构和在社会整体中的比例等等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当代社会,艺术作为社会中普遍流通的商品,面对的不再是极少数的王公国戚,而是广大的民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的商品价值主要由大众的消费趣味决定。一位书画家创作的作品,其市场承受能力越大,收藏者越多,其价格就会较高,反之,价格必定较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繁荣,生活水平较高,书画作品的需求量相对就会较大,这样,作品的市场价格就较高。收藏者越多,争相抬价,其价格肯定上扬。因此,书画家欲想卖个好价,就必须关注市场,尊重收藏者,力求多创作一些精品佳作。
9.书画家本身的状况
一般来说,书画家在世时,作品的价位不会太高,而一旦过世,其价格肯定上扬。值也有不少书画家,过世之后价格反而越走越低。
究其原因,除了书画家创作的高质量作品之多寡外,其价格必然和他本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名声、获奖情况、社会经历,以及身体健康程度和年龄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自然,名声越大,地位越高,获奖越多,其价格肯定较高。年龄越大,身体健康越差,价格有时也会较高。如有位著名画家,他即将去世的消息一传出,画价竟翻了一番。
总之,确定书画艺术品价格,一般是凭借过去的经验和对今后市场发展的预测,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相对准确和较为合理地制定出一个既能反映书画家自身特点,又能适合市场供需要求的价格,这样的价格就是市场的价格。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3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