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审美是人生的节日

审美是人生的节日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摘 要:审美为何是人生的节日?美的问题有几个层面?“美在关系”说是谁提出来的?他的理由是什么?中国古代是否有“美在关系”说的命题?形成美的根源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作为美的关系的系统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审美;美在关系;人生节日

审美如今成为一个很普通的词,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审美。当我们翻开书本,在读小说的时候,是在审美。当我们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时候,是在审美。当我们打开电视,观看电视剧的时候,是在审美。当我们来到香山,看春天的桃花,秋天的红叶,是在审美。当我们来到街心花园,看那绿树红花,也是在审美。那怕你在自己的家里,看着墙上的挂历的图画,也是在审美。但是我们是否珍惜这样的时刻呢?是否意识到自己是在审美呢?我告诉大家,审美是人生的节目。这是人生中值得珍惜的时刻。我们要慢慢地来欣赏这人生中的审美时光。

我们为什么说审美是人生的节日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节日是什么概念?节日是一个时空关系概念。那么这个时空关系有何特点呢?节日意味着与非节日的区别,意味着从凡庸的世界进入一个新奇的世界。节日起码有几个特征:1)人生不能没有节日。没有一个民族是没有节日的。节日是民俗。民俗是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人是民俗的动物,是文化的动物。因此节日对于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像空气与水那样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节日人是受不了的。所以人们要制定各种节日。2)节日的另一个特征是氛围感。人处在节日中,就进入一种兴奋的欢乐的氛围中,甚至处于心醉神迷的境界,这是另一个世界,一个超越功利的世界。3)节日的第三个特征,或者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精神自由和它对现成世界的正规性、压抑性、永恒性、不可改变性的消解,对于变动性、未完成性的肯定。如果说非节日是由当权者统治的话,那么节日属于另一个世界、属于平民的狂欢,自由精神统治一切。可以犯规。可以出格。可以反常。可以颠三倒四。可以不顾等级的规定。可以摆脱一切刻板的条文。这是一种乌托邦世界,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世界。因为节日是这样一种时空关系,特别有利于美的呈现,从而成为形成美的根源的一种时空关系。人置身于节日的氛围中,处于兴奋的、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对于对象物最为敏感,最具有感受力和想象力,而且最少功利的考虑,所以在节日的时空里,最具有形成美的根源的条件。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把审美理解为人生的节日。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中国古代诗词,就会发现描写节日的诗词特别多。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讲了半天审美是人生的节日。那么“审美”又是什么呢?

美是什么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问题。从古至今有各种各样的回答,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答案是大家都同意的。“美是什么”的问题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审美对象,如我们说黄山、西湖、桂林山水的风景是美的,这仅指美的对象而言;第二层次,审美素质,如我们说事物的对称、和谐、秩序、节奏、声律,多样统一、黄金分割是美的等,仅指美的素质;第三层次,美的本质、美是什么?这时候我们问的是美的根源在哪里?这是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如回答美是客观的;美是主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无功利的判断;美是评价;美是自由的象征;美是真与善的统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人化的自然;美是关系;等等。总之这第三个层次是对美的哲学追问。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是第三层面问题。

一、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

今天我们讨论的“美是关系”,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d. didero,t 1713~1784),在他的论文《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正式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一切美的事物的共有性质中,必定有一种性质会使美呈现出来,这种性质的变化也会使美发生变化。他说:“总而言之,由于这种性质,美才发生、增加、变化无穷、凋谢、消失。”[1](p128)那么这种“性质”究竟是什么呢?狄德罗回答说,这种性质就是“关系的概念”。所以他的结论是美是关系。用他的话说:“不论关系是什么,组成美的,就是关系”。他举了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来论证他的“美是关系”的观点。法国剧作家高乃依写过一个剧本,描写的是公元前600多年罗马发生的战斗,其中荷拉士三兄弟为祖国的荣誉与敌人战斗,结果兄弟两人战死,一人假装逃跑。荷拉士的女儿匆匆回来向父亲老荷拉士报告情况,说她的兄弟二死一逃,老荷拉士沉思着,然后愤怒地对女儿说:“他就死”(有的翻译成“让他死”),意思是为了保卫祖国,就让剩下的一个儿子也去战死吧。狄德罗说:假使一个人对高乃依的这个剧本毫无所知,对老荷拉士的回答也没有一点观念,我要是问他,你对“他就死”这句话,有何感想,那么由于被我问的这个人,既不知道“他就死”这句是怎么回事,也猜不透这句话是一个短语呢,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不知道这句话与全篇的关系,显然他将回答说:这句话既不美也不丑,假使我对他说,这是一个人被问到一个战士在战斗中应该做什么的问题,那么他就会感到这样答话的人有一种勇气,认为战斗中并不总是生比死好,他就开始对这句话发生了兴趣;假使我又进一步说,那是一次关系到祖国荣誉的战斗,老人有三个儿子,两个已经战死了,他还剩下的唯一的儿子,也在逃跑中。这句话是老人对他女儿说的话,那么这句“他就死”,就令听者觉得肃然起敬,觉得美。狄德罗说:“原来不美不丑的答话他就死,以我逐步揭露其与环境的关系而更美,终于成为绝妙好词。”狄德罗的意思显然是这句话与这个环境的关系,决定了这句话的美:如果换另一个环境,或放到另一个剧作者的剧作中,这句话就可能变成不美的,甚至是插科打诨的话。狄德罗在他的文化文中,罗列了对象物与各种关系的情形。例如,狄德罗说:“有些关系,我们认为是基本的:如关于男人、女人、幼童的高低关系。我们说一个小孩子美,尽管他矮;而一个美男子却必须绝对高大;我们对一个女人就不大要求这种性质,一个矮小的女人,比一个矮小的男子可以承认是美的。所以我们为我们考虑存在物,不仅就它们自身考虑,并且还要考虑到它们的自然中,在伟大的全体中所占的位置。”[2](p138)

在西方美学史上,狄德罗的“美是关系”的理论,一直占有重要位置。这种理论合理性在于不是把美的事物孤立起来考察,而是放到各种关系中去考察,尤其是要放置到各种社会关系中去考察,这样不但提示了美的相对性质,而且提示了美的社会性质。狄德罗考察美的这种角度,直到今天仍然是真理性的成分,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二、中国古代“美在关系”命题的提出

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美学家(至少是我还未发现)考察过在中国古代是否也提出过“美是关系”相似的命题,或者有了它的思想幼芽。我发现,“美是关系”作为一种美学命题和思想幼芽,在中国古代,早在公元前369~前286年庄周的《庄子·天运》中就有这种思想的萌芽。这就是“西施矉(pin)美”的故事:“西施病心而矉(皱眉头)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之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所谓矉美,就是以西施皱眉为美态。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人,她皱眉也是好看的。丑人不知道这是一种特殊的关系组合,也去学西施皱眉,结果丑上加丑,把邻居都吓跑了。这里就包含了“美在关系”的思想。

事情不止于此。早于狄德罗2000年前,即公元前179~公元前122汉高祖之孙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说林训》中说:“靥(面+甫)在颊则好,在颡则丑。绣以为裳则宜,以为冠则讥。”[2](p1216)这里实际上讲的就是“关系”的概念。酒涡长在面颊上,构成的是美的关系,要是长在额头上就是丑的关系。一般人的正常的酒涡因为与面颊构成了一种不可言说的动感关系,所以显得美。美的根源在对象物的关系中。《淮南子·修务训》还说:“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若使之衔腐鼠,蒙(虫+胃)皮,衣豹裘,带死蛇,则布衣韦带之人,过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尝试使之施芳泽,正娥眉,设笄珥,衣阿锡,曳齐纨,粉白黛黑,佩玉环,揄步,杂芝若,笼蒙目視,冶由笑,目流眺,口曾挠,奇牙出,靥(面+甫)摇,则虽王公大人、有严志颉顽之行者,无不憚悇痒心而悦其色矣。”[2](p1363)在这里,毛嫱、西施作为美女也是相对的,如果加在她们外面的装饰和自身的表现不同,与其本人构成的关系不同,那么在前一种情况下是丑的,在后一种情况下就是美的。我们不能说《庄子》、《淮南子》所写的是什么系统的理论,但是“美是关系”作为一个命题提出来了,并有了初步的结论,那就是美是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的。要知道,庄子、刘安他们所写的要比狄德罗所论证的早了两千多年和两千年。

情况不止于此。大约早于狄德罗1000年的唐代的柳宗元(773~819),他所写的《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一文中,以夹叙夹议的笔调先描写自己与朋友游马退山的观感,而后笔锋一转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3]这意思是说,美的事物不会单靠自身就会美的,风景不过是外在之物,即哲学上说的“自在之物”,它必须与人发生联系,构成某种关系,美才会彰显出来。就像会稽山的兰亭的景色,如果不遇到王羲之,他写了《兰亭序》,对那里的景色赞赏不绝,那么那里的“清湍修竹”的景色,就被空山所埋没了。事物必须是与人相联系,必须与人建立某种关系,然后才有美。离开了与人的关系,就无所谓美。这里所说的“因人而彰”,是很重要的。“彰”就是彰显,也可以引申为“唤醒”,“发现”。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无论后来被发现是多么美丽的景致,都停留在睡眠的状态中而毫无生气。法国作家萨特在《为什么写作》一文中说:“是我们使这一棵树与这一角天空发生关联;是我们使这颗灭寂了几千年的星,这一弯新月和这条阴沉的河流得以在一个风景中统一起来,是我们汽车和飞机的速度把地球的庞大体积组织起来。……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之不顾,它就会失去见证者,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的状态之中。至少是停滞在那里;没有那么疯狂的人会相信它将消失。将要消失的是我们自己,而大地将停留在麻痹状态中直到有另外一个意识来唤醒它。”[4]萨特与柳宗元所说其命题其意思都十分相似。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就是萨特所说的正是我们人把麻痹的世界唤醒;所谓“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就是萨特所说的“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之不顾,就失去见证者,就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的状态之中”。可以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就是中国古代的“美是关系”说。如果说在《庄子》和《淮南子》里,还仅仅限于对象本身的关系的话,那么在柳宗元这里,已经把关系扩大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前四字说的是客体,后四字说的主体,客体有待与主体建立起契合的关系,才会有美的呈现。事情不止于此。与狄德罗差不多同时的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也有同样的思想。贾宝玉对“稻香村”一景的批评。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

由此可见,“美在关系”的命题和理论,在中国古代早就提出,并有了初步的概括。虽然它以举例的方式提出,以点到即止的形式作出理论判断,但其意义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三、形成美的根源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

我认为在充分评价庄子、刘安、柳宗元和狄德罗之后,我们还必须看到他们的不足。他们提出了“美是关系”这个总命题,在美与对象物的关系,美与人的环境关系方面都分析得比较到位,但是对于美的构成究竟需要几种(层)关系,这几种关系包含什么内容,这几种关系中又有什么联系,则远没有作出系统的研究。我觉得有必要对“美在关系”的理论进行再探讨。

如果我们是从“关系”的观念入手去提示美的本质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看到“美”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者说形成美的根源是“关系”的复杂系统。

那么,形成美的根源的“关系”究竟怎样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美是人类活动之一种,它的实现是人的一种创造,是多层面的整体关系的创造。多层面的整体性关系是形成美的根源。可以说,产生美的根源,如果加以解析,起码有三个层面,是三个层面的关系所构成的:

第一,主体层面。

从主体层面说,形成美的根源有赖于人性的觉醒、人的实践的深入、人的各种心理机制的充分的活跃和人的审美能力的形成。美首先是与人的一种关系,如果一种事物与人没有建立起关系,那么美是不能形成的。这里所说的与人建立起各种关系,又要从人性的觉醒等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美是与人性的觉醒密切相关的。没有人性的觉醒,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美。可以这样说,美是“人性”的展开。人从千万年的实践活动中,人使自身成为人,成为具有人性心理的人。例如原始的人只有性的欲望和活动,如同一般动物一样。但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一点一点地改造自己,人最终使本能的性欲变成了具有精神品格的爱情。人与动物就这样区别开来。欲望成为人的欲望。感觉成为人的感觉。人性心理终于成熟。人的意识终于觉醒。人具有了人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本质力量。在这种条件下,自然(包括外部的自然和人的自然)在人性心理的主动作用下,就是因为人在审美活动中体现了人性、人的的意识和一切本质力量,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了活动的机制。例如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在这里对秋的萧条和春的生机的描写本身,把春秋景物作为对象,就是主体的情感意识活动的结果。而“悲”与“喜”则更是诗人的一种心理状态的表露。这里包含了对自然对象的体验、理解、联想和想象等。这短短的两个句子,就是人的整体精神活动表征。可见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对象之间,在人性心理的作用下,建立了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之日,也就是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展开之时。我们说美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就在于在审美活动中,人把外部自然和人的自然作为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审美活动有待于主体与对象关系的建立。同样的道理,春天的景色是客观存在,但是如果“我”因为各种原因,“我”不能把握它的美,因此春天的景色还不能成为我们对象,“我”与“春的景色”没有建立起诗意的关系,那么“我”不能欣赏它,更不能用语言描写它,于是审美活动也就无法形成。北京香山春天的桃花、秋天的红叶、冬天的松柏、还有那朝霞、落日、月亮、泉水、碧云寺、卧佛寺、黄叶村、樱桃沟、琉璃塔等能不能成为我们的审美对象,都有待于人与这些事物所建立起来的诗意的关系。没有这种诗意关系,也就没有“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当然也就没有美。

其次,形成美的根源与人的实践活动有着更密切的关系。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有了“真”。人类作为主体把掌握的这些规律运用于创造人类的幸福的事业中去,达到了预想的目的,这就有了善。当真与善达到一致的和谐的关系时,即所谓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关系时,就产生了美。一位住在风景秀丽的山区果农围着他的结满了累累硕果的果园转,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而对于周围美丽的景色不屑一顾,那是因为果园是他实践的作品,与他的关系十分密切,那里包含了他的筹划、汗水、心血、希望和快乐;周围的景色与他的关系也许要疏远一些,所以他更他欣赏他自己实践的“作品”。一个小孩走在湖边,拣起一块石子,向水面投去,他期待着出现他的“作品”,果然湖面漾起一圈圈涟漪,他看到自己的“杰作”,笑了起来,这就是审美。这是小孩的实践活动产生的结果。人的实践是无疑是产生美的重要根源。

其三,形成美的根源还与作为主体人的一切心理机制的活跃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心理机制,包括注意、感知、回忆、表象、联想、情感、想象、理解等。只有这一切心理机制处在极端的活跃状态,这样他的对象,包括人、事、景、物以及表达它们的形式,才能作为一个整体的关系结构,化为主体的可体验的对象。而且主体的心灵在这瞬间要处在不涉旁骛的无障碍的自由状态,真正的心理体验才可能实现。主体的动作是审美的动力。主体如果没有“审美”的愿望、要求,以及主体心理功能的活跃,形成美的根源就处于缺失状态。例如,文学审美鉴赏的第一层是主体心理层。例如我们阅读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步出城东门,遥望故乡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先要我们有欣赏它的愿望、要求,进一步还要全身心投入,把我们的情感、想象、理解等都调动起来,专注于这首诗歌所提供的画面和诗意,我们似乎自己也感觉在前日的风雪中,在城东门我,送别自己的朋友,看着朋友的背影远去,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一条空空荡荡的路,不知不觉中也勾起了我们思乡之情。没有主体的愿望、要求、态度、各种心理机制的充分活跃状态,那么就不能与诗所提供的画面建立起诗意的关系,美的根源也难于形成。

其四,就主体层面说,美的呈现与主体的审美能力有密切关系。欣赏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如果没有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对他没有意义。同样的道理,欣赏绘画要有绘画的眼睛。主体的审美能力也是构成美的根源之一。

第二,客体层面。

形成美的根源不但要具有主体的各种条件和关系,而且还要具有客体的各种条件和关系。审美的“美”是指现实事物或文艺作品中所呈现的事物,这是“审”的对象。对象很复杂,不但有美,而且有丑,还有崇高、卑下、悲、喜等等。因此,审美既包括审美(美丽的美),也包括“审丑”、“审崇高”、“审卑下”、“审悲”、“审喜”等等,这些可以统称为“审美”。

对于美来说,客观层最重要的特征不是和谐、秩序、对称、均衡、节秦、韵律、多样统一、错落有致、黄金分割等这些表面的美的因素,而是客体的整体结构关系。客观对象的整体结构关系极为重要。现代心理学和哲学提出了格式塔(gestalt)的概念,就是整体关系概念,中文翻译成“完形”。格式塔心理学的先驱者奥地利人爱伦费斯率先提出“格式塔”概念。美的客体对象与格式塔的概念密切相关。“格式塔”这个概念是怎么回事?爱伦费斯举例说:我演奏一支由六个39乐音组成的熟悉曲子,但使用六个乐音组成的熟悉曲子,但使用六个乐音作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如改音调,从c调变成b调,或改用别的乐器演奏,或把节奏大大加快,或大大放慢等等),尽管有了这种改变,你还是认识这支曲子。在这里一定有比六个乐音的总和更多的东西,即第七种东西,原来六个乐音的格式塔质。正是这第七个因素能使我们认识已经变了调子的曲子。[5]爱伦费斯把格式塔质叫做“第七个因素”,这明显还受元素论的影响。实际上,“格式塔质”并不是“第七个因素”,或者说它不是作为一个因素而存在的。它是六个音的整体性结构关系,或者说它是作为经过整合完形的结构关系而存在的。如“565-3565-”在“大海,故乡”这首歌的首句中,它不是单个音符的相加,它是整体结构关系所传达出的一种“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客观对象应该具有格式塔的结构关系性质。有没有格式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美根源能不能形成。

在我看来,形成美的根源的客体的特征,不存在于个别因素中,而存在于全部因素所构成的独特结构关系中。我们假定有这第一种东西是“君临”一切的、“统帅”一切的东西。有了它作为艺术的文学才成为文学,离了它,文学就变成了一些人、事、景、物的堆砌。这样看来,文学的艺术美不是别的,就是文学的格式塔。我的看法是文学格式塔与我们古代诗论中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这些词语最为接近。所不同的是西方人到18~19世纪才明确提出这个思想,而我们的古人在7~8世纪的唐代就提出了这种理论。举一个诗歌方面的例子来说,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两句诗,这是真正的诗,历来脍炙人口。这两个诗句共写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六个景物。妙的是这诗句仅由此六个景物构成,连衔接词都没有。如果把这六个景物孤立起来看,虽说也有言、有象、有意,但都毫无意味。谁也不可能把它们当成诗。但当这六个景物,经过诗人的“整合完形”,并被纳入到这首诗的整体组织结构关系中时,在我们的感受中就创造了一种不属于这六个个别景物,而属于整体结构的意味,这就是那种溢于言表的“羁愁野况”的韵致,它已是“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性的东西,一种“新质”,即“格式塔质”。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诗句都可以这样去解释。任何真正的诗、小说、散文、剧本,都存在着这种“格式塔质”,正是它表现了文学艺术美的特质,把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把文学与非文学区别开来。再举一句诗歌来说一说。大家听一听“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鸡”,你觉得这句诗怎么样?这是杜甫的句子,是名篇《羌村三首》中的句子,是写他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在经历了炮火连天的战争之后,在回到了家乡,见到了分离多年的妻子儿女之后,对和平生活的温馨的感受和由衷的赞美。在这里杜甫的诗是作为一个整体关系而存在的,而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句子存在的。一首诗美不美,有没有意味,不在个别的词句是不是华丽、圆润、精炼,如“僧敲月下门”之类的句子。说到贾岛的句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王夫之和朱光潜都有过看法。朱光潜教授的看法是,这庙门是和尚出去时自己掩上的,如果庙里就他一个和尚,那么他回来时用“推”,就会更真实,也免得把睡着的鸟都吵醒了。我觉得朱光潜作为一个美学家,他知道整体关系的重要性,他的意见值得重视。这个例子同样可以说明文学的格式塔,虽不是文学的一个具体因素,却比一个具体因素重要得多。

第三,中介层。

首先是时空、心境中介。形成美的根源中还必须时空关系的中介。这里有一个“场”的概念,是指审美活动展开所必须有的特定的时空组合和人的心境的关系。“场”本来是从物理学中引进的一个概念。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象电场、磁场、引力场一样,人类的心理活动也有一个“场”。按现代心理学的看法,心理场是由人与现实环境、主体与客体、情与景相契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疆界的心理生活空间”。当然完整地说这个“心理生活空间”,应包括特定的时间、空间和心境及三者的关系。

如果有人问,暴风雨美不美?那是无法回答的。你还必须问:这对谁?在怎样的时空中?在怎样的心境中?我小时候常上山挑柴,每当暴风雨来临,不论我正在山上砍柴,还是正挑着柴走在山路上,这对我都是灾难,我从未在这个时候认为暴风士是美的。但是我也经历这样的时刻,安全,悠闲,但缺少刺激,这时我在高楼上,突然听见雷电的轰鸣,随后是那排山倒海般的风雨,我觉得那风那雨像刘邦的《大风歌》一样的壮阔雄伟。暴风雨只有与审美主体建立起一定的关系,才可能是美。孤立的作为“关系项”的暴风雨无所谓美不美。

如果有人问白天鹅美不美?这也是无法回答的。你还必须问:这对谁?在怎样的环境中?我亲眼看见过白天鹅在旱地上走路的样子,它的腿很丑,走起路来完全像鸭子那样左右摇摆,十分难看。白天鹅只有在湖面上成双成对地游泳,把它的丑陋的腿没在水里,成双成对,伸着它那美丽的长脖子和头,左顾右盼,悠闲自在,或者在蓝天下展翅飞翔,一往无前,奋力搏击,而欣赏者又恰好有那种欣赏的心情和雅兴,它才是美的。天鹅只有在适当的“语境”关系中,在与审美主体建立起某种关系,才可能是美的。

其次,历史文化积淀中介。

美的根源还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前面我们已经指出美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是与人的社会实践相关的。这样前人的社会实践必然会把美渗透进人类的、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传统中。看看长城,看看兵马俑,对今人来说,对长城和兵马俑的美的发现也必然要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掌握。对历史文化的掌握越多,对美的发现就可能越多,对历史文化理解得越深刻,对美的感受也会越深刻。一个对中国的万里长城一无所知的外国人,假如他随旅游团登上北京八达岭长城,他除了赞叹中国文化这古老,长城工程之浩大和山势险峻外,他再不会有更多的关于美的发现,但一个长期研究中国历史的中国学者,对长城的历史文化有着专门研究的中国学者,他对祖国又有无比热受之情,假如他登上长城所领略到的美,是一般人难以想象得到的。同样的道理,一个没有多少西方历史文化知识的中国人,站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站在米洛的维纳斯雕像前,也没有多少感觉。因为历史文化知识作为一种理性渗透进他的感性和审美的瞬间。感受的不一定是理解的,但只有理解了的我们才能更好地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必须看到美与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关系。其实对于文学也是如此,中国的文学产生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不了解中国的文化语境或不甚了解中国的文化语境的了,很难欣赏中国文学的美。

假如以上四层面构成一种完整的契合的诗意关系,那么美的根源就产生了。假如以上四个层面的完整关系有缺失,或有的关系不相契合,或者不具有诗意,那么美的根源就不能产生,那么美也就不能呈现。

有人可能会问,你说的中介层,如主体的心境,主体所处的特定的时空,他的文化历史知识的积累,不也可以归入主体层面吗?这样,你的理论不就是朱光潜先生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吗?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做这样的理解。前面所说的主体层面、客体层面,是就“人”这个一般的角度说的,后面所说的中介层面,所说的不是一般的人,是正在审美的某个个人而言的。所以说道审美的关系,特别是说道具体的审美的情境,必须考虑中介层。没有中介层,关系就不能构成。

结论:审美是人生的节日。而产生美的根源在系统的诗意关系中。美是人的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心境、时空条件下,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对象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美的呈现过程是多层关系的创造过程。审美作为人生的节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视。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128~130.

[2] 何 宁.淮南子集释(下)[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3] 柳宗元集(三)[m]·北京:中华书局, 1979.730.

[4] 萨特文学论文集[m].施康强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94.

[5] [美]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8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410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