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世界哲学
第1篇: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
一、前言
中国传统哲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刻的影响。1982年8月27日,时任美国总统里根致函在旧金山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33周年祭孔大典时说:“孔子的高贵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发表宣言,向全世界呼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国外对中国传统哲学非常重视,并从中吸取养分,以助发展。
可是,我们国人却很少去认真审视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和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学校教育中,中国传统哲学一直以来基本上是空白的。现行的中学、中职、大学的哲学教科书,基本上都是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传统哲学,从来就不是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这是一种民族文化意识自我迷失的现象,令人担忧。笔者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中国传统哲学,这才是完整、合理和科学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已经开始尝试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传统哲学在中职学生中传承,并以此引起同行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
二、激活和整合的思路
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涵盖天文与地理、自然与社会、思维与人生,包含矛盾观、价值观、知行观、历史观、义利观以及和谐观等哲学思想,可以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激活和整合的内容很多,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采用辩论法、案例法、比较法、文献阅读法、寓言法等诸多方式进行切入。
在激活和整合时,按照与《哲学与人生》内容相对应或相近的原则,抽取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要学派的主要思想,采用不同的切入方式,进行简要但较为系统的展示、比照和评判,揭示它们对于当今中国的现实价值和积极意义。
三、激活和整合的方式、内容及评价
由于中国传统哲学各学派的思想非常丰富,考虑到篇幅问题,笔者仅选取矛盾观、义利观和历史观为例,从切入方式、主要内容和价值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且在展示被激活和整合的内容时,也仅仅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观点。
(一)用寓言法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
(1)切入方式
在“矛盾推动人生发展”一课中,首先让学生阅读《韩非子·难一》中的“自相矛盾”和《淮南子·人间训》中的“塞翁失马”两则寓言,并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明白韩非子是我国最早提出“矛盾”概念的人,他以楚人卖矛和盾的故事,揭示了“矛”和“盾”之间“势不两立”的相互对立现象,而淮南子则认为对立的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然后,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作简要而又较为完整的梳理,让学生了解各家有关矛盾的主要思想,并与教材进行比照、融合。
(2)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丰富深刻的矛盾思想。《易经》用阴阳概念来解释宇宙万物,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将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易传》则指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认为万事万物变化无穷,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在《道德经》中,老子不仅认为事物都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消长:“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他还对物极必反的现象有较深刻的认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孙子兵法》中,孙武对战争中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形势、刚柔、奇正、攻守、众寡、胜败、己彼等进行分析探讨,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呢?孔子主张采用“和而不同”的方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史伯在跟桓公谈论天下兴衰问题时,也提出相似的解决办法,“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子思子则提出“致中和”、“执两用中”的方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天命章》)以及“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大知章》)
(3)价值评价
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有很多相近、相通之处,其显著特点是非常注重和谐统一,尤其是儒家解决社会矛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和”、“中庸”之道,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调和人际关系以及发展国际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借鉴。
(二)用辩论法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的义利观
(1)切入方式
在“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一课中,考虑到目前中国社会“见利忘义”“见利无德”等没有道德底线的现象已成泛滥之势,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义利观教育尤为重要。而中国传统哲学在“义”与“利”的取舍上,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可以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自先秦以来,对于“义”与“利”的关系,各派思想家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和争论性的就是儒家的“重义轻利”和法家的“重利轻义”的论争。因此,传统义利观的激活和整合,采用辩论的方式来实现是最合适的了。
通过对两种不同义利观的辩论,不仅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了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流派的义利观,而且也让学生认识到儒家义利观的积极意义,学会明辨是非,确立正确的义利观。
(2)主要内容
儒家义利观最主要的思想包括:
1.“利”的合理性
孔子认为人追求“利”是合理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孟子也承认物质利益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2.见利思义
在处理“利”与“义”的关系时,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乎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他强调“义重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还主张要舍“利”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孟子继承孔子舍“利”保“义”的思想,主张个人谋利必须合乎道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董仲舒则要求在权衡道义与功利时,更应注重道义,“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谋其功”(《汉书·董仲舒传》)。
3.舍生取义
在对待“义”与“利”无法兼顾的问题上,儒家主张“全大义”而舍“小我”,取“公义”而舍“私利”,“公利”先于“私利”,“私利”服从“公利”。孔子认为人在身处危难之时,应该抛开个人“私利”,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这个“公利”,甚至不惜为国捐躯,“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论语·子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也强调在“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必须取义舍利,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3)价值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义利观一直为社会所认可,居于主导地位,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儒家实际上并不否定“利”,承认人皆有物质利益需求,但是,在物质利益面前必须遵循“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义然后取”的原则。这些原则对于当前某些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不惜用各种卑劣手段谋取利益的个人和企业来说,更具鞭策作用和教育意义。儒家主张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重公利”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造就了不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忧后乐”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和国家栋梁,这一点更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三)用比较法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观
(1)切入方式
在“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一课中,关于历史究竟是谁创造的、社会的发展究竟是谁推动的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其中有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反的,也有相近的,因此,适合采用比较的方式来展开。
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比较,不仅使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社会历史的问题主要有天命史观、圣人史观和民生史观三种不同的思想观点,而且使学生从比较中认识到: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由天主宰的天命史观是一种唯心史观,显然是违背客观事实的;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具有至高道德和出众智慧的圣人决定和推动的圣人史观也是不足取的,过分夸大和强调圣人的能量和作用,这种“英雄造时势”的观点是片面的、缺乏说服力的;而认为民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民生史观则是一种唯物史观,与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相近,具有积极意义。
(2)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哲学的民生史观认为,民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要重视民众的作用,不可小觑,君主则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孟子首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则明确指出“君”与“民”的关系如同“水”与“舟”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孟子还从桀、纣“失天下”的历史教训中推断出“得民心”才能“得天下”的道理,“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贾谊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新书·过秦论》)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送薛存义之任序》)
(3)价值评价
中国传统哲学的民生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不少相似、共通的地方,能够正视民众的力量和作用,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依赖于民众的推动,这种民本思想是非常难得的,可以为当今中国社会解决民生问题和搞好官民关系提供参考。民生问题和官民关系事关国家昌盛、民族兴亡、社会安定,处理好民生问题和官民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
四、效果和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通过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使学习产生了增值效应,学生不仅学习了教材中关于哲学与人生的知识,而且还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中国传统哲学各时期各学派哲学家的思想,认识到中国传统哲学的潜在价值以及对于当今中国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体会到国外重视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原因,也激发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提升了个人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提供一种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参考框架
在探索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中不同知识模块的内容和特点,选取中国传统哲学中与教材各知识模块相近或相应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切入方式进行尝试,形成了一种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的教学组织结构,为中职德育课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一种参考框架。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
针对中国传统哲学在《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的缺位问题,建议考虑在新发行的教材中进行整合,或者发行中国传统哲学单行本作为辅助教材;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各个学校的情况开发中国传统哲学的校本教材或教学资源库。
(二)教师队伍的中国传统哲学素养的问题
在现行的中国高等教育中,除了哲学专业开设中国哲学或中国哲学史这类课程外,其他专业的德育课或政治课中基本上不会有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因而,我们的大部分中职德育教师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素养方面,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的问题。因此,要在中职《哲学与人生》或其他德育课程中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首要的和关键的是有计划地加强和提升德育教师的中国传统哲学素养。
(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否重视的问题
要在中职《哲学与人生》或其他德育课程中真正有效地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哲学,单凭个别教师或教师群体的单打独斗是很难奏效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有赖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现行德育教学体系的反思,在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在政策和舆论导向上给予足够的支持与重视。
作者:孙泽华
第2篇:“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一、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习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德育课程,部分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两年后会选择走向社会,由“学校人”转变为“职业人”。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劳动者,除了需要培养精湛的技艺以外,还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期社会生活中的优秀精神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其渗透在“哲学与人生”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自己和发展自己。
二、在“哲学与人生”课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实践
“哲学与人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与中职学生面临的人生基本问题密切结合,力求以哲学理论观点指导学生的人生成长。在五个单元中,含有许多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内容,只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细心挑选案例材料,就可以巧妙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以“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过程。
首先,确定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和辩证关系;能够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视频欣赏和情景设置,让学生明白要成为像许振超一样优秀的技术工人,要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而自身的努力和具备的素养是关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一)“走进许振超——猜猜他是谁”游戏导入,引入新课。
“青岛港桥吊司机”“发明油改电项目,获得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最后展示“穿着工作服的照片”,这些信息逐条给出,步步深入,直到说出本节课的中心人物——许振超,一位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员,为接下来分析人物做铺垫。
(二)“观察许振超——剖析成功原因”深入分析,渗透价值观。
首先,学生观看视频《当代产业工人的楷模许振超》,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称许振超为当代工人楷模?2.许振超为什么能创造振超效率?这些原因中哪些是内因,哪些是外因,哪个是关键?并将这些内容编制一份手抄报,小组合作完成“劳动模范人物展——许振超”。
其次,分享各小组的作品,让同学们知道许振超的成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身的努力是关键。如自学提升学历,钻研解决问题,刻苦训练技术都是他爱岗敬业真实客观的案例和合作探究的结果。以此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说服力。
(三)“学习许振超——知行合一”,学习榜样,认同价值观。
通过“如果你成为许振超的徒弟,如何才能成为像师傅这样的高素质技工”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内外因方法论要求,同时落实敬业这一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让学生由“老师要我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到知行合一。
三、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思与建议
(一)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治课教学,要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知识教学实践活动中,把核心價值观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认同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这节课,根据教学对象的专业、教学内容,选择了许振超这个人物,通过对他职业生涯的步步深入剖析观察,将整节课的内容串联起来,学生从榜样的身上能够感知到“敬业”这一价值观的内容。没有生搬硬套的机械灌输,却能够自然、有效地完成对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例如,在教授“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一课时,可结合渗透个人层面的道德教育,在教授“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分析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时,可以结合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原因和意义。如果我们以灵活生动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必然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中职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大多满足于24字的识记,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我们容易忽略学生的需求和宣传的方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专业联系也并不紧密,导致其教育感化程度有限,反而给学生留下了理论宣教的感觉。
所以,本节课没有一味强调敬业什么、为什么敬业,而是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案例教学模式,结合视频欣赏、小组讨论,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克服单纯理论说教的弊端,用感性的事例消除学生的排斥态度,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空洞的理论,它是有深刻实际意义的。但是以往的理论课,教师大多是宣讲的主体,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不能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公民层面的要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和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授政治课时,必须把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转化为中职生肩负的责任及行动方向。
本节课力求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如何做到敬业提供行动指南。选择专业相同、文化程度接近的人物,能够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感染力。学生通过对许振超的深入观察,发现作为文化学历比自己还要低的技术工人,却以他的坚持、踏实、刻苦、专注,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作“敬业”。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随着课堂的不断推进,让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自我感悟,逐渐认同爱岗敬业的价值观。并且,在“如何成为许振超这样的优秀的技术工人”的问题中,学生的回答已经表明,已经将“敬业”的价值观要求细化为具体的行动。由此可见,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找到“敬业”的具体行动方向,帮助学生们达到知行一致。
作者:詹雨虹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shijiezhexue/2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