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世界哲学
虚拟世界是指虚拟技术设施载体中的信息世界“是由现实世界、人、计算机网络等共同建构的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1]。虚拟世界不是有形的客观世界,但也绝非一点原形都找不到的虚无世界,它是一个特殊化了现实世界,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超越现实性”的现实世界,本质上是一个指向无限可能的真实世界。现代人在虚拟世界中的虚拟生存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型生存方式,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空间中设想和构造出一个超现实世界,虚拟出商店、学校、医院、社区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在深刻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
1网络科技是虚拟世界的物质载体
建立在信息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网络技术在当代迅猛发展,因特网(INTERNET)呈现指数增长的态势,其主机数和联入网络数大约每10个月翻一番。目前全世界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多人在使用因特网,并且增长仍在继续加速。因特网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把一与多、多与多相联系,把历史与当下、理想与现实相交织,把昨天与今天、遥在与此在相结合,把声、形、色、感相交融,把感性触摸和理性思索相杂糅,从而构造出一个极具魔幻力的网络空间,这个空间是由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用0-1数字方式表达和构成事物及其关系),链接各个计算机节点,综合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三维感觉世界,是人类交流信息、体验情感、生产生活的虚拟时空、微缩世界和克隆社会。它的最大特点是虚拟性,因为它是通过电脑技术以现实时空构架为蓝本,以人工方式构造出来的超现实时空构成。但它决非凭空产生的虚假之物,它能够以电脑软件的形式进行现实的操作,使得人们能够在其中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人机界面的强烈互动感、可实现的远程显现感和操作感,它确确实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存在这样一种“实体”,它是一种能够产生某种效果的内在力量和能力,它给了我们实际的和功能性的真实感。虚拟空间是一个真实的功能性整体,它拟而不虚。
2数字化生存是虚拟世界的基本内涵
网络科技为人类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虚拟世界。在这里,人类正在体验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生存方式,那就是数字化生存模式。它彻底改变了人类原有的实践模式,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所谓数字化生存就是指基于0-1数字系统建立起来的无数电脑通过局域网站并以互联的形式,使分散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链接起来所形成的既独立又串联,既接收又传输信息的网际网络生存方式,如网上购物、网上交友、虚拟社区、虚拟银行、虚拟战争、远程教学、远程医疗、交互式娱乐、电子杂志报刊图书等等,数字化生存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到军事领域再到科教文卫领域,数字化简直无孔不入。人们正在享受着数字化生存的超现实时空的便捷性和自由性。数字化生存就是人类在虚拟世界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总和,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谓的虚拟实践,既人类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赛伯空间(CYBERSPACE)或电脑网络空间有目的地进行能动的探索和改造虚拟客体的一切客观活动,它的范围广,程度深,力量大,不仅包括生活生产活动,也包括人类生存发展的所有活动。虚拟实践是在电脑——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实践活动模式,它虽然是一种能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也是一种客观现实性的感性活动和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虚拟实践具有明显的和强烈的能动性、目的性、自主性和自觉性,而且比现实的实践主动性大得多。但它决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它能够改变赛伯空间(CYBERSPACE)中以“比特”形式存在的虚拟对象,并且这种改变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被人感知到的,所以它确实是一种客观的感性活动。虚拟实践的主体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人和集体,虚拟实践的中介是人类社会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性工具和精神手段,虚拟实践的客体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而产生的属人信息和对象,他们都是社会历史性的产物,是和虚拟实践本身一起随着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历史地出现的,并且都要受到整个现实人类社会的制约,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虚拟实践因而也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人类活动,它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共性。同一般实践活动模式的直接现实性相比,虚拟实践又具有内隐性、虚拟性、超越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即虚拟实践是一种内化于电脑一网络世界中的虚拟现实实践活动模式而又超越了现实实践活动的时空局限性的创造性活动。如果说人类以往的实践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同质性的重复性的常规性的改造性实践的话,那么,今天的虚拟实践就更多的表现了一种具有异质性的突破性的创意性的创造性实践,它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实践的方式,扩大了人类的实践范围,倍增了人类实践的能力,提升了人类交往实践的水平,使人类获得了一种把握宇宙人生、构造人类新生活的全新方式。这样就使得哲学必须面对网络空间、虚拟实践这一客观事实,在哲学的层面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实践和价值,从而提出并构建起一种新的哲学理论。
3虚拟哲学是虚拟世界的理论表达
网络科技的发展和虚拟实践的深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哲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对它的主题、框架、思维范式提出了转换的要求。“两千多年来,从柏拉图、苏格拉底到现代哲学,都是现实性的哲学。哲学可以是唯物论、唯心论、经验论、唯理论,可以是存在主义的、非理性的、后现代的,可以是这样的或那样的,形式可以多样,但有一个根本点是相同的,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思考,都立足于现实性。因此,从历史的长河而言,迄今为止的所有哲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是非数字化的现实性范畴框架内的哲学。传统哲学是建立在现实性基础之上的,它的科学基础是基于实验室操作的实证性科学,而实践基础则是建立在以现实的物质能量为主要生产力的改造型自然实践。传统哲学不过是工业经济时代追求现实性的精神表达,这种哲学的最大特点是从现实性范畴框架出发,坚持统一性原则,或者追求感性直观的统一性,或者追求逻辑概念的统一性,把真理归结为反映和符合,凡是能够反映现实并与现实相吻合的才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这就决定了传统哲学主题的求真取向,它的思维范式相下放的下放,该备案的备案,确实需要审批的项目,尽可能多的进入市场机制,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最后是要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增加施政透明度,堵塞产生腐败的漏洞。
上一篇:归生活世界
下一篇:对网络世界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