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世界哲学 > 对弗洛伊德的再认识

对弗洛伊德的再认识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世界哲学


美国特纳出版公司最近出版的《20世纪人类全纪录》,把1900年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梦的释

义》的出版作为20世纪的开端。这决不是别出新裁,而是把精神分析理论的问世当作一个划时代的

标志,从此人类对自身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所以有些西方学者把20世纪称之为“精神分析的

世纪”. 《梦的释义》出版100 年来,人们对精神分析学说毁誉参半,研究弗洛伊德的著作就达几

千部,特别是许多思想大师都对弗洛伊德做出了评价,这就使人们常常戴着大师们的眼镜去看待弗

洛伊德,由此产生了一些“错误认同”. 正如当代意大利哲学家恩贝托·埃柯(umbereo eco )所

说,马可波罗在爪哇把犀牛认作独角兽,这种错误认同产生的原因在于“他正是他的‘背景书籍’

的牺牲品。”①经过100 年的洗礼,弗洛伊德的思想价值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因此要摆脱以

往人们对弗洛伊德的错误认同,强调个人对弗洛伊德原著的特殊理解,并把这种理解与当代学术界

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弗洛伊德不仅是一个精神病专家,更重要的是,他作

为一个人文科学思想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文科学既非自然科学又非社会科学,它是关于人类价值、人文追求及其表现的许多学科的总

结。库恩认为《梦的释义》引起了一场科学革命,它是人类精神方面的一个巨大成就。弗洛伊德本

人也把《梦的释义》当作区别其他科学的标志,因为该书包含了他“所有发现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从此“精神分析就超出了纯医学的范围”,精神分析不再是一个纯医学的主题了。弗洛伊德在自传

中写到:“不管是那时,还是后来我都未曾对医生这个职业又过什么特殊的偏爱。确切的说,我是

被一种好奇心所驱使,而这种好奇心更多的是对人类的关心,而不是对于其他自然事物。”②他承

认,他是“被迫背离自己的最初目标而成为医生的”. 对哲学和文学的偏爱促使弗洛伊德在研究精

神病过程中竭力探究人的内心世界的发展动力。弗洛伊德早在1880年上大学时就研究并翻译了英国

哲学家约翰·穆勒的五篇哲学著述,同时接触到了柏拉图哲学, 还深得叔本华的哲学精髓,如不

是为了生存他有可能要走哲学家的路。对人类的关心是他一生兴趣的主要兴奋点,他自述是达尔文

和歌德的著述使他决定学医的,从医也许能够更好地探索人类心灵的内驱力。弗洛伊德的文学知识

令人惊讶,特别是他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熟悉程度让人难以置信。在精神分析的创立和成熟过程中,

弗洛伊德的文学知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十分敬佩艺术家凭直觉把握真理的本领 ,《哈姆

雷特》和《俄狄浦斯王》帮助他归纳了恋母情结,并指引他进行自我分析。弗洛伊德70岁生日时感

叹道“不是我,而是诗人们发现了无意识”. ③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向我们介绍斯里兰卡学者马

丁·魏克拉玛辛柯的发现:纪元前四世纪佛本生故事作者和十九世纪的俄国作家同样地在精神分析

出现以前“就以极为动人的方式探索了人们的潜意识活动”. ④ 毋庸置疑,发展成熟的物理科学

和生物科学对弗洛伊德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在1895年《科学心理学规划》中曾力图“建立一门自然

科学心理学,把心理过程描写为可确定的物质粒子定量状态”,并可以用数学和神经学实验来处理

它,然而,这个目标始终没有实现。长期的临床观察经验使他推翻了自我意识是意识中心的概念,

如同地球围绕太阳转一样,自我围绕隐藏在背后的无意识转,精神的实质是无意识的。弗洛伊德通

过对被遗忘的存在——无意识的探索,实现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

学术界的全部论著都强调不自觉的精神活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显然,弗洛伊德早已切中了时代的

脉搏。米歇尔·福柯在1964年宣读的题为《尼采、弗洛伊德、马克思》论文中,把尼采、弗洛伊德

和马克思称之为怀疑大师,他们对于西方当代批判思想的意义在于,各自发挥了根本性“去中心”

作用,是继哥白尼、达尔文之后人类思想史上第三次革命。占统治地位的地球中心论、人类中心论、

意识中心论被摧毁了。在1966年发表的《词与物》中,福柯认为精神分析和文化人类学以及结构语

言学都面对着无意识,这三种理论都“得出危及了使人被认识成为可能的事物本身”,在此意义上,

这三种理论就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理性科学的反动——“反科学”. 由此可见,弗洛伊德思想具有后

现代的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释义和实验室科学实验相仿,他对观察研究比对实验研究更有浓厚的

兴趣,他宣称“精神分析观点所依赖的可靠观察材料独立于实验的证实”. 他打比方说,精神分析

像文化人类学或考古学一样成为一门观测学科。1933年,弗洛伊德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说:“你也

许会觉得我们的理论宛如一种神话……但是每一门科学最终都成为这样一类神话,事情难道不是如

此吗?对于你今天的物理学难道就不能这么说吗?”⑤在弗洛伊德看来,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拒绝假

说。令人遗憾的是,人们普遍承认物理学对宇宙生成的种种假说,却难以容忍关于人类进化的假说。

弗洛伊德创造精神分析之初冲破了原有学科的限制,通过人的梦境或患者的胡言乱语去透视人的内

心世界,又从人的心理变化去认识人类的历史命运,他坚持历史是人创造的,这一点与意大利思想

家维柯的观念是一致的。维柯在《新科学》中主张,人类世界只能被人所理解,因为这个世界是人

创造的,既然人类生活和思维的一切形式是由人创造和体验的,那么我们就能够在意识深层里再现

人类历史。许多学者抱怨弗洛伊德不是一个理论严谨的科学家,而是一个想象丰富的艺术家。确实,

弗洛伊德对人文艺术、人类命运的关怀胜过对医学心理学的关怀,医学心理学只是弗洛伊德探索人

类发展由来的手段或桥梁而已,他常用医学和心理学的材料和方法来证明和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

精神分析在许多方面与哲学和文学相似,因而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精神分析是非正统心理学。保罗·

利科认为精神分析“更像历史学,而不像心理学”. 指责弗洛伊德的学说缺少证据多为假设,这主

要是因为如于尔根·哈贝马斯所讲的那样“精神分析自我误解为一门自然科学”,结果人们总是把

弗洛伊德限定在医疗实证科学范围内,而弗洛伊德所做的却是哈贝马斯所提出的“铲平哲学、科学

和文学的界限”的工作,因而哈贝马斯把弗洛伊德看作“一个伟大的作家” .精神分析是本世纪最

早模糊学科界限、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理论,弗洛伊德主要是挖掘人的心灵动力的思想家。瓦尔特·

本雅明的文体就铲平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后来在法国百科全书学派传统熏陶起来的布尔迪厄这类思

想家那里,根本就没有学科的界限。显然 ,用自然科学研究“物”的方式方法去研究人,有很大

的局限性,维柯早就发现几何学方法不适用于人类世界。研究社会现象要涉及到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这不是实证的自然科学所能胜任得了的。英国著名科学家和作家c ·p ·斯诺在其著作《两种文化》

一书中呼吁人文科学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的合作,以避免两极文化带来的损失。弗洛伊德兼有

专家和思想家两个身份,他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整合的雏形,初步实现

了“两种文化”的会通互补,这是弗洛伊德本人没有意识到的。直到本世纪70年代末,让·皮亚杰

才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学“只能在一种诸学科协作的气氛中生存和兴旺”,心理学与人文学科的关系

“不再是连接而宁可说是交叉。”⑥相比较之下,弗洛伊德作为人文科学思想家比作为精神病专家

对人类的贡献更大些。有些人认为弗洛伊德在晚期才转向人类历史命运的研究,弗洛伊德的社会历

史观只不过是他心理学说的应用。事实上,弗洛伊德在创立精神分析之日起,就把对人的研究作为

自己的奋斗目标,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把他的理论“借助于大胆的加速度应用于全人类”. 他

以超强的独创力和想象力对现存的社会行为规范、价值体系进行了批判,在此意义上,弗洛伊德是

二十世纪学术“批判理论转向”的先驱者,也是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人文知识分子。 其次,

弗洛伊德是从早期创伤理论引申出他独特的文化演进理论。

1885年弗洛伊德在巴黎向沙可(jean-martin chcot )学习期间,曾听到沙可说:“这类病症

(指精神神经病症- 笔者注)的根子总是性的问题”,这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启发,他认为歇斯底

里不是身体原因造成的,而是在于情感或精神的失调。在与布洛伊尔(josef breuer)的合作中引

发出了自由联想谈话疗法,弗洛伊德追根寻源,早期生活阶段的印象“在个人成长方面还是留下不

可磨灭的痕迹,尤其是给后来发生的任何精神失调埋下了心理倾向”. 特别使弗洛伊德感到震惊的

是:“这些儿童时期的经验总是与性的激动以及对此激动的抵抗有关,我于是发现,我面临着‘幼

儿性欲’这一事实”,儿童并不像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所说的是“天真烂漫的儿童”. 弗洛伊德“被

越来越深入地带回到病人的生活历史之中,直到追溯童年之始”. 早期生活经验决定了成人的神经

病症状,焦虑等神经症状植根于幼儿被压抑的性幻想,梦是一种被压抑愿望的伪装的满足,“激发

梦的愿望和梦中证实的愿望满足都来源于童年”,俄狄浦斯的命运之所以感动我们,是因为那可能

就是我们自己的命运,俄狄浦斯弑父娶母不过是我们童年愿望的满足。这种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受

压抑就形成了“俄狄浦斯情结”,它是心理病症的成因,也是理解宗教和道德进化的关键。弗洛伊

德在《梦的释义》中通过对梦的起源的研究,追寻到人类早期文化残留物对现代人的重大影响,笔

者认为下面这段话是弗洛伊德文化演进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精彩论断,遗憾的是被弗洛伊德的研究者

所忽略了。 做梦基本上是向梦者最早期情景的倒退活动,是其童年时代的再现,是那是时居优势

的冲动和可获取的表达方式的再现。从个人童年的背后,我们就有希望洞察到系统发育的幼年时代,

洞察人类的进化,而个体发展只是在偶然生活环境影响下的人类进化的简本。这里,我们始觉得尼

采的话是正确的,他说在梦中‘存留着我们不再能径直到达的人性的原始部分’,我们因而可以期

望从梦的分析中获取关于古代人类遗产的知识,获取关于人类先天精神之物的知识。梦和神经症保

留着超出我们预料的精神古物。因而,在那些力图重建最古老和最黑暗的人类创始阶段的科学中,

精神分析占据着很高的地位。⑦对于弗洛伊德上面的论述,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关于文化

演进与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似问题,我国心理学家赵璧如先生认为:弗洛伊德把心理的东西生物化,

把人类的东西自然化,把社会的东西心理学化,社会发展规律是不能归结为精神病学规律的,因此

弗洛伊德关于文化演进过程和个体心理发育过程相似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⑧弗洛伊德文化演进

理论之所以遭到批评,关键就在这里。近几十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生物学的发展表明,

社会事物也有生物和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作用,生物和心理因素对社会也有重大影响。爱·o ·威尔

逊等人结合现代科学提出了社会生物学理论,他认为人是由文化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塑造成的,人的

基因影响着社会行为。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由于现代儿童与原始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生物学家

反对关于“个体发生是种族发生的重复”的观点。然而,社会文化演进过程与个体心理演进过程之

间没有截然分开的鸿沟,二者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维柯经常把一个人从儿童到老年的人生,同

一个民族从初建到最后瓦解相类比。恩格斯指出:个人意识的各个发展阶段“可以看作人的意识在

历史上所经过的诸阶段的缩影”. 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与人类意识的发展相一致,这已经被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所证实。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与原始思维一样都具有主客体不分、自我中心状

态、泛灵论等心理发展特征,在思维具体性和绘画方法上也有相似之处。澳大利亚哲学家、美术理

论家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猠siderlus orban)发现原始艺术与儿童艺术及精神病患者的习作具

有相似性。哈贝马斯的《交往与社会进化》,在探讨个体发生学与人类进化之间的联系及二者演变

的根据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中,由文明进化和个体发展的类似

性推论出“整个人类就会在文明倾向的压力下变成神经病患者”的结论,因为集体神经症的诊断面

临着困难,所以他预言:“总有一天会有人把这种研究大胆的用于文明社会的病理学”. 本世纪法

西斯的大屠杀以及十年动乱的荒谬绝伦,就显示出人类集体神经症的严重病情。埃里希·弗洛姆和

福柯展开了文明社会病理学的研究,许多精神病专家转变为深刻的思想家。 第二,关于心理遗传

性的问题,弗洛伊德看到:梦有惊人的再现力把遥远的甚至遗忘的早期生活的体验带回到心中,在

布洛伊尔治疗方法的启示下,他从病理观念的痕迹追踪到病人精神生活的那些原始的成分之中寻找

病根。弗洛伊德认识到:神经病患者在“重蹈着整个人类在早期文明阶段已经走过的一条道路——

它一直沿袭至今,我们的成语、谚语、迷信和习惯证明了这条薄纱掩盖着的道路的存在。”梦的象

征符号“具有遗传的性质,今天在象征上相联系的事物在远古就已经从概念上或语言上连为一体。”

弗洛伊德心理遗传性的假设不能全盘否定,荣格在实地走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之后,他惊奇地发现,

在彼此分隔、没有任何交往的不同民族和文化中却具有结构类似的神话传说或图腾崇拜物,少年痴

呆者的幻想与原始民族的神话有惊人般的一致,这充分证实了弗洛伊德心理遗传性的观点。弗洛伊

德早期著作研究了个人记忆,而晚期著作大量探讨集体记忆问题,并把集体记忆作为社会心理、宗

教心理产生的重要根源。乔姆斯基从句法结构的普遍性看出:人天生具有一个称为“普遍语法的语

言学习的初始状态”. 新近发展起来的行为遗传学也进一步分析和证实了心理遗传性的存在,比如

美国心理学家由实验观察到,不足一岁的华裔儿童与其他民族的同龄儿童相比,在嘈杂的人群中能

够保持镇静并愿意一个人玩。另外,夫妇怀孕时的心理情绪状态对其子女性格有较大影响。赫伯特

·里德最初对精神分析关于无意识心理的遗传性这一极端理论也很怀疑,但他为了撰写《通过艺术

的教育》而考查许多儿童画,从中发现了大量的证据,转而更进一步支持这个理论。弗洛伊德晚期

在关于人格结构的学说中,提出超我通过遗传从本我中形成,它是内隐的父母之声,是古代道德经

验之声。弗洛伊德从主张心理遗传走向了主张道德遗传,这就很少有人苟同了。

第三,弗洛伊德还提出了梦倒退的观点。在他看来,梦过程最主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倒退或退化,

神经病的幻觉及正常人的幻象也相当于倒退(复古),在倒退中梦思想的结构物还原为原始材料即

“转换为形象的思想”,“用视形象重造其概念内容”,“这种变形的思想与保留在潜意识中的记

忆密切相连”. 梦不仅是了解无意识的利器、理解原始生命的捷径,更进一步讲,“倒退”就是向

早期生活体验的复归,这里的“早期”既有个体早期——儿童时期,也有人类的早期——远古时代。

因为,弗洛伊德把梦与神话及童话看作本质相同的东西,了解梦的语言也就了解另一个语言——维

柯的所谓“一切民族共同的心头语言”. 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只希望从神话- 如从梦境里- 发现

非理性、反社会的本能,而无意发现以象征语言,即象征,所表现的古代智慧。”⑩这就歪曲了弗

洛伊德的本意。因为,对梦和神经病的分析同时就是对人类的“精神古物”——人性的原始部分的

探索,梦是保留原始精神古物的样本,个体发展是人类进化的简本。因此精神分析学说也是关于人

类进化的学说。精神分析从梦的释义中挖掘出久已被人遗弃的、保存原始精神机构运转的方法——

短时间的倒退复古,由此去获得关于古代人类遗产的知识,这是精神分析所要“分析”的根本内容,

也是弗洛伊德文化演进理论的核心内容。这里,弗洛伊德和尼采一样走上了一条从现在向过去逆返

的道路,他们也就成为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折点。系统论的研究显示出,历史文物具有“无穷大”

的信息,而精神古物是不是也有“无穷大”的信息呢?历史上由梦而来的伟大发明创造不胜枚举,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玻尔的原子模型等等。柏拉图曾讲过学习就是回忆,哲学家就是不断地练

习死亡;老子教人“复归于婴儿”;维柯说,要探索人类本性就“必须用极大的努力使自己在许多

方面赋有与那些最初的人相似的本性”,就必须“退回到对一切人的和神的学问都极端无知的状态”;

波德莱尔说天才就是重返童稚;蒙台梭利提出“儿童是成人之父”;海德格尔的“复归于真”是通

过领悟死来达到最高境界。他们的说法和弗洛伊德通过倒退获得精神古物的观点是如出一辙的。值

得指出的是,弗洛伊德的本意并非是要人彻底回归远古时代,也不是在复归中浮现古代历史知识,

他所强调的是在神话和梦境里找回人本有的原始思维能力和古代智慧及情感。弗洛伊德一生中多次

提到他自己同古犹太教系统的文化及宗教系统是很接近的,他曾读过希伯来神秘教义,还向人类灵

魂中不可征服和不可毁灭的成分及无意识中的魔力表示敬意。弗洛伊德在晚期著作《精神分析引论

新编》里,把梦与神秘知识相提并论,力图解释精神感应现象,没有进一步发展他原有的梦倒退的

思想。相反,恩斯特·克里斯(ernst kris)明确指出了艺术家可以使自己的头脑退回原始状态而

又不失去控制。现在个别艺术家依靠服用致幻剂来获得幻觉和创作的灵感,这就走向了极端。 第

四,弗洛伊德关于早期思维“视形象”的观点抓住了原始思维和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他的视形象

思想实质上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视觉思维。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儿童思维是通过某些最基本

的‘形’进行的,”这些在结构上较简化的形状及其关系,就是艺术意象中视觉思维的痕迹。⑾如

今人们已经公认儿童和原始人的形象记忆特别发达,但不能笼统地说儿童思维和原始思维人都是形

象思维。英国艺术史家e ·h ·冈布里奇在《艺术和幻觉》中指出:“原始人的艺术和儿童艺术使

用的是象征语言,而不是‘自然符号’. ”他们不去观察树只是满足于树的“概念图式”,而这种

概念图式并不与任何实在相符合。“这种依赖于建构而非模仿的特征归结于儿童和原始人的特殊心

智状态。”⑿不论是原始人的绘画或儿童绘画,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抽象和概括。皮亚杰对儿童绘画

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绘画不是基于模仿而是根据图式——外部材料与主体结构的同化。弗洛伊德关

于梦倒退中转换出的“视形象”与阿恩海姆的最基本“形”以及冈布里奇和皮亚杰的“图式”,指

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原始思维,而原始思维与理性思维不是分割独立的。列维·布留尔晚年转而

承认原始心灵的前逻辑思维与现代人的逻辑思维是共存的,不是互不相关的。列维- 施特劳斯特别

赞赏印第安人的一个说法“神话是人兽未分时的故事”,他认为,神话的价值在于它们是野蛮人思

维的宝贵文本,原始思维和现代思维之间没有鸿沟,原始思维形式始终存在、活跃在我们中间,我

们常常使用这些思维形式。施特劳斯主张神话与科学的会面即两种思维方式的交汇,当务之急是使

野性思维的原则合法化并恢复其权力。笔者以为,只有认识到两种思维的共存交汇,才能更深刻地

认识到原始思维的相对独立性以及这种思维的特殊价值,通过绘画研究原始思维比通过语言更为便

捷,这是被许多学者所忽视的。

再其次,从绘画、城市以及人的身体这三个视角去分析和评价现代文明。

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蒙娜·布鲁克丝的研究表明,儿童绘画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成人绘画,绝大

多数儿童都善长儿童绘画,儿童10岁后再来学画就感到不会画了,而许多不会画画的家长在陪同孩

子学画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自己也会画画。⒀奥班恩也追问:为什么当正规教育进入儿童的生活

后他们就不画了呢?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无个性的现代教育制度像一件“束胸衣”扼杀了儿童天然

冲动的自发创造本能。我国有一些老年人原本不会画画,可退休后却变成了书画专家。这就证实了

罗素的话:老年人都是神秘主义者。显而易见,通过最基本的‘形’进行思维是人的天性,儿童在

10岁以后学画感到为难,这是遇到了以透视法为代表的科学理性思维的抵制,进一步讲这是两种绘

画方式即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和冲突,进入老年才发现自己还有绘画的天赋,则表明人原有的形象

思维的潜力还没发掘出来。按e ·h ·冈布里奇的说法,西方画家在15世纪-19 世纪遵守的透视法

是世界艺术史范围内的“一个巨大的例外”,它在艺术上是完全异常的,是对正常艺术规律的背离。

笔者由上想到,近代西方文明尤其是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在世界史上是不是也是个“例外”和“异常”

呢?本世纪众多的思想家所反对的,不就是这种近代传统吗?

芬兰城市理论家伊利尔·沙里宁把欧洲中世纪自发形成的城市看作是适合人的生活的“健康细

胞”,而把近代以来人为建立的工业城市看作是仅仅适合于管理的“癌细胞”. 美国人本主义城市

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拆除传统学科围墙,把城市规划与人类文明及技术的发展联系起来,深

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城市的畸形发展。从冈布里奇关于透视法是个例外和异常的说法,到

沙里宁关于近代城市是个癌细胞的观点,再联系到弗洛伊德专注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以及倒退到视

形象思维的思想,我们不难发现,近代绘画、近代城市、近代人的身体尤其是人的内心世界都是异

常的,而近代以外的绘画、城市和人的身体却是近乎人情的、健康的。这与我们过去接受的启蒙教

育(黑暗的中世纪、野蛮的远古时代)是大相径庭的。弗洛伊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文化发展越高、

压抑越重、心理症越多的文明图景,他曾把一个城市过去的历史比作心理的过去,如罗马就是一个

有着悠久多变历史的心理实体。可能有人以为,笔者不应该从近代绘画、城市和人的身体的异常推

演到整个近代西方文明。按照近代西方传统,艺术对社会是无直接利害关系的,这就否定了艺术与

社会及人的行为的密切关系,现代人缺少的不就是维柯所说的“各民族创建者具有的诗人的本性”

吗?文明和城市一起成长,城市本应是人类文化艺术的大宗遗产,可许多现代城市建设是一种“破

坏性建设”,这种城市只有经济价值。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有句名言: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

西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母亲的脸庞和城市的面貌。过去人们对近代西方文明的评价总是从经济、

科技的角度出发的,而没有从绘画(美术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锋)、城市(文明的标志)以及人的

身体(包括内心世界)这三个视角去分析,这三个方面有可能是未来文明的评价尺度。因为,艺术、

城市和人的身体不仅是文明发展的结果,而且还是影响文明演进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特大城市

像一个巨型肿瘤对文明已构成严重威胁;人的肉体创伤易治,可天灾人祸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

这种心理创伤对文明影响十分久远。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人类心理疾患越来越重并将成为未来社

会人类最严重的痼疾,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等于人的心灵的和谐,心理健康更重要。英国批评家

特里·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都是要解决启蒙运动以来人的身心两极分化问题或

者说是审美价值与其他价值的分离问题,“马克思通过劳动的身体,尼采通过作为权利的身体,弗

洛伊德是欲望的身体来从事这项工程。”⒁经依我看来,三人分别把劳动、权力、欲望审美化了。

经济和科技是近代工业文明的核心,却不能代替近代工业文明的全部。正如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不能

代替整个人类文明一样。站在历史的大范围上看,近现代的文明史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和丰富性遮

蔽了远古文明和古代文明的优越之处。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和启蒙运动确立的个体主义加快了当代

生态危机和人的身心的危机,人在掏空了他所生存的地球的同时也掏空了人本身,人除了知识经济

以外是一无所有。知识和经济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人的身心退化程度。现代人处处要依赖于电脑这个

“超级白痴”;现代人在性生活方面从禁欲到纵欲,直到无欲,最后无奈求救于伟哥和伟姐来“提

高生活质量”. 单一的技术文明时代已经结束,近代西方以外的文明尚有许多未被认识的价值,不

能用“神秘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来否定这些文明的独特价值。英国生物学家约翰·b ·s ·霍尔

丁声称,纪元前七世纪佛陀与瓦尔达姆时代或纪元前五世纪初期的雅典,十世纪的冰岛,比现代更

好。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20世纪思想家们纷纷求助于艺术和宗教这些古老的精神文

化遗产,美学和神学复活了,并同化了其他人文学科,美学成了一种新的神话。可美学能承担的了

此重任吗?

对于弗洛伊德关于梦倒退视形象的思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他片面强调人类进化中的残留物的

存在以及它们的巨大作用,那样就会得出生物本能决定论的的结论。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没有

绝对对立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现代人需要的倒是像海德格尔所说,挖掘“未被思考过的超历史

的境界”、“搜寻残存的原始本真”. 弗洛伊德一方面致力于在梦或神经症的倒退中找回人们失去

的原始能力,从而使人获得新生;另一方面从压抑转向升华创造更多的文明。朗格和阿恩海姆都发

现直觉活动含有抽象思维,直觉活动根源于人类原始本能并贯穿于人类活动之中。我进一步想到,

本能活动是直觉活动和抽象思维的发源地,它还制约着人的高级思维活动,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最初

也起源于本能活动。人们总是以人性来贬低兽性,没有什么话比骂一个人是“畜牲”更难听的了,

人性真的比兽性更文明妈?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里,野蛮暴力在“正义”的旗帜下扼杀了多

少生命和灵魂。启蒙运动以来,人们过高估计了高级思维活动对于低级思维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严

重蔑视远古时代人们的思维能力对现代人的影响。如今现代思维科学已经从单向因果思维转向了多

向因果思维。对于弗洛伊德的发现,责怪他忽视社会经济因素夸大本能作用,那就是求全责备。雅

克·拉康为什么要“回到弗洛伊德去”?因为他抨击美国精神分析学的医学化倾向,主张精神分析

的使命不在治疗而是使病人在语言活动中(精神分析即谈话疗法talking cure——释义)重建主体

人格,达到真理与伦理。显然,精神分析的主要功用已经从治疗功能上升为认识功能和伦理功能了,

精神分析彻底哲学化了。


注:①乐黛云 [法} 李比雄编《跨文化对话》(一),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②《弗洛伊德自传》张霁明 卓如飞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 页。 ③⑤[ 美] 诺曼·

n·霍兰德著《后现代精神分析》潘国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7 页、第208 页。

④[ 英] 李约瑟著《四海之内》劳陇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8 页。

⑥赵璧如主编《现代心理学发展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

9页、15 页。

⑦[ 奥]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著《梦的释义》张燕云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2 页。

⑧候鸿勋 姚介厚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1 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第215 页。

⑩[ 美] 埃里希·弗洛姆著《梦的精神分析》叶颂寿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 页。

⑾[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2 页。

⑿[ 英]e·h.·冈布里奇著《艺术与幻觉》卢晓华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⒀mona·brookes ,“drawing with children ” jeremy r ,inc.1986 ⒁[ 英]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shijiezhexue/2802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