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
第1篇:设计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新探索
设计消费心理学是一门针对艺术类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意在培养学生对于消费者行为的正确把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设计调研分析能力,同时也为今后的设计课程奠定基础。
一、产品设计专业设计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
产品设计专业通过开设设计消费心理学课程,一方面可以从心理的角度来分析消费者在商品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以及变化规律,从而让学生们在进行设计时能够设计出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消费心理学知识,选择合理的调研方式,更好地进行设计调研,了解用户体验在设计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好、更全面的进行设计调研,为接下来的产品设计奠定基础。
现在产品设计专业的设计消费心理学的教材主要以设计心理为主,教学内容和教材存在不匹配的现象,没有针对设计类的消费心理学教材,现教材多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无法满足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从教学方式上来说,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既定目标;因为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更多地去了解设计的发展趋势及潮流等相关的知识,但是往往没有合适的教材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再加上授课形式的单一,理论知识较多,通常是教师讲为主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相关案列介绍过于表面化,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作业考核形式是以相关产品营销方式为主对消费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析的结果往往流于表面,设计消费心理学对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导致后续课程在调研环节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二、设计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新探索
首先,作为艺术类专业,针对该课程应该进行合理的知识点选择,要注意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做到讲对设计活动有用的知识点和传授可操作的研究方法。知识点讲授时,和产品设计相关度较高的内容要精讲,选择较新的案例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们观察能力和设计敏感度,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特别是产品设计专业,从学生们手边使用的产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平时产品购买流程行为入手,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好地引入相关知识的学习。
其次,设计类学生们的思维较活跃,个性分明,但是缺乏团队意识,所以在課程的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把学生进行分组,通过策划一些产品案例,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的消费角色,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教学效果。作为设计类专业,课后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际的消费市场中,观察消费者不同的消费行为,巩固基本的调研知识同时学会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并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整理调研资料并汇报结果,通过实地的观察调研弥补课堂的教学不足;资料整理后的汇报,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互动,进行课堂讨论,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应该改变考核形式,注重过程评价和团队合作评价,在课堂中是否积极的参与进来,课下是否认真的进行了消费者行为观察,要坚持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结合、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考核的结合。最终作业自拟设计主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针对现有产品、品牌的设计进行改造和再设计,也可以通过课程中对市场的调研设计出全新的产品或品牌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机制,培养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作业采取集体评分制,由教师、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老师进行判断,教师主要对设计作品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行评价,邀请其他专业师生,选择最满意的产品,进行评价。
三、总结
设计消费心理学作为产品设计专业的专业课,对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和设计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设计类学生的特点,总结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优缺点,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方式上提出一些更适合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建议和方法,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原理,并在之后的设计学习中将知识点更好地运用到设计实践中。
作者:张媛媛
第2篇:基于消费心理学的大型综合超市陈设艺术的研究
1大型超市的定义和特征
大型超市也称综合超市,是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并将超市和折扣店的经营优势结合为一体的,货品齐全,能够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
在我国大型超市一般位于城市主要的商业中心,吸引着巨大的人流。营业面积在一般在2500平方米以上,衣食住行物品齐全,经营范围广。经营方式多样,利润空间大,服务功能齐全。
2超市陈设与消费者心理学
2.1消费心理学的研究
有研究显示,在我国大型超市中,仅有60%的超市购物是在顾客消费计划以内的,另外40%都属于冲动型购买。很多顾客购物结束后都会发现实际比预想要多买很多物品。实际上,超市里看似随意摆放的商品和辅助设施,都是经过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顾客注意,尽可能让顾客消费。大部分人购物时会有接近一半的非理性消费,是因为超市一直在搞“心理战术”。
现代人的消费活动证明,人的购物行为一定会有相应的心理活动。顾客在购物时追求新颖和时尚,希望表达自我和体现个性,现代人的消费心理表明现代人基本的购物模式与20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在进行超市陈设时除了要营造良好的购物空间,更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陈设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
从能影响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来讲,最为关键的一环是消费者的需求动机,因为需求动机可以导致消费行为。消费者在购物时遇到特殊情况需求动机会被消极打斷,比如环境导示标识不清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货柜摆放不合理导致人群拥挤,相反,在一些情况下则会被积极打断,比如红酒和开瓶器交叉陈列,蔬果区优秀的视觉陈列让水果看起来非常美味,焦点陈列突出产品,吸引顾客走进门店,唤起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欲望,使消费者潜在的消费需求被激发,这样就会导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2超市陈设
购物是人们最喜欢的休闲时光,基于新常态经济下的超市门店设计,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商品陈列,要通过新的兴趣点结合丰富的商品,要给消费者打造一次激动人心的休闲娱乐活动。陈设艺术本身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与设计感,既能提升空间的氛围,又能带来独特的陈设效果。通过陈设艺术来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创造令人愉悦的商业购物环境,使得人们不只是得到了商品本身的价值,同时也在购物的过程之中得到了美的体验和享受。
陈设物在超市出现时,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品、产品,而且在空间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显示出超市的格调,但陈设物的内容、形式非常广泛,如何合理运用这些陈设,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能准确定位企业形象,选择合适的陈设物,又或者摆放位置不恰当,就会适得其反。
超市空间陈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时常根据需要变换,比如在春节、元宵节这样重大的传统节日,就要根据节气气氛更换相应的陈设,可以适当摆放些精致细巧的仿真花,在北方冬天没有绿色植物的情况下增添几分春意的遐想,不同色彩的植物又能传递出不同的意境、情调,营造出节日氛围,升华空间的质感,又能给顾客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
3现代大型超市陈设中存在的问题
3.1陈设杂乱无章,缺乏尺度感。
尺度美在进行室内陈设时是至关重要的,尺度美是指物品与人之间存在的一种密切的尺度标准。尺度美又因人和物品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空间二不同,从而产生环境与人之间,人与物品之间的尺度感。在大型超市这种高、大、宽、深的空间进行陈设时,要注意环境的夸张尺度、亲切尺度,获取不同的尺度感。同一件物体,放在小的商品区就比摆放在大厅中显得大的多,同时,陈设物品的不同材料往往会带来不同的尺度感。
3.2陈设与周围环境缺乏联系,超市气氛营造欠缺。
大型超市进进行陈设时,要充分考虑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部分与整体之间要相互协调。陈设物在购物空间出现时,他们并不是单纯的艺术品,而是在空间中起到渲染气氛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情人节可以放置些粉色气球和鲜花,营造浪漫的节日气氛。
3.3商品分区定位不合理,分区陈设不明确。
大型超市中商品分区应该经过仔细分析,考虑到客流、环境等因素,有的超市里,水产区和甜品区相连,气味互窜,自然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在有些区域货柜摆放则过于紧密,容易出现购买扎堆的现象,同时在各区域间缺少陈设品的摆放。
3.4陈设与企业文化背景,品牌形象,营销战略没有联系。
陈设艺术品的内涵和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大型超市中陈设艺术品的选择和摆放是由企业形象和品牌文化决定的。在大型超市中,艺术品的陈设和企业文化背景、品牌形象、营销战略密不可分。大型超市的陈设艺术品必须经过认真思考,对超市经营产品和企业文化背景做深入了解分析后,才能选出恰当的艺术品,对超市的整体环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5对陈设艺术不够重视,缺乏创意,缺乏专业陈设设计师的介入。
大型超市的陈设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实践活动,专业陈设设计师都对它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能用自己的专业眼光和职业素养为大型超市的室内设计增光添彩。
4基于消费心理学的陈设艺术在大型超市的应用
4.1大型超市陈设艺术要“突出商品”
这是设计时首先要认真思考的,紧接着考虑的是各类商品的本质,如蔬果区要突出水果蔬菜的新鲜,在总体上色彩要单纯,光照要鲜明,使蔬果呈现出新鲜的品质,使消费者在线消费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4.2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重视消费者的购物感受。
在进行大型超市陈设设计时,要把知觉刺激放在首位,要知道让消费者方便看到商品是非常重要的,要让消费者主动介入消费,要根据顾客的观察高度和视角,协调商品附近的物品陈设,将商品陈列于消费者易于看到,便于拿到的地方。良好的陈设营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会直接影响顾客的购物心情,在选购商品时就有了触觉需求,会拿起来观察商品的品牌、产地等详细信息,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后做出购买的决定。
4.3一个成熟的超市应该具有高度美感和艺术感的视觉享受
大型超市中装修、商品、陈设、装饰品、设备、色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关键是要使这些单个的因素相互协调,为超市的总体形象服务。
4.4陈设要与企业品牌形象相呼应
消费者的某种需求被满足时,会引起消费者本身肯定的情感体验。超市陈设大方整洁,洁净有序,会引起消费者美好的情感体验,是消费者能够对企业品牌形象建立信任的基础,也是顾客进行消费的基础。货品凌乱,环境脏乱的购物环境只会降低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对大型超市进行陈设设计,使超市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同时也要保持商品本身的獨立美感。
4.5配备专业的陈设设计师
大型超市的整体色调的搭配、灯光的冷暖、地铺的材质和色彩、道具的装饰、绿植的陈设、装饰性饰品的陈设等等,都应该经过周密的设计,由专业的陈设人员来完成。通过艺术陈设的应用,创建引导型消费新模式,将消费者脑海中未有的或者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激发需求的结果,通过顾客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想体验、行为体验和关联体验等,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
5结语
综上所述,好的商业环境给顾客带来了喜欢和愉快的心理活动,而这样的情绪也使得消费者更加容易产生购买的决定。同时能够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增加顾客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型超市陈设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深入研究陈设艺术对超市形象树立的作用,研究超市陈设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发现有利的影响因素。如今消费需求多样话,消费者购物时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所享受的服务,陈设艺术是增加商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之一,优秀的陈设设计可以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总之,陈设艺术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在大型超市环境塑造中占据重要的作用。认识到陈设艺术的重要作用并发挥它的作用,将会创作出让消费者流连忘返的购物环境。
作者:孙炳明
第3篇:消费心理学在广告中的作用和影响
心理学以研究人的心理对于某种事物的反应作为对象,涉及范围广。而消费心理学主要研究市场产品营销领域,是指通过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研究,对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调整。心理学应用于市场营销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学科,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具有重要作用。消费者心理学与广告学的结合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当我们在选址房屋装饰的色调时,就会选择一种适合的颜色,阿里增加家庭的温馨感。广告设计要巧妙,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1消费者心理学在广告中的作用
广告随处可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接收广告的途径越来越多,然而广告的质量却令人担忧。数据显示,虽然大量的广告播出,但受到人们关注的广告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为此,产品的广告设计要符合消费者心理,具有新颖性、独特性来获得观看者的满意,要真正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应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找到消费者的兴趣点,并且广告要短小,并且要持续进行,将消费者的注意力转化为持续的注意。消费者作为主要的参与者,要使其主动参与到消费过程中,引发内心情感参与广告的设计思路中,激发起购买欲望。消费者心理学是针对消费者的特性,将其以广告的形式体现出来。最后,要发挥广告的作用,消费心理学可以帮助消费者将条件转化为成熟的购买行为。广告的核心内容在于其创意,在以往的广告设计过程中,很多广告并为体现出产品的真正特点,让观众茫然。并且很多广告甚至丢掉了主体,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从根本上分析,这一问题就在于没有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没有正确使用消费心理学。消费者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可挖掘消费者的潜在的购买动机,从而激发起消费欲望,刺激消费。广告并不是铺张浪费,要做到点上。如脑白金的广告,采用的就是消费者经常看电视的心理,虽然没有找明星代言,但脑白金的广告通过反复播出的方式,长期以往就会影响消费者心理。当然也有未关注消费者心理而让其产生反感的广告。
2消费心理学在广告中的影响
2.1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注意度
广告作用的发挥首先要从消费者的注意力上出发,在消费心理学的影响中,广告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说,消费心理学对于广告的作用就在于将特定的对象联系在一起,广告设计的创意的突出就可以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将创意及时,有效的传递出去。再这一点上,广告创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彩色的物体比黑白的物体更引人关注,动的物体比静的物体更引人关注,大物体比小物体更引人关注等。在这些原则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广告的设计要始终把传递产品信息放在首位,竞争也是广告作用凸显的关键。如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广告,就是相关的,肯德基借助麦当劳的力量就可以凸显自己的作用,快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同样的广告还体现在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中,两种产品通过多年的竞争,同样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很多广告都是通过消费者心理学的研究来提高广告的消费意识。
2.2促进消费者记忆
我们在研究消费者心理的同时,要关注广告对于消费者的记忆的印象,一个广告虽然引起了注意,但如何不能长时间记忆,最终转化为购买行为的几率并不高。我们从策略角度分析,要使消费者记住广告,并且能够长时间记忆,广告要使用尽量短的语言,很多广告商不能理解这个道理。但事实上,越简短的语言越能够吸引消费者的记忆,并且在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人们不可能记住非常长的广告语言和广告情景。其次,广告语要善于使用韵律和节奏。这会使消费者更富有节奏感,使消费者能够有机会记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广告词变得经典,如今年过节不收礼。广告还应使用更多的联想手段,尤其是广告的趣味性,增加趣味性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2.3实事求是,增强广告可信度
广告之所以很难欢迎,很大程度取决于现实中的广告很多存在虚假成分,让消费者对其它广告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为此,广告要抓住消费者的基本心理,做到实事求是,增强广告的可信度。注重广告的效果,首要问题是不能过分的扩大广告的反应,而是要具有权威性,增强了广告的可信度,使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转化为消费行为。第二,使用消费者体验的方式进行广告的设计与宣传。尤其是当新产品问世时,广告是十分重要的,单纯的宣传很难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广告要适度,做到逐步渗透,这样才能不断的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减少其顾虑。
3总结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广告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广告的真实性也在受到质疑,要提高广告的质量上,要注重消费心理学的运用,通过消费心理学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发挥消费者心理学在广告中的作用,促进广告的作用发挥。
作者:郭任伟
第4篇:浅论消费心理学现代教育模式的革新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社会进步,消费心理学对于经营者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意义越来越大。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线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革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从实际行动入手将多种教学模式与实际教学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做好消费者心理学这门课的教学进行论述。
1.革新消费心理学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消费心理学作为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价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对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做好消费心理学教育模式的革新有什么必要性呢?
首先,教学模式的革新能够重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长期灌输式课堂应用中,大部分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越来越看不到学习的乐趣,不利于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所以,新时期的教师要做好教学模式的革新,通过打破沉闷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轻松走进课堂。
其次,教学模式的革新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在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即便学到知识也只是为了应对考试,根本不能将其与实际生活应用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质量,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可见,革新教学模式对保护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知识应用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教师要与时俱进。
2.多种新模式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
2.1自主式教育模式的应用
自主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一言堂的有效方式,是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教师要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主动求知中强化理解,提高应用能力,同时,为高效课堂的实现作出贡献。
例如:教学《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实际教学时,我组织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对这一节课内容进行学习,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哪些外部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2)哪些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3)我们为什么要考虑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购买行为,以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以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内容。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还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了讨论。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这样的自主学习模式不仅能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确保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发展。
2.2实践式教育模式的应用
实践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指将学生带入一定场景中,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运用所学消费者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而且对学生社会竞争力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掌握基本知识,并为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及与人沟通能力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我校是一所汽车类专科层次的职业学校,所以,可以“购买吉利汽车”为背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应用。首先组织每个学生了解“吉利博越”这款车的相关内容,然后,选择几名学生作为销售员;其他学生作为不同因素而进行购买或者不购买的消费者。引导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情境进行一一表演,并引导学生分析不成功购买行为的原因,该如何进行化解,等等,尽可能让学生成为购买者和业务员,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真正展现出消费心理学的价值,为学生发展作出贡献。
当然,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之外,还可以借助直观教学模式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使学生在直观思考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3.革新消费心理学教育模式中需注意的事项
首先,学生课堂主体性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其课堂参与度直接影响课程价值的实现。所以,在革新教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多种活动推动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活动中。
其次,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学不只是教理论,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日后的行为,所以,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是不利于学生发展和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拓展延伸,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4.结语
新时期的职教类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为学生健全发展做好保障工作,通过分析革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以展现课程的价值,同时,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作者:陈彬彬
第5篇:消费心理学对增强广告的作用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心理学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1]当今学术界,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但对消费心理学与广告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还有待进一步充实。笔者将从三大方面展开论述。
1广告的设计与制作应充分考虑消费心理
为了深入研究消费心理与提升广告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探究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某大型购物中心发放了100份消费心理调查问卷,100份全部有效收回,调查有效率高达100%。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汇总整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大体有以下几种心理:
一是爱国情结。比如抵制日货、支持国货等;二是追逐潮流、追逐偶像;三是喜欢购买自己熟知的品牌;四是喜欢消费有新鲜感的物品;五是偏向实用性;六是感情消费,特别是喜欢为老人、为孩子、为爱人消费;七是随心随性,消费时没有特别的想法。总之,在100位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表示他们会根据各自的想法和心理去选择消费。在消费时,他们的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可见,所有的消费活动都是消费行为伴随消费心理的双重奏鸣。只有对消费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提高销售业绩。所以,在制定营销策略、制作与产品有关的广告宣传内容的时候,有必要加入消费心理学研究。
2广告影响消费心理轨迹
当今社会,广告已经无孔不入地渗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从广告中能得到很多信息,既方便了日常消费活动,也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从消费者最初接触某一广告到完成对相关产品的消费行为,大致的轨迹为:广告内容的冲击—开始注意广告—记住广告—对广告产生认同—消费行为产生(在有消费需求的时候,消费者或多或少会受到的广告影响,根据对广告的记忆与认同来选择是否进行对相关产品的消费)。
3利用消费心理提升广告效果
根据上述消费心理轨迹,不难看出,要想用广告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关键是要让消费者注意广告、记住广告,并对广告产生认同。如果想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关注人们消费心理的基础上,来制作设计广告,具体如下:
(1)关注“人们对文化习俗的尊重心理”,在广告制作与投放时关注细节,有助于提升广告效果。文化习俗的不同,有时影响着广告的直接效果。对广告设计制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广告的播放地域,以及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只有对以上内容加以重视和尊重,才能获得人们对广告的认同,广告效果才能得以增强。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快餐店麦当劳在印度的扩张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麦当劳在入驻印度的时候,曾遇到使用牛肉还是使用其他肉类的问题。在美国麦当劳餐厅,所用的食材大多数是以牛肉为主,但在印度这样就行不通。印度人普遍信仰宗教,把牛看成神物。如果麦当劳想入驻印度,在食材的使用及广告宣传上还是以牛肉为主的话,必然是失败的。于是麦当劳把牛肉改成羊肉或其他肉类,并加以宣传,最终在印度餐饮界立住了脚。
(2)关注“人们喜欢新鲜刺激的心理”,不断增加广告创意以提升广告效果。大部分人的人性特点是“喜新厌旧”,对越新鲜越刺激的事物就越加关注。应充分关注人们的这种心理,在广告创意上下足功夫。一是广告内容要新颖,思维要开阔创新,不能古板僵硬。比较有吸引力的内容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比如笔者在看电视时,偶尔看见五粮液集团在中央三台播放的音乐广告,一瞬间就被吸引了。幽美的自然风光、如天籁般的女声、美好的故事意境以及新颖的广告宣传设计让人过目难忘;二是广告投放形式要有吸引力。有研究表明,动态广告比静态广告更能吸引人,画面艳丽的比画面沉闷的更能吸引人。另外,人们大多喜欢直接的、正面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冲击等,这些会让人们记忆深刻。所以,要综合在内容与形式上做好文章,才能吸引眼球,提升广告效果。
(3)利用“重复记忆”做好广告投放频率,对人们大脑进行重复冲击,增加人们对广告的记忆效果。根据记忆规律,人脑对接触的事物,时间久了就会忘记。接触得越少,就记得越浅。所以,重复接触就会增加记忆。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经说过最有效、最好的记忆方式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电视广告要循环播放。比如在户外广告牌上悬挂广告宣传画布,要先与广告投放客户签约确定一个广告画布悬挂时间,在约定时间内只能悬挂该客户的宣传内容,并且宣传内容应尽量在约定的悬挂时间内保持不变。之所以规定宣传内容尽量保持不变,就是为了让行人在路过该广告牌的时候能有机会重复接触宣传内容,让他们从接触广告开始,视觉不断被广告画面冲击,直到记住广告,从而达到该户外广告的宣传效果。
(4)利用“追赶潮流的心理”做好广告业务。当今很多人喜欢追赶潮流,被称为“弄潮儿”。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对偶像追捧,让很多广告界人士看到了商机。利用大部分人都知晓的当红明星或者明星影视歌曲等作品的影响力来做文章,请明星代言,这已经成为广告业内比较常见的做法了。这种广告案例比比皆是。例如,成龙的霸王洗发露、张柏芝的大运摩托、范冰冰的欧莱雅护肤品等。请明星代言虽然成本高,但是效果非常明显。在广告业的设计与制作中,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名人效应和人们追逐潮流的心理来更好地增强广告效果。
(5)利用“感情消费心理”,在广告中打好亲情感情牌,以增加宣传作用。当今时代,物质生活已较以往丰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经历了重大变革,从最初的注重商品数量、质量及价钱,变成对商品在心理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认同。当今很多商家利用消费者的情感来展开销售攻略。把消费者的情感需要作为出发点,通过对情感的大肆渲染来引起消费者的情感感受,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内心的共鸣,诱发他们的情感需求。所以,广告中要加入情感包装、情感设计。比如电视上经常播放的一些针对中老年人的血糖仪、测压仪等广告,就充分利用了儿女对老人的孝心,大打亲情牌,在广告中加入感情渲染,从而引导消费者消费。往往这种方式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在一定的心理引导下展开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也息息相关。为了提升销售业绩,必须揣摩人们的消费心理。广告作为一种主要的宣传模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并且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只有在广告的设计与制作中,做好人们的消费心理分析并充分加以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广告的作用。
作者:贾蕾
第6篇:艺术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开展思考
1艺术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特点
1.1消费心理学的定义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边缘性学科,它把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市场营销理论有机结合,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到市场营销活动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影响消费者心理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产品因素和营销因素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等。此门课程是普通大学市场营销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国内目前的学术成果大部分是针对这些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情况进行研究与探讨,虽然对艺术类院校该课程的开设有一定借鉴意义,但缺少了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1.2艺术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的特点
艺术类院校开展消费心理学课程与普通高校最大的差异是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我校开设该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消费者在商品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进而使学生们在进行专业设计和创作时能够设计出更贴近社会需求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心理学知识、解决心理问题和提高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处理人际关系和自信地走向社会。因此,总的来说学习这门课程,对于提升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艺术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2.1教材和教学内容不适宜
艺术院校的消费心理学教材和教学内容存在着不适用的状况,首先,没有专门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编写的教材,而现有的教材知识陈旧过时,内容没有与艺术院校的相关专业结合;其次,教材编专业知识和理论过多,若简单地照本宣科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再次,教材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最后,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设计和艺术创作,学生需要了解更多社会潮流、流行资讯和知识,但是教材内容没有反映消费心理学和社会需求的最新趋势。
2.2授课方法传统
我校开设消费心理学课程之初,教师按照普通高校理论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授课,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不足,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虽然在教学中尽量引入相关案例教学,但由于是根据现有老教材进行案例选择,就存在了案例过时、案例分析流于表面以及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
2.3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对消费心理学的考核是通过试卷进行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虽能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记忆情况,却无法检验艺术院校学生能否在专业设计和创作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这种单一考核方式,不仅不利于艺术类院校学生观察判断能力、设计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把有利于毕业设计和今后走向社会的应用性知识当作“死板”知识,避而不学。
3艺术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措施
3.1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1)合理选择知识点。艺术院校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比普通高校学生略逊一筹,因此,在选择授课内容选择时,要特别注意知识点和理论的难度、深度、广度上掌控,做到讲实用的知识和传授可操作的研究方法。在进行课程内容选择时,若知识或理论与学生了解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高度相关的要精讲,相关度不高的适当讲解,相关度极低的略去不讲。(2)选好实证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实证材料选择要有针对性,要充分考虑艺术院校学生特点。为了提高学生们对身边事物观察力和艺术设计敏感度,教师从90后会观看的偶像剧、时尚大片和网络热点等截取出与消费心理学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内容,学生们对案例有亲切感、喜欢看且容易理解,“爱屋及乌”也会对相关知识和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3)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着重选择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消费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这对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素养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对其专业课程设计作品、甚至未来的毕业设计作品都有诸多实际益处。
3.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1)针对学生个性特征鲜明、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课堂分为理论讲述、实例展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三个模块,各模块占整堂课程的时间比例为3:3:4,如此安排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2)针对学生价值取向务实、专业意识和职业意识不断强化的特点,在课堂上展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与学生实际消费情景和专业贴近的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在案例分析中体现消费心理学知识与本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3)针对学生身心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加入更多课后拓展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增加实践活动,布置市场调研的课外作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要整理调研资料并汇报结果,学生通过进行实地的调查与考察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3.3改进和创新教学考核方式
科学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向,还可以培养学生们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综合素质拓展类课程的学习方法。改进和创新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过程评价和团队合作评价。作为应用性学科,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要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结合和个人能力考核与团队合作考核的结合。具体来说,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以下均为占总成绩的百分比),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和课外市场调研及调研成果演示(各占20%)。结果性评价占总成绩的40%,包括:学生的设计作品运用消费心理学知识的情况(10%)、作品效果展示能力(10%)和作品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程度(20%)。
(2)期末设计作品题目自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课程中学到的知识,针对市场中现有产品、其他专业课程上已有的设计作品进行改造和再设计,或通过课程中的市场调研发现市场空缺设计全新的产品或理念。
(3)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课堂考勤、提问回答等方面,采用教师评价的考核方式。案例讨论、现场演示部分,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考核方式,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课外调研作业和期末设计作品,由教师、全班学生和社会三方评价,教师和学生作为消费者对设计作品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行评价,邀请业内专业人士,根据设计作品能否在市场中适销进行评价。
4总结
消费心理学作为艺术院校的综合素质拓展类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总结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的比例安排、考核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学习理念的推广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更适用于学生的方法和建议。期望通过以上改革可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原理,并促使他们能把相关知识运用在艺术设计的实践中。
作者:黄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1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