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改革运用探究本科论文(共4篇)

社会心理学改革运用探究本科论文(共4篇)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第1篇: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浅析


  社会心理学是我国课程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在进行社会心理学的教授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其他人,其心理问题都跟以往截然不同,因此对于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模式,应当进行改革。


  一、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被称之为快餐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仅仅只是在课堂生进行心理知识的传授,并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的精髓很难掌握,并且不能学以致用。因为,心理学是一门集实验和操作为一体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学仅仅会对于心理知识的一种灌输,并不能让学生对这些心理知识进行具体的实践和应用。而且,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进行社会心理学的学习,大部分只会为了完成一个课程学分而已,对于学生本身沒有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直到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改革能够使得学生对于社会心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为培养高质量的心理人才奠定基础。对于大学生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有着本质的提高,而且对于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1]。


  二、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具体改革措施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在他们的肩上负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担,而作为心理学的教师也是如此,在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心理学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出色的教学组织能力,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掌握相关的心理学技能。只有好的老师,才能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只要社会心理学老师具备以上这些条件,才会吸引学生对社会心理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于社会心理学产生学习兴趣之后,才能保证社会心理学教学课堂的质量。但是现在很多高校之中,心理学老师在教学中仅仅是敷衍了事,因此,有关单位应该对于学校关于社会心理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大,大量引进具有超强专业技能的教师,来填补师资力量的空缺,而在另外一方面,对于一些专业水平、知识水平较低的教师可以展开专业的培训并时常组织教师间教学心得的交流。此外,还应该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再教育,学无止境,便是如此。使得教师的专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得到补充,最后成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对于社会心理学的教授必然事倍功半,对于师资力量加强是对社会心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一步。


  (二)对于现行的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笔者建议应当对于现行的教学时间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例如,可以将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分为几个小段的。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教学。例如首先使学生集中学习源于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常识,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或者对于一些理论问题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而这改革的教学时间中,安排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不能太少,但是也不能超过一定的时间,而寒暑假就是一个很好的时间,教师可在寒暑假的时间里,给学生安排一些关于心理学的课题,让学生在这一段时间中对于这些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给任课教师。最后笔者想要叙述的便是在课堂中的讨论时间,笔者认为在这段时间中,每个学生应该就自己对于某些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这对于学生新思想的迸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学时间的改革,对于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提高和课堂效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作用[2]。


  (三)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优化


  从本质的角度来思考,教师教学,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服务,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服务,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管理分钟树立教学管理也是服务的理念,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展开不同的思考,汲取多方面的经验,然后对于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最好使缴械模式适用于每一个学生。教师也可以经过多方面经验的汲取之后,面对不同的课程,性格差异较大的学生,可以尝试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应该将学期末的考核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很多学生就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才会去学习社会心理学。面对这一情况,授课教师可以将考核的方式设计的更加具有弹性。才能改变学生的这一分钟想法。教学方式的改变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本质的影响。


  三、结语


  众所周知,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便是素质教育,每一个老师几乎都知道,教书先育人,便是这样的道理,社会心理学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这门课程不仅仅需要教师的重视,更是需要学生本身进行一定的反思,教学单位要做好对于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开设条件,争取将社会心理学教学的改革措施在日常的教学中贯彻到底,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心理学的人才。


  作者:刘兴泉

  第2篇:乌合之众中的社会心理学


  一、群体的一般特征


  本书在对群体进行定义时,首先用到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自觉的个性丧失,情感和思想转到一个全新的方向上去。自觉的个性丧失在心理学上有另一个词语,叫做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上有几个典型的实验都和去个性化相关。第一个实验是从众实验,人们在迫于群体压力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与我们的认知不相匹配的事情,这在《乌合之众》中有大段的论述和解释。第二个实验是津巴多的监狱实验,这是一个关于个体服从的实验,也说明了在规范和社会群体的范围内,人们的情感行为与他们作为单独个体的情感行为截然不同,群体是无名的,它不必去承担什么责任,这样的个体其责任感就会消失一空,就好像单个细胞和整个生命体一样,整个生命体并不会体现出单个细胞的单独功能。


  群体所体现出来的意志和单个个体是不一样的,但是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本书认为,群体意志的产生是无意识心理活动在起作用。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是一座冰山,漂在海平面上的是意识,在海平面上的是前意识,而大量的不为人所知的却是最重要的部分是海平面以下的潜意识。意识层面只占精神世界的一小部分,指导控制决定我们日常行为的大部分是受潜意识支配。这个观点似乎很出乎我们意料,因为我们肯定会认为我们的行为确实是自己意识到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回首你们的过去,工作学习生活,结婚生子,一步一步有没有一種冥冥之中受到某种力量的牵引,最终到达现在的状态,形成现在的自己的感觉,你还认为自己的成长生活是受到意识支配么?哪件事情是自己很清醒的提前预知这件事情就是这样的,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那样的人呢?事实证明,还是潜意识支配了我们。勒庞认为,一个种族的先天特性由无意识因素构成,无意识从始至终支配着我们基本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是种族中大多数人同时具有的。这里要提到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中关于集体潜意识的观点。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部分,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沉淀物,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和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这就是勒庞的种族无意识。几乎所有人都会对黑暗恐惧,在黑夜中避免照镜子,没有人告诉你这些事,好像你天生就知道一样,这就是原型,黑暗是死亡原型,我们当然不需要别人的提醒也会感到害怕。


  人的意识的消失,无意识的横行霸道,思想和情感因暗示和交互感染的作用向着一个方向发展,以及把暗示带来的意念力付诸行动,这些倾向都是群体中的个体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在行动上,群体中的个体和他本人有本质的差别,个体在群体中的思想和行为早已经在成为群体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的词汇叫做群体极化。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这个社会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书中举出了一个具体的例子,陪审团做出的判决,也许每个陪审团作为个体都不会投赞成票,议会颁布实施的法律措施,也许每个议员作为个体不可能会同意。但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暴戾的提案被通过,清白之人被送上断头台。这让我不禁想到了美国大选。希拉里作为大选前被宣传的对象以及凭借自身优势得到广泛的支持,几乎所有人在大选前都会说希拉里可能会胜出,但是当单个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时,当群体需要进行决策时,每个人温和的选择都会被极化,当每个人都在说希拉里胜出或者对我来说无所谓时,当一个人站出来指出希拉里的缺点支持特朗普时,便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支持他,形成一个龙卷风一样的效应。


  二、群体的情感和道德


  无意识的动机几乎完全支配着群体的行为,群体的行为基本上不受大脑的操控,群体任由一切外在刺激因素的摆布,且呈现为不断变异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群体几乎不提前做什么谋划,他们的情绪被挑动起来,可能是前后完全矛盾的。这一点让我想起中国革命的进展过程。在民国时期,鲁迅先生笔下的国人是围在一起看着革命志士被杀头的麻木不仁冷漠的行尸走肉,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抗战,涌现出大批不怕牺牲甘愿流血的平民,为什么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而又相互矛盾,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群体的冲动和善变。


  而群体之所以冲动和善变,就是因为群体的特别容易受到暗示性。最开始只是一个示意,经过相互感染,很快就进入到群体中所有的头脑中,于是群体一致的倾向性情感得以形成。我们知道前期的一个新闻“马蓉王宝强离婚风波”,当前一天晚上王宝强在微博上发离婚的通告并指责马蓉出轨时,第二天所有的新闻头条都变成了“宝宝坚强,宝宝不哭”这类的话题,在暗示的影响下,每个个体的表现都一样,即意念一旦进入头脑就很容易变成行动,于是所有人都开始指责马蓉,连电影票都变成了如果你的名字里带宝,这场电影免费这类的行为。事实的真相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马蓉是否真的出轨也不是大家关心的,群体一旦受到暗示就很容易轻信,毫无逻辑可言。


  在书中还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那就是群体幻觉。集体在观察的时候很容易出错,它描述的通常是个体的幻觉。在法庭上,人们总是相信儿童和妇女不会撒谎,但事与愿违,儿童一直都在说谎,这样的谎言虽然是无辜的,但是却是存在的。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并不能完全不出错的记住所有的细节,人的记忆经常会犯错,会重构,因此在法庭上全都听信儿童的证词是有问题的,这一点稍微学过心理学知识都知道。但是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还是相信集体幻觉并为之作证。


  心理学家对群体的犯罪行为进行研究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群体的道德水平及其低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当个体组成群体时,因为去个性化和不承担责任,人们往往愿意做一些个体单独行动不会产生的现象,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典型的例子。当你自己过马路时,你会好好的遵守交通规则,但是当一群人一起闯红灯时你不认为闯红灯行为是违反规则不道德的行为,你会对此乐此不疲。但是群体一旦形成某种规则,群体中的成员会自觉的遵从并信奉,这就是宗教的力量,某些宗教仪式可能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并有些残忍以及完全没有必要,但是却是宗教内部信奉的准则并不可违背的。


  三、群体的观念、推理能力和想象力


  形式简单的观念才能被群体接受,因而思想必须经过一次彻底改造才能变得让人易于接受。让群体接受高深莫测的物理学和数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试图说服群体接受在量子系统中,一个原子或者光子可以同时以多种状态的组合形式存在,而这些不同的状态可能对应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结果。但是如果你告诉群体我们描述一种不确定性的状态,我们称之为“薛定谔的猫”,群体就比较容易接受并承认这个观点。对于一些哲学思想和理论路线我们也是如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我们了解的也知之甚少,而让群体接受整个资本论的内容也是几乎不可能,但我们都知道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会使得共产主义社会最后取代资本主义。一旦群体接受了某种观念,想要根除他们比形成这个观念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这也就是为什么伟人和科学家总是超出这个时代甚至是几个时代。这也说明了明明封建制度已经废除了几十年,我们仍然受到它的统治和支配。即使你申辩你是完全的共产主义者,但你敢保证自己没有封建的观念和一些封建的传统么?


  群体在推理时有这样一个特点——把彼此不相似而只是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立刻对所有具体事物都予以普遍化。懂得如何操控群体的人经常会利用这一点。对于一些邪教组织,他们的头领会利用这种方式实现对教众的说服。法轮功组织不乏一些博士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难道说他们没有逻辑去判断辨别真伪?这显然是说不通的。但是他们在群体中推理能力下降,也不愿浪费头脑去论证,直接接受一些浅显的观点并得出结论似乎是简单而易行的。群体在推理上无能为力,因此就不会正确地表达任何批判精神,群体得出的结论仅仅是强加给他们的结论,绝不是经过讨论而予以采纳的结论。群体只要接受就可以了。


  與缺少推理能力相对,群体具有强大的想象力而且具有极强的主动性,能对任何的印象都有敏感的反应。而群体之所以具有强大想象力的原因是群体善于运用形象思维进行思考,具体的形象震撼了群众,并由此而成为群体行为的发动者。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文工团起到了很强大的作用,在经过村庄或乡镇时,进行文艺汇演来表达抗战的热情,抗战的决心和中国共产党必胜的信念对群众和敌军具有很强的情感刺激作用,进而产生行动。另一个观点是上千次小罪恶或小事故不会打动群体的想象力,但是一个大罪恶或大事故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在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叫做易得性启发,指人们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比如说飞机失事的概率大还是火车出事的概率大?但为什么人们的认识出现偏差,是因为飞机失事我们通过媒体和报纸接触的更多,而且一旦出事故几乎是全球报道,我们听得多了,接触的更容易了自然也会产生一种认知上的认同,因此产生偏差。


  四、结语


  不得不说《乌合之众》这本书确实是经典,里面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即使到了现在这个时代仍然不过时,里面大量的进行旁征博引,并且不拘囿于一个学科学派,现在很多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和框架以及思想都来源于《乌合之众》这本书。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虽然经典,还是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的。本书中对传统是这么形容的,中国的传统几乎没有改进提升的空间,即使是暴力革命也没有多大的作用,这种观点历史证明显然是错误的,暴力革命不仅起了作用,还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作用,历史证明马克思的观点是正确的,阶级矛盾必然会引发革命,只有用革命的手段才能解决阶级矛盾。其实这是有一点夸大群体作用的。整本书都在试图解释群体的作用,个体几乎在群体中不起任何作用,历史虽然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英雄人物却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勒庞其实是没有做到两者的辩证统一的。


  作者:钱天月

  第3篇:论社会心理学原理在校风校纪整治中的运用


  学校是社会环境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社会文化和家庭等方面),必然有它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当学校向学生施加种种限制,提出种种要求时,由于每一个体的生理、心理方面的不同,而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做出反应。较多学生不理解学校的做法,以下是整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学生受人身自由权的影响,忙着为自己搞个性,搞形象,影响了校风。有位学生在周记里这样诉苦:“我并不了解为什么总有老师要我回家把头发剪短,好烦哪!难道一个人外表的好坏就代表着他人格是否高尚吗?”许多学生对学校的整治并不理解,只是表面应付。


  那么如何解决矛盾,提高整治的成效呢?笔者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疗效为根本”的观念,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促使学校对个体的要求与个体对自己的要求逐渐趋向一致,最终达到“内化”。以下是社会心理学原理在整治中运用的实践以探索出适应学生心理的方法。


  一、运用归因及社会舆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1.归因的运用


  所谓归因,就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通过分析和推理,确认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如当发生了一件事情以后,人们往往要分析和推测:“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归因的目的是对人们的环境和行为实行有效的控制。


  学生不理解学校的行动,是因为认为自己这样做没错。对学生光“盯”没用,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及形成的原因。有位学生整天沉迷于玩乐,上课爱讲话,放学不参加值日,还把校裤改宽了。笔者把《知音》中一名穷孩子如何考入清华的感人故事给他看,他一点兴趣也没有。笔者要他仔细想想为什么这样做,他找出了自暴自弃、逆反心理、羡慕早恋等几点原因。笔者逐一加以引导,他不但与那名女生减少了来往,而且通过归因提高一个人的认识,使其在心理上首先感受到原有态度非改不可,然后引起他的情感、意向的逐渐改变,从而逐渐走向正路。


  2.“社会舆论”的树立


  针对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舆论是公众对某些社会现象所得出的意见和看法。社会舆论是带有评价性的,因此它往往形成某种压力,影响着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它能使某些社会现象受到普遍重视,能使个人行为服从社会规范,也能使歪风邪气遭到打击。可设“每周论坛”,让学生就整治问题发表看法。比如谈到剪头发,学生就问:“为何幼师专业没这个要求?”笔者就从专业设置及职业道德等方面与他们交流,正确的舆论树立起来了,一些固执的男生纷纷把头发剪短了。


  要树立正确的舆论,需要先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如通过发调查问卷可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调查,有些学生觉得职中生活没有压力,来职中是来轻松的心理,稍微有些压力就喊苦喊累,这些心理造成学生无心向学,疏于对行为规范的自我管理,并结识了社会的不良青年。针对这一心理,笔者在班里努力地树立起“财金卫士,现在做起”“迎接未来,完善自我”的正确舆论。


  二、运用从众心理发动学生自治


  具有相似的心理特征(如信念、兴趣、情感、气质、性格等)的人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内部的群体压力很大,成员间的从众行为、规范化行为倾向比较明显;它具有两重性,既可能成为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辅助力量,也可能成为阻碍力量。


  个体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当群体作出某项决定后,其成员不管内心赞同也好,拒绝也好,只要表现出赞同。发动学生自治,运用行政命令或集体决议,制定集体的行为规范,可迫使个人行为的改变。


  在整治过程中笔者坚持每周开展班干部“自评”、“互评”,并从每组中选出一两个威信较高的学生(包括表现不良的学生)对班干部进行评议,检查工作上的漏洞,共同思考解决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某次评议中,考勤员说:“班里个别男同学认为只要回过课室,下去玩也不算迟到;还有个别男生趁着倒垃圾,去买早餐。”为严格作息制度,她还提议:“能否制定表格,把考勤情况公开,而且倒垃圾应在下午放学后,否则要罚他去包干区搞卫生。”对于她的提议师生一致通过。由于制定的行为规范,参与会议的每位成员承诺严格遵守,大多数学生不得不遵守群体规范,不敢做出偏离群体的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从此班上的不良现象明顯减少了。


  三、运用暗示作用和四种人际行为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


  1.暗示的运用


  所谓暗示,就是在无明确提示的条件下,用含蓄委婉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达到使学生学会充分地自我控制的目的。暗示主要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既可通过外部言语和表情进行的,也可采用环境布置、情景气氛来暗示。


  比如说某个学生没有擦黑板,笔者微笑地对她说:“昨天因为什么事没有擦黑板?”其他学生听了便不敢忘记擦黑板。为了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笔者买了一个挂钟,放在黑板的旁边。通过暗示,学生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2.人际行为模式的运用


  在整治活动中教育者与学生经常产生摩擦,需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八种人际行为模式。在不同情境下有四种人际行为模式:(1)由管理、指挥、指导、劝告、教育等行为,导致尊敬或服从等反应;(2)由帮助、支持、同情、理解等行为,导致信任或接受等反应;(3)由合作、友好、同意等行为,导致协助或温和等反应;(4)由尊敬、信任、赞扬、请求帮助等行为,导致劝导或帮助等反应。


  要建立这些人际行为模式,教师应防止“晕轮效应”或“相关偏见”的产生。如一个教师看到某个学生经常打架,不遵守纪律,便认为他什么都不好,就会把他看死,失去培养和教育他的信心,从而导致他自暴自弃。或看到一个衣着时髦的人,就推断他是个不求上进的人等。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不可能真正建立起这四种人际行为模式。


  四、运用行为观察法估计学生态度,并加以改变


  一般说来,在人的行为与可能构成行为的态度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呈正相关,即有什么样的态度就可能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日常行为来估计他对整治的态度。由于使用这种方法时不被本人察觉,因此可以获得比较可靠的资料。


  在整治中主要存在“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行为”。对过错行为者往往加以提醒便能见成效,而品德不良行为者其态度形成以后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会轻易改变,对他们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向方面(这三方面是态度的三要素)施以影响、加以引导,达到对学校要求由服从、同化,最终内化的目的,从而形成一种新态度。


  行为观察法可利用课间休息、课间操、上课等时间充分观察,比如看学生做操时笔者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的仪容仪表,从以上四方面的差异判断他是属于“过错行为”还是“品德不良行为”;还要注意“两全一贯”,即要看这个人的全部历史、全部工作以及一贯表现。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如用情感感化、用故事启发、用事实说服、用加分激励、用家庭施压改变学生态度。


  实践证明:在整治活动中,坚持运用社会心理学原理,能使绝大多数学生愿意接受学校的严格管理,把行为规范的要求,变为其自觉向上的要求和实际行动。


  作者:陈丽萍

  第4篇: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生就业心理探究


  如今,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主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1182所高职院校,在校生高达890多万人。而在就业方面却面临比本科生更难的困境,这是其特有原因所造成的。高职生主要的就业目的应当是深入基层单位,在实际就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与就业心理目标不符合的情形,大部分高职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深入更高的领域中,对此笔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究了高职生的就业心理。


  一、对高职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逆境分析


  (一)高职生这一个体缺少社会化应对方式


  高职生正处于从不成熟迈向成熟的时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等都体现出过渡性的特征,还处在幼稚与成熟、盲目与自觉和依赖与独立多种性质的矛盾中,他们经常会被外界环境影响,产生众多心理问题[1]。高职学生经常是通过对自己的观察、感觉、分析和评价认知自我。其一,他们的成熟度和经验水平非常有限,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和充分的了解;其二,高职生通常都不会关注社会生活和职业环境,所以,个体缺乏社会化应对方式,不能充分应对就业,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进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逆境。


  (二)外部环境和传统就业模式造成的影响


  传统教育方式为“精英教育”,当学生步入社会之后都为精英人才,并且进入大城市就业。新世纪,我国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以前的“精英教育”模式转变成为现在的“大众教育”模式,教育模式的转变需要高职生在就业的时候,将眼光更多地面向实际而不是“理想”,但由于大多数高职生并没有真正了解过就业环境,而只是因为社会舆论和家长的想法,便让他们在对就业问题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大城市中那些较为体面的工作,而完全将基层工作这一重心抛到了一边[2]。除此之外,人们对于社会中工作区域、职业类别的偏见,导致高职生需要承担重大的心理压力,不想投入基层工作当中。


  (三)社会上没有完善的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家庭成员、教师、组织和团体对自己的支持,希望可以从中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进入社会投入到工作当中对高职生而言,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得到社会系统的支持。现实生活中在以下方面社会上对高职生就业的支持较为薄弱。其一,大部分学生是远离家乡来到异地读书,减少了和家长的沟通时间,他们很难在就业方面得到家长的建议。其二,学校在管理方面只对就业问题较为关注,完全忽视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更不能针对学生个性进行相应的就业心理指导。社会在这些方面没有对高职生进行有力支持,因此,他们在压力和挫折面前就会感觉无助,导致心理的困扰情绪变得更加剧烈。


  二、怎样加强学生就业心理的建设


  (一)关注社会心理效应给高职生带来的影响


  从众效应就是因为群体给予引导和压力而导致自身行为向着大众群体所走的方向迈进。从此种效应的自身看,并没有好和坏之分,其作用主要取决于在何种场合或问题上表现出从众行为。在对高校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辅导的时候,要对职业的人职匹配理论和长远的职业规划加强重视,并作特殊的强调,引导高职生深入基层工作当中,让高职生知道在基层工作当中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进而使高职生投入到基层工作中[3]。


  (二)提高高职生就业的自我效能感


  部分社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能够对自我效能感造成影响的因素有自己所做事情的成败经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个人产生的情绪和具有的心理状态。所以,要想使高职生在基层就业面前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一定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重视,制订有针对性的方案,指导学生对原因进行积极归纳,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从旁协助学生,让他们可以积累更多成功经验,防止他们出现无助感;对学生进行相应鼓励和暗示,让他们提高自我效能,进而使学生面临就业的时候可以产生更强大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整合社会对高职生就业的心理援助机制


  高职生步入社会进行就业不但是学校和学生的责任,而且是政府、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责任,要想让高职生脱离就业心理的桎梏,就一定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健全的就业心理援助机制。我国政府应该针对高职生就业建立相应的发展法规,将行政调配与市场引导有机结合,对高职生进行鼓励,让他们到基层单位就业。与此同时,学校要与政府、有关单位联合,认真研究学生的就业心理,建立相应的引导机制,进而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有效引导,使就业心理指导更具实效性。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构建个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使高职生的就业心理得到相应保障。


  总之,目前依旧有很多心理问题存在于高职生就业过程中,如今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此种心理困境变得更加复杂。我们一定要对其加强重视,多方共同合作有效的解决此问题。我们应该相信在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和毕业生共同努力之下,高职生在就业方面一定会有新的进展。


  作者:傅蕴男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1583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